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庭变得更好?请看这三本书
猫柳 开智学堂
作者:猫柳 来源:公众号「自由特质协议」
01 萨提亚模式的特点
在家庭治疗领域,有三位极具影响力的大师,他们分别是: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和默里·鲍文(Murray Bowen)。
我阅读家庭治疗作品,顺序最先是从米纽庆的《家庭与家庭治疗》入手的,继而是鲍文的《家庭评估》,慢慢来到萨提亚领域。我在电商网站一口气买下萨提亚的几本作品,分别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和《萨提亚治疗实录》。
在这几本书,只有《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是萨提亚亲自动手写的,另外两本要么是她的同事,要么是她的追随者,从诠释萨提亚模式角度而写成的。为什么萨提亚不学学弗洛伊德,笔耕不辍地发表作品,宣传自己的理论呢?
这就是萨提亚的个性,以及她治疗模式的特点。相比起理论,萨提亚更重视实践——“她坚持在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之后,才将她的工作整理成著作。”
相比起研究,她更喜欢教学,她亲自示范治疗过程据说高达 400 到 500 次 —— “那些对她理论感兴趣的人,每次花上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观察和参与到她的改变过程中来学习。”
阅读萨提亚的文字,我感受到一股温暖的、人本的气息迎面扑来。她对人类是如此热爱,怀着人性本善和“爱是治愈的力量”的信念来发展她的理论。她相信“所有人都努力追求成长和发展,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充分发挥自己潜能所需的所有资源,只要我们能获取这些资源并学会发挥它们。”
相比起技巧,萨提亚认为治疗师本身的魅力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一环。这段话反映了她的价值观:
让自己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是一件令人敬畏的工作。为了配得上这个目标,个体需要不断发展自己的人性和成熟度。……而无论我们使用何种技术,属于何种哲学流派或家庭治疗流派,我们实际做的工作就是将我们作为人类的一面慢慢灌输到他人身上。
02 萨提亚模式的艺术
一句话概括萨提亚的治疗目标,就是提高家庭内成员的自尊。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萨提亚提到:
在从事家庭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家庭生活的四个方面不断出现:1)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我称之为自我价值感;2)人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我称之为沟通;3)人们遵循着他们应该如何去感受和行动的规则,这些规则最终发展成为我所说的家庭系统;4)人们与其他人以及家庭外的组织发生关系的方式,我称之为社会的联系。
在所有有问题的家庭中,都存在这些问题:
- 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很低;
- 沟通间接、含糊,不真诚;
- 规则严格、非人性,而且不可谈判、永恒不变;
- 家庭以畏惧、谴责的方式与社会发生联系。
在萨提亚看来,健康的家庭是成员能够寻求他们所需的场所,是需要得到满足、个性得以发展的场所。如果家庭不允许有个性,那么成员则不能发展自我价值感;如果父母给彼此的信息不一致或混乱,那么代际间的沟通则会令人困惑;如果父母是低自尊,那么他们沟通起来会很糟糕,也会导致其孩子产生低自尊。
所以,要持有这样的信念:
- 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应对和成长所需的内部资源。
- 人们在彼此相似的基础上建立联结,而在各具差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成长。
- 人们在本质上是好的。要想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相联结并确认它们,他们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内部财富。
- 迈向整合统一的一个目标即是接纳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在他们本身具有的个性水平上与他们交往,而不是仅仅与他们的父母角色沟通。
- 表里一致和高自尊是最主要的目标。
- ……
这份信念清单很长,但都反映出萨提亚乐观、积极、善良的治疗风格。这也是观摩萨提亚治疗过程带给我的感受。她以温暖的、支持性的、亲切热情的、真诚的,而且是幽默的、快乐的的形象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家庭治疗师。
03 萨提亚模式的技巧
萨提亚在漫长的实践治疗中,总结了很多独特的技巧。篇幅所限,挑四个技巧来简单理解。
幽默与隐喻
来访者走进治疗师,多少会感到拘谨。破解刚见面时的尴尬,萨提亚经常会使用幽默或隐喻方式,来营造轻松友好的氛围。
幽默可以淡化问题严重性,让家庭成员不带任何防御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笑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工具,它可以改变家庭看待自己的方式。”
隐喻也是萨提亚经常使用的语言技巧。她经常用“罐子”隐喻来量化自尊或自我价值。
我的童年是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家农场里度过的。我们家的后门廊里放着一只很大的黑色铁罐,罐子有三条腿,圆圆的很可爱的那种。我母亲向来都是自己做肥皂用,所以,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这只罐子里都装着肥皂水。每到夏天打谷队来的时候,罐子里就装满了炖菜。其他时候,我父亲就会用它们来积攒肥料,给我母亲种的花施肥。渐渐地,我们就称它为“三用铁罐”。谁要是想用罐子,就要先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现在罐子里装着什么,二是罐子满到了什么程度。
隐喻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使用了一种不具威胁性的方式传递信息,同时,这个方式也让来访者保留一部分想象空间,增强学习效果。
积极重构
萨提亚很看重语言艺术。在《与家庭一起改变》中,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治疗师与来访者来开展了这样一段对话:
- 治疗师:“戴夫,我想知道你是否能为你自己和你的家庭带来希望。你能具体地告诉我,你来到这里希望改变什么吗?”
- 戴夫:“嗯……我觉得我们只是没有像一家人一样紧密……好像缺少了一些东西……我不太确定。我也不明白。我处理不了。”
在这段简短对话中,有一个语言模式,称作语言假定或预设。治疗师没有问来访者“是否希望改变”,而是预设他确实希望改变,以此引导家庭开始关注改变和希望。
可以感受预设式的提问(后者),如何引导来访者关注最重要的问题:
- 你有希望吗? 你的希望是什么?
- 你有没有经历决定来这里的过程? 你决定来这里的过程容易吗?
- 你们每个人都想要改变吗? 你们每个人想要的具体改变是什么?
积极重构也是萨提亚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巧。她常常会将有问题的行为和反应方式进行重构,以此引出行为之下的积极意图。
例如,在《萨提亚治疗实录》提供的案例中,当孩子指责父亲“坏脾气”,萨提亚将该表达替换成“他发表自己想法的方式。”
- 孩子:要是他可以控制住脾气,在大吼大叫之前尝试跟我们沟通,那该多好啊。
- 治疗师:我明白。因此,有时你认为,爸爸认为你做了某些事情而你没有做,但是你不知道如何告诉他,或者他不听你解释,类似这样的事情。这是你要表达的吗?
重构消除负面情绪,引导来访者关注信息而非情绪,引导来访者将指责化为信息寻找。重构帮助来访者转变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以一种积极的、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
04 沟通模式
在萨提亚模式中,她提到的沟通模式让我印象很深。萨提亚认为,在问题家庭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很低,且他们的沟通是间接的、含糊的或不真诚的。看这个例子:
- 妻子:你昨夜去哪里了?
- 丈夫:你总是冲我唠叨不停!
不良的沟通模式有四种: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如果自我、情境与他人构成生存模型,这四种沟通模式,要么其中一个要素被掩盖,要么三个要素都被掩盖。
试看下面的具体解释。
讨好
讨好,是漠视自己的价值感受,将权利拱手让给他人,并对所有事情点头。就如下图所示,讨好者会对他们在交往中的人和情境给予充分的尊重,却毫不在意自己的真实感受。
他们的身体姿态是卑躬屈膝的,他们的内心独白常常是:
- 我不值得一提。我不值得被爱。
- 我决不能让别人生气。
- 这全是我的错。
指责
指责是一种漠视他人,认为只有自己和情境需要考虑。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你细心留意,或许能听到背后意图是想获得关心,但嘴里吐出来全是责备的语气。
他们的身体姿态是大叫大嚷,常常使用的话语是:
- 你从来没做对过一件事。
- 你怎么回事?
- 这全是你的错。
超理智
超理智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仅仅关注环境背景,并且通常仅限于数据和逻辑水平。他们经常提到准则和“正确的”事情,使用抽象的语言和冗长的解释,例如:
- 一切都是学术的。
- 一个人必须有才智。
打岔
问题家庭还有一种常见的沟通模式,打岔,它是超理智的对立面。与打岔者相比,超理智者显得沉默而稳定。而打岔者仿佛一刻都不能保持静止,他们企图将别人的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话题上引开,不断变换想法。
对于打岔者来说,自我、他人以及与他们互动的情境都没有任何价值。他们言语常常毫无意义,脱离重点,在对话中离题万里。他们的内心体验是:
- 没有人关心这个。
- 没有属于我的地方。
因此,打岔者通过打断获得别人的注意。
这四种沟通模式,也可被称为生存姿态,是适应家庭氛围慢慢养成的。当最基本的爱和被爱的渴望受到威胁时,讨好、指责、超理智或者打岔,成了家庭成员维持一段关系的手段。甚至被延续到成年,直到被激活,被用于与重要他人的交往中。
表里一致
四种不良的沟通模式都是低自尊的表现,而高自尊的表现则是表里一致,这是一种尊重自我、他人和情境的沟通方式。
表里一致是一种既尊重自己感受,也能够理解和接纳这些感受,它包括倾听我们的知觉和期望,通过触摸深层渴望,将这些知觉和期望转化为一种满足我们需求的可靠方式。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沟通方式,借助这种沟通方式,萨提亚希望人类能进入一种被称为灵性的、和谐的生命状态。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来访者表达在言语和感觉上的差异,那么治疗的任务首先是探索,是什么阻碍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不一致,然后再消除这一差异。根据“自我、他人或情境”要素的缺失,添加新的内容,转变生存姿态。
例如,给讨好者增加一些对自我的觉察;给指责者增加一些对他人的觉察;给超理智者增加一些自我和他人的觉察;给打岔者增加一些自我、他人和情境的觉察。
并不是“消灭”,而是增加。通过在已经存在的事物中增加别的内容,让每一种生存姿态都以新的面貌出现。
05 家庭雕塑
最后,不得不提家庭雕塑。家庭雕塑就像行为艺术,随着治疗师对整个家庭发展状况的了解,治疗师会引导家庭成员,利用姿态和躯体形象,并配合距离与亲密度来雕塑出彼此的关系,以此展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关系模式。
在雕塑的过程中,家庭成员能够直观地将过去的经历呈现在此时此刻,这比语言更能让人受到触动,这将能帮助他们从功能不良的场景转变为具有支持性的关系系统中。
如《萨提亚治疗实录》展示的这张图,萨提亚通过雕塑技术,让家庭成员呈现出强弱顺序。
06 结 语
在一众男性为主的治疗大师中,萨提亚模式透露出的女性气息十分浓厚。她睿智、温暖和温柔,她用这样风格治愈一个一个家庭。
在萨提亚看来,家庭生活就像一座冰山,很多人只是看到冰山之上的生活,而冰山之下发生的“不知道”的事情,常常会让家庭置于危险的进程中。所以在五岁时,萨提亚已经立志成为“孩子们的侦探”,帮助他们侦察父母的情况。她也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出色。在一个“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师”评选中,她排名第五,米纽庆排名第三,鲍文排名第七。
改变家庭即改变世界;问题本身不并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萨提亚寄语:
我希望我们能找到一种更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是我们能够在相遇时真正感受到对方眼睛里闪现出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