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依据个人经历领悟出的道理,到底有多不靠谱?心理学教授给你答案

尼尔·布朗 开智学堂

img

你是否为生活中充斥的谣言烦恼?比如疫情期间,各种谣言漫天飞,你是否觉得难以辨别,不知相信什么?判断一个观点、事实是否可信,需要看它的证据是什么。问题来了,证据从哪来?如何考察证据的可靠性?杰出经济学教授尼尔·布朗与心理学教授斯图尔特·基利,为你细数五类证据类型: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教你分辨证据质量~

作者丨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本文为开智学堂精选好文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几乎我们遇到的所有推理论证,都包含了对这个世界曾经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和将来是什么样的看法,持论者希望我们将这些看法当做「事实」来接受。这些看法可能是结论,可能是理由,也可能是假设。我们可以把这些看法称为事实断言(factual claims)。

对于事实断言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这个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加以证实?」如果需要证据,但又没有看到证据,那么这个断言就是孤立论断(mere assertion),意思是它是一个没有用任何方式来加以证实的断言。你当然应该认认真真地怀疑孤立论断的可靠性!

如果有证据,那你的下一个问题就是:「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为了客观评价推理过程,我们要记住,有些事实断言比其他事实断言显得更加可靠。例如,认为「大部分美国参议员都是男性」这个断言是真的,也许你觉得很有把握,但是要说「练习瑜伽降低了罹患癌症的风险」这个断言也是真的,就不太有把握了。

因为对大部分的断言来说,要证实它是绝对的真理或绝对的谬误,如果不是绝对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与其问一问它们是不是真的,我们宁愿问问它们是不是可靠。

其实,我们想问的是:「我们可以依靠这样的看法吗?」一个断言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可以信赖它的程度就越高,我们也就越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在我们判断一次交流活动的说服力之前,我们要知道哪个事实论断最为可信。怎么确定其可靠性呢?我们会问以下这样的问题:

  • 你的证明是什么?
  •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 证据在哪里?
  • 你为什么相信它?
  •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 你能证明吗?

如果你养成经常问这些问题的习惯,你离跻身最佳批判性思考者也就不远了。

证据从哪儿来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接受一个事实断言,认为它可以信赖?在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倾向于同意它是事实断言:

1)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比如下面这样的断言:「举重可以锻炼出身体中的肌肉。」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3)当这个断言在同一场交流中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或者由我们所知道的其他证据来证实。

我们所关心的是第三种情况。确定证据的适当与否需要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证据的效力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问:「我们所说的证据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证据,就是持论者所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捍卫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实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实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证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证据的类型。因此,要评价证据,我们首先要问:「这是什么类型的证据?」知道了证据的类型就等于告诉了我们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

如果运用得当,每种证据都可以成为「有效证据」,它有助于证实作者的断言。正如黄金勘探工通过仔细检查自己淘金盘里面的石子,来筛查可能的高质量矿石,我们也必须仔细检查证据来判断其质量。我们想知道,「作者的证据是不是为其断言提供了可靠的支撑?「这样,我们一开始评估证据时就要问:「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我们要一直在脑海深处铭记,没有一样证据可以像灌篮那样一锤定音、一劳永逸。你总是在找更好的证据,如果一根筋地去找完美证据,那你肯定要泄气。

检查针对每种类型的证据,我们可以提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能帮助我们决定证据的质量。下面将要考察的证据类型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直觉作为证据可靠吗

「我就是感觉珍妮特和我是天生一对,尽管我的朋友都觉得我们俩不搭调。」

「我就是有这种感觉,参议员拉米雷斯要让那些搞民意调查的人大吃一惊,然后赢得选举。」

「我一下子就知道这台老虎机今天肯定会让我成为大赢家。」

当我们用直觉来证实一个断言,我们依赖的是「常识判断力」,或者依赖我们的「预感」,或是依赖「第六感」。

如果一个持论者说「常识告诉我们」或者「我就是知道这是真的」来证实其断言,他就是在利用直觉作为证据。所谓直觉,就是我们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却不能有意识地说出理由的过程。

直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的私密性,别人根本无法判断它的可靠性。因此,当凭直觉得来的看法相互冲突时(事实上这种情况常常出现),我们就缺乏坚实的基础来判断该相信哪些。

同样,很多直觉依赖于无意识的加工,极大地忽视了相关证据,并且反映出强烈的偏见。因此,我们必须要警惕单凭直觉证实的那些断言。

但有时直觉其实也依赖于一些其他类型的证据,比如大量相关的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会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脑海的某个角落释放出来。例如,当有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飞机排队起飞时候,凭直觉感到飞机有点不对劲,我们很可能非常赞成对飞机做进一步的安全检查,然后再起飞。

有时候,第六感并不是盲目的,只是无法对其加以解释。作为批判性思考的人,我们只是想查明那些依赖于直觉的断言有没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证实。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下面这个论证是使用一种特别类型的证据来证实一个事实断言。

「我的朋友朱迪熬了一个通宵来复习备考,结果考得相当不错;明天我就要考试了,所以我觉得今晚没必要再睡觉了。」

「我在吃了一大块巧克力蛋糕后常常觉得好过很多,所以我觉得任何感到郁闷的人只要多吃点巧克力蛋糕就行了。」

这两个论证都诉诸个人经历来作为证据。像「我认识有个人……」、「以我的经验,我发现……」这样的句子应该提醒你注意这类证据。因为个人经历过的事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是活灵活现,我们总是依靠它们做证据来支持一个看法。

例如,也许你跟一个汽修工打交道后确实感觉糟糕透顶,因为他修车的费用高得离谱,这让你认为大多数汽修工都喜欢漫天要价。虽然这样来概括所有汽修工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但把这样的个人经历当作一般性看法的基础是个错误!

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它指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一次突出的经历或者几次这样的经历可以说明某个结果有可能出现。

比如,你可能遇到过几个人声称因为他们没有系安全带,出车祸时因此得以保全性命。但是这类经历却不能说明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代表性的或极有可能发生的。当你听到自己或者别人说,「嗯,以我的经验来看……」的时候,就一定要当心。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

一所大学的校长说:「我们的学生当然能找到收入丰厚的工作,能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为什么?因为就在去年我们欢送过一个毕业生玛佳尼前往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入学这一年来,玛佳尼一直排名在班级前 5% 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中。因此,我们的学生当然能在一流大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有一种类型的证据经常会被用到,那就是不厌其详而又引人入胜地描绘,或是塑造一个或多个人物或事件,来证实某个结论。这类描述通常都是基于观察或者访谈,其形式也从深度描述到表面走过场等各不相同。

我们把这样的描述称为典型案例(case examples)。持论者常常在游说型报告的开头部分来一段活灵活现的有关某个事件的生动描述,以便对听众动之以情。例如,支持禁止在开车时使用手机的一种论辩方法就是说一些让人肝肠寸断的故事,都是因为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而出了车祸,结果导致一众年轻人死于非命。

对我们而言,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是那样具体生动而又细致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政治候选人越来越青睐在演讲中展示典型案例,他们知道案例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细节会激发听众热烈的情感回应。

因为生动具体的案例诉诸我们的情感,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不再搜寻其他更为相关的研究证据。

尽管典型案例和某个结论表现出一致性,但不要让这种一致性欺骗了你。别忘了问自己一声:「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强有力的相反的例子?」「这个例子被提及的方式中有没有偏见存在?」

有没有什么情况下典型案例非常有用,虽然它们算不上有力的证据?当然有!如同个人经历一样,它们也展现出各种重要的可能,让抽象的数据呈现出生动的个人面孔。它们让人们更容易联想到某个论题,因此对它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当事人证词作为证据可靠吗

加油站墙上的一则说明:「我的车老是漏油,送给简修过以后就再也不漏了。因此我强烈建议你将爱车送到简那里维修,不管什么发动机问题她都能修好。」

这本书看起来真不错。在书的封底,有读者评论说:「这本书我拿起来就放不下。」

商业广告、电影预告、图书封底的各式推荐、超自然现象的存在证明,或者其他有争议的或意想不到的生活事件的描述,常常都利用一种特殊类型的诉诸个人经历的方法来说服别人相信它们。

它们通过引述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来说明某一个想法或某一个产品是好是坏,或那些非比寻常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些都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

引用具体当事人的这些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词(personal testimonials)。也许你在选择要上的大学时听过某些大学生的当事人证词。

因此,当事人证词也是一种形式的个人经历,在这里某人(常常是名流)提供一种说法来证实某产品、事件或服务的价值,这种赞同和支持缺乏我们需要的任何信息,让我们可以判断应该让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

这类的证据到底有多大用处?通常它的用处并不大。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词无须过多关注,直到我们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等。下列和当事人证词有关的每个问题我们都要特别小心。

1、选择性。

人们的经历总是迥然不同。那些尽力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和证词。在图书封底我们最可能见到的总是最好的溢美之词,而不是最有代表性的读者反响。

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追问这个问题:「我们没机会听到的那些经历感受又是什么样?」同样,那些站出来提供证词的人往往会对关注的问题有所选择,对那些证实他们看法的信息加倍关注,而对那些证伪他们看法的信息则加以忽略。

我们常常说眼见为实,这里则倒过来,相信什么就看得见什么!我们的期盼心理极大影响到我们经历事件的方式。如果我们相信外星人生活在我们当中,或者人类从来就没有真正登上过月球,那么我们就更有可能把模糊不清的影像看成外星人,或者看成政府有关登月阴谋的证据。

2、个人兴趣。

许多当事人证词,例如图书封面上的推荐、电影宣传、电视产品都来自那些可以从证词中获得一定好处的人。

例如,医药公司常常给医生一点津贴让他们做研究,条件是要他们给病人开这家医药公司生产的品牌药。因此,我们需要问一问:「那个作证的人是不是和他提倡的东西有什么特殊关系,因此我们会在他的证词里发现强烈的偏见?」

3、省略信息。

当事人证词很少会提供足够的信息作为判断的基础。例如,当你的一个朋友鼓励你去看一部新电影,因为它是「从没遇到过的好电影」,你应当善意地问一声,是什么让这部电影这样使人过目难忘。我们的评判标准和那些提供证词的人的评判标准很可能会大不相同。

4、人为因素。

当事人证词的可信度这样大的一个原因是它们都来自激情四射的人,这些人看起来值得信赖、出于好意而且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让我们想不信都不行。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

演说者通过专家意见来为他的断言辩护,专家一向被认为对某个既定主题要比我们绝大部分常人知道得多,当持论者诉诸权威或者专家时,他们求助的是那些他们认为其所处的地位能有渠道接触某些特定事实,并且有特殊资格从这些事实得出结论的人。

因此,这些专家意见相对其他证明而言可能为论证添加更多的魅力,这主要取决于专家的背景。你每天都会遇到诉诸各种各样专家的论证,而你别无选择只有依赖他们,因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我们只能在某几个方面小有所成,而要样样精通,我们既无时间也无知识储备。

我们可以从这些渠道获取专家的建议,诸如怎样减肥、怎样获取幸福、如何变有钱人、怎样降低胆固醇含量、怎样养育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孩子,以及怎样钓一条大鱼,等等。你很容易就能在这个单子上添加更多的条目。

很显然有些专家意见应该比其他证据更受我们的青睐。为什么?因为有些专家金口玉言,发表观点要比其他专家谨慎得多。

你应该记住的是专家也会常常犯错误。同样,他们内部也常常意见不统一。当持论者诉诸专家意见时我们需要问一问关键问题。我们要问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呢?」说得更具体一点,我们应该针对专家追问以下这些问题。

对于所谈论的这个主题该专家所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 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成果? 或者,这个人有没有与此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 比如,他所断言的事件他是否涉足其中并拥有第一手资料?

总体而言,你应该对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专家(他涉足相关事件并拥有第一手资料)比持有第二手资料的专家更有信心。比如,《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都是第二手的资料来源;而研究型期刊,如《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则是第一手资料来源。

有没有较好的理由让人相信专家的意见相对而言不会受到歪曲?能够影响到证据呈现方式的因素非常多,有个人需求、早先预期、普遍信念、态度、价值观、相关理论和意识形态等。

例如,如果一所公立大学校长被问及削减教育经费是否对大学造成不利影响,他十有八九要回答「有影响」,并且给出一大堆过硬的理由。也许他给出的对大学境况的见解不偏不倚,但是由于他所处的职位,我们还是会关心他找出的理由有没有可能只是为他自己的偏见辩护。

我们所说的有偏见或有歧视,意思是我们在查看证据之前就对某事的好坏怀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强烈到干扰了我们公正评价证据的能力。因为几乎在我们所有的判断中都有很多因素让我们怀有偏见,我们很难期望任何专家完全不带偏见。

但是我们从某些专家那里可以比从其他专家那里少获得一些偏见,只要我们先通过搜寻专家在这个主题上的个人利益的有关信息来确定这类偏见。比如,当一个专家准备从他提倡的某些行动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时,我们就要特别加以小心。

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怀疑专家的个人利益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公正性,就毅然抛弃一个断言。我们可以采取的一个有效步骤,就是检查一下看看那些持不同观点、不同预期、不同价值观和利益的各路专家是不是同意他的断言。因此,问一问以下问题不无好处:「这个专家是不是因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

当你在网上遇到事实断言时,你会特别关心专家的可靠度怎么样。我们上网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变成潜在的「权威人士」,因为人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断言满天飞。电脑并没有内置的处理器来评价这些断言,这明明就是个「购物须谨慎,上当自负责」的情况!

你应该努力了解网站的建设目的、信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发帖者的经历,了解得越多越好,同时了解他们提供的那些用来支持结论的推理的性质,尤其要注意他们的推理结构。检查一下看网站是不是与声誉较高的其他网站有关系或者有链接。

网站可能不可靠的其他线索还包括帖子没有注明发表日期,网站的外观非常不专业,模糊不清楚的断言,泛泛而谈、一概而论(例如用「总是」、「从来不」这样的词),还有感性的而不是小心求证的完全一边倒的观点,缺乏第一手资料来源的证据,将道听途说的证据拿来就用,以及数不清的推理谬误,最后还有从其他网站搬来的有关同一主题的大量证据。

小结

当你识别出将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存在的问题,你就有了合理的理由要不要接受基于这样的证据得出的结论。知道它们存在的问题让你有了防护盾来抵御一些伪造的推理。

但是,你真的很想努力去公平对待人们希望你考虑的那些论证,所以问问那些给你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证据的人,他们能不能多给你些扎实点的证据就变得很有意义。要给所有论证它们应得的每个机会。

文章摘编自:尼尔·布朗(Neil Browne)/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M. Keeley),《学会提问》(原书第 10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已获授权。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