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扬名:了解情绪真谛,你就找到人生的出口了

黄扬名 开智学堂

作者:黄扬名 来源:黄扬名的Zine专栏

01

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人有精神上的困扰,这些征状多少都和情绪处理异常有关系,像是有焦虑倾向的人,过度放大了一些事物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或是有忧郁倾向的人,会固著在自己的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面对这些情绪所带来的困扰,多数人要不就认定是外在环境造成的,要不就认定是这个人有家族遗传,总之就是认为一个人对于情绪缺乏掌控能力。

过去诸多的情绪理论,也都是从这样的方式来看待情绪之于人的关系,而在《情绪》这本书中,美国东北大学的荣誉教授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提出了情绪建构论的观点,她认为情绪是人建构出来的,而不是被引发的。

如果你对于情绪建构论感到惊讶,那么你并不孤单,因为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论的时候,也是同感。只是,我的惊讶又伴随着尴尬。

当时,我应征巴瑞特教授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的工作,那时巴瑞特教授刚拿到几百万美金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先锋奖;在第一次电话面试时,她对于我居然才刚认识她的情绪理论感到不可置信,我其实很想告诉她,我也感到不可置信,这么棒的理论,我怎么会错过呢?

从面试的那一刻开始起,我就非常兴奋,因为她对于情绪的见解以及热诚,让人充满了干劲。

当时,巴瑞特教授就先挑战了基本情绪是否存在的论述,那时候她和几位情绪研究大师,特别是做动物情绪研究的大师笔战,非常精彩,而吸引我的就是她不轻易被传统所束缚,完全是合乎逻辑的思辨,而这近乎完美的逻辑也反映在这本书当中。

这些年来,巴瑞特教授的情绪理论日趋完善,支持的证据也越来越丰沛,连不少原本不认同她理论的情绪研究大师们,也都转向支持及肯定她的情绪理论。

也因为如此,巴瑞特教授不仅受邀加入加拿大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Canada)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更在 2019 年获得竞争激烈的古根汉基金会(Guggenheim Fellowship)的奖金(每年仅有两人次获奖)。

她同时是现任心理科学学会(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s)的会长,也频繁在国会、法院以及媒体上,跟一般民众做交流,让大家更认识情绪这门科学,以及认识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图片

02

在《情绪》这本书中,我尊敬的前老板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教授,想要告诉大家,情绪如同很多心智运作一样,也是我们建构出来的

这一点一开始或许有点难以接受,因为包含我在内,我们都知道情绪往往在一剎那就爆发了,像是当你讨厌的同事作势要打你一巴掌的时候,你可能本能地就闪躲以及准备出手反击,事后回想的时候,你还会有生气的感受。

这样看似本能的反应,背后并不单纯。你想想看,如果你从来都没有被人打过巴掌,那你怎么会知道被打巴掌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如果这不会带来让你嫌恶的感受,那你怎么会做出闪躲的动作呢?

再说,这样的行为真的会让你感到生气吗?有些人可能很习惯被打巴掌了,所以他被打巴掌不一定会感到生气,而是一种「又来了、随便你们吧!」的绝望感。坦白说,要接受情绪建构理论,我们必须要放弃几个旧思维:

  1. 情绪是被引发的;
  2. 没有所谓的基本情绪;
  3. 特定的情绪就该有特定的反应。

这或许会让你感到惶恐,但是你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过那种突然悲从中来的感受、有时候有难以言喻的情绪感受、对于别人或朋友用狂欢来宣泄自己的悲痛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经验不是特例,这些经验都是情绪的真实展现,情绪如同很多人类的心智活动,都是大脑对外在世界的预测,建构而来的产物。另外,情绪本来就可以是很多元的,不论是在类別的数目上,或是对于单一情绪类別该具备哪些元素上都是如此。

看到现在很多研究者或是企业,宣称自己可以用什么方式去识别人类的情绪,我都会冷笑,因为多数的人都是利用面部肌肉变化、呼吸、心跳等的生理指标来做预测。

然而,巴瑞特教授分析了非常多的情绪研究,始终找不到人们在某个特定情绪下,就一定有哪些生理变化的证据。换句话说,现有的情绪识別技术,或许真的识別了某种东西,但那种东西并不是情绪。

03

要摆脱关于情绪的旧思维,你可能会开始怀疑人生,怀疑那到底你对于这个世界的信念,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若你有这样的感受,我要恭喜你,因为你开始认真面对自己的人生了!

我们所处的世界真的不是非黑即白,事实上一切都是相对的。有读过《人类大命运》这本书的朋友,相信对这样的论述不陌生,因为作者哈拉瑞就提出了所谓客观现实与相对现实的概念,他认为很多价值观,都取决於社会文化的共识,也就是相对现实,而非客观现实。

在《情绪》这本书中,巴瑞特教授提到的社会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她把焦点聚焦在情绪上。巴瑞特教授在书中就分享了很多不同文化下的社会现实,很多都很难令人置信,但这些都是真真实实在其他文化中所存在的。

就像在我们的文化中「悲情」的概念,在西方文化看来,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人不想要做一件事情,却要去做,而且做了之后,自己也没有感到愉悅。

就像多数的普通心理学教科书,都有相同的章节,甚至连章节的顺序都一样,更恐怖的是,介绍的论点也都大同小异。这也是一种相对现实,属于心理学学术领域的相对现实,仅此而已。

2019 年春天,我有个机会问巴瑞特教授,怎么看待多数教科书在介绍情绪理论的时候,都没有介绍到她的理论。面对我犀利的提问,她的反应倒很从容,她说很多教科书的思维都停留在几十年前,确实需要改进,这也会是她担任心理科学学会会长时要致力改善的一个目标。

太多时候,我们对于知识的涉猎都是不经大脑思索的,我们是被动把这些讯息塞进大脑。讽刺的是,我们的大脑已经演化出能够建构概念的能力;若我们不能够妥善运用,而只是被动的接收讯息,真的非常可惜。

很遗憾,在资讯量爆炸的年代,我们理论上应该有更多机会可以核对哪些讯息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及我们可以用哪些讯息来协助我们做判断;我们多数时候却选择不这么做,我们选择相信懒人包,我们选择让人工智慧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说真的,懒人包和人工智慧都没有不好,甚至真的能够帮助你对于所谓的现实有更贴近的理解;但是这就让你这个人存在的价值,越来越式微。

我很喜欢电影《银翼杀手2049》里面的一段情节,剧中的主角想要知道有一段回忆是不是真实的,而一位能够做判断的科学家看了看,跟他说:「这是真的,因为有人活过它。」

对人来说,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真实实的存在于这个世界。

二十多年前,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拍摄了一部电影《记忆拼图》,片中的主角无法形成新的记忆,於是他会用刺青、拍照、文字纪录的方式,来协助自己记下事情。因为他知道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完全取决於刺青等的事物,他居然刻意扭曲事实,让自己有了不同的信念,这也是一种建构。

我们或许没有记忆缺失,但我们每一次回忆往事的时候,也都是在建构一个经验,而这个建构常常会出错。要不是现在有很多影像纪录的方式,大概你我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记忆有那么差。我因为知道记忆运作的本质就是建构,所以对于自己的记忆与现实有出入是非常释怀的,而且我也深信绝对和年龄大了没有关系。

我蛮期待大家可以认真读《情绪》这本书,因为这真的不只是一本想要谈情绪是怎么来的一本书,巴瑞特教授更想带大家去思考,你的思维是怎么来的,大脑又透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成这个艰钜的任务。

我没办法逼大家相信巴瑞特教授的理论,但我蛮希望大家用开放的态度来认识情绪建构论,我相信你必定能从她深入浅出的引导中,透过认识情绪的真谛,找到自己人生的一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