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书,这才看懂 “知行合一”

胡骁寰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很多人都听说过。但你是否知道,知行合一到底说的是什么?王阳明是如何发展起这个思想的?阅读下文,作者胡骁寰与你聊聊《梁启超讲阳明心学》,跟梁启超学习大师思想。

作者:胡骁寰 来源:公众号「Shawn野人参」 正文共 3492 字,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梁启超讲阳明心学》这本书曾经听阳志平老师推荐过,评价甚高,一直未读。近日一读,果然不是凡品。政治上虽然老人家幼稚,但是梁启超真不愧为一代学霸,大家无疑。看得通透高远。

图片

01 朱熹在坑人

王阳明后来开创心学,造的就是朱熹老先生的反。阳明恨死了。朱熹把天下读书人害惨了。为什么?

我们知道,儒家自孔老夫子以下,那是要追求做圣人的。那「圣人的路线图」是什么呢?《大学》里面有一句本来很好的话,被朱熹抓住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文完整版。

《大学》里告诉人们:探讨哲理之后才能有明确的认识,有了明确的认识意念就真诚了,意念真诚了思想就端正了,思想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有了好的品性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这套思路虽然有点啰唆,但应该承认它是对的。

但是朱熹提出这是「古人为学次第」,意思是说「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人怎么成オ呢?就得一心一意爬这个楼梯」,「一层一层做上去,走了第一步才到第二步」,不这么做,就成不了才。「为学次第」,这是朱熹提出的一个 SLOGAN,而且是个很重要的 SLOGAN。

朱熹的方案就是:「要读遍圣人书,好好去学习,只要学习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的程度,事事皆知,毫无疑惑,变成一个无所不知的‘神仙’」,然后才「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这就是格物致知了。

图片朱熹 图片来源:Wikipedia

你把「物」格到极致,你就有「知」了,有「知」,就成圣人了。是不是听起来特别像斯宾诺莎的理论?斯宾诺莎也说,你要求知,你要理性,你积累的知识越多,你就越理解神,你就越接近神。

但是皓首穷经,天下读书人被朱熹那个「即凡天下之物,一旦豁然贯通」的恐怖 SLOGAN 吓死了,这么多书,这么多学问,哪里是能格得尽的呢?

于是一个个缩头缩脑,志气全消,行动瘫痪了,渐渐失去了孔孟所说的「成仁取义」的勇敢,变得「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戢戢如驯羊」(梁启超语)。于是来就不如考个功名去做官吧,圣人哪里当得了呢?

02 受害者王阳明

王阳明也是受害者。而且他是聪明人,基因又好(他父亲是状元),王阳明的前半生践行朱熹的理论,也希望先去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然后达到圣人的境界。就用功啊,「格竹子」啊,好好学习啊,熬啊熬。

他试了三次,每次都受重伤。「第一次搞到脑眼昏花,第二次旧伤复发卧床难起,第三次下狠心,使猛劲,直接吐血了。」 这才后来彻底的反思,否了朱熹的法门。

图片王阳明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龙场悟道只是开门一脚,神功大成。不过是他多年的思索,终于有了大成。这就是一句 SLOGAN 「知行合一」。

原来也听说过很多次「知行合一」,从小到大也看过很多版本的解读,但是这次是看了这本书,再加上近年的阅历,才算真正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

王阳明怎么说朱熹是错的呢?

你想,「天下事物如此其多,无论何事何物,若想用科学方法‘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单一件事情搞清楚已够消磨你一生精力了」,朱子却是用「即凡天下之物」这种全称名词,试问何年何月才能「即凡」都「穷」过呢?

要先做完这段工夫才讲到诚意正心等等,那么「诚正修齐治平」的工作,一辈子时间根本不够,只好待诸「转轮再世」了。

再一个,当圣人没有这么难。「孔子在《论语》里已经把‘圣人境界’讲得很清楚了,一个核心观点,‘仁者爱人’。」 就是如果你能帮助一个人,你就帮助一个人,如果你能帮助 200 个人你的「仁」就更大了,如果你能帮助全天下的人,那你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并且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就是说你如果什么事情都往「仁」的角度去,想都从「仁」的角度做到了,那你肯定就是圣人了。

03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简而言之地说,王阳明认为知和行,不是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就会有先后之争。他指出两个阶段都是一个过程。知在行里面,行里面肯定有知。

在王阳明看来,做一件事从起念、制订计划、准备实施、实施计划、修订计划、继续实施、再次修订……直到最终成功,这整个过程是一个整体,而整个事件是从「起念」开始的。

这个起念,王阳明认为它属于「行」的范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图片图片来源:Unsplash

从现在的「建构主义认知科学视角」来看,这是很正确的:一切都是头脑中的文件夹,「知」就是文件夹里面的素材,「行」就是文件夹导出的故事线和脚本,你具体地做出某个动作,不过是按照某一个脚本去「演戏」罢了。

再一个,「行」不只是输出,也是输入,而且是最强的输入。塔勒布说的,「大自然有很多颜色,人们还没来得及给它命名。」 你眼中看到过的颜色,成千上万,但是你能够用语言表达的,可能只有几十种。

维千金总结得好:

人类之间的传承靠的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更靠的是在这个基础上,你自己的参与导致的经验值的叠加。……(现实中)有几千上万上亿个细节,冰山上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哪里是看书看视频看得来的呢)。……(你必须要)亲身参与,验证了真伪,在行动中才有真正的智慧,因为绝大部分的智慧都隐而不宣,无法全然表达。……行动是抵达它的终极通道。

这是对「知行合一」极好的一个注脚。

04 人要立志,当个小圣人

我也对梁启超先生解读阳明的「立志」,也很感动,很受鼓舞。因为他解了我一个惑:在物欲自我的现代,怎么做圣人?

其实不难,因为孔子早就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嘛,「真心诚意帮助身边人,以此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圣人’。」你的所作所为,发自真心,发自诚意,是帮助到身边的人,就可以了。

不但要做善良的人,还要努力成事。阳明提出致良知,讲求动机纯良,是一个「非功利」。但是并不是叫人不做事,也不是叫人做事不要成功,更不是把人生乐利幸福一概抹杀。大家要知道,阳明一生替国家替地方人民所做的事业太多了。真正的「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

关键就在做的事儿是什么事儿,是不是在「私心邪念」几个字。「不要‘私心’,就是要有公心,要有为大众服务的情怀;不要邪念,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去害人。」 为人择业,该挣钱挣钱,有个度,把握好,做好选择。

既要有 「‘救国救民’的大志」,也要有迎接「生活挑战的勇气的小志」。传说中的「圣人」心里的良知也许是一万斤的纯金,我们这些俗世凡人,或许只是一两重、几钱重的小金子,这没关系,只要我们心里良知的纯度和圣人一样,那我们自己也就是一个小的圣人了。

图片图片来源:Unsplash

当我们即将离开人世,回头看看,我们心里这良知的纯金已经尽可能的重,而它的纯度仍然是那么精纯,没有杂质,那我们就可以坦然含笑辞世,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圣人之志」,无愧此生了。

05 大师要有 SLOGAN

这本书还给我的一个「大惊喜」,就是梁先生指出的「一句话口号」。他说你看,但凡是最牛的大师,他最核心的观点,一定要凝结成一个简短的口号,像咒语一样,直穿心神,让你在行动的时候,有指引。

比如阳明的一句「知行合一」,仅仅四个字,还有比这更牛的吗?孔夫子牛,「仁者爱人」、「一以贯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的「杀身成仁」。中国历史上这些大家都太牛了。西方也一样。康德的「认识目的」,斯宾诺莎「神即自然」。还有毛主席的厉害,我就不说了。

一个大师提出来的口号,他一定是经过自己反复实验,反复验证,下了很多功夫得到的真正的非常精华的体会。这里面有他一生的精华,有他的阅历,有他的经验,有他碰壁之后的反思,我们只要循着他的这个简短的指示,就可以事半功倍的得到他相等的结果。

梁先生了不起的是,总结出了秘方:

  1. 「语句要筒单」,令人「便于记忆」,便于持守,便于宣传。
  2. 「意义要明确」。明,谓显浅令人一望而了解;确,谓严正不含糊模棱以生误会。
  3. 「内容要丰富」,在简单的语句里头能容得多方面的解释,而且愈追求可以愈深入。
  4. 「刺激力要强大」,令人得着这个口号便能大感动,而且积极地向前奋进。
  5. 法门要直接,依着他实行,便「立刻有个下手处」,而且不管聪明才力之大小,各个都有个下手处。

后人读之,叹之,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