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工作的心智》阅读建议
阳志平 开智学堂
作者:阳志平 来源: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最近,各位读者普遍都收到我的新书《工作的心智》啦,纷纷发来晒书照。有重庆读者拍摄的美照:也有青海读者在海子诗歌陈列馆拍摄的美照。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作的心智》一书,这里提供一些阅读建议。
阅读次序建议
我的书知识密度较大,往往不适宜从头读到尾。《工作的心智》这本书同样如此。建议阅读次序如下:
1、必读三章:作品、竞争、人际。
如果只读一章,请读第二章「作品」:如何用作品牵引学习与工作,而非先学习、再工作、后作品——这太重要了。
如果只读二章,请加上第七章「竞争」:如何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果只读三章,请再加上第六章「人际」:如何建立人脉,理性助人?
如果你能在这三章的内容上都胜出,那么在职场上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2、职场高手选读二章:世界、人性。
对于职场高手(带团队的人来说),建议务必精读第八章「世界」:如何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世界观制约了一个人的成就大小。
这一章非常反常识,也较为抽象。但一旦真正理解,至少能让你的收益增加三倍到十倍,轻松三到十年,不再需要通过 996 来压榨自己和团队。
如果还有余力,建议精读第五章「人性」:如何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与他人?这一章谈的内容也会反复制约一个人的职场成就大小。例如,在新书发布会的演讲中,我提到乔布斯用了整整 12 年时间,在人性这一领域才算是初步有所突破并取得了精进,从而实现了更大的成就。
3、职场新手选读二章:思想、英才。
第三章「思想」与第一章「英才」谈的是如何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如何大时间周期保持心气,几乎是职场新手最重要的事项。
如果一个职场新手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心气,几乎就意味着选择平庸了,最后多年下来,工作多半是疲惫的、乏味的、牺牲的。而要体验更多工作中的自主、快乐、成长,那么我们就需要从成为工作的主人开始。
作品、竞争与人际
在《工作的心智》中,最重要的三章分别是:作品、竞争、人际。
作品为何重要?因为目前社会的主流思路仍沿袭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模式:先学习、再工作、最后才是作品。这种观念认为一个人必须经历漫长的 10 至 30 年的学习,才能参加工作,而且只有在工作多年之后,才可能产生一些作品。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我们的工作观念必须经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从「先学习、再工作、最后才是作品」的模式,其中作品被视为工作之余的可有可无的副产品,转变为以作品来牵引学习与工作的新模式。符合自己个性的作品,远远超过了大规模传授的学习、大规模组织的工作。个性化胜过大规模生产。这才是从工业革命到智能革命,工作方法论应有的理念变革。
如果不转变思路,那么对子女的教育、对自己时间的安排、以及对未来工作的筹划,都将是毫无意义的。最终会不断陷入疲惫、乏味和牺牲的工作负面感受之中。
竞争又为何重要?答案是我们的作品依然会面对市场。更懂竞争的人,善于保护自己作品稀缺性的人,显然,容易活得更好。活得更好,又为自己的作品持续创造提供了一个稳定而有利的外在环境。
人际为何又重要?我在新书发布会的演讲中提到,英才们的人生发展故事凸显了一个共识:人际关系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的质量。这是因为人体内存在两类激素:一类是与追求成就相关的生理激素;另一类是与追求融合相关的生理激素。因此,爱、友谊,以及高质量的社会交往,对我们人类来说,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几乎每位英才都拥有一个稳定而亲密的小圈子。
作品、竞争、人际,之于每个知识工作者的人生发展来说,就是用作品参与社会交易(也就是社会竞争),获得的回报,继续服务自己的小圈子与大作品(也就是高质量的人际圈)。
第一章:英才(一)
当你选择平庸,你往往也同时选择了疲惫、乏味和牺牲。不要抱有幻想,以为在工作中「摸鱼」,还能获得自主、快乐与成长。
一旦我们对这些持有幻想,实际上我们就是在浪费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每个人大约有五十年的黄金时期,从二十岁到七十岁。在这五十年中,如果我们每天的高质量产出只有四个小时,折合起来也不过是不到十年的时间。
这就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一生中能用于高质量创作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妨思考,在这五十年中,每天四个小时里,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充满激情和自主成长的,是专注于创作的?
第一章:英才(二)
今晚《工作的心智》共读营的一个题目设计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有哪些选择平庸的工作习惯?
我想帮各位读者辩解一下:很多平庸的工作习惯,责任不完全在你自己身上,而是与社会风气有一定关系。
这是一个不鼓励冒险与勇气的时代。当你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决策时,多数时候收到的是嘲讽。而人们被嘲讽多了,就容易受到激将。最终决策就越来越乱。原本没想好是不是立即创业,但被人激将了,就立即创业,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和错误的产品线,结果也确实不好。
当初那批嘲讽你的人于是可以继续嘲讽你:你看,我当年建议你不要创业,而是去考公务员吧?我当年建议你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你看,你不听我的,现在怎么样了?
而要在审视自己的人性系统与所处情境的基础上作出独立决策,一方面保护自己的心气,另一方面又降低失败概率。对多数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到了最后,我们就不知不觉,下意识地选择平庸,因为它看似安全、舒适,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然而,当你一旦开始这么想,那么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工作的主动权,意味着你开始主动出让了工作中的「自主性」,于是,伴随一年又一年,最后你就开始感受工作怎么突然变成「疲惫的、乏味的、牺牲的」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真正的平庸,根本无法脱身。
乱世出英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大家都在冒险、都有勇气,那么,追求卓越反而是风险最低的一种选择。
第一章:英才(三)
如何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这个话题有些沉重。然而,根据我的观察,多数时候,这是发生在毕业后连续碰到三四个挫折时。那时,多数人难以坚持自己的心气,就开始放弃了。选择一些看似妥协、安全的路线。
类似我这样年轻时脾气较大的人,反而更易保护自己的心气:我就是不服你,就是要挑战你。第一次没成功,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终于战胜你了。
于是,慢慢地超越了很多年轻时的所谓「对手」。
然而,到了 28 岁时,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发现,挑战「对手」,为赚钱而赚钱,这个时候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开始选择挑战历史上的「对手」了,其实,更多是跟他们学习,搞懂他们,让他们的思想融入我的生命。
十余年之后,终于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我这条路,即使走到今天,依然有大量人是不相信的,观望的。甚至包括我大量曾经的同事、曾经的老师、曾经的手下。他们是一种敷衍的态度:阳老师你在忙些什么啊?真听不懂,参与不进来。我为了混口饭吃,先假装听懂了、认同你,在你公司这里工作几年,然后赶紧离开,继续去大公司或者考公务员。
然而,我自己非常清楚,那些从 2014 年跟随到 2024 年,整整十年的同学,也非常清楚,我们目前已经达到了哪种程度的思想高度。30 岁时的立志,逐步演化成超级复杂的知识体系了。这就是在大时间周期内坚持并保护心气,最终实现时间复利效应的结果。
第一章:英才(四)
阳老师对格局的解读,有一些出乎自己意料。大格局被定义为「能与更多阶层的人对话」。
今晚,读到一位参加《工作的心智》共读营的读者写的笔记。这句话我想展开说说。
我年轻时,经常碰到起点比我高很多的人。然而,20 年后,他们的发展又如何呢?并不怎么样。多半输在这一点:能与更多阶层的人对话。
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道理,《工作的心智》中有所提及。当一个起点高的人,比如一个富二代,如果只是局限在自己的阶层,那么,他们往往走不出父亲母亲那一代的成就。
而只有当富二代放弃华服豪宅,去与不同阶层的人对话时,这才算是超越了自己的阶层局限。当这个富二代这么干的时候,其实,他的心气就变大了。
之前的心气:继承爸爸的矿,显然,很难真正激发富二代的自主性。然而,当富二代开始思考,扔掉爸爸给我的矿,我如何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这个时候,自主性提高,心气就不知不觉变大了。继而,能力伴随提高。最后,格局同步真的就变大了。
历史上,这样的富二代比比皆是。而 20 世纪最著名的这个富二代,是谁呢?维特根斯坦,他扔掉了身为首富的爸爸给自己的家产,去乡下教书,研究哲学。
同样的,如果我经常局限于自己出身的湘南小镇、毕业的心理学专业、曾经从事的管理咨询等行业、不断维护自己所在组织的利益,那么,我还是我吗?
社会上不少人是没什么格局的:多数人没有超越自己出身的阶层,自己所学的专业,自己所在组织的利益;更没什么智力:不够练习,更不够反省;还缺乏心气:他们最多只是计算自己的那点小利益。
跟他们往来多了,你就会成为这样的人。因此,不妨一开始就选择敬而远之。
第二章:作品
有读者问,从事服务类工作能否有自己的作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作品的核心在于署名权与利益分配权。如果你拥有署名权,并且能参与利益分配,那么你也可以被视为拥有自己的作品的人。以餐饮业为例,海底捞通常会把优秀的服务员培养成店长,店长参与利益分配,显然,这就可以被视为他/她的一个重要作品。
许多知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在于,并非他们没有署名权,例如,对于公司申请的专利,他们也能署名。然而,核心问题在于利益分配权。
为什么利益分配权这么重要呢?因为利益分配权意味着你具有了自主性,你可以对这个事情的走向发表意见。如果没有利益分配权,那么你不过是一个精神上的股东而已。
第三章:思想(一)
《工作的心智》的前身「工作谈」在连载时,我当时 36 岁,实际上认为「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连载从「好思想,坏思想」开始。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善于编故事的人、喜欢忽悠的人、用外物「诱惑」你的人、用名利来「强迫」你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比那些拥有真正好思想的人,粉丝更多、推崇者更多。
然而,他们真的拥有好思想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可能在短短 30 年内甚至百年内,推崇者无数,然而放到历史长河中,就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
因此,当我 36 岁时,希望读者能从在工作上独立思考开始,去接近那些真正的好思想。
当《工作的心智》正式出版时,我已经 43 岁了。显然,有些观点发生了改变,因此我将其从第一章调整到了第三章。
英才、作品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
因为,当你选择平庸,就意味着你很难真正摆脱工作中的疲惫、乏味、牺牲。
而当你为了告别平庸,过上真实且充满意义的一生时,那么,与平庸生活作战,作品方阵便是你唯一可以信赖的军团;爸妈不是、老师不是、同事不是、老板更不是。
同样,在与失意时光搏斗时,作品方阵是必备的拳击手套与护具。大时间周期保护你的心气,获得更强的能力、更大的格局,唯有作品方阵。
第三章:思想(二)
有几个产品,某问答网站、某笔记软件,我几乎从不使用。但它们是没有价值的产品吗?当然不是。而是与你的品味抵触。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东西,说不上好坏,但没必要别人用的东西你就一定要去使用。
在《工作的心智》第三章中,我谈到,品味是信息、信任与价值的平衡。
类似那些你的品味抵触的事物,往往是给你带来太多噪音,也就是信息的信噪比太差,例如某问答网站,你需要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从垃圾中找到金子,为什么不直接去金矿中挖呢?那么多优质论文库、那么多优质博客。
再如某笔记软件,它的信噪比其实也很差。某种意义上,我并不认为它改变了当下知识工作者的任何使用习惯,甚至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而信任就是你能否与那些给你提供优质信息的人建立深度链接,而非泛泛之交。那些我的品味抵触的事物,往往是做不到的,它们有一种强烈的割韭菜的味道,来崇拜我吧、来订阅我吧。
至于价值,则因人而异了。对于大众来说,也许的确能解决某些问题,但那些问题真的重要吗?与你的大作品相关吗?我继续打一个问号。
第四章:学习
做人可能要遵守交通规则,然而,做事需要更大胆一些,去往那些社会规训较少的地方。
举个例子,20 世纪中叶,实验社会心理学最辉煌的那段时间,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大胆而充满想象力的实验,有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有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有兰格的老年人实验。
今天这些实验,还能诞生吗?答案是不能。心理学道德伦理委员会在审批环节就终止了这些实验。
对被试来说,这是好事,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对一个想干大事的人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伴随一个领域的成熟,往往相应地,社会规训会越来越多,合规成本越来越大,当有一天,合规成本大到一定程度,那么,意味着这个领域的平均收益是在下降的。
你想再次成为类似津巴多、米尔格拉姆那样的心理学家,几乎不可能。
那么怎么办呢?答案是去往那些社会规训较少的地方。
这些地方往往伴随某些新鲜事物的出现,某些范式的迁移与变革。
举个例子,现在,随着科学从实验科学转向计算模拟,我们为大模型准备的数据,十有八九在未来 100 年看来,将被视为不合规的,不能这么随意抓取。
然而,现在有人管你吗?没有。
要想取得杰出甚至堪称伟大的成就,要想获得足够丰厚的利润,那么就要去往那些社会规训较少的地方。
当然,凡事不要做绝,坚守人类底线,确保 100 年后不会有太多人责怪你。
第五章:人性
在《工作的心智》的开篇语中,我提及了一个讽刺的现象:那些相信职业测评和职业规划的人,最终都被裁员了;而那些追寻真实自我的人,却在路上被司机骗了。
我们渴望追求清晰的指标,最终却发现这些指标可能反而会误导我们。比起探索自我,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
各位熟悉我的读者会发现,我领导团队开发的心理测验,在 20 年后与 20 年前截然不同。近些年,我带领的东木咨询团队开发的心理测验中,新增了非结构化的「人生叙事测验」——即人们通过讲述个人故事的方式进行测试,以及「个人概念测验」——了解人们内心的矛盾与执念,这与我 20 年前带队开发的测验方式大相径庭。
人生发展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我们越是寻求确定性,就越容易失望。
第六章:人际(一)
今晚《工作的心智》共读营,谈及了处理四类贵人的策略。
- 明星贵人:暂时搁置
- 智囊贵人:努力夸赞对方才华
- 桥梁贵人:成为对方非主流身份的同好
- 枢纽贵人:分解对方的枢纽压力
对付四类贵人,建议采用不同策略。很多人的错误是什么呢?只看到明星贵人,却没看到其他三种类型的贵人。
举个例子,智囊贵人,这类人的风格是低调,但对自己的才华颇为自信。我在新书发布会演讲时,举了马化腾的智囊贵人杨国安的例子,他是一位台湾组织行为学家。
显然,你如果认识杨国安,当年读他的博士,会少走很多弯路。同样,即使你不认识杨国安,跟另两位组织行为学家徐淑英、郑伯薰关系不错,是不是也会少走很多弯路?而这批人,我 20 多年前就在论文中引用过了。
所谓智囊贵人,大佬们都争相请教他。你说这类人缺钱缺名吗?钱太多名太多,反而是一种阻碍。因此,宁愿更低调一些。你就使劲夸人家的才华即可。比如,我在给同事们开会时举了个例子,你一口气买上徐淑英 10 本书,请人家签名,参加徐淑英发起的中国组织管理学会的活动,人家会拒绝你吗?不会。
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人对你的人生发展负责,只有你自己。同样,身边没有贵人,自己主动去认识而已。
我当年是如何进入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呢?答案在于一个引路人:时勘教授。他是中国组织行为学领域论文被引第一的心理学家。而我怎么认识他的?20 多年前,我参加某届北京市心理学年会,这个年会收录了我的一篇论文:《网络之于心理学:研究方法抑或研究问题》。
显然,在 1999 年敢写这一领域论文的心理学工作者,几乎找不到,他看后非常欣赏。因此认识他了,在他课题组工作过一阵,保持了几十年的往来。
第六章:人际(二)
职业生涯发展的早期,有一件事情颇为两难。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与一两个人形成无条件信任,并且相信对方的偏见。前者,参考《工作的心智》第三章;后者,参考《工作的心智》第六章。
这个平衡很难拿捏。那么,我今天会如何建议大家平衡呢?
答案在于:大幅减少数量,并且设置考验。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值得你真正付出无条件信任的人,千万不要给予太多名额,最多 1-3 个名额,已是极限。
并且在给出这些名额之前,要通过设置一些小小的测试,来考验对方的人品。比如,第六章谈及的三回合策略:第一回合,你付出;第二回合,公平交易;第三回合,你索取。
根据我的经验,在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本性可以通过三个回合来辨识。而实际上,这个社会中索取者的比例,比大家想象的要高。
对于那些早被淘汰的人,就不要再付出你的无条件信任;而对于剩下的人,则可以从中挑选 1-3 位来付出你的无条件信任。
而一旦决定无条件信任对方了,这个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再傻乎乎地去考验对方了,那是给自己找事了。
第七章:竞争(一)
今天晚上《工作的心智》共读营,读的是「竞争」这一章,这一章的重要性仅次于第二章「作品」。我对各位读者,再略作提醒。
1、是先有了守正,才能出奇。千万不要次序搞错了,一上来先出奇,那就完蛋了。多数人在职业发展时,总以为捷径、奇招能带来更快的发展速度,最后其实是一场空。
2、守正,意味着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VCSL 模型展示了一个逐步递进的关系。价值创造才是根本。当你没有创造价值,那么后面的三条多半就是毫无意义的。比如,一个空谈学习方法论的人,却并没有真正在某个领域学习成功,成为公认的专家,或者,一个成功学讲师,却从未真正经营成功过一家企业,个人家庭经营也不够好,离婚不断,显然,这类人谈传承影响,是没有意义的。
3、在职业生涯早期时,核心竞争力是出卖自己开始。给他人提供健康价值,如帮人拉货,这是出卖体力;给他人提供心理价值,如做客服,接受顾客的怨气,这是出卖情绪;给他人提供技能价值,如开发程序,这是出卖时间。
然而,始终要记住,你要成为工作中的主人,就不能总是停留在出卖自己的地步。这个时候,你需要上杠杆了。在职业生涯发展时,存在四类重要杠杆:经济杠杆、文化杠杆、政治杠杆、人脉杠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1)上杠杆的目标是什么?——拉开与人群两个标准差的距离,也就是,在某个领域、某个方向、某个行业中,成为公认的前 4%的人。举个例子,你只是一个小老板,其实没有太大加成。然而,你成了中国前 4%的富人,那么这个时候,有很多额外加成,也会享有大量特殊服务了。
2)社会交易的杠杆是非常多样化的。——并不仅仅只有经济杠杆这一种,还有文化杠杆、政治杠杆、人脉杠杆。你只要有一种达到前 4%,那么就有无数好处。要明白,整个社会的付出与回报,并不是按照正态分布的,而是按照幂律分布的。因此,头部的人更易拿走更多。
3)杠杆的持续累积,时间复利效应是怎么出来的呢?因为给他人提供健康价值、心理价值、技能价值,意味着你必须出让自己的时间。而杠杆,意味着你可以借助第三方载体来帮你服务他人与社会。比如,文化价值,一万个读者看我的书,与 100 万个读者看我的书,对我来说,成本端依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我服务的人群扩大了。这才是人生复利效应的真正来源。
以我舅舅为例,他拖板车,这有复利效应吗?这只能算是负利效应。当他到了 50 来岁,有一天摔伤腰了,就没法再拖板车了。
这就是残酷的社会真相:只有利用杠杆,才能真正积累时间的复利。
4)上杠杆的时候,需要注意,任何杠杆都有风险。不要让杠杆变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4、核心竞争力那个模型,是我反复推敲多轮,最终定下来的一个模型:清晰易懂,又容易验证。所以,大家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反复使用。而今晚建议的方法是:拿一个比自己年龄低 3-7 岁的人验证;再来一个比自己年龄大 3-7 岁的人验证;最后才是自己。
为何这么建议呢?两个原因:
1)年龄差距在 12 岁以上的人,往往不是一个生态位的竞争了。3-7 岁的年龄差,还是同一波人群,生态位差不多。当然,总会有少数例外,更早地与父辈竞争,或者更晚。
2)人们容易看到自己不足,但不容易看到自己的成长。拿比自己年轻的对比,就容易看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5、为了保护核心竞争力,知识工作者需要主动制造稀缺性。知识工作者不同于制造业,制造业的稀缺性来自某种生产物资或者某种生产工具,而知识工作者的稀缺性来自某种生产关系的概率更大。因此,要人为保护自己在某种生产关系上的稀缺性。
预祝各位读者,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
第七章:竞争(二)
社会上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清晰地分为十个水平。举例,我们如何评估一个职场前辈的价值创造能力呢?以经济价值举例:
如果所在组织侧重营业额,那么可以根据公司人均产值来计算。比如,这个公司的人均创收是 30 万,而这个前辈的创收是 100 万,那么就是 3 倍多一点,以此类推。显然,创收 10 倍的人的竞争力强过创收 1-3 倍的人。如果所在组织是公益组织,不侧重营业额,可能侧重的是募资额,那么,也可以类似计算。
首先是成为所在组织的前 4%,然后是成为所在行业的前 4%,接着是成为整个城市的前 4%,最后是成为整个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前 4%。这就是人生的打怪升级小游戏。而你对标的是所在组织、还是所在行业、还是所在城市、所在国家、所在世界,又与第一章「英才」息息相关:选择一个恰当的人际网络,不断跃迁。
在还没有得到所在公司大约 7%-30%的人认同之前,宁愿先采用 VCSL 模型,以所在公司作为对标对象。一旦在整个公司中,有大约 7%-30%的人非常认同并推荐自己,那么就应立即向更广泛的人际网络跃迁:选择母公司、集团公司,或者所在行业作为对标对象进行计算。
每次对标时,应选择与自己的人性系统最为接近、性格相似的 3 个人际网络中的精英,这样更具参考价值。
这套策略,我已经实践了 20 多年。当然,具体知识点,分散在第一章「英才」、第七章「竞争」、第六章「人际」。
第八章:世界(一)
人们心中的杂念非常多,这些杂念也会极大地阻碍你的行动。因此,《工作的心智》第八章强调:什么都可以耽误,但不能耽误我「赚钱」。当然,这里的赚钱是一个隐喻——当下对你最重要的事情。
年轻人尤其容易受到社会规训的影响,难以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往往选择了从众的职业发展路线。从众的职业发展路线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是为你个性化设计的,无法将你的行动力发挥到极致,也不一定与你的人性系统匹配。
从众的职业发展路线的另一个小问题在于,它往往只能带来平均收益,而不是超额收益。
而选择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线,其中的风险相当大,主要是你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来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身处一个充满善意的社群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当年程序员响马对我所提供的帮助,以及我对一些年轻程序员和心理学家的支持。
第八章:世界(二)
与同学们可能想的不同,我在 22 至 28 岁这个阶段,除了心理学、计算机以及各类经典读物之外,实际上还阅读了大量商科、经管类以及创业相关的书籍。
然而,那个时候,我的创业和管理技能是否有所提高?并没有任何提高。
直到 2014 年第二次创业之后,我的创业技能才算真正提高;2019 年升级当爸之后,我的管理技能才算真正提高。
我后来才想明白,用我的人生发展学来解释这种现象,其实非常好理解。因为,那时看的经管类书籍都是陷入在如何改造你的心念世界之中了。
我记得我当时看过的一本非常流行的创业书籍,名为《创业的艺术》,是由苹果公司的盖伊·川崎所著。几乎清一色谈的是创业者的心念世界。一个人的情境没发生改变,其心念世界纠缠不清,又怎能期待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呢?
直到写《工作的心智》的第八章「世界」时,我才意识到,比心念世界更重要的是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心念世界、现实世界与真实世界。
你必须采用更系统化的世界观来理解并验证自己的假设。绝大多数在心念世界中看似正确的假设和推理,实际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无法通过其他世界的验证。
并且你还需要用「阻力最小」的实践方式来牵引自己的解释框架与观察角度,而从真实世界出发的实践才容易真正做到「阻力最小」。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我第一次创业、第二次创业做对了哪些事情、做错了哪些事情。
小结
就像一位读者所言:「平凡可以是一种伟大的选择,中庸也可以是一种平和的心态。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提升心智,灌注心气,以勇猛姿态出击,迎接工作的挑战。在主动选择的工作行动和实践中,呵护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真实世界的无限游戏里,构建理想的自我。」
面朝大海,眺望远方的地平线,星光下的海面,船来船往,人们忙碌地工作着。未来是什么?我不知道,亦无从预测。一时风雨一时晴,也无风雨也无晴。成为工作的主人,夺回工作中的主动权,不妨从阅读《工作的心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