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同事总让你崩溃?学点心理学,摆脱精神内耗

蒲素 开智学堂

作者:蒲素 来源:原创

为什么职场上有些人总让你心累?你是否认识那些内心充满矛盾的人?你是否饱受人际困扰,以至于深夜无法入眠?近年来,我们都在尝试“反精神内耗”,希望缓解内心冲突,消除自责、焦虑和犹豫的情绪。

方法似乎很简单。例如:发疯、躺平、拒绝 PUA、佛系,以及把所有问题归因于他人等。这些方法有时有效,有时无效,尤其在一些不得不面对的场景下,基本无效。

怎么办呢?今天我想与你分享一些心理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建立对人性的理解,可以减少心理内耗。

01 同事很烦人?

同事并非完人,谁没有遇到过几个让人头疼的同事呢?哪个同事身上没有缺点?谁没有因为同事的糟糕行为而感到抓狂呢?

摆烂的实习生 A

做事有头无尾,容易犯基本错误,无法独立承担项目。如果运气好,他至少会尽心尽责的完成任务;如果运气不好,交给他的事,回头一问三不知。你是不是要吐口老血?

情绪化的同事 B

做事风风火火,情绪大起大落,容易负面解读他人行为,一副“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理。一有机会,就会跟你吐槽 A 同事、B 同事、C 同事。听久了,你是不是会疑惑,为什么他总是情绪化、戏太多,甚至对小事也反应过激?

完美主义的同事 C

做事对每个细节都要求极高,无论是项目报告的格式,还是会议上的每一句话,都要一丝不苟。虽然这种态度有时能提高工作质量,但也常常让人感到压力山大。你会不会自我怀疑:他是不是在故意挑剔?为什么他对每件事都这么苛刻?

还有爱甩锅的同事、自作聪明的同事、八卦的同事……愿你职场顺利,遇到的都是好同事。如果遇到烦人的同事,以至于自我内耗,怎么办?你可以试着用大五人格来理解自己和他人。

02 什么是大五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具备理解自己和他人性格的能力。比如,你可以试着用 10 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或描述身边 1-3 位朋友,是不是很容易就能写出来?

但在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时,我们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与自己截然不同?尤其当对方的行为模式超出我们预期时,不禁会想,为什么他如此焦虑、扭捏、刻薄?或为什么他如此坦然、一根筋、缺乏责任心?

在心理学史上,心理学家们试图通过人的行为来揭示背后的人性规律。提到心理学,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弗洛伊德,及其梦的解析、自我、本我、超我等精神分析理论。

但随着心理学研究逐渐从定性转向定量,一代又一代心理学家通过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相对稳定性,且具有神经科学证据的五个维度,从而提出了大五人格理论,用于解释个体行为倾向。

大五人格理论包括五个核心维度:

外向性:描述一个人是否倾向于社交、爱冒险,并能从社交中获得能量。与之相对的是内向性,表现为更喜欢独处,从独自活动中恢复精力。

宜人性:描述一个人是否倾向于对所有人保持友好、乐于助人、性情温和。宜人性得分较低的人,通常更自我中心,较少考虑他人感受,不那么宽容。

开放性:描述一个人是否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富有想象力、兴趣广泛。开放性得分较低的人更保守,偏好常规和稳定的事物。

尽责性:描述一个人是否倾向于一丝不苟、可靠、坚持不懈。尽责性得分较低的人,较为随性潇洒,更倾向于灵活应对、不拘一格。

神经质:描述一个人是否容易体验到负面情绪,脆弱紧张。神经质得分较低的人情绪较为稳定,对负面信息的觉察较少。

图片图片来源:《人格心理学》P145

大五人格并不是简单地将人分为几种类型,而是通过每个特质的不同强弱程度来展现个体差异。大五人格测评通常使用 1-5 分的量表来评估,特质得分差异较大,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特质的不同组合方式也反映了人格的复杂性。

相较于像 MBTI 这类基于心理倾向分类的工具,大五人格还拥有更多的科学证据支持。通过纵向研究和跨文化验证,大五人格在不同文化中展现出一致性和稳定性。另外,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不同人格特质与大脑特定区域或神经网络具有关联性,为大五人格理论提供了生物学层面支持。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较难改变,但在一生中仍可能会受到年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发生微小或中等程度的变化。

03 如何通过理解人性,减少职场内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应用大五人格理论来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当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多理解时,许多人际困扰就会随之减少。

1、宜人性:他人的感受 VS 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是一个宜人性高的人,通常可以很敏锐的觉察到一个人是否友善。同时,你会倾向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大多数人,甚至在糟糕情境下,你也可能不自觉地为别人找借口,甚至妥协。

例如,当我注意到同事很爱讲“不是,我认为……”句式,这让我怀疑她是不是刻意反驳,或者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什么得罪了她。

进一步观察后,我发现她对待其他同事也是如此,这只是她的语言表达习惯,并非有意攻击我。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好奇:为什么她会这样说话?

用宜人性来解释其实很简单。宜人性高的人注重保护别人的感受,而宜人性中低的人总是倾向于关注自己,更在意自己的表达,除非是经过刻意训练,或者受到外在环境约束。

因此,这时可以选择放下自己的执着,或者绕一绕,保持适当距离,减少自己的情绪内耗。

2、尽责性:必须负责到底 VS 遇到阻碍不解决

尽责性高的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十分靠谱。但我们都有遇到过不那么负责的同事或合作方。这种情况下,我常常疑惑:为什么一个成年人无法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当同事无法独立承担工作,或者遇到问题却不解决,进而影响我的进度时,我常常会感到恼火。例如,有一次我和一位工程师沟通,他接受了需求,却进展迟缓。问及原因,他表示需要找人协助解决问题,但并未主动去处理。

面对这种回避和不尽责,我当时非常生气。直到用大五人格分析后才理解,原来他的尽责性较低,加上内向,使他在遇到人际阻碍时倾向于逃避。

通过了解一个人的大五人格,我们可以提前预判对方是否可靠。如果尽责性不高,而又必须与之合作,就需要设计机制来降低风险,同时也要调整自己的预期,避免着急上火而徒增烦恼。其他特质维度,如神经质和外向性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

在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和外向性较为容易识别,比如看一个人是否容易发脾气、对细节是否过于敏感、是否热爱社交等。而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则相对不易识别,通常需要在不同场景下收集数据,并结合理论理解,避免片面贴标签或误解。

04 小 结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受伤的是我,学习的还是我?

我的答案很简单:学完心理学,可以对很多人性问题释然,帮助我们少着急,减少职场人际关系中的内耗。长期来看,还可能避免一些由人际压力引发的健康问题,有助于告别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各种结节等,延年益寿,是不是觉得学习也很值得呢?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很多早期理论已经被更新迭代,但大众科普图书市场并没有完全走入大众视野。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与大五人格有关的书单: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大五人格理论,推荐《极简个性心理学》《职场大五手册》。对于人格理论的发展,可以参考《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

如果你希望测测大五人格,可以从这里参与测评:https://c.dongmu.cc/

祝你职场中关系顺遂,远离内耗,轻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