赵昱鲲:发挥优势比弥补劣势更重要

赵昱鲲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职业发展,应该发挥优势还是弥补劣势?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认为,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劣势和不足可以通过合作来弥补。优势才是一个人本身的个性和价值所在,发挥优势、让优势最大化,才更有机会确立你的不可替代性。那么,如何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来看~

作者:赵昱鲲 来源:《无行动,不幸福》 图源:Unsplash

如果说认清价值观,能够帮助你确定行动的终极目标,那么发挥优势,就是奔向目标的阻力最小的路。

品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积极心理学的两位创始元老塞利格曼和彼得森通过对古今中外世界文化体系的调查,把人类普遍存在的积极品质归纳为 24 种,分别归入智慧、勇气、正义、人道、节制、超越这六大类之下,统称为品格优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 24 种积极的品质,区别只是有些比较强,有些比较弱。

很多人会和我说:「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多的优点。然后对照着排名最高的几个优势仔细想想,好像确实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瞬间,多少都体现了这些优势。」

我平时很喜欢写小说,或者在吉他上写点歌什么的,也没有拿出去发表,就是单纯写着玩。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就是我「创造力」优势的体现。虽然以前隐隐约约有感觉,但突然有种被正名的感觉,就特别开心。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系统性地思考过自己的优势,反而更习惯于关注自己缺什么。「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就曾经说过,「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查缺补漏,可是所谓的补足短板,往往只是在消除你和别人的差异,尤其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劣势和不足可以通过合作来弥补。优势才是一个人本身的个性和价值所在,发挥优势、让优势最大化,才更有机会确立你的不可替代性。

那么,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呢?

图片

01 如何发现你的优势

我们常常容易把优势局限在某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比如,懂英语,会画画,但这种知识型的优势通常只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有用。所以我们常常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在工作或其他领域发挥优势。

其实,优势从来不是具体的某件事情,而是你做事的方式。英语好这项技能背后,也许是你好学的优势在发挥作用。会画画,也许背后是你的艺术鉴赏的优势。

关于优势,现在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也都有各自的命名方式。比如,积极心理学的品格优势测试,就和盖洛普的优势测试不同。

但不管我们用什么名词体系,优势都具备同样的四个特点:第一,你会有兴奋、投入、富有激情的感觉;第二,你发现自己学得很快;第三,你会自动自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第四,做这件事本身就让你感到满足。

为了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我介绍一个叫「周哈里窗」的工具。

什么是「周哈里窗」呢?它是心理学家鲁夫特和英格汉提出的一个看待自己的视角,根据自己知道或不知道,以及别人知道或不知道这四个要素,可以把优势分为四个区,就像一扇窗户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一样。

第一类优势,是你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这是在开放区。这些优势,你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有所觉察,你也听到别人对此有过称赞。

第二类优势,是你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位于隐藏区。这些优势你虽然有,但没有把它们好好发挥出来,所以还没有被别人发现。

第三类优势,是你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盲区」。如果有件事情,别人都认为你能做到,就你觉得自己不行,那就有可能是位于盲区的优势。

最后一类优势,是你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属于未知区。

那么,如何利用「周哈里窗」来发现自己的优势呢?总的来说,就是拓宽你的开放区,把盲区、隐藏区和未知区的优势,都转换为开放区,之后再多加运用,让它们变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其中,开放区和隐藏区的优势,都是我们自己知道的。你可以通过系统的测评,或者自我观察等方式来梳理。

尤其是对于隐藏区。之所以有很多人会把优势隐藏起来,往往是因为他们欠缺能力感,不够自信。想到一个优势后,又觉得这方面比我做得好的人多了去了,就直接推翻了自己的结论。对于这种情况,先别急着自我否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比如,测评、寻求他人的反馈,等等。

识别位于盲区的优势,最快的方式就是从他人口中得到反馈。前两年,我在给学生讲「优势」这个话题时,曾经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当天以作业的名义发一条征集优势评价的朋友圈,请他们的朋友分别说三个他们眼里自己的优点。

后来学生的反馈非常好,原来很多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优势,别人反倒比自己更清楚;还有一些自己隐隐约约觉得是优势的地方得到了证明,特别兴奋。所以,你不妨借着和朋友、同事聊天的机会,也问问你在他们眼中有哪些优势,也许能够发现惊喜。

最后,处于未知区的优势,你和别人都不知道,所以最重要的是去探索。你还可以通过多增加一些新的体验,比如,去一些之前没有去过的地方,做一些没有做过的活动,或者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等等。方法很多,关键在于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探索,迎接各种挑战。

图片

除了「周哈里窗」的优势发现工具,我再推荐一个积极心理学常用的方法,叫作「积极自我介绍」,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你来发现优势。

它有两步,第一步,介绍自己的「最佳时刻」,这个最佳时刻,可以是你所取得的成就,比如,通过了一场考试、攻克了艰难的项目;也可以是你展现的某项积极品质,比如,你帮助了别人,在压力之下坚持不懈地努力,面对诱惑坚守原则,等等。

第二步,挖掘「最佳时刻」背后的优势。讲完故事后,说说这里面体现了你的哪些优势。也可以让你的听众说说他们察觉到的优势。

比如,在一次积极心理学的工作坊中,一位学员小李就向大家做了一次积极自我介绍。小李原本在老家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后来因为丈夫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想带着她和孩子一块儿搬去大城市。丈夫问她想法的时候,她非常纠结。

尽管迈出这一步意味着丈夫有机会实现梦想,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她也拥有更多可能性,但她非常害怕这种突如其来的不安定。小李说,下定决心后,支撑着她对抗这种不确定的是自己的「坚毅」这个品格优势。搬家、转行、适应新的交际圈等,每件事都很难,可自己愣是和丈夫一起坚持了下来。

听了小李的故事,大家都很佩服,我还在课堂上对小李说:「其实不只是坚毅的优势,你对丈夫的支持,还体现了你爱的优势。」小李下课后特地过来找我:「赵老师,没想到我还拥有爱的优势,现在想想,它和我坚毅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积极自我介绍,不仅能帮助你从优势的角度重新审视一遍自己的过往经历,还会让你重新回味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与此同时,你又多了一个获取反馈的渠道。

所以,它既帮助你加深了对开放区优势的了解,又能帮助你把优势从盲区转换为开放区,我推荐你也试一试,你的积极自我介绍故事是什么?它体现了你什么样的优势?

02 如何发挥你的优势

发现优势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不是被动地发挥,而是主动、有意识地使用。

一方面,有意识地发挥优势的过程中,优势可以不断被强化;另一方面,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果能把优势作为跳板,反而会更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地去使用优势,不是说你要换一条跑道,而是说在现有的状态下,采取主动的策略。

我在国外的时候,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本特利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对当地的警察局进行民事监管。每天大概就是采访一下社区居民,审核各类报告。

但一到晚上他就会脱下制服改头换面,在一家喜剧社里表演单人喜剧。原本只是一时兴起和朋友一起弄着玩,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幽默感,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

本特利也喜欢白天的工作,但重复的工作内容让他有些倦怠。可他发现自己的优势也能在工作中得到发挥,这样的倦怠感再也没有了。

他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内部有一个讲解培训的差事,本特利主动请缨,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发挥优势的好机会:我有上台的经验,而幽默又是我的优势,我既可以有意思地讲给大家听,也能提升培训效果,为什么不试试呢。

所以当他意识到「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挥幽默这个优势」的时候,那些工作中的倦怠感也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情绪和收获感。

图片

我们都可以想想如何把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到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暂时没有头绪,你可以从场景、途径以及人群这几个方向入手思考,比如说,你可以在哪里发挥优势?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去发挥优势?你准备对哪些人发挥优势? 再给你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历,也许能为你提供一些灵感。

2013 年我刚从美国回来,我的妻子和孩子还在美国,所以我每天下班之后无事可干,大部分时间就是宅在家上网、看电视。但是这样整天坐着很不健康,而且一个人待着也会感到很孤独。

于是,我在微博上发了一个「日行一善」的帖子,有需要帮助的网友可以在我的微博下留言,我每天会抽一小时的时间提供义务帮忙。

很多网友一看我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就会跑来向我倾诉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聊得很愉快,而他们也收获很多,因为我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帮他们厘清现在的状况,给他们提供积极心理学的改善方法。

我的帮忙是免费的,但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要求他们在接受我的帮助后的 24 小时内,再去帮助另外一个人,把这份善意传递出去。

惊喜的是,所有人都做到了,而且有一部分网友在帮助了一个人之后,还按捺不住地持续地继续帮助更多人,并在微博上做记录。这个「日行一善」的活动就像一个涟漪效应,我只是轻轻碰了一下水面,但是这个水波就传出去很远。

回过头来看,这件事之所以能成,就是缘于我从「场景、途径、人群」这几个维度出发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利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发起了这次活动,这是新的场景。网络上素不相识的网友们是新的人群,微博互动是新的方式,我们在微博里沟通交流,我用自己的优势帮大家解决问题。

其实每一种优势,根据使用的场景、方法、使用的人群等不同,可以有非常多的使用方法,你也可以通过思考和尝试,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方式。■

文章摘自:赵昱鲲《无行动,不幸福》,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