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关于抑郁症的新认识

阳志平 开智学堂

作者:阳志平 来源: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1、最近,连续出现多起名人因为抑郁症而病退或者离世的新闻报道。在流量驱动之下,可能大量关于抑郁症的报道又涌现出来。

然而,这些报道多半无助于人。我感到我有必要出来说点什么。说说我关于抑郁症的认识的转变。希望能给各位读者预防抑郁症有所裨益。更详细的论述请参考我即将出版的个人专著《人性系统论》与《情绪情境论》。

2、二十多年前,我刚从心理学系毕业时,第一份工作是在徐浩渊老师手下。徐浩渊老师与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贝克共同工作多年。徐浩渊老师是北京人,红二代出身,医学博士毕业,但是在某个“不可描述的历史事件”中,个人观念深受冲击。于是留美。从医学改为临床心理学。

幸运的是,她投奔的门派对了,是科学主义色彩最强的认知行为疗法。不幸的是,她一直念念不忘,提高国民心理健康的事业,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

二十多年前,国人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更有诸多误解。她好不容易从美国争取来的经费,改善国人心理健康,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其中这些经费也有来自贝克的资助。

当时我是项目组唯一的男生,也是年龄最小的男生。因为我的计算机与心理学双背景,我负责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在线咨询&测评系统开发。

在项目组中,所有同事都大我十岁以上。徐浩渊老师虽然经常往返中美争取资源,但不断嘱咐项目组其他三十岁以上的同事们照顾我。给了年少的我很多建议。在我心目中,她与贝克更像是童话中的老奶奶老爷爷。

3、因为这段经历,使得我较早接触认知行为疗法,更是很早就拜读过贝克的经典名作《抑郁症》。甚至因为占有的内部资料远超他人,对贝克开创的认知行为疗法,认识也较他人深一些。

目前,世界关于抑郁症的主流科学循证疗法依然是认知行为疗法占据主导地位。我在新书《聪明的阅读者》中关于心理健康的部分,介绍了几大取向的心理疗法,其中关于认知行为疗法,我这么介绍道:

在认知行为取向上,我推荐关注: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参见《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等书;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贝克,参见《抑郁症》等书;行为激活疗法的创始人查尔斯·费斯特,参见介绍该流派思想的《抑郁症的行为激活疗法》等书;接纳承诺疗法的创始人海斯,参见《接纳承诺疗法》等书。

其中,理性情绪疗法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疗法先驱,接纳承诺疗法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疗法的接班人。行为激活疗法可以理解为抛弃掉认知行为无用但又耗时的“认知”部分,只保留“行为”部分,进行行为干预与行为强化,受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影响较深的疗法。

4、然而,近些年来,我关于抑郁症的认识大为不同了。在开创我自己的学说——人生发展学之后,我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弊端。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些弊端,已经深深影响到我们今天关于抑郁症的预防、发现与治疗了。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问题出在哪?我们以前关于抑郁症的认识错在哪?

5、在我的人生发展学的元理论——“人性系统论”以及相关理论“情绪情境论”中,我将人类行为看作一个又一个“情境行动周期”。

人们在“情境”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物,然后通过大脑进行各类操作之后,开始形成“个人概念”。通过内感受外感受,沉淀于自身,外显的称之为“符号语言”;内隐的称之为“知觉符号”。继而引发“行动”,中间“情绪”扮演一个调节器的作用。

用一个简洁的示意图来说,就是:

情境=>引发感觉-感觉经过大脑加工之后,形成知觉=>经常出现的那些知觉符号,经过对比、列举、模拟等操作之后,形成“个人概念”,其中,为了提高知觉符号加工的速度,人类又诞生了语言符号=>人们开始用“个人概念”指导自己的“行动”。

其中有一类特殊的“个人概念”叫做:“情绪”。它好比:元概念。对行动进行快速指引。当你愤怒了,你马上回击对方;当你高兴了,在你大脑反应过来之前,你脸部肌肉开始扭曲了。

6、那么,用“人性系统论”与“情绪情境论”来看,以传统认知行为疗法为代表的抑郁症治疗方法,犯了 2 个严重错误:

1)很多技术,依然是围绕“个人概念”做文章,却不知,人们的“个人概念”是通过情境的感觉对比出来的。讽刺的是,认知行为疗法着墨最多的“认知”部分,却被发现对抑郁症治疗意义不大。

近些年关于抑郁症的新疗法行为激活疗法发现,将认知行为疗法中所有与“认知”相关的部分去掉,只重视“行为”,反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这,是斯金纳及其同事 Charles Ferster,在很多年前就已经预计到的。参见文献 doi: 10.1037/0022-006X.74.4.658.

机器翻译该文献摘要如下,简单来说,就是,行为激活疗法的效果超越认知行为疗法,与抗抑郁症药物效果相当。

抗抑郁药物被认为是目前治疗严重抑郁症的标准,而认知疗法是研究最广泛的抑郁症心理社会疗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想服药,认知疗法在试验中也没有表现出一致的疗效。此外,拆解设计表明,行为成分可能解释了认知疗法的功效。

本研究通过在患有重度抑郁症的成人(N = 241)中随机安慰剂对照设计中将其与认知疗法和抗抑郁药物进行比较来测试行为激活的功效。此外,它检查了初始严重程度作为治疗结果调节因素的重要性。在更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行为激活与抗抑郁药相当,两者都显著优于认知疗法。讨论了这些发现对评估当前治疗指南和传播的影响。

2)大大低估或者忽视了“情境”的作用,少数重视“情境”的科学家,却将情境看得太割裂。却不知,情境是人类行为的容器。正如空气之于鸟;水之于鱼。

用我的新观念来看,预防抑郁症,重点是情境!情境!情境!

替换情境,我们才更容易摆脱抑郁症的影响。绝大多数时候,当一个人深陷抑郁症困境中,其实已经很难摆脱自己的“个人概念”,无论如何纠正,都是一件难事。

简而言之,情境在人之前;情境比人更重要。以传统认知行为疗法为代表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出现的严重错误是只抓“个人概念”。但没有意义。好比一个人自己抓住自己头发,将自己救出来。所以,人是很难从抑郁症状态出来的。

7、那么,如何改善情境呢?一些建议。

1)首先,要理解情境是一个容器,我们很难将其割裂开来。比如,有的疗法强调时间这一维度;有的疗法强调空间这一维度,但容器不是这样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大,这是容器。同样,登高山、临大川,观沧海——高山、大川、沧海,这还是容器。因此,将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高山大川沧海之前,这是替换容器了。

预防抑郁症,尤其需要注意多户外运动。心理健康疾病常常伴随阳光摄入不足。如果长期呆在雨季较多的城市,那么换一个阳光日照更足的城市;如果长期呆在朝北的房间,那么租房刻意朝南;如果长期呆在室内,那么中午午餐以及周末尽量外出。

2)情绪是人与情境长期交易之后形成的产物。那么,反过来,通过一个人的情绪,就可以推测、想象来访者日常的生活方式,所处情境容器了。

举个例子,抑郁症患者常常反刍过去,难以积极想象未来与享受当下。那么,有哪些情境容易引发人类对未来之思与不得不沉醉于当下呢?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

3)情境本质上是他人他事他物。预防抑郁症,需要果断远离那些不够好的情境。比如让你很郁闷的老板、伴侣、家人。一定要远离,不要逞能,更不要奢望拯救对方。你做不到的。

绝大多数时候,是糟糕的工作、糟糕的婚恋、糟糕的家人,导致我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疾病常常伴随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丧失,那么,预防就需要增加一些好人好事好物。否则,依然容易陷入困境。

4)从大脑算力上来说。人类难以处理复杂情境。因此,你需要不断降低情境复杂度。

对预防抑郁症来说,我们宁愿与一两人相处,享受亲密关系,而不是经常呼朋唤友——这是降低人际复杂度。我们宁愿选择交付时间更宽松、交付成果评价更模糊的那类工作任务——这是降低认知复杂度。诸如此类不等。

5)吃好睡好喝好,才能改善大脑处理情境的能力。其中睡好是第一位的。多数心理健康疾病都会伴随失眠。而我们需要坚定信念的是,在失眠与睡好之间有无数可以改善的细节。

假设你的睡眠质量当下是 60 分。那么改善到 70 分也是较大进步,并且很容易做到。比如:减少摄入咖啡、茶等;睡前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改善床品,用更好的床垫、更好的枕头、更亲肤的床单。

8、人的大脑非常神奇,也非常微妙,在我的人性系统论中详细讲过,影响深远的神经递质大约有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

一个人,如果某些神经递质长期作用异常,大脑必然受影响。从底层的生理机制到外层的行为机制,就表现为疾病。

9、偏偏现代社会发明了无数产品与机制,使得我们经常性地伤害自己。看看,现代社会设计了多少“机制”,发明了多少“产品”来加速人与人从相爱走向离婚:婚宴婚礼婚纱照、约会 App 以及各类更容易暧昧的社交媒体 App 。

然而,几乎没有什么新机制、新产品来促进一个人与另一人相爱。相亲本身也在被消费品化,你是 VIP,因此你可以多见一些异性;你没缴费,因此没几个异性跟你来往。同样,伴侣对对方的不满更容易被社交媒体放大。于是,各类异性之间的相互伤害成了微博热搜榜的常客。今日你伤我,明日我害你。

同样,再看看现代社会设计了多少“机制”,发明了多少“产品”来加速人在工作中产生倦怠感:入职后的 KPI/OKR 以及 24 小时在线的企业通信软件。

我们的认知负荷越来越大,加班时长越来越多,然而,对抗企业的能力却在逐步丧失。人到中年,被工作多年的平台裁员,似乎啥都不会啥都干不动了。我们却看不到任何个人层面的新机制、新产品帮助你对抗认知过载、职业倦怠。

少数生产力工具,盯着的是你的钱包,一笔又一笔会员费交下去,自己似乎被这些生产力工具绑架,成了生产力创业公司的工具人。人生意义依然看不见。成就?没有的,唯有打卡聊以自慰。索性继续消费,最后信用卡越刷越多,账单越来越高。

10、不妨对消费主义保持警惕。从消费者成为创作者,即使是每天写一首诗、讲一个笑话,也比你整天刷手机促进心理健康。生活简单,吃好睡好,坚持运动、阅读、写作,以及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对世界充满热情与好奇。这是保持大脑活力的永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