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信息分析,对生活有什么帮助?我是这么用的

日日 开智学堂

图片

信息分析课是开智经典课程,没学过的同学,可能好奇,为什么要学习信息分析呢?这门课程教什么?是否可以在生活中用得上?应该怎么用?阅读下文,信息分析八期的日日同学为你解答,告诉你,信息分析为什么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作者丨日日

本文为开智学堂原创作品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图片

1

你是认知科学小白。疑惑认知科学因何而起,研究过哪些问题,对生活有哪些帮助。如何才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

要么直接百度,点进知乎的链接。或是买本认知科学的教材,找门认知科学导论的网课,从头到尾翻一遍。若你人脉广,还能直接询问该专业的硕博生。

上述的做法有什么局限呢?

知乎中确有认知科学领域的从业者,但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问答网站,网费也不如想象中矜贵。有含金量的回答本身是一种幸运而不是前提。

教材和网课比问答网站更专业。纵观国外教授的教学风格,大多仰仗个人品味和学生反馈。同一个学科脉络,不同的教授会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万一运气不好,碰上耳聋闭塞的教授,理解偏差也不奇怪。

教材和网课的特色往往是罗列知识点,还没等你搞清重点,冗长繁杂的名词和前期的搜寻就耗光了你的耐性。

硕博生的信息比前两者都更鲜活,但也无法避免囿于个人审美和单一信息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好心回答小白问题的专业人士。这种偶然的随机事件太拼运气,不足以推而广之。

2

人的一生中要面临很多决策,选择什么专业,升学还是工作,哪个城市安家,哪个区域买房,买哪款保险。

每一步的选择背后或是时代潮流,或是亲朋好友的劝诫。大脑天生爱偷懒,缺乏信息分析能力的你,如何在纷繁错落的海海资讯中找到最有帮助的信息呢?

交叉验证和全局认识助你一臂之力。

什么是交叉验证?顾名思义,多个信息源鉴定真伪。

比如查完百度指数后,对比微信指数。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美国封锁微信的时候,对比外媒的口径是否一致。交叉验证听起来很容易,实则坑不少。

一是不知道该领域有哪些数据源。如查学位论文时只知道 CNKI 和万方,不知道有些高校有自己的学位论文库,如 MIT,北大清华等。

二是来自身边人的信息。大脑不爱思考。听到亲朋好友提供 的资讯,大脑更愿意相信而不是辨别对方的消息来源和分析过程。

什么是全局认识?有些知识能帮助你深入理解世界,促发你的行动,敦促你的道德,提供机会。符合上述四个标准的都是全局认识。

假如你学习了「民主」的概念,了解了世上不同的政治体系和人民的生活现状。投票前也会深思熟虑,听闻不公的事也会激发正义感。当外国媒体抹黑本国时,你也有机会讨论发声。

那什么不是全局认识呢?二次方程,有丝分裂,分子极性之流。诸如此类,脱离了特定情境,生活中很难碰到的知识即全局认识的反面。

明白了全局认识的定义,又该如何构建?

领域不同,构建路径也不同。而每次搜索都大张旗鼓得构建,费心费力。不如从最小全局入手,便捷轻快。

3

那如何构建更通用的最小全局认识呢?

时间-空间-变量」来也。

为什么伟人能成为伟人,发明有可循的规律吗?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小的切入口正是按时间整理线索

大牛的一生,必定有几个与众不同的时间点。要么有贵人相助,平步青云。要么浪子回头,重新出发。要么折戟沉沙,陷入低谷,东山再起。铺开一个人的生命画卷,抓住转折点。研究 人如此,产品公司亦是。

何时需要从空间的角度整理信息呢?

假设你工作几年想跳槽,手握多个 offer,北上进京或是南下 深圳。或是加工厂老板选址,新工厂落在广东还是浙江。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发展周期不同。个人 的成长离不开社群,合适的社群更是锦上添花。

变量最难研究,也是搜寻时的破题点。强如阿奇舒勒,收集上万份发明专利后,琢磨出了创新的方法论 TRIZ。

更贴合生活的则是物品背后的标准、协议或因变量是什么。如防疫期间如何选择口罩, 是不是包装上写着 N95 就直接下单了。

不然,蛇打七寸。谨慎的做法是检查是否标明我国的口罩执行标准 GB/T32610-2016。假如国外购入,只需查询当地的口罩标准,一劳永逸。从此远离纷纷扰扰的公众号推文。

4

真实世界中的信息并不总是规整,不同的领域分布着不同的信息高地。比如网络中久负盛名的标准 是 TCP/IP 协议,上网中用户能感知的则是卡不卡,网速如何。抓住标准后并不代表贴合生活, 间隔的鸿沟有大有小。

还有个小技巧,搜索前明确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想明白,试图从搜索引擎中找答 案莫过于水中捞月。比如结业大作业时,小组内没有明确选题的细分领域,一味求全求大。结论徒有其表,成了泛泛而谈。

结尾

手持信分神器的你,不复从前的懵懂无知。只需从工具箱中挑选策略,记录一次次的搜索过程,复盘技巧,总结规律。

日谨一日,功不唐捐。每一个趁手网页,财报中的不为大众熟知的行业常识,知识图谱中的学科转折点。片段的信息滴点成河,逐步调整认知世界的透镜,日积月累,得以一窥未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