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中:「文科无用论」是否合理?

李万中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当我们说一样东西有用时,我们通常是说这个东西具有工具性用处或目的性用处。那么试想,当我们说文科无用时,我们想说什么?又该如何判断「文科无用论」这个主张是否合理?阅读下文,看《思维的利剑》作者李万中的分析。

作者:李万中 来源:公众号「认真想」

01 当我们说某个东西有用或无用时,我们想说什么?

当我们说筷子有用、玻璃杯有用、货币有用时,我们想说,筷子可以帮助我们夹菜,玻璃杯能装液体,货币可以帮助我们从市场上换取自己需求的东西。

当我们说厨余垃圾没用、沙土没用、碎纸屑没用时,我们想说,这些东西无法达成说话人想达成的某些目标。当然,对于垃圾回收者、混泥土生产者和再生纸生产者,厨余垃圾、沙土和碎纸屑是有用的。

总结一下。当说话人 A 表示 X 有用时,往往指 X 能帮助自己达成某个想达成的目标。当说话人 A 表示 X 无用时,指 X 不能帮助自己达成任何想达成的目标。

如此,我们还可以将「用处」分为工具性用处目的性用处。更专业的说法是工具价值(instrumental value)和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刚刚举的例子都是前者,后者典型的例子有「身体健康」和「幸福」。

当我们问「身体健康」有什么用时,我们可能会说,身体健康,吃嘛嘛香。也就是身体健康能使得我们享受美食,身体健康能让我们体验丰富的体育活动,身体健康能让我们活得更长久。

同时,哪怕身体健康不能使我们达成别的目标,它本身也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所以,身体健康既有工具性用处,也有目的性用处。

当我们问「幸福」有什么用时,通常就会说,幸福本身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幸福就是我们的目的,只有当别的 X 能促进幸福时,我们才说别的 X 有用。幸福具有内在价值,它属于目的性用处。

02 当我们说文科无用时,我们想说什么?

当说话人 A 表示文科无用时,往往指文科这个东西不能帮助自己达成任何想达成的目标。

比如,当说话人 A 想要获取周围人的尊重和敬佩时,他觉得文科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当说话人 A 想要获得异性或同性对象的青睐,发展爱情关系时,他觉得文科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当说话人 A 想要建立稳定的货币收入时,他觉得文科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当说话人 A 想要在电子游戏中大杀四方,想要学会驾驶挖掘机,想要买一张优惠电影票时,他觉得文科无法达成这些个具体目标。

假定说话人 A 不是那种刚刚学习汉语的儿童或外国人,那我们应该相信他有能力使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当说话人 A 表达「文科无用论」时,我们应该相信他真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主张,也就是「文科不能帮自己达成任何想要达成的目标」。同时,学习文科或从事文科本身也不是他的目标。

不仅如此。说话人 A 很可能不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特殊情况,他可能在断言一个普遍性的情况。

也就是「文科不能帮助任何人达成其想要达成的任何目标」。同时,「学习文科或从事文科本身也不应该是任何人的目标」。

03 如何判断「文科无用论」这个主张是否合理?

当我们判断任意主张是否合理时,我们需要用到论证(argument)。所谓论证,就是为支持某个主张提供理由和证据。

论证的第一步,就是理解某个主张是什么意思。这一部分又叫做分析(analyze)。我们已经做过了这一步。

论证的第二步,就是重构论证。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发掘出说话人没明说出口的隐含前提(implicit premise)。

我们现在将论证重构如下:

  • 因为文科不能使得说话人 A 达成任何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所以说话人 A 认为文科是无用的。
  • 因为学习文科或从事文科本身不是说话人 A 的目标,所有说话人 A 认为文科是无用的。

论证的第三步,就是判断这个论证是否有效。在非演绎论证的情况下,就是判断这个论证是否可接受,是否能让我们从前提合理地推出结论。

初看一眼,至少第一个论证是合理的。如果 X 不能帮助说话人 A 达成任何想要达成的目标,如果文科属于 X,那么文科对于 A 来说就是无用的。

接下来,让我们进行论证的第四步,就是判断这个论证的前提是否为真。

很多人会混淆第三步和第四步。这是不一样的。前者叫论证有效性分析,后者叫论证可靠性分析。

前提不真的推理也可以是有效的或合理的。「如果所有人都永生不死,如果所有玫瑰都是人,那么所有玫瑰都永生不死」这个论证里,前提和结论都是假的,但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可靠性分析就是在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再来判断前提是否事实上是真的或可接受的。

现在来问,文科真的不能使得说话人 A 达成自己任何想要达成的目标吗?

04 文科是什么?

参考维基百科上的说法,文科,全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中国大陆,下列专业就是主要文科专业。

图片

05 以哲学和逻辑学为例:文科能帮助说话人 A 达成什么目标吗?

上图中大部分专业都是我不太熟悉的,所以让我以哲学和逻辑学为例,来探讨下文科有可能帮助说话人 A 达成什么目标。

我们假设说话人 A 在表达「文科无用论」时,不仅想要发表一番主观的看法,还希望这番看法的听众或潜在听众认同自己的看法。

那么,为了使得听众认同「文科无用论」,说话人 A 就需要给出论证,为「文科无用论」这个主张提供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和证据。

这个过程涉及对概念的定义。说话人 A 要思考清楚,「文科」是什么?「有用」是什么?「无用」是什么?「论」是什么?

当说话人 A 搞清楚「文科无用论」这个短语的含义后。他需要判断这个主张是否合理。此时,他也需要文科。他需要搜集信息,需要将这些原始材料转化为证据,帮助自己做出判断。

当说话人 A 得出了初步判断后,说话人 A 会为自己的判断提供理据来支持,这个过程叫做论证。

目前,对论证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哲学、逻辑学、语用学、修辞学、心理学等学科都研究论证。可以将论证看作大部分文科和小部分理科的混合。那么,我们可以说,论证需要用到文科所学的知识。

论证往往还不是终点。因为论证就像是一个设计草稿,一个大纲,我们还需要将论证丰满起来,变成更具说服力的演讲或文章。学习文科的过程一般涉及大量写作练习,相信文科对此是有用的。

06 总结

现在我们发现,为了理解「文科无用论」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文科,至少需要哲学和逻辑学。

为了判断「文科无用论」这个主张合理不合理,我们需要文科,至少需要哲学和逻辑学。

如果判断「文科无用论」这个主张很合理,那我们想要给出一番理据来支持这个主张,此时,我们需要文科,至少需要哲学和逻辑学。

如果判断「文科无用论」这个主张不合理,那我们想要给出一番理据来反驳这个主张,此时,我们需要文科,至少需要哲学和逻辑学。

现在,我们会发现

  1. 如果 X 不能帮助说话人 A 达成任何想要达成的目标,那么 X 对于 A 来说是无用的。

  2. 如果文科属于 X,那么文科对于 A 来说就是无用的。

  3. 文科的确属于 X。

    因此,4. 文科对于 A 来说就是无用的。

这个论证中,第 3 个前提是不对的,文科不属于 X。

因为,文科事实上能帮助说话人 A 搞清楚「文科无用论」是否合理,并且,无论说话人 A 得出的是肯定还是否定的结论,当 A 想要给出一番理据来支持自己的结论时,A 也需要用到文科。

同理,我们也可以发现,要判断「文科不能帮助任何人达成其想要达成的任何目标」和「学习文科或从事文科本身也不应该是任何人的目标」这两个一般性结论是否合理,我们也要用到文科。

前者很显然是不合理的,后者的分析比较复杂,但仅仅从自由原则上看,一个人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不直接伤害他人的事情。

如果某人学习文科或从事文科本身没有直接伤害到其他人,那么就应该允许此人将自己的目标定为学习或从事文科。换言之,没有人有权禁止人们学习或从事文科。

同样的思路,也可以用来分析「理科无用论」、「工科无用论」、「围棋无用论」、「电子竞技无用论」、「芭蕾舞无用论」、「古典文学无用论」。

哪怕这些东西对于特定个体来说,没有工具性价值,也不妨碍自由的人赋予它们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