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理解内向者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传统人格心理学对人的划分,少不了外向、内向这对维度。然而,这种区分很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科学的区分方法是什么?阅读下文,开智阳志平老师教你结合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来分析人格。文章摘自阳老师个人文集《人生模式》。

作者:阳志平 来源:《人生模式》

有位读者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有时候,有关个性的问题,不懂心理学的人很难搞清楚。比如,现代社会很多行业都青睐比较外向的人,内向的人是不是就必须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哪些个性是可以固守的,哪些又是需要锻炼以适应这个社会的?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关心的问题。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听到诸如「外向的人容易成功」「外向的人更长寿」之类的说法。

于是,在这些刻板印象的约束之下,很多人强迫自己装得外向,即便他们本身是内向的。毕竟,正如那位读者所言,究竟哪些个性是可以固守的,哪些又是需要锻炼以适应社会的,人们并不十分明了。

说完通俗层面的,再从学术层面谈一谈。传统人格心理学对人的划分,少不了外向、内向这对维度。然而,这种区分很有问题。

我们可以将人格心理学对人的划分,大体上分成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这两类。内向、外向其实说的就是特质取向;而社会认知取向,却被特质取向的心理学家忽略。

比如,前述那位读者内心深处可能认为,有些个性应该固守,有些个性可能需要调整以适应社会。

请注意这种心理状态的微妙之处:正常人类在面对特质(也就是那位读者所说的个性,比如内向、外向这一对人格心理学中典型的特质)时,会采取不同的社会认知取向(也就是说,会依据内心需求,对不同个性特质加以取舍或决策)。

过去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往往忽略这种微妙之处。比如,特质取向的人格测验,无论是大五人格模型,还是其他模型,都没有考虑人们除了特质之外的动机、内心需求等。同样,一个纯粹的考察内心需求的人格测验,如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又忽略了人格特质。

于是,近年来,尝试结合这两者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格测量模型。在这种新的测量模型之下,心理学家们会如何测量人?

为了说明这种新的理论框架,这里举一个简化的例子。需要提醒的是,心理学家对人的划分实际上不会像这个例子中那么简单。

图片

按照特质来划分,可以将人分成内向、外向;按照动机或者社会认知取向来划分,可以将人划分为高合群取向、低合群取向这两类。

如果一个人的动机与他的特质相吻合,那么一般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人很难产生心理冲突。

而那位读者内心所发生的冲突,可能是由于,从动机上来说,她是一个高合群的人,很希望跟朋友在一起;而从特质上讲,她可能是一个内向的人,更享受内心世界的宁静,不是那么在意外界的评价。但这样一来,心理冲突就产生了,这样的心理冲突让她成了一个有意思的人。

同样,如果一个人在动机上是低合群,在人格特质上是外向,这种人则常常见于销售行业,他们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并不依赖它,当他们想抛弃某种情感关系,随时都可以抛弃。

动机与特质不会发生冲突的人,则分别见于内向-低合群,以及外向-高合群这两类人群。

按照这种理论架构去设计人格测验,传统的李克特量表、形容词评定、迫选题的思路恐怕都无法满足需求,必须采取新的设计思路。

附带提一句,荣格关于人性的理解,在我看来,其深刻之处在于开始结合动机与特质,比如,「内向的情感」,这种描述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只是不够科学与系统。

荣格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划分人,只是凭借朦胧的、对人性深刻的认识,做出了划分。今天的心理学家建立模型时,完全可以比荣格做得更系统、更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