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学习难?不妨这么做
王嘉懿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现代社会,知识、技能以极快的速度更新,人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生活。那么,什么是学习?学习难在哪儿?成年人可以怎么学呢?下文,作者嘉懿,与你聊聊学习。
作者:王嘉懿 来源:公众号「风晴子记」 正文共 3998 字,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01 学习之难
如果给学习下个定义,学习,经由对某些信息的处理和吸收带来认知或行为的改变。请注意,是改变,就意味着:不一定对,还可以错。学习本身并不一定带来进步。
那怎么能学好呢?你不得不思考,学什么,为啥学,如何学?三者就常常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
在想学什么的时候,你总希望找到最好的资料、老师、伙伴。但什么是最好的呢?这又和你为什么学息息相关,只是入门还是要精通,是掌握一小部分还是面面俱到?这又和你如何学紧密联系。
学什么,为啥学,如何学?回答好三个问题,就能学会么?知道不一定等于做到,学到还要靠重复。大脑天然喜欢新鲜刺激。每当新信息飘过,你的大脑就开始活跃。
理解新信息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当这个信息在大脑内重复次数越多,相关神经元就会变得越强大。之间的联系也越紧密,就像林中小道越走越清晰。没有一定的重复,是很难学到的。
图片来源:Unsplash
学习之难,难在它本身不一定带来进步;学习之难,难在「学什么,为啥学,如何学」的相互牵制;学习之难,难在要重复要长期。破解学习之难,还要提升学习能力。
02 学习反思
谈到学习能力,不得不有个疑问。学学学,为什么学了很多年,学习能力咋不见涨呢?刨除个体区别,细想想可能还有这么一些原因:
学校并未完全提供这种能力的训练。学校教的书本知识静态、外显,大部分考试都讲究标准答案。
现在工作里没啥标准答案了,更多要求你能在动态环境里找到「满意解」。但学校的设置还是在匹配工业时代。那时候,人类社会变得不快,车马人都很慢。从前慢的时候,学习更多是模仿,学会了来到社会上应用就好了。
而现在更需要你创新,需要你解决问题。加上知识本身更迭速度也在变快,你还没学完,知识自己过时也是有的。按照这种情况,学校的训练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学校考核引导大家只注重某个层面的学习,真正需要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学校考核主要在考智力,要求分数。这种考核倾向,让大家更专注于智力提升的部分,寻求标准答案。而实际上孩子更需要发展的社会能力,需要探索的内在志向,排不上位置。
如在《糟糕的教育》里就曾提到,情绪素养(如情商)的发展是社会化的,没可能自己完成,而学校过度专注认知培养,使得学生普遍缺失培养情绪素养的环境。
图片来源:Unsplash
孩子一味被「教」,没时间「学」,难以培养学习能力。有一次我和家长交流,他直接表示,没什么期望老师去教孩子做人的,让孩子提分就完了。
考试压力加上家长望子成龙,孩子不断在公立校和补习班里被「教」。只一味地教,没有思考和学习的时间,也自然很难形成有意识的学习能力。
03 成为业余专家
教的不一定用到,考的只是一个面向,还没时间真正「学」。看似在批判,实则不然。粗略理解这些原因,或可基于这些思考更好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的学习惯性,会让人觉得要花很久去学习,成为某领域的专家。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辛苦。
的确,有个 10000 小时定律,虽然不太准确,可以估算,你成为一个领域专家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细想一下,其一很多专家知道的东西不一定是常用的,只在领域内有用;其二学科细分,只精通某个领域是有局限的,所以才讲 T 型、X 型人才。
或许可以从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转变为成为多个领域业余的专家。一个领域核心的概念无非二十三十,甚至更少。
你常用的就那么几个,就像你不会在生活里用到贝叶斯,但是会常用基础概率去估计风险等等。而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你就相当于入了门,能够在这个领域交流,且能用这些来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Unsplash
掌握一个领域的核心概念或基础入门,需要多久呢?可能 100 小时左右。100 小时有什么好处呢,你可以省下 9900 小时,将它们投入到其它领域,也就是说你可以用 10000 个小时获取 100 个视角,视角多了,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多了,容易没有死角。查理·芒格的栅格化模型就是这个意思。
而这一系列筛选、学习,也是主动选择的过程。在主动选择里,你也会不断提升自己内在动力,实现正向循环。
04 如何成为业余专家
占领全局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领域可哪儿都新鲜,特别容易沉浸在漫无边际的信息海洋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有可能你只是在这片森林的边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占领全局,就是要摸清脉络,否则每一次出发都是探险,还有可能为「新发现」沾沾自喜。学习新东西,进入新领域,要对整体有些了解。
这个领域研究些什么问题?这个主题的历史脉络大致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经典的书/资料?代表人物有哪些?入门概念是什么……尽可能的掌握领域内的全部重要信息,核心的内容将一目了然。
比如说你想看看知识管理。为什么会存在知识管理,为了解决啥问题呢?知识管理,本就不单是复制和存储,目的在于更好创新。
你进一步就得看看这个和哪些领域有关,每个领域是怎么看待这个主题的?再进一步就可以搞清分类,个人和团队有啥区别,不同层级有啥区别?还有代表人物有哪些,有哪些著作?都有哪些比较好的实践/思路/方法?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
其实这也是不断重新定义你要求解的问题,难就难在别着急回答,而是去分析问题所在。
重点难点
按图索骥,占领全局还不算完。否则最智慧的应该是维基百科。当你俯瞰整片森林,一要比较抽出重点难点,二来还得能刻意练习。
如何找出呢?任何书、视频等形式的内容载体,实际都是信息的集合体。常见的排序如时间,如空间。人如其文,作者在表达的时候自然有他关心的重点和偏好。这也是你可以注意的。
时间自不必说。空间排序,比如《吾国教育病理》,作者在序言就说本书是按照辐辏式(车轮)组织的,一看他就是基于一个问题的不同维度在讨论。你想了解哪一块,直接翻到不同位置就好了。
图片来源:Unsplash
作者的偏好,比如《创造知识的企业》,野中郁次郎写过很多和创造相关的主题,而且他处在的时间是日本经济低迷的阶段,非常关心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
他这本书最重要的章节就在第三章、第四章,除了书名里直接出现了「创造」,只有这两章名字里包含创造。这样你一下子就能找到核心章节。基于这两章进一步压缩,可以看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这一对核心概念。许多知识管理相关的内容也都是基于此生发的。
跳读并不会损害书原有的结构,反而会基于你自己的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让学习更加主动。
如何刻意练习呢?如果你学习跳舞,你可能会有一个感受。就是某个地方你不太会卡住,导致一支曲子都跟不上。反复跳一支舞是没用的,得把这个动作切分出来反复练习,还得能和前后串联上。
「卡住」本身就是一种反馈。学习亦需要反馈。像老师就有个很重要的职责,有效反馈。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反馈都是有效的,有效反馈得有操作性。比如说老师给学生留作文,写一篇关于坎尼会战的文章。学生交上来,老师反馈写得不够深刻。这就不算一个有效反馈。
怎么才算深刻呢?有效反馈,比如说缺乏论据,不仅得讲汉尼拔的准备,你还得关心罗马当时的情况,政治经济地理的,你还要考虑罗马将领心里的情况等等。这叫有操作性的反馈。咱这不是在讲反馈,只是提醒要主动去寻找有效反馈。
交叉验证
寻找外界反馈不容易,除了内容有效没效,效果还受反馈方式影响。你比如常碰见的是纠正性的,是的,不过……;这个不错,但是……。纠正性的反馈,反馈者未必站在学习者角度,缺乏相互理解。
比较好的是沟通型的反馈,反馈者了解学习者这样做的目的,也会基于学习者的表现找出其合理的地方,再给到改进或做更好的建议。实在难得。
若因好反馈难得不找反馈,也容易陷入自我证实偏差,总觉得自己学得不错。不如试试交叉验证。
图片来源:Unsplash
其一,多找信息源比较。
比较让人天然兴奋,且看大脑爱找茬等各类小游戏。如果只对着一张图,可能看不出所以然。倘若找两张图放在一起,人会学到更多东西。
领域学习也是一样的,能不能对着多本经典的书去寻找相互不同或者相互佐证的地方?同一个概念能不能去看看它在不同场合下的描述和应用?比如同样是萃取和访谈,新闻领域、哲学领域等等都有什么不同呢?
其二,多条思路整合信息。
比如你去看不同国家兴衰,沿着不同的脉络线条梳理,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你沿着时间线梳理历史是什么样的,沿着经济发展是什么样的,沿着地理区位是什么样的,沿着社会文化发展是什么样的等等。你会对比梳理出不同的脉络,几相验证。
善于比较和验证,会让你收获更多不一样的信息。同时也避免偏听偏信。就像自己去了医院,医生给了诊断,也可以听听其他人是怎么说的,综合比较得出比较满意的答案,而不是只相信一个参考答案就是标准的。
学以致用
检测学习还得靠输出。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清楚明白的解释你的所学,这是检验学习的第一步。也叫做费曼学习法。
其次还可以改造输出的呈现方式。比如,整理信息时,文字整理是一种方式,图片整理也是一种方式,信息排列结构不一样,带来的思考也不一样。
学习除了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还是希望能够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学了知识希望能够创新,无可厚非。只是切忌不是发明编造。当你学到的组块多了,自然而然会组合生成新的东西,更多是个培育的工作。
05 小结
占领全局,重点难点,交叉验证,学以致用。聪明如你,或许发现这些都在讲如何能够学得更快更好。实际上,在你学习时,不得不常常自问为什么学呢,还应该学点啥呢?明确你的方向,你是谁有啥期望,决定了你往何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