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懂读心术

蓝玲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社交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愿望,懂得读心术,一秒洞察他人心思?其实,心智正常的人,都懂得「读心术」,只是能力上有差异。那么,到底什么是「读心术」?只有人类懂得「读心术」吗?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这种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请看下文~

作者:蓝玲 来源:原创

01 「读心术」是什么

社交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愿望,懂得读心术,一秒洞察他人心思?其实,心智正常的人,都懂得「读心术」,只是能力上有差异。不懂读心术,你怎么能正常社交呢?

想象一个场景,你出门,向迎面来的出租车招手,司机看见后,便在你面前停下。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默契呢?因为彼此都懂「读心术」,你知道司机看见你招手,会明白你是想打车;而司机看见你招手,也知道你是要打车。通常,语言是最快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但在这里,不需要任何言语交流,仅靠简单的肢体动作,就达成一次交易。

心理学家将这种理解他人行为背后思想、心理状态的能力,称为拥有「心智理论」的能力。对此,有一个概念叫「意向性」,作为心智理论的度量标准。

意向性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 一阶意向性:主体的信念与欲望(我知道 X);
  • 二阶意向性:主体关于他者的信念与欲望(我知道你知道 X);
  • 三阶意向性:主体推断他者关于别人的信念与欲望(我知道你知道他知道 X);
  • 四阶意向性:主体推断他者关于别人有关其他人的信念与欲望(我知道你知道他知道她知道 X)。

还可以此类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只需要处理三阶社会关系,人类工作记忆容量有限,普通人最多具备五阶意向性,一些伟大作家会具备六阶、七阶意向性。

人类思想天生具有意向性,看见他人的行为,我们会不自觉地想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样的需求或企图。我们也常常在乎他人的想法,思考他人的思考。

这种意向性倾向,也容易让我们把情感、意图投射到无生命的物体上。比如很多动画片,不管主角是动物、植物还是人造物品、虚构物体,我们都能从中解读到人类的情绪、思想,并为之触动。

1944 年,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和玛丽安·西梅尔(Marianne Simmel)制作了一部动画短片,证明了人类的这种心理倾向。短片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围绕一个类似矩形的图形在运动(如下图)。

图片

图源:参考动画短片自绘

但是,看到的人却不自觉地编出故事进行解释:一个爱情故事或一次战斗。由此可见,我们多么容易感知社会意图,会出自本能地,为身边的物体赋予意义、情感和动机。

02 只有人类懂得「读心术」吗

这种认知技能是人类所独有的吗?它赋予人类什么独特的优势?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联合主任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通过对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认知进行比较,认为非人灵长类也具有意向性,但它们无法以意向性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不理解其他个体是追求目标过程中有意向的行动者,或者是思考世界过程中有思想的行动者。

因此,在认知领域之内,把同类理解为像自我一样有意向的生命体,是人类独有的技能。

是的,其他物种也有意向性(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一阶意向性,猿猴,特别是黑猩猩和红猩猩,差不多能到二阶)。但是,只有人类能对同类产生群体认同,理解同类思想。

美国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在《心灵种种》一书,提出一个名为「检验之塔」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一窥物种进化的大致样子——如丹尼特所言,这是个极其简化的结构。在这个塔中,每一层代表一个物种,每上升一层,物种的进化程度就越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塔最底层居民叫「达尔文式造物」。这类生物由自然盲目产生,它们没有学习能力,所有能力都是硬连线式的,通过基因被固定下来,然后被抛入环境进行检验,筛选出来。

第二层居民叫「斯金纳式造物」。这类生物具有学习能力,会盲目尝试各种反应,然后通过强化某一好的反应而获得一些好的行为方式,因而可以通过强化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能力。

第三层居民叫「波普尔式造物」。这类生物具有模拟能力,也就是说,在行动前,它们会先模拟环境,进而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行动或如何行动,从而避免伤害自身的行为。正如波普尔的名言:「让假设代替我们去死」。

第四层居民叫「格里高利式造物」。这类生物拥有使用、维护乃至创造工具的能力,工具的使用,也增加了他们的智能。他们还可以通过语言,构造一个精巧的内部环境,也能更好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并且,这类生物产生了意识。

所有物种中,唯有人类拥有格里高利式心智,因而能够模拟他人心智,向他人学习,共享他人的认知资源,这是其他物种做不到的。

这得益于人类意向性的发展。凭借这种非凡的能力,人类可以理解他人的想法意图,达成目标共识,促进合作发展。从而建立了强大的帝国,累积了璀璨的文化,创造了先进的技术。当然,也拥有了对世界惊人的破坏能力。

03 意向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那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意向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根据托马塞洛的研究,这种认知能力不是一次性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不同年龄段,逐步显示出来。

比如,6 个月大的婴儿,可以与物体和成人进行双重互动,但是,如果婴儿操作物体或与成人互动时,有第三方(人或物体)在场,就会忽略这些人或物体;而在大约 9-12 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可以进行三方行为了,可以把与人、物体的互动协调在一起,形成一个互动三角:儿童、成人和他们共同注意的物体或事件。

这时的婴儿,可以跟随成人视线,注视成人注视的地方,因而可以与成人共同从事相对宽泛的社会互动,这种行为称为「联合注意」。

图片

图源:迈克尔·托马塞洛《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 》

正是联合注意行为,显示出「认同他人,从而把他人理解为像自我一样有意向的行动者」,这种人类独有的社会认知适应在个体发育中的出现(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明显缺乏联合注意和视角选取的能力,不能与其他人共同注意一个物体)。也因此,幼儿可以开展社会学习,进入人类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开启他们的终身探索旅程。

04 小结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个成语「察言观色」,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在现代语境中,察言观色常被当做贬义用,但是,现在你明白,它是人类的一个认知技能,日常生活工作中随时会用到,比如,一个工作人员,是不是要经常察言观色,给客户、同事提供协助。结合孔子原话,还可以发现,察言观色,是意向性的高阶应用,即对时态发展、局势变化有深度的洞察、预判能力。这也是孔子眼中贤达之人所必备的条件。

每一天,我们都在运用心智解读能力,去学习、分析、预测生活中的人事物,从而纠正行为或采取行动,也愿大家都能善用这个能力,让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