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老师专访:美好生活,从情绪开始

阳志平 开智学堂

一休说

5 月 13 日 17:42,阳志平老师带队开发的《美好生活·情绪情境论》课程正式上线了!上线后仅几个小时,就有近 200 位伙伴报名参加。为何情绪问题如此重要?情绪情境论较传统情绪理论有哪些挑战和超越?情绪情境论最独特的观点是什么,又将如何直面时代大问题,有效改善人们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相信在一休对阳志平老师的采访中,你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Q1. 情绪问题为何如此重要

自从 1998 年踏入心理学研究及应用领域以来,我做的许多工作都与情绪相关。

2002 年至 2016 年期间,我与多位国内外学者合作,开发了众多与情绪相关的测量工具,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测验、心流体验测验、主观幸福感及幸福表现行为测验等。

2008 年至 2022 年期间,我先后设计与发明了众多情绪训练的产品及方案,例如情绪桌游、情绪训练机器人和情绪卡牌等。其中,首批情绪桌游在 2008 年即上线。

2015 年,创办儿童脑科学公司爱贝睿之后,我带领团队为孩子们开发了多种情绪桌游。它们分别是帮助孩子识别情绪的《情绪星球》、强化积极情绪的《情绪大营救》以及愤怒管理的《和生气做朋友》。

在我看来,情绪问题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问题。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一切复杂度都上去了,认知复杂度、人际复杂度、信息复杂度、任务复杂度等等,然而,我们依然还在使用两百万年前定型的大脑。每天,我们都在重度损耗自己的大脑;每天,我们都在想方设法伤害自己的情绪;而每夜,我们还在刷手机与失眠。长此以往,总有一款心理健康疾病等着你。

自从 2021 年提出人生发展学,同步创立「情绪情境论」之后,再带队开创人生发展咨询业务,我依然强调情绪的重要性。督导人生发展咨询师时,会不断建议从情绪入手。道理很简单,是因为:情绪改善了,积极情绪变多了,来访者自然容易有灵感,最终做出更有创造力的选择、发现更有竞争力的作品形态或者赛道或者公司方向或者自我定位等等。

积极情绪饱满 => 更易出现灵感,创造力更强 => 发现更多的机会 => 获得更多的人生资本 => 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

不断持续这个循环,就会迎来更好的人生发展。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消极情绪之下,感受的多半是防御、恐惧、回避等,生活中的机会自然也看不到。

我对情绪的重视,还跟我的第一位心理学导师郭德俊教授有关。20 年前,我在一所大学的心理系就读本科时,恰逢心理学家郭德俊先生退休后,被学校返聘,担任情绪心理学课程导师。她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与其丈夫同为知名心理学家,在学术界德高望重,被后辈们尊称为「先生」。她是中国情绪心理学的先驱与奠基者之一。正是在郭德俊老师的指导之下,我的一篇论文曾获首届北京市挑战杯科研竞赛特等奖。

另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情绪科学家则是莉莎·费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教授。她是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美国与加拿大科学院院士。她提出的情绪建构论被视为当今情绪科学领域的颠覆理论。我的很多工作都是在巴瑞特教授基础之上开展的。我主编的开智文库出版了巴瑞特教授的经典名著《情绪》,并且协助她于 2019 年举办新书发布会。

Q2. 情绪情境论如何挑战传统理论

自 21 世纪以来,情绪科学领域分别发展成以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为代表的基本情绪学派和以巴瑞特为代表的情绪建构论学派。然而在我看来,这两个流派都像是盲人摸象,各自犯了严重错误。

什么是情绪?

以艾克曼为代表的情绪科学家将情绪视为人类进化习得的产物,他认为人们拥有 6 种基本情绪。它们都拥有相应的大脑结构特征,并且会出现特定的行为反应。

然而,这种观点受到了以巴瑞特为首的科学家的严厉批评。她认为情绪不仅是进化习得,还受到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且认为 6 种基本情绪在神经科学层面没有任何证据。同样,即使经历同样的情绪,不同的人会拥有不同的面部表情。

更多参见我的文章:情绪,你知道的也许都错了

然而,巴瑞特的理论真的没有瑕疵吗?我在 2021 年提出的「情绪情境论」,对双方的观点都进行了更深刻的批评,在两大流派基础上形成了情绪科学的新观点「情绪情境论」。我认为,情绪是个人与情境交易的产物

进化也好,文明也罢,巴瑞特教授没有意识到,进化与文明对人类的双重影响,虽然不会具象为特定的面部表情、特定的大脑结构,但情绪作为人类的一种自动化反应机制,依然会体现在每个人身上。

人类有多少种情绪?

以两大学派的主要观点为例,艾克曼认为人有 6 种基本情绪,而巴瑞特认为人的情绪概念是无穷无尽的。

然而,我的「情绪情境论」认为,人类形成的情绪概念也受限于人类大脑的有限信息加工机制。虽然大脑能体验到无穷无尽的情绪概念,但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被我们反复觉察和高频使用的情绪概念是有限的。

从这点上说,艾克曼的学生,心理学家科特纳(Dacher Keltner)对巴瑞特教授的攻击是对的。科特纳提出的语义空间论,首先从视频网站上提取了所有能找到的与情绪相关的几万个短视频,然后找到众多参与者,让他们对筛选出的视频进行情绪评分。最终得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果,确实存在 27 种被人们经常使用的基本情绪(Keltner, 2017)。

但科特纳的错误是什么呢?误将短视频这类面部表情当作情绪编码的核心依据。最终陷入到论证循环了。这也是巴瑞特教授非常不服气的地方。

我的「情绪情境论」可能才真正调和了两大学派的弊端——超越面部表情编码,更重视人类的身体动作表达。我们能一分钟一口气噼里啪啦地说出 100 多个字,然而在一分钟里我们能做的动作却是极其有限的。

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为什么目前众多情绪调节方法不够有效?以抑郁症为代表的情绪障碍反而变得日益普及?答案是,这些方法背后依据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一个典型的错误是,在情绪调节实践时过度关注情绪的外显认知层面

当我们能够将情绪体验用语言等方式外显表达出来时,对人类大脑来讲,这种情绪体验常常是短时间内难以修改的。

因此,我的「情绪情境论」认为,更高效的情绪调节是情境先行的。情境先于认知,只有优化情境,才能从根本上削弱消极情绪,增强积极情绪。

更多参见我的文章:关于抑郁症的新认识

什么是情绪?人类有多少种情绪?如何进行情绪调节?我基于前人研究以及多年积累,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情绪情境论」。

Q3.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情境先行

作为一名自 1998 年起进入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我对当前心理学的应用满意吗?非常不满意。我相信,很多业界专业人士也会不满意。只是,不少人虽然对现状不满意,但依然停留在传统思维、传统理论指引下的实践。

而我不想再走那些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错误的路线。在过去的 20 年中,我主导和参与了众多心理学相关项目,但也见证了许多失败。而归根结底,问题在于我们指导实践与行动的方法、理论、立意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其中最大的错误在我看来,就是人类中心主义

以治疗抑郁症为例,传统心理学理论关注来访者的认知偏差等等。然而,「情绪情境论」对此的观点截然不同,我们认为来访者关于自己情绪的自我认知并没有那么重要。

比来访者大脑感知到的认知更为先行的,是来访者产生情绪的环境。能够被大脑感知到的客观环境,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境。情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像水之于游鱼,空气之于飞鸟,情境也是包容我们人类一切活动的容器

传统心理学理论有一个较大的弊端,并不是情境先行,而是人类中心主义。过往的心理学家有一种过分自信的信念,认为个人能操纵情境,其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最为典型,它代表了人对情境的能动意志。

但班杜拉没有意识到,像自我效能这类个人对情境的操纵,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只是情境中的一小部分。情境中有大量的存在,是大脑无法感知、觉察的,但它在默默地工作,暗暗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多数心理学家大大低估情境的力量了。只有少数天才心理学家,如勒温、吉布森,才是真正重视情境。关于这部分的详细讨论,各位读者未来可以留意我的多本专书。目前可先从《聪明的阅读者》第 360 页读起。

Q4. 普通人如何改善情绪

从「情绪情境论」出发,我想给大家三个最重要的建议是:

不要以为自己能控制情境

情境中的确有少数要素是我们能控制的,比如人与物。然而,情境中有大量事物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你能控制如地震、战争这样的天灾人祸吗?你能控制风雷雨电这样的自然现象吗?它们却在后台默默工作,形塑着我们的情绪体验。

不妨一开始就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情境先行主义。这样你反而更易迎来好运。

我们不能控制情境,然而我们能够在包容我们的情境容器中不断迁移,从 A 点到 B 点,正如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如果太关心自己的情绪感受,那么会变得更加害羞内向。然而,再害羞内向的人,也有合适自己的情境。迁移到合适自己的情境,那么就容易找到自己舒适的社交方式,慢慢地绽放自己。

从有点感觉开始

你呆在什么环境下,有点感觉呢?

你做什么事,有点感觉呢?

你与什么人相处,有点感觉呢?

那么就多呆在这些环境下,多做这些事、多与这样的人相处。

我在「认知写作学」中强调,修辞以立其感。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修辞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发现感觉,创造新型认识,乃至人生意义。

人们是通过肉体与具身认知来感受这个世界的,而不是通过言辞与道理来理解这个世界的。

相对「理解」来说,「感受」更重要;相对「理性」来说,「感觉」更不容忽视。

感觉才能引发下一步的行动。没有感觉,谈不上行动。好比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先从「有点感觉」开始。婚恋不应陷入过度计算,而应从「有点感觉」开始。从婚恋抽象到人类行为,那么正是我在「人性系统论」中提出的「情境行动周期」。

情境引发感觉;感觉多了,才形成个人概念。当你想改变什么,不要在个人概念层面作斗争,而是从情境中「有点感觉」开始。情境未变,抑郁症患者如何修改自己的个人概念?岂不是自己拔自己头发升起来?情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它是一切感觉的容器

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拥有什么样的情境

传统心理学理论对待消极情绪,主要以共情、接纳为主。然而,这些多半是没什么作用的。更巧妙的做法是什么呢?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自己创设什么样的情境;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拥有什么样的情境。

例如,如果一个人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希望变得更放松,那么先从自己所处环境变得松弛开始。房间可以换成绿色的墙漆;床品也可以更换为嫩绿色。

同时,将可能引发紧张感的书籍、物品全部移除。私家车同样可以进行类似的改造。在办公室,尝试前所未有的发型搭配、服装搭配,以及不断给同事们讲笑话。出行时不必过度计划,可以随机选择一些目的地,例如随机报名参观几个博物馆或观看几场脱口秀。

Q5. 从情绪到美好生活

「情绪情境论」是我提出的人生发展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我的「关系角色论」、「战略自由论」构成「美好生活三论」。

「美好生活」是哲学家们、社会学家们常用的一个词,在心理学中颇为罕见。哲学家们,从美学到伦理学,都很关心「美好生活」。而社会学家们,发明了种种词汇,来对社会进行诊断,从「独异社会」「孤独社会」「加速社会」「倦怠社会」,诊断之后的目标是什么呢?依然是期待迎来一个「美好社会」

在我的心目中,期待用「美好生活三论」来回答时代大问题:如何应对时代病?

什么是时代病?我们正在面临越来越普遍的时代病。而这个时代最大的病是:人不再成为自己,美好生活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每个人都被时代、社会、文化、组织,甚至是自己异化了。而在我们被异化成功之后,我们又开始异化他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攻击与否定他人,典型的例子如极端的女权主义者和男权主义者。

我们不再追逐梦想,那些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正日益离我们远去。我们在看似追求个性化的过程中,却渐渐迷失自我,误将平庸当作成熟。

我们不再快乐,那些心流、幽默、平静等积极情绪,正日益离我们远去。我们日渐沉浸于焦虑与不安之中,每天被大量社交媒体的资讯冲击,却忘记了如何在生活的小事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我们不再欣赏爱,那些来自亲密关系和重要他人的深度关系,正日益离我们远去。我们日益孤独,不敢奔赴一段美好关系(工作关系、婚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而是或被动或主动地让那些曾经可以拥有的美好关系变成刺向自己与他人的尖矛利器。

然而,我相信,在任何一个不够好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迎来「美好生活」。

人生发展咨询已被 300 位来访者证明具有最为有效的三个作用,它们分别是战略、情绪与关系。因此,「美好生活」系列也从此出发,用线上课程、线下工作坊的方式,帮助你直面这些人生发展大问题。

在「美好生活·情绪情境论」线上课程之后,我将带领团队,继续举办以「情绪」为主题的系列线下工作坊。如何采取高效而温暖的小团体治愈,让更多人感受到情境中联结、共情的力量?以及发现自己所处情境中可以动用的更多情绪资源?

这就是我带领团队作出的一些新尝试。

小结

时代病了,还是人类病了?为何抑郁、焦虑与恐惧如此普遍?

时代病了,还是社会病了?为何每个人的行程都如此匆匆?

时代病了,还是心灵病了?为何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如此难寻?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情境先行,迎来美好生活,你需要创新解。美好生活,从情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