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改变行为?一个模型,三个步骤

Taraaa 开智学堂

作者:Taraaa 来源:公众号「Taraaa」

很多年前,在一次婚礼上,游戏环节,主持人叫上来三位男士,背对观众。又叫上来三位女士,谁也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时主持人拿上来一批女装,让女士给男士打扮。

就在打扮完毕让他们转身亮相时,一位男士突然把女装都脱了,跑回座位,拒绝继续游戏。

主持人见状,立刻说,你跑回去可就没有奖品了。又自觉奖品(玩偶)没有吸引力,说如果你不回来,那得吹掉一瓶红酒。见男士无动于衷,又说不仅吹掉红酒,还得唱歌或跳舞。男士依旧没有上台。

主持人想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挽回男士,希望借此改变他的动机。然而它失效了。

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我们通常都会从动机出发,觉得只要有了动机一切都好办。事实上,动机是最后一步。

01 福格行为模型

这是来自福格行为模型的理念。这一模型由斯坦福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福格(Brian Jeffrey Fogg)提出,他是 Instagram 的联合创始人克里格(Mike Krieger)的老师。

这一模型研究如何改变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福格认为,一个行为想要达成,只须符合 3 个条件即可。

B=MAP,即行为(Behavior)=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提示(Promt)

图片

即动机越强,越容易做到,且有很好的触发行为的提示,就可以达成一个行为。

例如我很难改掉床上刷手机的习惯。因为动机很强:有很强的八卦或者看好玩东西的动机。能力很容易做到:动动手指就可以。提示很明显:手机就放在床边。

人们通常会认为,只要给驴前面挂个胡萝卜,它就会一直跑。只要有动机,习惯就容易养成。然而动机其实是很不可靠的,它很容易变化,还可能暴涨暴跌。

例如前一秒想走路上班,后一秒就累到想打车了。前一秒想无辣不欢,后一秒还是吃点养生的吧。

要改变行为,从能力和提示出发是最有效的。

02 如何应用这个模型呢?

能力:寻找黄金行为,降低执行门槛

“黄金行为”,是指你在意志力很低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的行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习惯是坚持了 1 年的?我曾经每天背单词,坚持了两年多,一共掌握了近 4000 个 GRE 单词。

当时之所以做这件事,是觉得自己经常 3 分钟热度,没养成过什么习惯。我想尝试坚持做一件事。

我在大学和考托福的时候,都试图背过单词,但都失败了。考托福时由于时间紧,每天规定背 100 个新单词+复习已背过的。每天至少花 30 分钟吧。而且越到后面要复习的单词列表就越长,非常痛苦,没过多久就放弃了。

那个时候身边总会有一些学霸凭着钢铁的意志坚持下来的,我就会惭愧自己意志力不够。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和意志力没有关系。

那一次我找了一款可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的 App,设置每天学习+复习的单词数,只设置 30 个。看上去数量也不少,但是后期大部分都只需复习,每天只要 5 分钟。

难度大幅度降低,最终得以让我坚持下来。

最近,我爸的过敏性鼻炎又严重了,发作更频繁了。他已经几十年的老鼻炎了,一直都靠药物控制。他经常自己不太注意。有好几次,我发现他只要淋雨了,哪怕是小雨,鼻炎必犯。又或者早晚比较凉的夏天,还穿着短袖短裤,也很容易发作。

在我看来,他的鼻炎和情境有很大关系,只要注意避免这些,就能减少发作。但我爸总觉得,每次发作都是自己体质不行,只要后面加强锻炼就可以了。所以每次下着小雨,我叫他别去淋雨吧,他也不听,觉得这点小雨不碍事,还总想逞能:我连这点小雨都不能淋,身体有差到这地步吗?

鉴于失眠自救指南里写失眠日记的好处,我经常跟我爸说你可以写个鼻炎日记呀,看看哪些情况下会发作!但我爸总不肯写。

我原本觉得是我俩的理念不同。现在从福格行为模型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能再降低做这件事的难度呢?毕竟我爸平时几乎没有提笔写字的时候了。于是我想着,是不是可以给我爸买个录音笔,这样只要说话记录就行啦!

我们通常归因于“动机”问题的,例如意志力不够、理念不同,如果从降低难度的“能力”角度去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提示:设置锚点或消除提示

养成习惯的另一个关键点是设置“提示”。

这是书里的一个例子:

假设你想让女儿放学回家时帮你买几张海报纸,作为交换条件,你让她开你的车去学校。

但是放学回家她并没有帮你买。你有些不高兴,跟她说你很需要海报纸。(把车给她开和向她解释你的需求,都是动机策略。)女儿说:“对不起,我明天去买。”然而,她第二天还是没有帮你买回来。

这一次,你生气了,说你不会再让她开你的车,还批评她不靠谱。(这也是一种动机策略。)这可不太妙。

现在,假设你已经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天,当你女儿没有把海报纸带回家时,你并没有发火。而是问:“你有没有想过用什么办法提醒自己去买海报纸?”“没有。我以为会记得,结果却忘记了。”

“你觉得用什么来提醒你比较好?”“我会在手机上记一条待办事项”你猜结果如何?第二天,她高高兴兴地把海报纸交给了你。

从提示着手,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有时候,你希望自己不去做某件事,“消除提示”也是很好的方法。

例如,失眠自救指南里提到,微信上太晚的工作消息也会让我失眠,设置免打扰也不行,别人发消息过来我还是会点开微信,还是会看到。后来我索性去掉了微信图标上的数字提示,这样就不会有打开微信的冲动。

总结一下,改变或培养一个行为分 3 步走:

  • 针对这个行为或习惯,列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 找到黄金行为,千方百计降难度
  • 为行为设置一个提示

03 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这个模型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作者在书中提出,模型也可以对付失眠。但对于曾经失眠半年的我来说,单纯使用这个模型是没有用的。

失眠涉及到几个不同维度的因素(当然,针对部分维度是有效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此时,搭配记录、复盘、调整的执行力三件套,也许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此外,我认为这个模型最佳的适用场景还是习惯养成。在改变他人行为上,它给到的建议是降低对方行为的难度和设置/消除提示。它不提倡从动机角度去解决,因为动机太容易变了。

但这恰恰给“说服”创造了条件。说服主要针对的是动机的部分。也就是说,动机的改变也是有章法可循的。

关于行为改变,也还有别的思路,例如心理学流派中的系统治疗(确切地说是其中的策略派)所提倡的第二序改变。

你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行为改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