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你说话没逻辑」时,我们在说什么?

覃睿 开智学堂

图片

我们通过交谈交流信息,但常会碰到这样的障碍:被人批评说话没逻辑,或者感觉别人说话没逻辑。认为某人「说话没逻辑」,你是凭直觉下判断?还是能够分析出个所以然?要能分析出个所以然,你需要掌握一套正确的论证分析方法。当然,论证是很抽象的思维过程,而通过具体的示例,便能直观地了解。开智校友覃睿,利用信息分析与论证分析课程所学,为你剖析论证之妙,请看下文~

作者丨覃睿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七吟覃」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前 言

先来看几个日常生活中会让我们觉得对方没逻辑的案例:

父母:「成绩好的学生都很努力,你成绩这么差肯定没用心学习。」

某大妈:「我昨天听王大妈说,她从一个「大仙」那里得到个偏方,听说好几个你这种病都治好了,我就说啊,让你别去医院了」

公司商务:「昨天访谈,客户不是说了吗?这个功能最好马上发布。你看,市场对这个功能的需求非常强烈啊,你们就不能马上开发吗?」

现在请回忆一下,面对这些人的「杀手锏」你都是如何应对的?

你是否曾有过跟我一样的内心 OS:「你这话感觉……哪里……逻辑……不对劲吧……」但每当被质问哪里不对时,又总是哑口。

阳志平老师曾反复强调「论证分析」课程是一门极难将所学进行内隐的课程,原因有三点:

  • 「论证」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论证的好坏难以界定;
  • 缺乏练习的机会;
  • 缺乏优质的练习反馈。

在回顾课程学习的收获时,我也曾感到迷惑:怎么回事?虽然课程中有海量的信息和知识点,怎么一回顾就啥也想不起来了?

后来发现,这正印证了论证课程的学习极难内隐的特点,因为论证过程缺乏直观的技巧方法,大量的信息都隐藏在对于「不对劲吧……」这种抽象感觉在课程前后的变化中 。

让我们尝试结合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再看一遍上面的案例:

成绩好的学生都很努力,你成绩这么差肯定没用心学习。

问题分析:

形式逻辑中的「否定后件」逻辑错误,即「因为 A—>B,所以 -A—>-B」。更明显的例子还有 「人是生物(A—>B),这个不是人(-A,可能是只狗),所以这不是生物(-B)」。

我昨天听王大妈说,她从一个「大仙」那里得到个偏方,听说好几个你这种病都治好了,我就说啊,让你别去医院了。

问题分析:

非形式逻辑中「图尔敏模型」的 data(资料)真实性低,即「听说」的对象权威性的问题,不应把健康大事寄托在某个路人身上。

同时这里还有「幸存者偏见」,即忽略了通过偏方没有治愈的大量沉默的案例(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觉得偏方没有治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反倒不会像在医院那样搞医闹)。

昨天访谈,客户不是说了吗?这个功能最好马上发布。你看,市场对这个功能的需求非常强烈啊,你们就不能马上开发吗?

问题分析:

形式逻辑中的「偷换概念」,将「某个客户的需求」偷换成「整个市场的需求」。

运用课程知识,之前那种「不对劲」的感觉变得明晰、可靠起来。

没错,我发现自己 拥有了一整套系统的框架来描述「不对劲」(如图 1 所示),这种感觉类似游戏中打开了 「地图可见」 模式。

图片

图 1 论证分析相关概念 来源:根据开智学堂「论证分析」课程内容绘制

注重 「建设」 的广义逻辑观

我们再仔细看看图 1,关于广义、中义、狭义逻辑的区别,课程指出:

  • 「狭义的逻辑观」以形式逻辑中的演绎论证为主,注重数学般的精准;
  • 「中义的逻辑观」指形式逻辑,包含演绎论证、归纳法、类比论证、溯因论证;
  • 「广义的逻辑观」则包含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

图 2 给出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关系对比。

图片图 2 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对比 来源:开智学堂《论证分析二期》

非形式逻辑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逻辑学转向,非形式逻辑将传统的「对抗性」的论辩,演变为「建设性」的论证,它不强调绝对的对与错,更加追求分歧的消除与合作。何谓「建设性」?从表达者和观点接收者两个角度,我是这样理解的:

对受众而言,强调「建设」指的是追求成为一个好对手,能够与表达者彼此激发、互相成就。如果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不应停留于批判,而要在反对对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有「建设」意义的批判。

否则,问题的讨论将停滞。差劲的对手往往是这样的「你的想法太天真了」,优秀的对手则是这样的「这个观点有待商榷,我认为从这个角度考虑会更全面……」。

对表达者而言,强调「建设」指的是追求成为一个诚恳的表达者,时刻观察自己观点的反面,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被自身观点所围困。

具体来说就是表达不要过于绝对,在自己的观点前加上表达程度的「限定」,比如「除非 xxx,都能认为……」、「据我了解,xxx 情况下,可以断定……」,要始终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思想。

伟大如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思想者,仍需要面对自己的理论在一个新的视角下被颠覆的命运。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夫・平克在《当下的启蒙》一书中,引用自己在讲座中回答学生提问的段落时,这样写道「……当然,这些文字经过了记忆和事后灵感的美化;……」。

每每读到这种谦逊诚恳的段落都令我十分感动,仿佛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就站在我面前。

图片

图 3 《当下的启蒙》 来源:网络

从反面看,「建设式」思维方式也能够帮助不自信的表达者,创造一种更有活力的氛围。

我自己不太有「观点过于绝对」的表达困扰,相反,我总会担心自己的观点不够全面,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忌惮表达。

但其实可以换一种态度看待「表达」,我们不必总以一种「说教」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可以使用更具灵活性的「探讨」的方式;不必假定自己的观点必须总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看看有没有人能帮助自己修正它、完善它。

同时,采取「合作」与「建设」的策略也是更加符合当下信息环境特点的。

众所周知,不同于以往「单向灌输」的信息环境,web2.0 时代让读者与作者拥有了更平等的对话权利,人人都是表达者。所以,意识上不应仍停留在 1.0 时代:由于文字发表不再需要编辑审核,自己全权负责而惴惴不安;文字发表后却又容不得批评。

通过 「信息分析」 看 「论证分析」

开智的「信息分析」课程旨在教会我们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快速找到最优质的源头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两个核心思维模型是:

最小全局认识 + 交叉验证。我认为「信息分析」更注重信息本身,关注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最终目的是培养好的信息品味与养成好的信息获取习惯。

而「论证分析」课程则是从两个方面(认知分析 + 逻辑分析)告诉我们人是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帮助我们掌握优质的思考方式,摈弃坏的思考方式。

我认为「论证分析」更注重理解信息的意义及信息间的关系,最终目的是获得「通过已有信息正确推论出其他信息」 的能力。

之所以想把这两种能力拿出来对比,是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当面对某个难题束手无策时,我们不知道其实有两种情况:

  • 缺乏信息,比如有某个研究关于该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而我们不知道;
  • 问题本身不恰当,没有人能回答它。我们时常忽略后者。

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遇到某个难题的时候,直觉总会驱使我们去寻找更多信息、问更多人的看法。

比如关于「是否应该转行」的问题,不幸的话,最终你会从不同的人那里收到一大堆杂乱的观点:

  • 有的人说「现在市场环境不好,你还是再观望下吧」;
  • 有的人说「去做吧,你应该追寻自己的内心,人就活一次不是吗?」;
  • 还有的人会说 「这取决于你现在的经济条件是否允许,毕竟你还有家人对吧」。

这些观点只会让你的想法更加混乱。

如果幸运的话,你能碰到一位智者,他并不「爽快」,并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他会引导你重新定义自己的问题:你为什么想转行?你现在是「哪一行」,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本质,把没有答案的问题转换成有答案的问题。

再来看一个在「论证分析」 结业作业中我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

我们小组想要论证的观点是「相较多元化发展,精进是更优的人生策略」,其中有一个分论点是「精进策略能帮助我们取得更高的成就」。起初直觉上——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我认为这个论点「显然成立」,只需要找到一些像「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这样的案例佐证就好。

后来我发现了自己的逻辑错误:小野二郎很牛,他使用的是精进策略,一生只做好寿司这一件事,所以采用精进策略就能让一个人很牛。

简化一下推理的逻辑就是「A 且 B,所以 B—>A」,这就好比「他很成功,且他喜欢喝酒,所以喜欢喝酒就能成功」一样无稽。只要存在这样的推理逻辑硬伤,即使能够穷举所有精进策略成功的经典案例,这个论证仍然是无效的。

于是我尝试对问题进行相对更优的(不一定是最优的)重新定义和分解:

1、从价值观角度,有些人将「成为斜杠青年」作为奋斗目标。对应地我们提出:单个领域大有成就优于多个领域小有成就;

2、从方法和路径角度,有些人认为只有了解足够多的领域,才更容易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人生方向,从而更高效地获得高成就。

相应地我们提出:多元化探索的过程将永无止境,永远无法定义「最优」,我们应当使用「最优停止」策略在有限时间内作出相较更优的决策。

相较最开始的难以着手的问题,被拆解后的问题变得可讨论。这可能是纯粹靠寻找更多信息无法做到的。

回 顾

当我们说「你说话没逻辑」时,我们在说什么?我们掌握了一整套系统框架来描述 「逻辑不对劲」。

21 世纪,新增了非形式逻辑的广义逻辑观,能帮助我们形成更具建设性、更具合作精神的思考与交流方式。

透过「信息分析」看「论证分析」,我们意识到,有些问题是无法靠纯粹的信息堆砌来解决的,我们需要停下来重新审视问题。■

⇲ 关于实际生活中论证分析运用的思考:

1、学完论证分析课程快两年了,当被问到这两年关于「论证」有什么新的收获时,感到有些忐忑,因为好像没有什么明确可见的改变发生,没有爱上辩论、没有更加伶牙俐齿、也没有更会讲道理…相反,深入观察自己,我发现自己反而表达变得更加谨慎,并且更加不愿意参与无意义的争论了。

2、可能是因为了解了何为正确的论证方式,以及都有哪些常见的论证误区,我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的现象:说话的人似乎完全不在乎论证的逻辑和依据,只在乎自己的目的,比如职场中完全基于己方利益的甩锅,比如催婚以及反催婚。他们往往是先有了结论和立场(可能因为屁股决定脑袋,或是依据某种观念),然后穷尽各种方法论述只为到达这个结论。

3、当然,并不是说通过正确的论证分析方式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我们论述的依据——我们以为的「客观事实」——有可能是错的,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有限,我们只能做出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所以错误无法避免。但相较之下,我难以忍受错误的论证方式,它就像是一种「有意为之」的错误。

4、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我对那些持续保持自省谦卑、对观点表达保持敬畏的人有极大的好感,他们诚恳表露自己的困惑,他们清晰而仔细地展开自己的思考过程;虽然不适,但他们愿意保持问题开放的状态,极有耐心;即使最终无法达到某个有价值的结论,他们也决不会用牵强的逻辑论述来达到某个既定的目标。我认为只有这样摊开自己、诚恳且耐心的表达者,才是真正为高效沟通以及问题解决问题有所贡献的人。

5、如果说要问,如何将论证分析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我想最难跨越的门槛并不是如何记住具体的知识和论证方法,而是首先说服自己真正愿意运用它们。我感觉这跟人类的欲望(表达欲、争夺资源的欲望…)、每个人的性格以及常年养成的思维习惯都关系极大,其实想要改变绝非易事。

6、但没有「捷径」并非没有「路径」,我认为,一方面,通过了解何为论证,以及我们都容易犯哪些错误,至少能帮助我们达到自省的状态,它是我们进步的基础;另一方面,除了记住这些先进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我想大家也应该**记住自己被它们所打动时的感觉,用这种向往的感觉克服自己想要盲目「冲向结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