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如何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10个建议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五一劳动节来啦,祝大家节日快乐!同时送上阳志平老师为职场人提供的十条职业发展建议,愿你在节日中不仅开心,同样开智。文末还有留言互动活动,参与者将有机会获赠阳老师签名的新书《工作的心智》,欢迎参与。

作者:阳志平 来源:《工作的心智》

01 关注作品

作品与工作经历的区别是什么?作品是那些你拥有署名权或利益分配权的知识产权或者实体组织。无数人工作一辈子,只有工作经历,没有作品。

工作经历的本质是什么?我在某家公司担任什么职务,做了什么事。在这个视角下,你是被动的,你从属于公司,被事驱动。当你离开公司,这段经历的效用开始递减。

然而,作品的本质是什么?我在某年某月,一个人或者与人合作,创作了什么。在这个视角下,你是主动的,即使你离开公司,作品还在给你的人生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用。

从被动到主动,无数人转不过这个弯。总是比公司老板还像老板,拿着工牌引以为豪,操心公司各类八卦。

永远记住:公司只是自己完成作品、结识人脉、增加社会阅历的一种渠道,并非全部渠道。如果离开这家公司,我能出什么作品?如果我一个人快速出个作品原型乃至最终版本,可以做到吗?这个能力,才是人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你所在的公司,在中扮演的只是一种渠道而已,你却将它当作全部。

02 挑战大作品

作品有大小之分。以文字类作品举例。如果采取一个最简单直接粗暴的划分标准,那么就是千字文、万字文、四万字文、十万字文、三十万字文、百万字文。

你写再多的千字文,也不等于你具备写十万字文、三十万字文的能力,也就是出一本书。不断地,挑战下一个难度等级的作品。慢慢地,从写作新手到写出百万字的鸿篇巨制。

人们记住的不是海明威、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曾经与谁是好友,甚至连他们恋人的名字都记不住。而是记住了《老人与海》《洛丽塔》《树上的男爵》。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在于他们的性格缺点,不在于他们的绯闻八卦,而在于他们的大作品。

所谓大作品,也就是真正决定你的成就高度的东西。很多人天天这也掺和,那也掺和。总以为生命有无数的时间来浪费。却不知,一个大作品,是无数体力活结合无数脑力活,才能完成。

03 重视稳定输出

有两位诗人,一位能够持续创作三千首诗,一位一辈子只有三首精彩的诗。身处同一个时代,能活得好的人一定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后者的意义在哪里呢?当历史上再出现一位能够持续创作三千首诗的人时,如果他从后者身上获得很大启发,那么他往往会对后者推崇备至。但那三首诗究竟有没有那么重要?很多后世的诗人不一定同意。

稳定输出的能力必然与你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动机偏好等构成的人性系统密切相关。比如,“自主”的人选择那些单兵作战的职业,更有优势。

你需要明白自己有什么样的性格弱点。不要事情做不好,都推给自己的性格弱点。有时候你知道有些方法是对的,那就要让性格弱点往后靠。用作品说话。人类对能出好作品、大作品的天才往往更宽容。

投资自己,就是投资那些有助于稳定输出作品的能力或资本。从事任何行业、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会提高自己的某些能力或积累一些资本。你需要考虑到,如何将这些能力或资本组合成一个能够稳定输出作品的系统。做好自上而下的设计,有时候能大大提高你的战斗力。从此,工作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种对自我的创作能力的投资,或积累素材。

04 建设职场根据地

具体来说,职场根据地:地盘、资金、人手三个东西。

地盘。对体力劳动工作者来说,是你天天在那里拖板车的那个农贸市场,送外卖的那几家店,出租车趴活的那个机场。

而对脑力劳动工作者来说,也就是你得有自己独特的心智定位。这个心智定位,你是业内一流水准甚至世界一流水准。不要老是啥都想做,看到什么火,就想杀入人家地盘,结果自己大本营都丢了。

在自己的地盘上,做深做透。先有深度,才有广度。等第一个根据地建设完毕了,接着才从它出发,扩大根据地的边界。比如,我在心理学领域工作20年余年,先后建设成功网络心理学、心理测量、组织行为学、心理健康、认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个根据地,如今又从心理学扩展到人生发展学。

资金。你得明白钱从哪来?如果一个高层,始终依赖部门预算,那么这种叫做“伪高层”。很多人在平台工作太久了,往往以为自己啥都会,其实啥都不会。

项目是老板的资源、单是老板签的。那么,你只能拿一份死工资,老板凭什么分你更多?反之,项目是你拿的、单是你签的,那么,老板凭什么不分给你?

人手。你得有心腹、有嫡系、有外援。你离职,心腹、嫡系跟着你走。你在用人的时候,使劲 push 手下,好处却分给自己一个人。拿自己心腹、嫡系这么折腾,谁跟你走?

05 尽快通关某项技能

在进入这个行业的第一天,你就要对标行业中的 90 分高手、100 分高手。让自己模仿所在行业顶级专家的思维方法论、采用的工具,然后践行。

你可以将整场通关之旅,设计为 10 个关卡。每 6 个月左右,你至少要突破 1 个关卡。如此,三年过后,你往往能突破到第 6 关、第 7 关。如果是那些你天赋极强的行业,或者那些你格外喜欢的行业,或者那些你特别幸运的行业,你极可能成为顶尖专家。

如何设计关卡?你可以从定性与定量,或者从数量级、规模这类不同角度去设计关卡。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规律。比如,通关“科研”技能,论文是一个设计关卡的重要依据。也许你可以将关卡设计与论文等级、论文被引数、论文得到同行的认可程度等挂钩。如果你所在的领域完全不在意论文,比如,文史哲领域,专著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论文,那么,你可以换一套关卡设计逻辑。

虽然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律,但到了历史上那些盖棺论定的高手那里,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会反复浮现一些类似的模式。比如,无论是哲人学者,还是诗人作家,他们都志存高远,胸怀梦想。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从这些高手身上学习,不断优化你的关卡设计、通关技巧。

06 重视基本功与品味

基本功来自反复练习;品味来自见过足够多的好东西。所谓技能,不是思绪,而是类似木匠,能完美交付。让你打个桌子结果你歪歪扭扭。你需要掌握自己技能对应的最佳实践与无数内隐知识,才可以造出一个完美的木作。这是技能基本功。

接着是品味。从小工到大匠,区别不再是基本功,而是见过足够多的好东西,有自己的独特品味。

07 干了再说

很多技能,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它的价值,也看不到它的前途。最早的产品经理技能。最早的程序员技能。最早的算法技能。最早的网络小说写作技能无不如此。

但,有前途的年轻人是这样的,管它前途不前途,我先拼尽全力,干了再说。很多时候,一个看似没前途的技能,正是因为有了足够多有热情的人投入心血,最后才变成大事业,前途无量的专业技能。

掌握任意一个新技能,量要上去。过去几年,我至少讲了 3000 小时的课、写了 300 万字的书稿。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才敢说精通教研教学与写作。有了量,才谈得上手感。

请注意,有意义的量不是指输入量,而是指输出量。你读书再多,不写作,写作技能提高从何谈起?熟练掌握一个技能的标志是你能够大规模地持续产出。

08 重视销售技能

有的技能常被人忽略,比如销售技能。有一位负责课程销售的同事感叹:自从自己负责了课程销售,才发现赚钱真的很难。当然,在我看来,她已经做得很好了。很多人常常迫于所谓的“清高”、“面子”,不喜欢推销自己负责的产品,也不好意思推销。其实,错得非常离谱。

一个人,在工作上最重要的只有两件事:第一,创作;第二,销售。创作是做出点什么新的东西;销售是将自己或自己团队做的东西卖掉或推广出去。只是,在 21 世纪,整个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导致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掌握如何研发即可,对销售从不感冒。

销售,其实不仅仅是创业者必备技能,还会促进研发。在我们研发产品时,永远会面临时间、人力资源不足。只有你有了不错的销售经验,明白,什么样的事情是对销售极其关键;什么样的事情微不足道。你才会更有研发产品时的权重意识。更认真地去对待自己负责的产品,更积极主动地去销售它。这是未来你逐步掌握核心资源的开始。

09 职业化、趣味化与社群化

提升职场生产力必备秘籍。常做的事职业化、趣味化与社群化。(1)职业化:更专业,模仿领域中的顶级专家。(2)趣味化:幽默,自得其乐,让无聊的事情更有趣,枯燥的事情更好玩。(3)社群化:原本一个人的事情,比如录课、写作,可以邀请少数朋友围观。

职业化主要提高了认知能力,增进的是技能资本;趣味化主要提高了内在动机,增进的是心理资本;社群化主要提高了归属感,增进的是社会资本。

10 成为有信用的专业主义者

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两个东西:专业主义;信用。

(1)专业主义就是真的下苦功夫了。这个东西无法弄虚作假。碰到高手,一对,马上就明白了。如果年轻时在专业这块摸鱼,很多专业相关的难题没去攻克,那么未来必然会反噬。专业主义是中国最缺乏的精神。越什么都掺和,越容易分散精力,越会一事无成。

(2)信用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人品,不要轻易掉人品。人生的路很长,不要做那些让自己掉人品、掉信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