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理解时间?请看这本书

蓝玲 开智学堂

作者:蓝玲 来源:原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年前的智者站在河岸,望着涛涛流水,感叹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对我们来说,一年结束时,时间流逝的加速感尤为明显。

时间贯穿我们的生活,看似普通,却意义深远。深入探讨后你会发现,时间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概念,包含多重含义。神经科学家迪恩·博南诺将时间分为三种:自然时间、时钟时间和主观时间。

自然时间是指维度概念上的时间,例如时间的本质,这属于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探讨范畴;时钟时间则是日常生活中规范我们的时间概念;主观时间是我们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它与其他主观体验一样,是一种心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感知”自然时间和时钟时间。

正是因为时间拥有如此多维的面向,它成为了人类永恒的思考主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对时间的奥秘孜孜以求。哲学家试图揭示时间的本质;物理学家探索时间是否是时空中的一个维度;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则研究大脑如何感知、处理与记忆时间信息。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他们共同为我们揭示了时间的复杂性,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时间对生命的深远意义。

图片

01

新年伊始,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尤为强烈:过去的一年我做了什么?现在的我该如何行动?未来的我会怎样?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你是否渴望拥有一台时光机,穿梭过去与未来,开启一场时光之旅?

自然,我们无法在物理上进行时光之旅,但博南诺提出了一种有趣的观点:大脑就是一台最棒的时光机。为什么这么说?基于以下四点理由。

第一,大脑能够记住过去,并以此预测未来。大脑储存了大量关于过去的信息,其功能是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并思考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降低意外的发生。大脑时刻在进行预测,包括短期的对当下行动的预测,以及长期的对未来的推测。预测未来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人类生存和繁衍机会。

第二,大脑能够感知时间。大脑会执行各种运算,其中包括感知时间的流逝,例如测量过了多少分钟或天;还包括识别和生成时间模式,例如运动时动作序列的展开。感知时间是预测未来的关键部分。就像天气预报,仅预测有雨是不够的,必须精确到哪一天会下雨才行。

第三,大脑能够创造时间的感知。时间并没有物理性质,我们也没有像视觉或听觉那样的专门器官来感知时间,但大脑能够创造时间流逝的感觉。然而,时间的感知与许多主观体验一样,常常伴随着错觉和扭曲。就像我们熟知的段子: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一小时,感觉只过了一分钟;而坐在热火炉边上一分钟,却仿佛过了一小时。

第四,大脑能够让我们在精神上进行时间旅行,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展望未来。人类可能是地球上唯一能够进行精神时间旅行的生物,具备将自己投射到过去或未来的能力。岁末年初,我们写年终总结,是在精神上重温过去的事件,并对它们展开想象,探索更多可能性。制定目标,则是一种以未来为导向的计划,帮助我们模拟未来生活,并确定当前可执行的行动方案。

02

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是一种错觉。为什么会这样?就像所有主观体验一样,时间感知是心理建构的产物,它虽然表征了外部世界,却未必真实反映外部世界。

大脑是漫长进化的产物,其内部隐含了大量模式,包括对物理定律的掌握,例如对空间的定位能力。主观的心理建构或许与真实世界有偏差,但它们具有适应性,因为它们与真实的物理现象相关联。例如,我们的色觉、乐感和嗅觉分别对应电磁波的波长、声波的特定模式以及分子的化学结构。

那么,人为什么能够适应性地主观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时间流逝的感觉能够帮助大脑更好地预测未来,使我们能够将自己投射到遥远的未来,并在精神上进行时间旅行。

时间的流动看似是意识创造的虚构,但它并非独立于物理定律。人类在进化中通过专门用于理解空间的大脑回路,获得了理解时间概念的能力。大脑通过将时间空间化,使时间更易于理解。

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认为,人类的思考和行动依赖于一个以隐喻为基础的概念系统,其中时间通过空间隐喻被概念化。描述空间方位的词汇,如“上-下”、“前-后”、“远-近”、“核心-边缘”等,为我们理解概念提供了基础。我们常说,过去的时光已经远去,未来正在走近;也会说,过去被抛在身后,未来在前方等待。

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空间还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实际感知。卡帕效应指出,两件事情之间的物理距离会影响人们对它们时间间隔的判断。

请想象两盏相隔的灯,它们会短暂闪烁,闪烁间隔为 8 秒。你觉得,两盏灯之间的距离会影响你对时间的感知吗?答案是肯定的。实验中,两盏灯的距离分别为 2.4 米、4.8 米和 9.6 米,闪烁间隔时间始终为 8 秒,但受试者对时间的中位估计值却分别是 6.5 秒、7.15 秒和 8.05 秒。结果表明,两盏灯的距离越远,受试者对灯闪烁间隔的判断时间就越长。

时间与空间在大脑中交织在一起,大脑通过同一个脑区表征时间与空间。为什么会这样?博南诺提出了两个可能的原因:

首先,大脑的进化非常机会主义,总是利用现有的皮层区域发展新功能。我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可能部分来源于用于导航和表征空间的神经回路。

其次,大脑擅长从外部世界的模式中提炼信息。由于空间与时间间隔密切相关,大脑利用距离来优化对时间流逝的判断。

小结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运用精神时间之旅赋予的能力,立足当下,从过去汲取力量,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