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义:如何高效获取信息?
王树义 开智学堂
作者:王树义 来源:《智慧共生 ChatGPT与AIGC生产力工具实践》
01 信息载体
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当然很重要。有的人喜欢看视频学习,例如我自己,我当初学习 MOOC(慕课)视频还拿过几十张证书。有的人更喜欢看书,因为他们觉得视频的信息密度太低,使用 2~3 倍的速度播放视频是常态;一旦有了可以帮助提取摘要、划分段落的手段,他们基本上就告别了把视频从头看到尾。
以前需创作者自己提炼知识点,给视频对应部分打上时间戳。现在有了 ChatGPT 带来的一众 AI 应用,这个准备工作都不需要了。如下图所示:
自动总结音视频内容
倾向于使用哪一种载体和自己属于哪一类学习者有关系,也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与状态有关。例如有的学生在我的视频下面留言,强烈抗议我不加字幕的行为。对此我还纳闷过,我的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是听懂应该是没问题的呀?后来我才明白,是我自己缺乏同理心——有的学生想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不能出声,因此更喜欢有字幕的视频。
不过相对于信息载体,对信息更为重要的划分方法是信息来源。
02 信息来源
我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来自权威新闻机构的信息,而不是来自不知名博客或社交媒体的言论。因为权威新闻机构有更严格的新闻审核流程,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发表在 Nature、Science 等知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可靠性更高,因为这些论文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发布内容的门槛是很低的。我就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发布内容,包括图文教程和视频,以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同样对我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尽量不要看别人“练手”的视频或图文教程。在有限的时间里,“高信息密度”与“高信息价值”才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获。练手作品和大师的作品的价值肯定天差地别。
看看绘画领域的定价,你就知道了。在外行看来,美术学院学生画的国画与画家的作品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啊。不过真到了懂行的人那里,二者的价格可就不是十倍八倍的差距了。
教程也是一样。从李永乐、李宏毅、刘勃等名师的课程里,我们可以快速吸收营养,在认知增长的同时,还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但是如果我们花了同样的时间去看别人的练手作品,信息密度低只是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如果讲解的内容有错误,那可就不仅仅是“收益不高”的问题了。
在认知层次,纠正错误所需花费的时间、精力非常多。如果用错误的认知去实践,有时候带来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浪费,而且可能会损失金钱、健康,乃至生命。
1. 以人为径
既然信息来源那么重要,那么该如何获得靠谱的信息源呢?权威新闻机构、学术期刊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还需要多元化的补充。
事情一旦多元化,就不容易把握全面了。跟踪 3~5 个信息源,我们能够轻易做到。但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显然是不够的,会错过很多的机遇。而每天跟踪 3000~5000 个信息源,那岂不是要了自己的命?
我的办法是“以人为径”。所谓“以人为径”,就是以“人”作为过滤器,帮助我们获得高价值、准确的信息。这个提法看似平平无奇,但是真的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时间,而且提升信息质量。
具体来说,就是当我们接触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信息时,千万不要只满足于吸收这条信息本身,而立即要问一个问题:这是谁发布的?
找到信息的发布者之后,不妨浏览他之前发布的历史消息,如果觉得内容可以,就应当果断关注或订阅。这样一来,就算是用钩子钩住了一个重要信息源,保证自己未来可以从中汲取营养。
这个做法还有另一个好处:如果我们追溯到信息发布者,却发现他之前发布的内容很多都是垃圾营销信息,那么可以提醒我们进一步对他当前发布的内容画一个大大的问号,避免上当受骗。
这样做够了吗?当然不够。
我们可能因为订阅信息源获得了未来信息的专业深度,却没有兼顾广度。广度说起来有些复杂。如果我们自己直面奔涌而来的信息浪潮,可能会被淹没,也会导致很多时间上的浪费。
现在很多短视频网站和购物网站都会利用推荐算法自动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信息。有的推荐相当让人喜欢,觉得非常贴心。但是我们喜欢什么它们就投喂给我们什么,这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会带来更深层次的问题——信息茧房。
如果自己订阅,数量难以保证;如果全靠算法推荐,有可能陷入信息茧房。那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我们要给自己积攒足够接触新资讯,但同时能避免被信息浪潮“淹没”的“信息渠道”。
2. 信息渠道
信息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平台,另一种是个体。
平台就是那些富集了优质内容的地方。我一直给学生推荐得到,有人就非常不理解甚至抵触。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花很多钱去订阅无数的专栏和课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好得到上面的 3 个重要免费渠道。
1)得到头条。得到总会精炼各种新鲜事,且做出一定深度的解读。这可以避免我们错过要紧的大事,也可以帮我们在社交场合积攒谈资。
2)得到精选。得到做这个内容是为了推销课程。每一期都会免费放送课程里面的一讲,吸引我们付费订阅。但是我们可以捂住钱包,只听免费精选的这一部分。
3)检索功能。在得到上面检索某个关键词,可以从结果列表直接跳转到课程、电子书里的对应细节。在不付费的情况下,电子书有阅读篇幅限制,课程也只能看少数几讲。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查资料,而不是通读全书,那么这些内容其实足够了。
虽然这里用得到举例子,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举一反三。类似的教程平台还包括少数派和 Medium。注意 Medium 不是指这个平台整体,而是一些细分栏目。
MOOC 平台也是类似。Coursera、EdX 等邀请制平台都有质量保证。至于那些没有门槛的平台,除非我们要学的内容主流平台上没有,否则我建议尽量避免使用。
说完了平台,接下来说说作为信息渠道的个人。
有的人信息处理能力超强,对于某类内容具有广博的认识和很高的活跃度。他们可能经常发布一些自己找到的新内容,这些内容因为经过了这些“个人信息过滤器”的筛选,也会相对靠谱。毕竟推荐不靠谱的信息源,会对其个人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相对于平台,个人信息渠道的特点是轻量、快速。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的某个学科领域或者话题进展迅速,例如最近的 LLM(大语言模型)和 AGI(通用人工智能),那么个人信息渠道的优越性更能凸显出来。
对个人信息渠道,很多人采用的是“过河拆桥”的方式,也就是利用这些渠道找到信息源后,只在筛选后关注信息源,而不对渠道进行任何订阅操作。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方式。这些个人信息渠道如同停在路边让你搭乘的“便车”,大部分免费,少部分即使收费,也很低廉。你不肯搭乘,选择“腿儿走”,就不明智了。
我从个人信息渠道里收获颇多,比如付费订阅赵赛坡先生的邮件。另外再举个例子——吕立青。他自己是个开发者、内容创作者,同时也是个非常好的信息渠道。立青因为具备认知盈余,能够大量吸收最新的信息,然后又快速传播出去。
我在不同平台订阅了他的社交媒体账号,经常从他那里获取到很多有价值的新资讯,都很靠谱。这些资讯如果需要我自己去寻找,不一定找不到,但是相对而言代价会更高。
另外注意,有些跨界人士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在网络分析里,有个指标叫作“居间中心度”。某些节点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者,看起来不像是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 ,但是他们依然很重要。因为他们横跨两个很少交流的网络。
假如原本“深度学习”和“笔记工具”的爱好者们相互独立,但是这时候有个人兼收并蓄,在两个领域都有较为深度的关联,那么他就值得关注,因为可以从他那儿了解这两个领域前沿的可能融合(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的 embedding 方法更精准地检索笔记,而无须手动打标签)。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具备经验和品位不难,难的是在若干领域具备经验和品位,同时能有机结合。关注这样的跨界人士,可以避免我们遭受很多忽悠。
03 剪枝
前面讲了如何增添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
很多人“饥不择食”,导致自己被迅速增加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弄得疲惫不堪,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浏览信息。特别是看到大量无关内容涌现在自己的时间线上,会非常焦虑和烦躁。
这是因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剪枝。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可以增添,当然也能删减。
我原来关注过一位博主,他讲解机器学习特别清晰风趣,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在公众号里面做过推荐。但是后来,他被金钱迷惑了心智,采用不诚信的方法招生宣传,又没有按照宣传的质量来授课。这还不算,人们发现他居然把别人的研发成果宣称为自己的,被曝光后,他的人气大减。
我第一时间取消了对他的关注。后来在某些视频平台的推荐下,我又看到了他的视频。出于好奇心,我点开看了一两回,感觉他好像并没有如自己宣称的那般洗心革面,因为我感受到他“免费”钓饵后面的鱼钩在闪闪发光。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需要有丝毫犹豫。知识不是谁独有的。一个不够诚信的信息来源不值得留恋,快刀斩乱麻为好。■
本文节选自王树义《智慧共生 ChatGPT与AIGC生产力工具实践》,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