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金钱病态人格类型,有你吗

周欣悦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你跟金钱的关系是怎样的?人们的金钱病态人格类型,可以分为五种,是哪五种?你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常说,谈钱伤感情,那要怎样才能正确地跟你的爱人谈钱呢?阅读下文,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主任周欣悦为你讲解。

作者:周欣悦 来源:《身边的金钱心理学》

01 五种金钱病态人格类型

你和金钱的情感关系决定了你是金钱的主人还是金钱的奴隶,决定了你如何花钱,如何存钱,如何投资。

你有没有这样一个朋友,虽然他不是「家里有矿」,但聚会时总抢着买单?你是不是像强迫症一样,频繁查看支付宝账单和电子银行账单?你是不是热爱货比三家,总想找到比别人更便宜的价格?

为了占便宜,你是否买了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你的消费,在真实需要之外,有多少是出于炫耀、 孤单、焦虑,或者缺乏自尊呢?

你跟金钱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会不会有点病态呢?

这决定了你是金钱的主人还是金钱的奴隶,决定了你如何花钱,如何存钱,如何投资。你的个人理财情况通常只有你自己知道,因此如果你和金钱的关系有问题,外人并不能够轻易发现。你需要把它诊断出来。

我们根据中国人的理财行为,结合我们和金钱的关系,把人们的金钱病态人格类型分为五种。你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

1、焦虑型

这类人对待金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经常查看自己的账户,非常热爱看支付宝账单和电子银行账单。就好像有些人热衷于记录自己摄入食物的热量,有些人喜欢记录自己走了多少步,有些人喜欢查看自己的睡眠记录。

这类人特别精细地理财,在意信用卡的积分,也会用很多比价网站来比较各种价格,生怕自己比别人多花了钱。如果买股票,他们会更频繁地交易,认为这样做很明智。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频繁交易需要支付更多的手续费。

这些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倾向于做事情,而不是不做任何事情。也就是他们做不到「无为而治」,以不变应万变,很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你对自己的财务生活控制得非常严格,可能是因为你在人生某个重要方面缺乏控制。例如,有一些饮食障碍患者就会非常严格地理财,这可能是他们想要从金钱上找回控制感。

当你太频繁地查看账户时,你可能只关注树木而忘记了森林。你需要退后一步看看广阔的画面。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你在理财上花的时间是不是太多,导致自己没办法好好享受生活?

2、囤积型

这类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难以割舍。

对他们来说, 金钱就是安全感。他们厌恶风险,大量地储藏金钱或者物质;他们舍不得花钱,也舍不得投资。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教授艾德里安·弗恩海姆(Adrian Furnham)曾经遇到过一个 94 岁的人,还会把退休工资的一半都存起来,舍不得花。

英国 2015 年开始实施的退休金自由提取计划,使得人们在 55 岁之后就可以把退休金提取出来。结果发现,有 1/3 的人把钱取出来之后, 转头又把这些钱存在银行里面。虽然利息非常低,他们也舍不得拿去投资。

如果你小时候家庭的财务状况很紧张,入不敷出,那么你就可能把金钱当作安全感的来源,出现在家里囤积现金、金条的行为。只有把钱放在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才会让你觉得安心。

3、快感型

这类人在买买买的时候有一种快感。虽然这种快感跟肥皂泡一样,会在东西到手之后很快破灭,但是他们又会开始下一轮的追逐,新目标将再一次让他们兴奋起来。

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买买买,试图用购物来治疗自己,却没想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购物疗法只能有短时间的作用,有时候还会把自己推入更深的内疚之中。有些人甚至会把买回来的一包一包的新衣服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连标签都没有剪掉。

当你收到礼物时你觉得自己被爱。你感到如果你拥有合适的物质,就会被某个群体所接受。并不只有女性会购物成瘾,虽然女性更有可能对购买衣服或者化妆品成瘾,但是男性也可能因为快感而购买,例如一辆昂贵的车子。

这类人需要谨慎对待债务问题,不要害怕看到自己的账单,而要反复查看自己冲动购买到底花了多少钱。

4、炫耀型

这类人花钱就像洒水车一样,一边洒水一边还要大声按喇叭提醒别人注意。

这类人更有可能是男性,他们希望用花钱来赢得别人的关注。在每顿饭的开头他们就喊着要买单,然后他们就变成了这顿饭的主角,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多么慷慨大方。

请注意,这跟悄悄地去买单的行为完全不一样。

这类人认为自己非常大方,他们会用金钱来让别人对自己高看一等。他们会在捐款时喊出一个惊人的数目来得到关注,也会在拍卖时争强好胜。他们会买一些炫耀性的消费品,例如豪车或者俱乐部会员。

这类人渴望得到别人的崇拜和关注,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自恋倾向。这类人需要知道,如何在不花钱的情况下获得别人的认可。

5、逃避型

这类人就像鸵鸟一样,宁可把头埋在沙子里,也不愿意查看自己的账单。他们很少点击支付宝的账单功能。

有一些人还算有钱,但是他们却不想去关心自己的财务状况。这种行为也是因为金钱焦虑引起的。不做任何决策当然比可能做错决策容易多了。

这类人在做理财决策时,从来都是选择默认选项。因此英国政府明智地决定,让雇员默认加入退休金计划,除非他们自己选择不要。这样一来这部分「鸵鸟」就自动「被加入」了。

还有一种更加高级的「鸵鸟」,把财富交给顾问去打理,自己不闻不问。建议这类人每两周花一个小时看一下自己的财务状况,支出和收入,搞清楚自己的钱都在哪里。

有了网络之后,网上的商店、银行从不关门,24 小时营业,我们的金钱病态也被进一步放大了。

如果我们理解了金钱会如何影响我们,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钱,而不是被金钱所控制。我们可以变成更理性的投资人,更加成功地存钱,减少冲动购买。

了解我们和金钱的关系,可以帮我们认清自己的不健康行为,例如购物成瘾或者病态债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底是什么促发了自己的病态行为。

在谈恋爱时,我们也需要知道自己和对方的金钱类型是否匹配。如果一个是焦虑型,另外一个是逃避型,就可能很匹配。但是如果一个是快感型或者炫耀型,另外一个是囤积型,那双方的关系很可能会因为金钱而破裂。

02 如何保护你的感情不被金钱所伤害

你无法做到一边谈钱,一边含情脉脉。金钱和爱情,似乎有点水火不容。那要怎样才能正确地跟你的爱人谈钱呢?

在婚姻里面,有一件事情不能轻易做,那就是提离婚。有些人一吵架就提离婚,对感情造成很大的伤害。

但是,这样的伤害还是可以被修复的,另外有一件事情才是千万不能做的,那就是分家产。一旦两个人坐下来分家产,说这是你的,这是我的,你应该给我多少钱,这样的话一说,即使将来又和好了,感情也会有很大的裂痕。

很多人都听说过「谈钱伤感情」这句话。朋友帮助你搬家,你可以送水果给他,也可以请他吃饭,但是如果你掏出钱包来给他点现金,这就很不礼貌了,还可能惹他生气。金钱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有人说,交往之前一定要谈钱,就像各地兴起的公园相亲角,哪一个不是把自己的经济条件摆在显眼的位置?事实上,当我们需要建立起一段新的感情时,最好不要谈钱。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万博文(Van Boven),肯贝尔(Campbell)以及康奈尔大学的季洛维奇(Gilovich)在 2009 年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让一些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在一起成对聊天。

聊天时,其中一半的人需要跟对方谈论和金钱、物质相关的话题,而另外一半的人需要跟对方谈论和体验、经历相关的话题。这样的谈话进行了 20 分钟以后,每个人都需要给对方打分,评估一下刚才的谈话有多愉快。

结果表明,如果对方谈论的是体验,那么人们对对方的整体印象更好, 达到了 6.52 分(总分 7 分)。而如果对方谈论的是金钱物质,人们对对方的印象打分更差,只有 5.42 分。不仅如此,人们在谈论体验时更加愉快,达到了 6.52 分,但是谈论金钱物质就会导致愉快程度大打折扣,只有 5.69 分。

相亲时,如果双方一坐下来就谈你赚多少钱我赚多少钱,那么要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暗暗估量一下对方到底赚多少钱,比如看他开的车子,住的小区。但是你不能赤裸裸地跟你的相亲对象谈钱,除非,你本来想要的就不是一段感情关系,而是一段经济关系。

不光爱情和婚姻会受到金钱的伤害,友谊也会受到金钱的伤害。

2013 年上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个道理。三位主人公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从上大学以来就一直是好兄弟,可是一起创业之后差点分道扬镳。为什么呢?

金钱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作金钱单行道定理

我们的生活中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感情关系,比如你跟你的朋友、你的情人,这些都是感情关系,靠着感情在维持;还有一种是经济关系,比如你跟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你的合伙人,这些都是经济关系,靠着金钱在维持。

什么叫作单行道呢?就是,当你和朋友决定一起做生意,或者你开了一个公司,聘请他成为公司里的员工,你们就从感情关系转变成了经济关系。这很容易,但是想要从经济关系再变回感情关系就很难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不管生意成功还是失败,很多人的友谊都破裂了。想要重新拾起当年的友情会变得很难,因为他们已经走上了这条单行道。

再如前面的例子。夫妻本来是感情关系,但是一旦坐下来分家产,就从感情关系变成了经济关系,再想变回感情关系就很难了。就像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没办法回头了。

有人说:「周老师,我觉得伴侣谈钱不伤感情,没钱才伤感情。俗话说得好,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就问他:「你觉得,是贫贱夫妻一直在谈钱和想着钱,还是有钱的夫妻一直在谈钱和想着钱呢?」

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贫贱夫妻谈钱更多。201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Banerjee)就发现,穷人一直都需要想钱和谈钱,这个账单怎么付,那个账单怎么付。有钱人才有自由不谈钱。这就是为什么贫贱夫妻百事哀。

不但是谈到钱伤感情,看到钱或者想到钱,也会伤感情。

2006 年,我的一个合作者,明尼苏达大学的福斯(Vohs)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研究成果最后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面。他们发现,当看到或想到钱之后, 人们会变得更加不愿意帮助他人,在自己需要帮助时也更不情愿向他人求助。

其中一个实验很有趣,他让助理故意在一个人面前掉了一盒铅笔,结果发现,如果之前看过钱的图片,这个人就更加不愿意帮助别人捡起铅笔。金钱让我们感觉自己很强大,觉得自己就够了,不需要跟他人建立联系。

谈钱伤感情,那怎么办呢?这里我告诉你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 这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比如过年发红包时,按照习俗要把钱放在一个红色的信封里藏起来。

如果你刚好没有红包,只把赤裸裸的一叠现金递过去,气氛肯定会变得很尴尬。包上一个红包,这并不完全是因为讨吉利,而是金钱的交换需要被掩盖。

想一想,如果有个孩子一拿到红包,就当着别人的面打开红包,把钱拿出来数一数,现场气氛会不会有点尴尬?

某些企业家回到家乡给每个人发一万元现金,还让大家举着现金拍照。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这样的新闻怎么听都觉得像是负面新闻,反而抹黑了这些企业家。如果换成给每个人发两袋米,听起来就好多了。金钱的交换需要被掩盖起来,才显得含情脉脉。

我们经常通过钱来表达爱。钱不仅仅是社会交换的工具,还是我们表达对他人情感的媒介。

益博咨询公司(IFOP)在 2002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法国人认为追求女人是一件关于钱的事情。一个人的经济能力是吸引异性的王牌。

你当然需要花钱,但是不能赤裸裸地丢一叠钱给你的女神,说「今天没给你买礼物,所以这个钱给你花」。这样做很不明智。

你最好把钱用某种形式掩盖起来,让钱变得不像钱再送给她,给她买鲜花、钻石、包包、车子、房子。这听上去很虚伪,其实很有必要。

在中国什么时候可以赤裸裸地给钱呢?一种是血缘关系,一种是法律关系。这两种关系足够牢固,赤裸裸地给钱也不会伤害到关系。

第二个办法,建立一个自动管理金钱的机制,以便我们不需要谈钱。

事实上,钱是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比重仅次于出轨。夫妻双方不应该让钱变成关注的中心,也就是不要太多地去关心钱。怎样处理钱,哪些事情怎样付账,需要尽快达成一个理财共识,建立起规则,并让它自动运转。

什么样的婚姻关系可以减少考虑钱呢?有三种情况:第一,双方收入平等时,考虑钱考虑得更少;第二,双方拥有共同账户时,谈论钱谈论得更少;第三,双方的理财观相似时,更少考虑钱和讨论钱。

首先建立一个共同账户,夫妻合账是一种信任的证明,是夫妻共同实现 人生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夫妻共同意志的担保。与此同时,夫妻双方都留下一部分自由支配的收入,各种账单也都事先讨论好自动处理的办法。这样就可以在夫妻生活里更少地谈钱。■

文章摘自:周欣悦《身边的金钱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