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在21世纪,如何拥抱美好生活?

一休开智学堂

在 21 世纪,许多人感到美好生活似乎渐行渐远。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为什么面对焦虑和抑郁时感到无力?在爱与信任如此脆弱的时代,我们还能拥有真诚的关系吗?

为了帮助大家找到答案,知名学者阳志平老师亲自指导的「美好生活三课」近期正式上线。课程上线后,迅速吸引了数百位学员。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套课程,东木咨询的朱小叶老师采访了阳志平老师,探讨如何走向美好生活。读完这篇采访,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Q1. 什么是「美好生活三课」?

朱小叶:阳老师,请您给读者简单介绍一下「美好生活三课」?

大家好,我带队研发的「美好生活三课」是指:美好的我、美好情绪、美好关系。这三课是我创立的「人生发展学」中三大核心理论的大众实战版。

美好的我:如何激发自我潜力?自我从何而来,又如何发展和改变?课程基于我的「美好自我论」展开。

美好情绪:如何科学调节情绪?市面上流行的情绪观念真的正确吗?我们对抑郁、焦虑等情绪的理解,是否反而阻碍了我们走出情绪低谷?课程基于我的「情绪情境论」,一套全新的情绪科学理论体系及相应的情绪调节策略。

美好关系:如何获得爱与信任?为什么好人不一定是好伴侣?为什么家人常常彼此伤害?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指责对方,但越把注意力放在人身上,越容易失败,不如从改善情境入手。课程基于我的「关系几何论」,从更高层次来理解你与家人、伴侣、孩子的关系模式。

我的「人生发展学」核心理论有十论,其中「美好自我论」、「情绪情境论」和「关系几何论」合称为「美好生活三论」。

Q2. 美好生活在21世纪的意义

朱小叶:阳老师,为何您如此重视「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常提的概念,但在心理学中却不多见。我希望通过「美好生活三论」来回答当代的核心问题:如何应对时代病?如今,最大的时代病是:人不再成为自己,美好生活正渐行渐远。我们被时代、社会、文化、组织,甚至自己异化了。而在被异化之后,我们又开始异化他人,用各种方式攻击和否定他人。

我们不再追逐梦想,那些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正日益离我们远去。我们在看似追求个性化的过程中,却渐渐迷失自我,误将平庸当作成熟。

我们不再快乐,那些心流、幽默、平静等积极情绪,正日益离我们远去。我们日渐沉浸于焦虑与不安之中,每天被大量社交媒体的资讯冲击,却忘记了如何在生活的小事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我们不再欣赏爱,那些来自亲密关系和重要他人的深度关系,正日益离我们远去。我们日益孤独,不敢奔赴一段美好关系(工作关系、婚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而是或被动或主动地让那些曾经可以拥有的美好关系变成刺向自己与他人的尖矛利器。

然而,我相信,在任何一个不够好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迎来「美好生活」。因此,我将「美好生活三论」列为我的人生发展学中的重要理论。

Q3:人人都关心自我,如何成为「美好的我」呢?

朱小叶:「美好的我」课程将在新的一年与大家见面。每个人都关心如何「成为自己」。阳老师,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心得吗?

阳志平老师:我即将出版的新书,自序标题是《成为自己,不完美,但美好》。这或许正是「美好的我」课程的主题。

21 世纪,如何成为自己?这是个难题。成为自己,像唐僧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有时候,我们遇到糟糕的父母或伴侣;有时候,我们身处糟糕的组织或城市;但更多时候,问题出在我们自己。毕竟,成为自己,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处?

以「我是谁?」为例,这是人们常思考的问题。然而,过于执着于这个问题,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追寻所谓的「真实的自我」。你或许想过:我这样做,是出于「真实的自我」吗?这种观念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只有找到这个「真实的自我」才能算是真正的自己。

然而,这种观念有重大瑕疵。首先,如果「真实的自我」找不到呢?是否就会一直在路上徘徊?其次,如果找到的「真实的自我」不够好呢?你坚持还是放弃?最后,如果环境变化了呢?即使找到了一个非常认同的「真实的自我」,随着时过境迁,你又该如何应对?

更好的做法是放弃「真实的自我」,去发现「可能的自我」。你由许多个自我构成,这些自我不仅由过去决定,也取决于你当前的环境,以及你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真实的自我」根植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面向现在与未来。这正是「美好的我」课程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Q4:焦虑、抑郁流行的时代,如何拥有「美好情绪」?

朱小叶: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情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峻,国人的抑郁、焦虑风险逐年上升。然而,情绪问题仍是一个不常公开讨论的话题。作为成年人,我们被教育要「情绪稳定」,因此情绪往往只能自己默默消化,或在咨询室里有限度地暴露。阳老师,您怎么看待情绪问题对人生发展的影响?我们如何才能拥有「美好情绪」呢?

情绪问题远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重要。自从 1998 年踏入心理学研究及应用领域以来,我做的许多工作都与情绪相关。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情绪问题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问题

每天,我们都在重度损耗自己的大脑;每天,我们都在想方设法伤害自己的情绪;而每夜,我们还在刷手机与失眠。长此以往,总有一款心理健康疾病等着你。

虽然情绪科学在过去 100 年里不断发展,但各大流派都有局限。2021 年,我提出了「情绪情境论」,强调情绪是个人与情境互动的结果。改变情绪,不如先改变情境。

以治疗抑郁症为例,传统心理学理论关注来访者的认知偏差等等。然而,「情绪情境论」对此的观点截然不同,我们认为来访者关于自己情绪的自我认知并没有那么重要。比来访者大脑感知到的认知更为先行的,是来访者产生情绪的环境。能够被大脑感知到的客观环境,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境。情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像水之于游鱼,空气之于飞鸟,情境也是包容我们人类一切活动的容器

2024 年,我带队研发了相关情绪课程,并进行了两轮内测,结果表明情境先行的情绪调节策略更高效。现在,学员们谈到情绪时,会自然意识到:改变情绪,从改变情境开始。

Q5:在爱与信任越来越脆弱的今天,我们还能拥有「美好关系」吗?

朱小叶:在东木咨询的来访者中,许多人被关系问题困扰。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渴望亲密关系,却又担心受伤害。人与人的关系似乎变得越来越淡薄。阳老师,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我们如何在这个时代真正拥有美好关系呢?

我对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02-2008 年的婚恋关系研究,当时提出了「中国人婚恋的角色策略理论」。经过近 20 年,我的研究从婚恋关系拓展到伴侣、父母、孩子等更广泛的人际关系。

以婚恋关系为例,我的理论将关系分为几种阶段:理想的状态是「另一半—另一半」,如杨绛与钱锺书,彼此独立又紧密相连。然而,很多中国夫妻的关系却停留在「自己人—自己人」或「自己人—外人」的阶段,交易色彩浓厚。其实,婚姻不是交易,而是基于需求法则: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家庭不是战场,而是根据地。无论如何,对家人好一点,永远不会错。

随着我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关系几何论」。比如,一种常见的「行为三角形」模式是「牺牲者-拯救者-迫害者」。在家庭中,母亲可能扮演牺牲者,儿子是拯救者,父亲则被视为迫害者。另一种常见的「行为三角形」模式是「亲密-疏离-第三者」,当伴侣间的亲密感下降时,第三者可能介入。

在「关系几何论」中,我还提出了其他概念,像几何学一样,帮助你理解关系中的点、线、面、体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发展。

Q6:如何帮助更多人过上「美好生活」?

朱小叶:阳老师,听说优秀学员还能参加教练课程?请您介绍一下。

美好生活系列课程分为两个序列:一个是面向大众的「美好生活课程」,另一个是面向自我、情绪、关系教练的专业课程,深入的理论会作为选修内容放入教练课程中。

「成长教练」对应「美好的我」课程;

「情绪教练」对应「美好情绪」课程;

「关系教练」对应「美好关系」课程。

进入 21 世纪,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但越来越多人陷入情绪困扰,抑郁、焦虑问题加剧,人际关系恶化,离婚率上升。如今,美好生活的最大阻力已不再是物质,而是精神困扰。

为了帮助更多人掌握先进的心理学理论,我和多位人生发展咨询师一起设计了系列专业教练课程。优秀学员有机会进入教练课程,毕业后在东木咨询平台提供相关服务,帮助更多人改善自我、情绪和关系。当然,这仍是一个早期的探索,期待你的加入。

小结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拥有美好生活,你需要科学方法与专业社群助力。

「美好生活三课」为你提供了一条科学且可行的路径,帮助你发现更好的自己,管理情绪,建立健康关系。

加入课程,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索属于你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