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境论」这门课,怎么才能学出“味儿”来?教研视角,带你关注这些细节

林彤 开智学堂

作者:林彤 来源:原创

美好生活·情绪情境论首期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还有不少同学仍然在反复回味、琢磨课程的内容,我被大家的学习热情深深打动。

所以,作为教研组成员,我想从教研的角度出发——即课程内容组织与编排的角度出发,分享一些课程的小细节、小亮点,帮助大家更好的吃透课程内容。

如果大家对情绪营背后的故事感兴趣,也欢迎阅读琬文的这篇文章:情绪情境论教研背后的故事。

01 如何用“思想实验”,驳倒做“实验科学”的心理学家?

阳老师最擅长的认知方式之一是“思想实验”,也就是通过思想实验、逻辑推理等方式来认知与解决问题。

做学问,就是在解决争议,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群高水平的人围绕着关键问题而“吵架”。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用思想实验的方式来“吵架”,那么对方大概率也是用“思想实验”的方式吵架——要不然,看起来在鸡同鸭讲。

但是,上过课的同学们都会发现,本课程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涉及的情绪科学家,统统是都是做实验的,用数据支持结论的。

显然,这些心理学家和阳老师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

那么难题来了,两种不一样的认知方式下,阳老师是如何漂亮地“吵架”且吵赢对方呢?

一些前提条件是不用再说了——例如阳老师高质量且海量的知识储备,这些构成了进攻的基础弹药。

但是这些弹药,怎样才能瞄到这那些专家们的理论痛点,而不是在平行时空里发空弹?阳老师的做法,就是把对方拉到自己的场域内。

怎么做?就是把这些科学家的理论观点进行抽象、归纳、演绎。简言之,把对方实证的内容,变成了思想实验的素材。

举两个例子,大家更能明白:

第一个例子是第二章的开头部分——“用简单的数学符号重新理解三个流派”。在此处,阳老师用了非常简单的数学符号,把三大流派的情绪概念本质提炼了出来。

例如,基本情绪论中情绪概念的数学表达是Emotion i = (a, b, c, d, c, f) 这个做法极其精巧优雅,因为它把不同测量手段、测量维度等的研究结果,放在了一个可以比较的抽象维度,继而阳老师就能够在此基础上逐一批判与反驳。

第二个例子也来自第二章的前半部分,阳老师在引出情境的重要性之前,在提出了“情境”的重要性之前,从哲学的角度,批评了传统情绪心理学家的默认假设:源自笛卡尔的身心分离假设。继而再引出中国哲学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并顺延提出“情境先行”的重要观点。实在太妙了!这种釜底抽薪式的学术辩论,让人大呼过瘾。

02 如何简洁优雅地组织海量内容?

众所周知,阳老师的课程,门门都信息量爆棚。然而,比海量信息更难的是,如何把这些信息巧妙地组织在一起,而不是变成教科书般的信息大杂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教研中非常关注的点。

第一是权重意识。权重意识贯穿了整个教研过程,阳老师反复强调——要完整,但不要面面俱到。翻译为人话是,该有的都要有,不重要的就简单略过。所以,大家听课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那些阳老师讲得最有激情、最详细的点,这种做法对比从头到尾每个字不落平均用力的学习方式,反而更容易抓到重点。

第二是图像化思维。图的好处胜在直观,但这里更值一提的是,图更是一种抽象表达。换言之,理论课里涉及逻辑和定义的的图,不是随便差不多的图,而是每个细节都师出有名的——用什么形状,形状是否填色,形状的大小,指向的方向等,都和背后的关键信息紧密相连。

举个例子,第二章里,在讲“情境可供性”的四类个类别时,图示中的“情境”,是以一个“空”的圆圈表示,而不是一个实心圆表示。这个细节是为了强调的情境中的“可能性”,而不是实在的必然性。

类似的严谨细节还有非常多,大家可以试着都找出来,细细品味,发现更多内涵。

03 如何写出容易操作的实践策略?

本次课程 10 章内容,有一半是实践策略内容。这也是本课程的定位——让大家学以致用,在情绪面前更从容应对。

但是,怎样才能写出大家能用得上的情绪调节内容呢?

教研过程中,阳老师反复强调,实践的知识,就是工程学的知识——解决怎么做。围绕“怎么做”,其实关键要点无非有这些:应用边界、实操细节、应用实例。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应用边界”,它是大家学习实践策略里要重点关注的地方之一,因为它暗示了这样一个前提:我们不能拿着一个锤子,满世界找钉子。

大多数人的情绪调节方法,往往是单调的——比如,像我们东亚群体,大多数人会高频使用“抑制”策略。这造成了很多情绪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

这也是阳老师在第十讲里反复提到点——我们课程提供这么多的调节策略,目的是让大家能灵活地组合使用。

04 写在最后

这次教研可谓痛并快乐,一方面,我感到压力山大,好多次都怀疑自己,可能要搞砸项目了。但与此同时,我也非常庆幸能够参与进来。除了技能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对环境很敏感、情绪暴起暴落的“豌豆公主”,我实在太需要情绪调节良策了。

而这一次,我终于顶着高压,没有情绪崩溃,一边实践课程里的调节方法,一边给各位写课件。这个无缝对接的情绪调节实操经验,也是我这次教研里最有趣的一抹色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