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世界的复杂性?我用抽样法进行了这一主题的阅读学习

阿贝 开智学堂

img

如何高效学习?用对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如果你长期沉浸在开智学习,应该知道这两种方法:抽样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主题学习,搭建知识体系。开智校友阿贝,就是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复杂性」这一主题进行了学习,下文为她学习后写的读书笔记,与你分享,希望可以激励你行动输出~

作者丨阿贝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在未来」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大千世界,纷繁芜杂,系统套系统,复杂生复杂,相互生发、庞杂多样。经济体、大城市系统、人类心智、人体免疫系统、生物世界等等,如何理解这个综合多变的复杂世界?

何以解惑,唯有读书。书中自有其天地,书中自有其事理。找来复杂性相关的书,研读一番,且看它如何水落石出。

复杂性,知多少? 读《人工科学——复杂性面面观》

img

20 世纪中,人们对复杂性和复杂系统,表现出一波又一波的强烈兴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复杂性的兴趣,诞生「整体论」(holism)概念,热衷于「格式塔」和「创造性进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性相关研究,产生热门词汇「信息」、「反馈」、「控制论」和「一般系统」;

20 世纪 70-80 年代,经常与复杂性联系的词语是「混沌」、「自适应系统」、「遗传算法」和「元胞自动机」。

对复杂性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侧重。

第一波兴趣,有很强的反还原论味道,强调主张「整体超越部分之和」;

第二波重点关注反馈与自体平衡(自稳)在维持复杂系统中的作用;

第三波对复杂性的兴趣,主要关注产生和维持复杂性的机制,关注描述复杂性的分析工具。

人们越来越认同,复杂性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关键特征,也是共同栖居这个世界上的系统的关键特征。

层级结构,拆解复杂性

赫尔伯特·西蒙在《人工科学——复杂性面面观》一书中,讨论复杂性的四个方面:层级系统;复杂系统的进化;层级系统的动态性质;复杂性的描述。

什么是层级系统或层级结构?

即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在结构上又是层级式的,直到达到某个基本子系统的最低层次。比如公司、政府、大学等正式组织中,都有层级结构设置,职员是组织系统的最基本单位;比如一本书有一个层级结构,书分章、章分节、节分段、段分句、句分词。词语就是一本书层级结构的最基本单位。

复杂系统如何进化而来?

西蒙用一个小故事介绍复杂系统的进化论题:

从前,有两个表匠 A 和 B,两人都很受尊重,他们的作坊里电话响个不停,总有主顾上门订货。最后,A 因为制作钟表发家致富,B 却越来越穷,最后连铺子也丢了。为什么?

钟表约由 1000 个零件组成,B 尚未装成一只表,就得中途放下去接电话,部件立刻散掉,从头装起。顾客越多,他就越难有足够的、不被打断的时间去组装一只表。

A 对制表程序作了设计,用十个零件装成一个组件,十个组件再装成更大组件,十个大组件构成系统就是整只表。当 A 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去接电话时,他只散掉一个组件,他装一只表所用的工时,只是 B 工时的一个零头。

系统的进化,关键在于中间组件的数量,也即简单元素进化成复杂形态所需的时间。中间稳定形态的数目与分布。换言之,因为有稳定的中间形态,复杂系统可以快速从简单系统进化而成。

层级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如何互生互发?

层级结构具有近可分解性。单元内联系一般比单位间联系强。比如单位里,同部门的同事之间,比跨部门的同事之间,有更多更强的相互作用。部门内部结构就是层级结构的高频动态过程,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低频动态过程。系统的成员与其他成员交流,并影响其它成员的动态过程。系统层级结构的近可分解性,促进人们对复杂性的理解。

如何描述复杂性呢?

如果让你画一张人的面孔,总是以层级方式着手。首先画脸庞轮廓,接着加上面部特征,眼、鼻、口、耳、头发。再细一些,就扩展面部特征细节,如瞳孔、眼睑、睫毛等,直到画出面部系统。

复杂系统的这种近可分解的层级结构,促进我们理解、描述、甚至「看见」系统及内部组成部分的重要因素。

如果将这一命题反过来,假如世界上存在一些重要系统,它们复杂但不分层,那我们就无法观察和理解它们。对于不分层的复杂系统,分析行为、了解并计算基本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将超出人类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

复杂世界之所以可以理解,因为复杂世界的层级结构;复杂世界之所以显示层级结构,是因为它的非层级结构,我们既理解不了也观察不到。所以,西蒙指出,进化的世界,往往表现为层级结构,但它不可能完全真理。还有非层级结构是你接触不到的。

世界真复杂,既可理解,又不可理解。用层级结构理解,只理解了可理解部分。

复杂性的共性 读《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img

《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一书,似乎可以给你洞见。作者约翰·H.霍兰,是遗传算法之父,复杂性科学先驱,专注于研究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简称 CAS),指导人类应对资源耗尽、置世界于危险境地的棘手问题。

艾滋病为何能摧毁免疫系统?上海、纽约、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如何不间断地供给食品、医疗、服饰和数百万种居民必需品?这类高度复杂系统,如何运作、如何保持协调?

理论至关重要。没有理论,人们会误入歧途。运用理论,人们可以透过迷人外表和偶然特性,看清本质。理论是人类前进的路标,指示人类做什么和怎么做。

为复杂系统建立理论,非常困难。因为复杂系统充满非线性,而非其各部分简单加和。非线性,意味着人们通常使用的理论工具,如趋势分析、均衡测定、样本均值等,统统失灵。

霍兰认为,为复杂系统建理论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复杂系统进行跨学科比较,抽取其共性进行研究。霍兰对复杂适应系统,抽取出四个特性(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和三个机制(标识、内部模型、积木),共七个共性。从概念看,充满新意。

聚集

聚集(aggregation)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分类」,简化复杂系统的标准方法,就是物以类聚。对复杂系统,忽略细节差异,进行分门别类,「类」成为构建模型的构件,减轻认知负荷。

另一个是「涌现」,简单主体聚集的相互作用,必然涌现复杂的大尺度行为。比如蚁巢。单个蚂蚁行为简单,默守成规,环境一变就死路一条。但蚂蚁的聚集,蚁巢,适应性极强,适应各种恶劣环境。非常像由相对不聪明的部件,组成的聪明生物体。理解聚集,需要层级结构。

标识

聚集过程,始终有一种机制在起作用,即「标识」(tagging),类似于军队召集士兵的旗帜,又如商业上的商标、标识语、图标等。标识的一个特性就是操纵对称性。世界普遍存在对称性,用以领悟周围事物,构建模型。标识,让我们观察和领略到隐藏在对称背后的特性。

非线性

非线性相互作用,使人们无法为聚集反应找到统一、适用的聚集反应率。数学工具大多依赖线性假设,线性是加和,整体等于部分之和。非线性是加乘,它干扰聚集的线性方法,引起复杂性。

不仅指液体流动,也指城市货物流动或国家间资本流动。

「流」(flows)有两个特性,一个是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只要在某个节点上注入更多资源,就会发生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网络和流的主要特性。无论资源特性是什么,货物、货币或消息皆如此。它会危及那些基于简单趋势的长期预测。

流的第二个特性是再循环效应(recycling effect),用网络中的循环效应来解读。

img

例如:一个网络包括三个节点,矿石供应商、钢材生产商、汽车制造与使用节点。为便于理解,资源测量单位调整为一单位矿石产生一单位钢材,再产生出一单位汽车。假如 1000 单位矿石,通过网络转换成 500 单位汽车。

假设汽车一直使用到变成一可回收的铁锈。如果汽车中钢材的 3/4 再循环,结果如何呢?有些原材料走了一圈,从制造/使用节点到运输者,通过钢材生产商又回到制造/使用节点,这样,1000 单位的矿石,生产出 1600 单位的钢材,再在制造/使用节点上得到 800 单位的汽车。再循环起来,相同原材料输入,每个节点会产生更多资源。

再循环增加输出并不令人惊奇,但若一个网络中多个循环整体效应就足以令人吃惊。比如热带雨林中的生态循环。

多样性

热带雨林中除昆虫具有多样性,不同物种的树也呈现多样性。哺乳动物的大脑,由大量神经元组成,形成完美的多级层次;大城市由数千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所有的复杂系统都如此。

多样性既非偶然也非随机。无论是生物体、神经元还是公司,任何单个主体的持存,都依赖于其他主体提供的环境。即每个主体都有其限定的生态位(niche)。如果从系统中移走一种主体,产生一个「空位」,系统就会作出一系列适应反应,产生新的主体「填空」。

复杂系统的多样性,是一种动态模式,通常具有持存性和协调性。复杂系统的多样性,是不断适应的结果,每一次新的适应,又都为进一步相互作用和新的生态位开辟可能性。

复杂系统是一个通过增加再循环,导致增加多样性的过程。非线性思维又进一步扩大视野,形形色色的主体聚集行为,引发资源再循环,比个体行为的总和要多得多。

内部模型

复杂系统的另一个标志:主体能够预知某些事情。理解预知,先要理解极为复杂的一种机制:内部模型(internal model)。

主体必须在收到大量涌入中挑选模式,并将模式转化成内部结构的变化。最终,结构的变化,即模型,必须使主体能够预知,也即认识到当该模式或类似模式,再次遇到时,知道随之发生的后果将是什么。简言之,主体必须将经验转化成内部模型,以应对复杂的生存危机

现实环境中,内部模型必须立足一个恒新环境。但内部模型只有在反复情景中才有用。如何解释这个悖论呢?

积木

人类最平凡的能力,就是将复杂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当然,组成部分绝不是任意的。它可以一用再用,构筑完成大量不同的组合,就像孩子们搭积木一样。

「积木」,是复杂系统的一种机制,人们通过自然选择和学习,寻找那些已经被检验过,能够再使用的元素,对复杂事物进行分解。

面对恒新事物,如何重复?积木的重复使用,让我们获得经验,不同组合有不同效果。「积木」是人们认识复杂世界的工具。如果建造模型可以包揽大多数科学活动,那么,寻找积木,就是完善活动的一门技术。

当把某个层次的积木,还原到下一层次积木的相互作用和组合时,我们即可发现:较高层次的规律,可以从低层次积木的规律推导出来。回到复杂系统的聚集特性,积木机制更易理解涌现。

霍兰归纳整理复杂性的七个基本特性,以不同方式组合,希望达到三个目标:

  1. 提供一个定义,让你更好地理解复杂适应系统;
  2. 提供一个思维模型,便于你实施复杂系统的思想实验;
  3. 揭示一般原理,让你从简单规律中,综合出复杂适应系统的行为。

应对复杂,世间有无妙策? 读《失败的逻辑》

img

世事如此复杂,我们如何应对?

《失败的逻辑》作者迪特里希·德尔纳,对复杂系统的复杂性,进行解剖分析,提出应对对策。

德尔纳用史无前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显示,人类应对复杂系统的失败,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图,而往往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的产物。根据德尔纳的观点,避免失败的关键,在于用系统,而非分量;用整体,而非局部的方式,进行思维和行动。

德尔纳总结「失败的逻辑」:人类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关系、线性思维等,它们只适合过去的简单世界,对现在生活的复杂世界,却有着灾难性影响。

当今世界,一切事物皆相互关联。我们不能一次只做一件事,因为每件事都有多重结果;不能用孤立的因果模式、简单的线性思维考虑问题,因为所有情况都有副作用和长远影响。

人类是用一颗史前大脑,生活在复杂的信息时代。德尔纳认为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对系统不完全理解,是所有错综复杂情况的基本特征。

在对复杂系统时,人的思维总是不够用,造成诸多失败。德尔纳对失败的逻辑,归纳成四类因素:

1、思维迟缓

思维过程缓慢,一次处理信息量太少。不能同时处理很多不同信息,只能省略思维过程,减轻负荷,造成错乱。

2、超越认知

一旦超越认知范围,思维方向即从实际目标,简化假设,调整到保持能力感的目标。形成简单假设,并限制搜寻信息,缩短思维过程,并允许我们有一种能力感。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拒绝不能解决的问题。

3、记忆衰落

人类记忆存储系统吸收新材料的速度较慢,流入容量小。只能通过「等价分类」提取抽象方案。人类对时间结构系统的认知,不如空间结构容易。

4、忽略副作用

解决复杂动态现实问题时,注意力集中于迫在眉睫问题倾向,往往忽略行动的可能副效应和隐性问题。

有无妙策应对?针对复杂系统,综合失败逻辑,德尔纳经过研究,得出应对复杂的行动五步骤:

  • 确定目标
  • 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
  • 预测和外推
  • 行动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
  • 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

img

处理复杂问题时,不能用同样方法对待不同情况。

有时需要详细分析,有时只需估计一下情况大小; 有时需要密切注意细节,有时只需轮廓粗糙地了解; 有时需要清晰地确定目标,有时只要简单干活,对付过去就好; 有时需要全面地考虑问题,有时则需精确地分析研究; 有时需要静观其变,待局势发展,有时则须抓住机会,快速行动; ……

谁知道呢?特定时间的一切事物,对存在条件都有其特殊关注。世上不存在普适规则,不存在应对复杂世界各种状况的魔杖,我们要做的就是,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方式,系统地思考和行动。

浩瀚时空,隐藏无数未知。现在,应对一些状况,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系统,浓缩时间,让决策和规划后果可见,模拟应对复杂现实。

两三点感悟

读书,可以让你更好地认知世界,认识自己,认识你身边的人和事。生活如此复杂,不如读好书。读书讲究方法,开智学堂阳志平老师的冷读热读法,深有启发。

阳老师在安人书院,指出三个读书坏习惯:

1、追新,未被时间验证过的书,当炮灰概率较大;

2、读书从易到难,乃多数人的错误认知。难书离真相更近,更能帮忙理解世界。

3、习惯将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读文学著作,可以从头读到尾,用身心读,沉浸第一。但读非虚构类著作,最重要的是获取信息,改变个人观念,增进对世界的理解。推荐采取「抽样阅读法」。

改变坏习惯,尝试用抽样阅读法,热读三本复杂性的书,写读书笔记,找到一点感觉。认知世界,识其复杂性;认知自己,追求简单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