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写笔记更重要的是用笔记,三个阶段,学会卢曼卡片盒写作法

倪考梦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卡片写作法,是开智一贯倡导的写作方法。如何利用这种方法高效创作呢?阅读下文,倪考梦老师将从笔记整理、系统构建、写作应用这三个阶段,为你介绍卢曼卡片盒写作法。文章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读书笔记,感兴趣的话可以购买阅读呀~

作者:倪考梦 来源:公众号「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最近身边的书友都在读申克·阿伦斯的《卡片笔记写作法》,阳志平、王树义老师等卡片式写作的倡导者们更是极力推荐,我也分享下自己整理笔记之后,按照卡片笔记写作法整理的观点。

图片

本书主要是拿德国的知名社会学者卢曼的卡片盒说事,零敲碎打地介绍了卢曼的笔记法。

据说卢曼做了 9 万多张笔记卡片,这些笔记让他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外行,一跃成为著作等身的社会学大牛。

但是本书介绍卢曼笔记法时总是语焉不详,讲得不太系统,甚至可以说讲得很散很乱,导致阅读起来、学习起来、应用起来不方便,或许这是作者故意留大家的笔记整理提高难度。

按阳老师推崇的、在本书中也提及的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理论的解读,整理起来越痛苦的笔记,花费的时间越多,编码程度也越高,将来记忆提取起来也越快。

其实书中介绍的卢曼做笔记的方法,许多爱好读书热爱笔记的朋友都有自己悟出来,只是没有如此系统和高效。

卢曼的厉害,在于能把那么多卡片式的笔记用起来,转化为文章和书籍,他在没有太多电子设备辅助的情况下,能给那么多卡片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关联,推动信息聚合带来智慧涌现,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我们多数人正好相反,不是笔记越多效率越高,而是笔记越多越找不到和用不起来。

因此,卢曼真正厉害的,不是如何做笔记,而是如何用笔记。他的卡片盒,其实是为更好使用笔记而服务的,从目的出发去设计的笔记系统和工作流程,肯定要强于无目的的阅读和笔记。

书中,作者作为卢曼卡片法的推崇者、使用者和创新者,分享了自己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简单说,就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以标准化的格式记下笔记,然后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更多新的想法。

最后,将这些想法归类为主题,并自下而上地写作。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讨论这个过程,我将他散落在书中不同位置的观点重新拼接起来,大致总结为三个阶段。

01 笔记整理阶段

单纯的重复阅读没有任何意义,一定要做好笔记。用卢曼的话说,笔记就是思考的过程。这里要做到几点:

一是摘要化。

做笔记要培养抓住要点的能力,以合适的词语、最好的方式,简要描述文本主要观点,表达某件事情。

作者引用各类专家观点,指出:如果你说不清楚,就表示你自己也不明白。在读者和听众看来,表达越清晰、越能切中要害的作者和演讲者就越聪明。

二是卡片化。

每个笔记卡片都是一个文本组块(block)。作者建议做三类笔记:

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想法;

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使用自己的语言和完整的句子记录,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

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基于前面两者,通过反思和提炼,衍生想法、论点和讨论,形成的卡片。

我个人认为,这里可以简化为「线索」和「笔记」之分,线索是原材料,碎片的组块,笔记是完成品,完整的组块。

三是电子化。

第一时间生成电子笔记,构建自己的思维外脑。这是作者和卢曼不同的地方,时代变了。

尼采说,技术参与了我们思维的建构过程。技术也改变了我们做笔记的方式。我们可以用手机、电脑的文本编辑器替代纸笔。

作者建议,让每条笔记的信息量不超过电脑或手机的一屏,而不需要滚动滑页。作者还强烈推荐像 Zotero 这样的免费软件,以及 Roam Research 这类支持反向链接的笔记工具。

作为电子笔记的爱好者,我的经验是,你可以用好微信读书、Typora 和石墨文档的组合,争取在整理笔记时兼顾广度和深度。

02 系统构建阶段

一个笔记系统是一个强有力的外脑。按照梅特卡夫定律,笔记系统里每增加一篇笔记,其潜在使用价值和实际管理难度就像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一样指数型增长。

传统做法是大多数人通过将笔记拆分成堆、成叠或放入单独的文件夹来降低其复杂性,还会按主题、子主题对笔记进行分类,这样的整理过程会降低我们发现笔记间潜在联系的可能性,造成笔记的可用性和实用性难以兼顾。

这部分讨论是本书是最有价值的内容,遗憾的是,作者提出了问题,批评传统做法,却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替代解决方案。他主要讨论了一下内容。

一是规模化。

笔记积累越多则越有价值,其可供性随规模增长而增长,而且是指数型增长。

作者建议多做笔记,进一步发展思路,看看事情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可以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一直选择有望获得最深刻见解的那条路。也许你读错了书,但它仍然可能包含一些有趣且值得记录的想法,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是标签化。

给笔记添加关键词,建立索引,使得大部分笔记可以通过其他笔记找到。

作者认为,这个标签化的过程是深入思考的过程,加深我们对笔记的阐述。因此,它不能外包给机器来做。而且,目前机器做得还不够好,只能提示,无法推荐,所以还是要人机协同。

三是关联化。

一条笔记只有在它的上下文语境中才有价值。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联系,就像我们与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的「弱连接」,笔记间差异越大,就越能把我们的思想带得更远,相关的解释包括「结构洞」「相邻可能」和「远距离联想」等。

作者指出,每条笔记都是引用和反向引用系统网络中的一个元素,笔记的质量就取决于这个网格。因此,要找到笔记之间的关联性,努力在笔记之间建立起双向引用关系,设法建立从笔记到笔记的链接。

作者指出,在 Zettelkasten 软件中建立链接关系很简单。但我没用过,没概念,无法评述。我只知道,如果不解决这里的笔记关联化的问题,规模化就会导致低效和冗余。

我个人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好好命名笔记,分类归档,再 Alfred 快速检索,加上部分笔记基于石墨文档搭建网络体系,看起来更像是 1.5 版本的次优解决方案。

欢迎大家读完本文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做法,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用群体智慧来解决历史难题。

四是体系化。

建立笔记系统和工作流程,不断更新数据库,聚合不同信息,催生新的想法。体系化的过程是一个思考和梳理的过程,需要思考,所以这个过程不能自动化,或委托给机器或程序。

要建立一个可以收纳信息的理论模型和思维模型框架,进入学习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体系化还要求我们能做到及时更新,比如说,在编写新笔记时,要参考已有的笔记。

同时,当我们发现之前的概括需要更新,或需要重塑逻辑时,就可以用更恰当的逻辑更新笔记文本和笔记链接。

03 写作应用阶段

写作是检验我们是否理解所读内容的最简单方法。卢曼很明确地指出:不写作,就不可能系统性地进行思考(Luhmann,1992)。作者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自下而上。

作者认为,卡片笔记式写作的特点,就是从笔记系统内部自下而上发展主题、问题和研究课题。

他认为没有必要为一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而是只需要看一下卡片盒,看看哪里已经形成了笔记链,哪里已经建立了想法群就可以了。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可写的主题太多了。

这点我认同,过去十几年我阅读了上千本著作,积累了数百万字的笔记,并对这些笔记做了反复拆解和聚合后,形成多个主题,的确有许多东西可写。

二是循环迭代。

作者认为,写作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过程。要通过广泛阅读来挑战和加强自己的论点,并根据了解到的新信息改变和发展自己的论点。

一段时间后,会积攒到足够多的想法去确定一个写作主题。你只需把笔记集中起来并将它们整理好,这些笔记变成文稿,再复查一下就行了。

三是随机漫步。

作者认为, 写作无法制定计划,因为计划依赖于明确界定的目标,而写作所需要的洞见则无法明确地预先界定。因此 GTD 等方法不能运用于写作。不过他认为搭建一个框架是有必要的。

按我在自主论里的解释,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写作的结果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所以无法提前制定计划,只能明确原则,然后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进行自由探索。

04 其他故事卡片

除了上述讨论外,作者还谈到三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点。

一是增加曝光。

曝光效应一个是心理学现象,即做某件事的次数多了,人们就会相信自己擅长做这件事,而不考虑实际表现(Bornstein,1989)。或者说,人们容易把熟悉当专精,因专精而热爱。

这点虽然跟本文主题关联不大,但值得关注下。对应的有本书叫《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书中作者提出在兴趣(我想做什么)和专精(我擅长做什么)之间,一定要选择后者。但后者其实是可以伪造的,你只要多参与下,就会被自利偏差和宜家效应所欺骗。

我们可以试着去利用这种现象,来开发属于自己的心智模块。比如说,经常性地像我一样,编辑笔记和分享笔记,看得多了,就觉得自己擅长,逐步建立起信心,未来或许真有机会走出属于自己的笔记路子。

二是手写笔记。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一个心理学实验(Mueller and Oppenheimer,2014),两位心理学家以听讲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寻用手写记笔记与用电脑录入记笔记是否存在区别。

他们发现,在对讲座内容的记忆数量上,两种方式并不存在区别;但在对讲座内容的理解水平上,手写笔记的方式要好很多,并且这种优势在一周之后仍然很明显。

原因是手写的速度比较慢,学生不能记下所有的讲座内容,所以相比于细节他们更关注重点,而想要记下重点,就需要先理解它。

因此,选择手写笔记的学生们必须思考听到或读到的内容,否则就无法掌握论点的深层原理、观点和逻辑,这也有助于将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使用电脑录入笔记的学生速度要快得多,对他们来说把讲座内容逐字录入并不难,这样的笔记仿佛绕过了大脑,直接从耳朵传到了手指,而这实际上也让他们绕过了对讲座内容的理解。

我是电子笔记的支持者,对此的评价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一边记录一边整理。

三是记录异见。

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有一个特别好的做法,就是寻找一些反面论点和事实来挑战既有的思维方式。他强迫自己写下那些对他的理论最具有批判价值的论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这一做法,让人联想起启蒙运动的座右铭——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作者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构建对立面是产生新思想最可靠的方式(Rothenberg 1971;1996;2015)。

的确,我们需要不同意见,甚至是反面观点,来逼迫自己走出思想的舒适区,探寻新的可能。阳志平老师在介绍他的卡片笔记法时,曾建议大家撰写「反常识卡片」。这点我很支持,也鼓励大家这样做,更欢迎大家分享这些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