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中的谎言密码:如何通过言语线索识别谎言?

傅小兰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说谎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你也有过说谎或被谎言欺骗的经历吧?你知道如何识别谎言吗?语言就是一种线索。那么,如何通过言语线索识别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呢?阅读下文了解。

作者:傅小兰 来源:《说谎心理学》

我所得到的线索,大部分是语言上的,而非身体上的。寻找说谎的信号,我不看对方的脸,而是抓住那些不知所云的回答,或听起来言之有理的遁词。

——汤姆·布罗考

汤姆·布罗考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今日秀》(Today Show)节目的主持人,在谈到如何识别谎言的时候,他的经验是主要依靠言语内容,而非表情、身体姿态等非言语线索。

言语内容是指「说」的结果——话语。在言语内容中与识别谎言相关的主要特征包括细节多少、偷换概念、内容自相矛盾以及不相关信息等。

那么,通过言语内容真的能够识别谎言吗?是的,对言语内容进行特征分析,根据陈述内容的逻辑性、与已有事实的差异等,我们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例如,我们来看下面这段电话沟通。

乔尼:梅西纳先生,我的儿子乔尼今天不能去学校了,他生病了。

梅西纳:请问你是谁?

乔尼:我是我爸爸。

很显然,乔尼的回答「我是我爸爸」自相矛盾,谎言就此穿帮。还有一些经典的例证来自中国传统成语故事,例如,「此地无银三百两」和「隔壁王二不曾偷」。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积攒了三百两银子。但是,他总是担心被人偷去。于是,他把银子放进一只箱子里,埋在屋后的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被别人挖去。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写了一张「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纸条贴在墙角,这才放心地离开。

但是,他的举动全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也写了一张纸条「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

第二天,张三到屋后看银子,发现银子不见了,看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张三和王二都试图采用否认策略来隐瞒真相,但是,他们写的字条却将事实暴露得一览无遗。

在这些案例中,用于识别谎言或辨识言语内容真实性的特征就是说谎的言语线索。

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说谎的言语线索,然后通过对比言语与非言语线索来阐述言语线索的适用性,最后再进一步从言语内容真实性评估工具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说明如何基于言语线索识别谎言。

说谎的言语线索

2007 年第 79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讲述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名国安局情报人员的工作,其中有一段问讯官的讲述:

「从他的供词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完全相同,一字不差,由此可知,227 号在说谎。说实话的人会重组语言,说谎的人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这段讲述展现了说谎的言语线索以及相关的心理加工过程。

在面对重复讯问时,说真话者陈述的内容会表现出差异,而说谎者陈述的内容、陈述的顺序等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实际上反映了说谎者与说真话者心理活动方面的差异。

说谎者在认知、情绪和企图控制三方面都可能泄露其说谎的言语线索。

认知相关的言语线索

说谎者与说真话者在认知加工上的差异,表现在言语内容上就是认知相关的言语线索。说谎是一个比说真话更加复杂的认知过程。

说谎的认知加工模型 ADCAT(activation-decision-construction-acting theory)认为,人在说谎之前,首先会产生真实信息的激活;此后,说谎者会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是否说谎,如果选择说谎,说谎者需要编造虚假信息进行表达。

说谎比说真话具有更高的认知负荷。说真话涉及记忆提取或记忆重建,而编造谎言则需要想象或基于脚本知识虚构故事。

只要有可能,说谎者大都会提前准备以应对问讯。提前计划和复述故事可能会导致过度脚本化的陈述,其结构化程度和时序性都要强于真实的陈述,例如,「我做了……然后发生了……然后……」。

此外,说谎者在陈述时有可能以其他时间的事件替换问讯者感兴趣的时间内的事件。

例如,嫌疑人声称案发时自己正在健身房。如果他确实对健身房比较熟悉,则可以轻松提取记忆中在健身房的真实经历,描述布局、用过的器材等,唯一的编造信息是「他在健身房」。

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说谎者的工作记忆负担更大。这可能导致说谎者在编造谎言时产生困难,例如,缺少想象力可能导致在言语内容上缺乏细节信息等。

如果记忆失败,则可能导致说谎者言语内容上的自相矛盾或前后矛盾等。

例如,家属对患者隐瞒病情,医生为了做好协助工作对病人的症状做了虚假描述,医生需要牢牢记住他撒过的谎,以免几天后再被问到时说漏嘴。

情绪相关的言语线索

说谎者有时候会产生害怕或内疚等负性情绪体验,一个可能的结果是说谎者不想将自己与所说的谎言联系在一起。

因此,说谎者的言语内容可能不会明确指向自己,这种将自己与陈述内容分离的心理可能导致间接、偏题或逃避的陈述。

例如,用「车抛锚了」代替「我的车抛锚了」。

再如,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关于性丑闻事件的电视讲话中,没有使用女主角的名字莫妮卡,而是说「我没有和那个女人发生过关系」。

负性情绪体验还可能导致使用反映消极情感的词语,例如「不喜欢」「讨厌」等。偷拿糖果的小孩子可能宣称自己不喜欢糖果,因而泄露他的谎言。

如果说谎者的情绪体验过于强烈,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如愤怒、恐惧等,就可能导致陈述时的言辞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说谎者失去理智,完全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可能会将想要隐瞒的事实都讲出来。

说谎者还可能敷衍搪塞。

例如,对于某个朋友的创作,自己并不欣赏却又不好意思直接表达,当被问及感受如何的时候,可能会说一些较为宽泛的话而不做具体的表达,例如「不错、不错」之类的话语。

企图控制相关的言语线索

言语内容是所有说谎者最注意调控的信息源,不仅因为言语内容的意义最为确定,是所有听者都能注意到的、能解读的信息,而且因为言语内容是可以预先设计、易于控制的信息。

这表现在说谎者与说真话者在信息管理上的不同策略,有罪的嫌疑人倾向于使用逃避策略,避免提到自己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或使用否定策略,否认曾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出现。相反,无辜的嫌疑人既不逃避也不否认,而是更乐于如实地提供信息。

但是,作为言语内容的表达者,想滴水不漏地控制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说谎者可能深谙「言多必失」这个道理,会积极避免可能自证其罪的陈述。

看起来,保持沉默是最保险的一种策略。但是,「沉默」也会显得可疑,「沉默」是一种「无言无语」的表达,结合发生情境进行分析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信息。

此外,为了减少谎言被识破的可能,说谎者在陈述时可能会更加小心翼翼。说谎者可能会使用更加概括性的语言,尽可能地控制不出现相关细节。

言语线索与非言语线索

言语线索与非言语线索在谎言识别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人们在识别谎言的时候,对言语或非言语线索的关注和利用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在识别谎言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更加关注非言语线索,这主要是因为:首先,人们习惯于注意非言语行为。例如,人们习惯于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推测他人的态度、人格特质等。

其次,对他人行为真实性的预期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注意力。例如,研究发现 73% 的英格兰警察在审讯前认为嫌疑人是有罪的,而当「先入为主」地认为嫌疑人有罪时,审讯者便没有兴趣听取嫌疑人的言语陈述,会更多地关注身体语言。

再次,一些情境下,尤其是对嫌疑人的审讯,通过讯问收集言语内容信息是一个高认知负荷的任务,而非言语行为加工占用的认知资源较少。

最后,实际应用中,一些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更加强调非言语行为。在广泛使用的警察培训手册中也强调「人际交互中 70% 的信息发生在非言语层面」。

虽然非言语行为有其自身优势,但是研究发现言语线索比非言语线索在谎言识别中更具诊断性。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实验的参与者回忆他们成功识别谎言的一个时刻并报告是如何成功识别的。

从参与者的回答发现,一个主要的方法是比较陈述内容与已有事实的一致性。

例如,在监考员检查考生是否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时,一些可疑的考生常常声称已经将手机放到书包里。

此时,监考员要求考生将手机放到某个指定的位置,如果考生不能从书包里拿出手机,那就表明他说谎了。

对现实情境的研究也发现,警察通过仔细地听嫌疑人的陈述内容(例如,模糊的回答、陈述内容的自相矛盾)进行谎言识别,比注意嫌疑人的非言语线索更加准确。

可见,在谎言识别中应该避免过度依赖非言语线索。在以下情况中,关注言语线索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一种情况是审讯者对讯问的主题非常熟悉或者掌握了已有事实。审讯者如果对案情十分了解,那么可以更多地关注言语线索,比较目标对象所做的陈述与已掌握的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种情况是在信息可以比较的时候。审讯者收集到不同人员对同一问题的陈述或者同一个人对问题的多次陈述时,可以比较不同陈述内容之间的一致性。

第三种情况是信息具有特殊性的时候。例如,违背讲述者自身利益的陈述内容(嫌疑人的坦白)更值得关注。

另外,识谎人员对言语线索或非言语线索的关注程度与陈述内容的数量有关。如果讯问对象只讲了三言两语,那么需要更多地依靠非言语线索进行判断;如果讯问对象陈述的内容比较多,那么言语线索是不可忽略的。■

文章摘录自:傅小兰《说谎心理学》,中信出版集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