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2019 年,我用这 4 点方法读了 40 本书

知知知知鸟 开智学堂

img

2019 结束了,这一年,你读了多少书?用什么方法读的呢?又有哪些收获?开智学堂左左同学,想与你聊聊这一年的书事,聊聊她是怎么读书的,一起来看吧~

作者丨左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四二时刻」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我的豆瓣读书报告显示,2019 年里读过 40 本书。这 40 本按是否看完整本来算,还有 20 来本,只抽读了其中一两个章节,没有记录在内。相比去年只看了 20 来本书,信息读取吞吐速度大大提高,对如何读书也有些新体会,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修改默认模式

从小到大,我都以为,读书得从头读到尾才算读书。时间久了,成了强迫症,每次都从第一页开始看,下次看又忘了前面讲什么,于是又重头开始看。好不容易看完一本书,第二本书又重复以上方式,一年能看完 10 本书就算不错。

为什么会默认读书要从头开始呢?小时候,看的是故事和小说,长大了,更多偏非虚构类,书的类型变了,读书模式没有切换,还停留在初始的故事模式。

书有不同类型,读法自然不同。例如语法书,如果像小说一样从头读到尾,没几个人能读下来。如果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句子,打开语法书目录,翻到指定页,对比原文语句,一下就记住这个语法要点。

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心理学与生活》,又厚又沉,字小术语多,边看边忘,从头读到尾不现实。如果把它当做像字典一样的工具书,心理负担大大减轻,更愿意没事翻翻看。

例如,《超越智商》里谈到智力测试,看地懵懵懂懂,翻开《心理学与生活》,直接定位到第 10 章智力与智力测验,瞬间明白智力测试属于心理测量领域,了解了智力测量的发展历程,再回到《超越智商》,对智商测试边界的理解又大大加深。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权重和兴趣选择

非虚构类的书,不是工具类,也无须全部看完,每本书的章节权重不同,每个作者也有各自偏好,找到关键点,即使没看完也不必担心遗漏了重要信息点。有的书是一篇学术论文的展开通俗版,核心观点只有一个,其他章节内容是围绕它展开来讲。写书从线性到网状,读书是从网状到线性。

以《弱传播》为例,我只着重看了三个章节,第二章弱传播:舆论世界的法则,第三章舆论的弱定理和第五章舆论的轻规则。

为什么挑这三个章节?扫一遍目录,你会发现,整本书都在强调一个字:弱。那么,自然而然就判读出,这三个章节是全书最重要的内容。

一时无法判断权重,不妨挑最感兴趣的章节。《弱传播》第七章下的小标题「艺人异于常人」,看上去很有意思,于是翻开来看,作者从明星主体的特殊性,一下子解释清楚了为什么耍大牌和拜金的舆论总与明星挂钩。当天下班路上,现学现卖,顺嘴讲给同事听,不仅成功装 13,还制造了话题,一举两得。

执意要从头读到尾也行,只须翻阅序言和参考文献。序言里有作者的写书感言,感性地认识作者,译者对全书的理解,概况性地了解全书的重点。

参考文献是大多数人不注意的大宝藏。参考文献能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好书不一定写了参考文献,写了参考文献的一定是好书,从参考文献顺藤摸瓜,还能发现研究此主题一批大牛和优秀读物。另外,如果在文中,清楚地标注了参考文献,能很快地获取对应知识点的背景信息,帮助理解。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速度和数量取胜

看书看的不是书本身,而是信息和知识,书是载体和形式。以知识点为单位看书,远比一本一本地读更高效。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作者,组织和呈现方式不同,篇章结构也就不同,读得多了会发现大道相通。

读书要快,看得快就看得多,看得多就会反复遇见相同的知识点,相遇的次数越多对其理解更深刻。最早看西蒙的《人工科学》,「有限理性」被翻译为「程序理性」,看得似懂非懂,没有停留,只管一路读下去。

后来,看到《先发影响力》、《马奇论管理》、《决策与判断》等书不约而同地提到西蒙的有限理性,也就明白「有限理性」在行为经济学和决策领域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节点。

年中怀着崇敬之心,捧着《马奇论管理》看,看得稀里糊涂,极力看清每个字,连起来又不看不懂了,索性放下。

年末翻了一批决策话题的书,如《错误的行为》、《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行为经济学新进展》,捡着感兴趣的内容,东翻翻西瞅瞅,一本也没看完。翻着翻着,不自觉地想起马奇,暂且搁置的占位符《马奇论管理》活了过来,原来论决策制定这一章写得如此通透。

也明白为何阳老师提倡主题阅读,一箱一箱地买书。书越来越贵,成箱成箱地买不了,退而求其次,十本十本地买效果也显著。不要担心遇到烂书,总会遇到,卖掉就是,还能省空间。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主动思考构建知识体系

读了六七十本书,印象深的是,是那些沉淀了卡片,写了读书笔记,对外分享过的书。没有自己的思考,无论是看书还是听书,看了也就忘了太正常不过,因为写过笔记的书也会忘,可主动思考的大脑神经回路会越来越闪亮,脑子也越来越好使。

心理学家巴特莱特认为,学习是图示化的建构过程,而不是在记忆中增加新信息。读书也是如此,单纯记忆作者在书里讲什么,是在获取知识层面学习,而思考和输出,是主动建构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信息,联结新旧知识的过程,从而能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

看完《影响力》和《稀缺》,对我启发很大,想在公司内部小小地分享,倒逼我思考如何把书里的套路和原理迁移运用到工作生活里;写了决策领域 30+ 的卡片,再看难书轻松很多;随便写点也总比不写强,在豆瓣标记读了哪本书时,强迫自己写点感想,哪怕不写字打个分也是一种表达。

读百遍,不如读百本,百本不如多思,不思不如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