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由市场经济?请看这本经典著作

方馨 开智学堂

作者:方馨 来源:原创

翻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我们会发现……

18 世纪的英国,人潮向都市聚集,资本向前景看齐;18 世纪的西方,交换遇见了天花板,水运成了标准答案。

回望我们身处的当下,我们会发现……

21 世纪的中国,人流向城市汇聚,投资向风口靠近;21 世纪的东方,交易碰见了周期,出海成了解题思路。

如果,所有的人性,都是相同的人性。那么,昨天、今天、明天的一切,都是同样的历史。我们,就这样站在时代脉络上,顾后,瞻前。

那么,《国富论》这本书,到底给了 21 世纪的我们哪些启示呢?

图片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去回答这个问题:

\1.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存在分工? \2. 劳动为什么是商品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 \3. 《国富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下面,我们一点点来说。

01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存在分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社会中为什么会有医生、教师、企业家、烘焙师、厨师、酿酒师等具体的分工?

说起源头,就要追溯到 8 万年前的狩猎采集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主要以部落为核心,进行各种分工劳作。有人,出门狩猎;有人,出门采摘;有人,制造弓箭;有人,修缮屋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举个例子。在部落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箭的人,他用自己制成的弓箭,跟其他人交换,比如交换兽肉,结果他发现,与其亲自去野外狩猎,不如跟别人交换。

因为交换得到的要比自己狩猎得到的更多。这个正反馈,促使他把制造弓箭当成自己的主要业务,在部落里成为一个专业制造弓箭的人。

在部落里,跟他们类似的人很多,他们也都打算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建筑师,成为酿酒师,成为烙饼师……

渐渐的,就形成了最原始、最基础的社会分工。

斯密在《国富论》中,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人类之间存在的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

那么,我们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存在交换倾向?斯密在《国富论》中给出的答案是:人内心深处披着利他外衣的利己心。为什么这么说?

斯密认为,社会分工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交换,而交换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人类随时随地都需要同伴的协助。但是,我们又不能一直依赖同伴的协助。所以,在利己心之上,衍生出了一种利他心。

我们需要某些协助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说一些能够让对方感觉有利的话,做一些让对方觉得有利的事情,从而更容易获得对方的协助,最终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在这种频繁的交换下,社会分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理论。

所谓分工理论,是指社会可以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让每个人都可以专注在自己擅长的工作上,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这个理论,也是工业革命、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比如,在工业生产没有融入分工前,生产一个扣针,一个人需要完整做完抽铁线、拉直、切截、削尖等一系列工序。完成这些工序,可能一天只能做出一个扣针。

在工业生产融入分工后,有人专抽铁线,有人专拉直,有人专切截……不仅一天可以做一个扣针,还能做十几个扣针。

这就是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这种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为什么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呢?斯密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人员熟练度和专业度得到了提升。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也表明,专业化是让个人或国家各自集中精力去完成某一种(或一系列)任务,让每个人和每个国家都能够发挥它们的特殊技能和资源优势,而不是让每个人都以平庸的水平去做一件事。

劳动分工就是把生产划分成许多细小的专业步骤或工作任务,然后把合适的任务分给大家。比如,让高个子去打篮球,让有头脑的人去当老师,让能说会道的人去推销汽车。

而要胜任一个职业,他往往需要接受的专业训练,需要通过很多很多年。比如,培养一个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需要14年。工作上的熟练度和专业度,只能靠时间和行动的积累,没有捷径。

第二,减少了时间浪费。

从一个任务换成另一个任务,中间会有时间被浪费。研究也表明,人要从一个任务完全切换到下一个任务,至少需要十分钟。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也提到,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性,就需要使用大块的时间去完成。因为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它都有一个最小的时间投入值。如果每次投入的时间都小于这个值,不仅不会有结果出来,还会白白浪费掉很多时间。如果想要完成任务,下次需要从头开始。

第三,机器的发明。

机器的出现,省掉了很多人力,也让工人变得更为专注。这种专注度,也让工人更容易发现实现目标更简易的方法,帮助企业更好迭代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分工有很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分工并非万能。

分工源于人的交换动机。所以,分工的程度,会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也就是说,市场大小会限制分工程度。所以,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感知到市场的限制。这个时候,怎么办?

以前主要依靠开发水路,现在主要是准备出海。斯密在《国富论》中也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分工:行业内分工、行业间分工和国际分工。

行业内分工,是指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工,如制造业中的生产、销售、物流等不同环节的分工。

行业间分工,是指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工,如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合作。

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

当企业在国内发展受限的时候,就会把视线看向外面。也就是说,大家会从行业内合作、行业间合作,看向国际合作。

水路的开拓,就让大家从行业内合作、行业间合作,成功转向国际合作,市场变得更大,各行各业的分工也得到了更好的改良和发展。

斯密也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行业的生产效率,发现那些分工程度更高的国家和行业往往生产效率更高,国家财富也更加丰富。

02 劳动为什么是商品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

什么是劳动价值理论?所谓劳动价值理论,就是把劳动看成商品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这个理论,是斯密对“价值”这个概念的一种全新的解释。

斯密认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代表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代表交换其他物品的能力。我们把前面的效用叫使用价值,把后面的效用叫交换价值。

而在马克思看来,交换价值建立在使用价值之上,使用价值会因为情境而发生变化,但是交换价值是偶然的。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货币的原因。货币出现之前,市场基本是以物换物,以商品换商品。但交换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个问题。

比如,A 有香蕉,他自己没办法全部消化掉;B 有牛肉,他自己可能还不够。这个时候,A 肯定是愿意跟别人交换的,B 可能也愿意交换,也可能不愿意交换,这主要取决于交换的另一方是不是有 B 想要的东西。如果 A 想要交换牛肉,但 B 并不想要 A 手里的香蕉,那么双方就会陷入无法交换的处境。

为了避免这种交换上的不方便,货币应运而生。它的出现,让所有物品都变得可以衡量,可以平等交换。以前更多是把牲畜当作通用的交换媒介,进行交易。比如,一头牛可以换一匹马,可以换 2 件衣服,也可以换 3 斤香蕉。

当然,区域不一样,交换的媒介,大家达成的共识,也就会不一样。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货币形式。而且,不同的货币能交换到的东西的数量还不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大家愿意彼此交换,是因为大家默认交换的东西,背后的价值是一样的。比如,一把椅子能换回两块麻布,也能换回来 100 个鸡蛋,说明它们背后拥有同等价值。

只有拥有同等价值的商品,才能完成交换。只是交换的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的比例会有一些差异。

那,这些差异,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斯密认为,是制造商品过程中付出的个体劳动决定的。在他看来,从社会分工出现开始,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商品,只有一小部分会留给自己,其他的都会用于跟别人交换,去依靠别人的劳动。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是贫穷,还是有钱,主要就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也就说,看他能买多少商品。

一个人拥有某个商品,但是自己不用,而是愿意跟其他人交换,那么这件商品的价值就等同于他能够买到的或者支配的劳动量。

由此,斯密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商品的真实价格,就是生产商品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无数的辛苦和麻烦。

对于交换到的商品而言,它真实价值就是别人生产商品所付出的辛苦和麻烦。哪怕我们用货币或者货物交换到了商品,也是在用劳动做交换。货币和货物的本质,就是劳动背后的辛苦和麻烦的转移,让别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所以,在斯密看来,劳动才是价格的第一性原理,劳动才是商品的真实价格。钱财、金银,只是一种名义价格。它仅仅代表我们能支付,我们能交换到对应的商品,它是一种劳动支配权。

其实,不仅商品有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劳动也一样。劳动的真实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劳动的名义价格,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数量的货币。也就是说,劳动者是穷是富,劳动报酬是坏是好,不跟劳动的名义价格成比例,而是跟劳动的真实价格成比例。

劳动衡量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但一切商品的价值,并不根据劳动量估定。为什么呢?因为要确定两个不同的劳动量的比例,是很困难。

两种不同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往往不是决定这比例的唯一的因素,它们的困难程度和精巧程度,也是需要考量进去的因素。比如,写一百万字的书与写 1000 字的文章相比,同样是一小时,背后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加工的劳动量是不一样的。显然,前者劳动量更高。

而且,其中的困难程度和精巧程度,没有任何精确指标可以进行衡量。也正因为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存在这么一个问题。所以马克思才在斯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利用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去衡量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

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商品中凝结着抽象的人类劳动,它的价值量由劳动量来衡量的。而劳动量又是由持续的劳动时间来计量的。但这个劳动量不是个体的劳动量,而是整个社会中某一个群体的平均劳动时间。

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人们为生产某种产品必须使用的平均劳动时间,且商品价值与其成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所以采用的平均劳动时间,而不是个人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从个体差异角度考虑。比如,同样的活,有人干得快,有人干得慢,这就很难去衡量商品的交换价值。一旦采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就容易得到合理的交换价值。

斯密倾向于把交换当作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属性,然后把这种行为解释为普遍的人性。而马克思倾向于从不同的人所身处的社会关系进行考量。

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斯密的古典劳动价值理论之间最大的区别。

##

03 《国富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一:换位思考,持续利他。

人人都有利己心。

当我们需要某些协助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对方的利己心,说一些对对方有利的话,做一些对对方有利的事情。这样更容易获得对方的协助,最终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比如,我们要创业,要做自媒体,要做小红书,我们应该看市场中受众的反馈,应该看行业头部的 KOL 在做一些什么事情,在发一些什么文案,评论区有哪些反馈,而不是从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出发,直接去做事。

如果直接从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去做事,结果可能并不会很理想。

启示二:出海,企业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出海是企业的必经之路?

社会分工源于交换,交换又受限于市场大小。只有打破市场的局限,交换才会被扩大。而贸易的本质恰恰就是交换。在经济下行的当下,出海,就变成了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未来,社会分工也会因为企业出海得到进一步改良和发展。比如,在新的社会分工中,人的视野会变得更为国际化。比如,在新的社会分工中,会有更多外来文化和习惯的融入,这或许就需要我们保持足够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掌握更多元的技能,去拓宽自己的认知。

出海,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流通,发展了企业的业务,也给人带去了更好的发展。从这角度看,我们确实已经站在了新时代开启的一个脉络上。

启示三:货币是交换媒介,劳动才是交换的第一性原理。

自从废除了奴隶制之后,我们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不需要一辈子只为一个“地主”劳作,不需要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不需要为一位老板服务终身。

我们现在比以前有了更多自由,但我们依旧习惯以某个工资价位把自己租出去,把自己的时间租出去,把自己的劳动租出去,也依旧习惯在上班时间做其他事情,认为是占了公司的便宜,占了老板的便宜。

但事实上,劳动是自己的,时间是自己的,能力是自己。

为了对得起自己的时间,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劳动,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去掌握主动权,去构建自己的根据地,最终形成自己的“生产工具”,比如作品,比如资本,比如产品。然后再通过作品、资本、产品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活在他人的想象之外。

所以,找工作真正重要的,不是公司有哪些福利,有多少假期,而是这份工作,能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能不能让自己构建起自己的“根据地”和“生产工具”,让自己在未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可能性。

04 结 语

理论、数据随时过时,鲜活证据永存世间。

阅读经典,就是让我们站在时代脉络之上。顾后,完成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瞻前,完成过去与未来的对话。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和永恒不变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