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社交者背后,有什么优势补偿?

魏知超 / 王晓微

开智君说

如果搞好社交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那么,为什么不擅社交的基因却一直被保留到今天?是不是可以顺着「优劣势互补」的思路来思考:为了补偿不擅社交的劣势,人可能会发展出其他优势能力?这种能力又是什么?来看心理学博士魏知超和应用心理学硕士王晓微的分析。

作者:魏知超 / 王晓微 来源:《进击的心智》 图源:Unsplash

01 失之社交,收之「系统」

如果搞好社交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那么为什么不擅社交的基因却一直被保留到今天呢?

有这样一种思路可以帮我们解开这一类悖论:一种「劣势」是不是总是伴随着另外一种「优势」出现?

我们不妨顺着「优劣势互补」的思路来思考一下:补偿不擅社交劣势的优势能力可能是什么呢?

《社交尴尬症》的作者田代泰说,包括他自己在内,不擅社交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对系统有非常强烈的兴趣。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他们非常渴望去理解一个系统背后的运行规律。有些不擅社交的孩子很喜欢把家里的烤面包机、闹钟、电动玩具拆开,试图了解它们如何运作;有的孩子不停地问爸妈鸟儿怎么知道冬天要飞到南方过冬;还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对汽车引擎的工作原理很着迷。

其次,他们也很欣赏系统中呈现出来的规律。《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很喜欢跟火车有关的一切,因为火车的运行有一种完美的规律性。欣赏优美的规律让他觉得安宁。

最后一个表现是,这些孩子也非常善于自己编制 一个有规律的系统。田代泰是个棒球迷,小时候很喜欢制作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十大投球手名单。他甚至为此写了一个方程式,用来对所有投球手的输赢记录做加权,然后用这个加权得分来确定名单上的排名。

图片

你大概想到了:那些患自闭症的孩子不就是这样的吗?没错。社交尴尬症和自闭症之间的确有很直接的关联。

自闭症研究的权威、剑桥大学教授西蒙·拜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编制过一个自闭倾向量表(Autism Spectrum Quotient),普通人的平均得分是 16 分,自闭症患者的得分一般在 32 分以上。

而根据田代泰的观点,这张自闭倾向量表得分介于 16~32 分之间的,大部分是社交尴尬者。也就是说,社交尴尬者的确跟自闭症患者处在同一个连续体上,社交尴尬者的自闭倾向高于普通人,但没有达到自闭症患者的水平。

那么,对系统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有自闭倾向的人身上共同的特征呢?的确是这样。

拜伦-科恩领导的研究小组曾经调查过 100 多个至少有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庭,试图了解这些自闭症孩子的爱好。

得到的回复千奇百怪:有的孩子爱背列车时刻表;有的孩子爱整理所有不同种类蘑菇的名字;还有的孩子喜欢把水倒进水池里,然后跑出屋子去看水是怎么从排水管里流出去的。这些爱好的共同点显然是:这些孩子都试图去理解或者构造一个系统,找出系统的规律。

拜伦–科恩把这种冲动叫作系统化。乐于系统化、善于系统化,这是社交尴尬者和自闭症患者的共同特征。

图片

02 系统化能力的优势

系统化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在科学和工程类岗位上表现优异,因为这类工作的任务正是发现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即「系统化」的能力。

拜伦–科恩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 12.5% 的自闭症儿童的父亲是工程师,而非自闭症儿童的父亲是工程师的比例只有 5%。自闭倾向是高度遗传的,这就说明自闭症儿童的工程师父亲们应该也有相当强的自闭倾向。

拜伦–科恩还发现,剑桥大学数学系学生中有自闭倾向的人数是人文学科的 9 倍;牛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不擅社交的比例要远远超过人文学科。可见工程和自然科学这类需要系统化能力的领域正是自闭倾向人群大施拳脚的地方。

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想,系统化能力绝不只是在现代化科技和工程行业出现之后才有用武之地的。

现在这些理工达人的祖先们可能是一个部落里最擅长设计工具的人,可能是外出打猎时最擅长分析猎物行踪的人,也可能是最擅长把不同种类的食物分门别类处置的人。这些人即便在社交方面有缺陷,在部落里的地位也不会太低,他们甚至是部落里不可或缺的关键人才。

所以,「系统化」可能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很宝贵的一种能力,它十有八九就是不擅社交和自闭倾向背后的那个优势补偿。

图片

03 魔鬼在细节中

为什么一个人拥有强大的系统化能力时,就非得在社交上有缺陷呢?就不能两样优势「我全都要」吗?

田代泰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系统化能力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对细节的关注」。试图去理解一个系统时,能否分辨出系统中各参数的细微差异至关重要。

系统化能力强的人思维方式可能是细节导向的,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个参数上,而这带来的结果是——他们有时候很难看到全局。

最能凸显这个劣势的,恰恰就是社交场合。因为社交在某种程度上更依赖于整体思维。

你要对别人的表情、神态、肢体语言以及环境氛围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够在社交场合里应对自如。但系统化能力强的人虽然很擅长分辨树木的细节,却看不见整片森林。

系统化和社交就这样形成了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你要么在这两种能力上都庸庸碌碌,要么只强于一头,而很难两全其美。

那么,在我们了解这个缘由后,应该如何改善社交能力呢?

图片

04 提升社交表现的战术与战略

从社交能力与系统化能力此消彼长的关系出发,我认为有三种思路可以应对不擅社交的问题。这三种思路中有一种是战术层面的,另外两种是战略层面的。

思路 1:社交场景系统化

战术层面的解决思路是「转换问题」。既然社交尴尬者擅长解决系统问题,那是否可以把社交任务转换成一个系统化问题呢?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所谓系统,其实就是一套条件规则:如果 ××,那就 ××。如果 A 齿轮转动,那么 B 齿轮就会被带动;如果 B 齿轮转动,那么 C 连杆就会被升起……

如果能把社交场景拆解成一套由很多个「如果–那么」组合起来的行动脚本,那么对于社交尴尬者来说,应对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不过这只是一种战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下面是两种战略层面的应对思路。

思路 2:组个精英小队

既然系统化和社交能力是此消彼长的,那么我们就只能承认,社交尴尬者无论如何在具体方法上提升社交能力,可能也永远都追不上那些天生善于社交的人。

与其费尽力气补齐短板,不如寻求合作。有的人善于社交,有的人善于钻研系统,何不组合起来,互补长短?

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往往不是孤胆英雄,而是由各具所长的队员组成的精英小队。不擅社交者最能深刻理解系统的力量:若干因素相互组合,爆发出 1 加 1 远远大于 2 的能量。所以,何不把自己也嵌入到一个系统中,借系统的力量补足自身短板呢?

图片

思路 3:内在的品格

良好的社交表现的确能让人很快赢得好感,但一个人要赢得真正的尊重,靠的终归是内在的品格。田代泰指出,支撑起高贵人格的是三项核心品质——公平、善良和忠诚。

那些与你萍水相逢的人可能会因为你糟糕的社交表现而嫌弃你,这无可奈何。但如果你是一个公平、善良和忠诚的人,那些与你长期接触的人总会看见这些品格中的闪光点。

也许,这种人性中的闪光点才是不擅社交的人(也是所有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依靠。有些弱点如果实在难于弥补,就随它去吧。不如把那些力气节省出来,去发展那些值得别人尊重的内在品格。■

文章摘自:魏知超/王晓微《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