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开亮:人生叙事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改写人生?
向开亮 开智学堂
作者:向开亮 来源:公众号「东木咨询」
01
人人爱故事,或许天生就如此。
石器时代故事是性命攸关的事情,篝火旁的猎人绘声绘色地讲述他打猎的冒险——灌木丛簌簌的响动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认为肯定是野鸡或豪猪,他暗喜着这么快就完成了今天的打猎任务可以补个觉,但蹑手蹑脚靠近的他拨开灌木一看是狮子在进食,被吓得僵住的他如何绝望又如何抛出石块吸引狮子机智逃生……
听众跟随着猎人连比划带讲述的故事,好奇、紧张减轻了今天食物不足的愤怒和守护火堆的困意,也学到面对异响的谨慎,如果等到现实遭遇来上这一课,那早成了狮子的午餐。
而到了现代高度合作的社会,故事更进化为探索自己内心和他人内心的方式,阅读故事就像为未来的生活在彩排,甚至沉浸在故事中体验新人生。所以,故事不仅关乎我们的生存,还关乎我们的幸福,自然人人爱故事。
故事对于我们如此重要的原因,关键是能够调动情感地理解复杂的事物。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认为人类有两种方式认识世界,一种是逻辑科学模式(logical-scientific mode),用分析来理解世界,强调精准关系,追求普遍地解释力,比如“乌云电荷碰撞与放电爆响的关系”的逻辑命题,准确有力但只能是明确聚焦的事物,我们人生并不是如此。
面对复杂的人生,就需要叙事模式(narrative mode),将事件组织在人类的意图下,综合复杂的原因,追求对于人的意义,比如“昏君无道,雷公电母为民示警”的叙事情节,让人身临其境找到上天作为依靠还对不公世事同仇敌忾,同时构建因果原因来理解世界,这就是故事叙事模式的价值。
又特别是教育和舆论在强化人们逻辑科学模式思考的今天。故事不仅帮我们理解外部事物,也帮我们理解自己的人生。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人生经历纷繁复杂,各种过客、各种事件、各种期待交织成为我们的人生,作为自己人生中主角的我如何理解自己?
02
人生叙事就是用故事的方式组织了我们的经历,在统一意图中构建了自身的一致性。
我们常被这样的人生叙事所感动——昨天因为境遇成为浪子,因为爱情感召而成为自强君子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跌宕的经历背后是相同地持续探索的自我。
人生叙事所描述的即使曲折跌宕但是一致的自我,就是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所提出的叙事同一性(Narrative identity)。
人生叙事所构建的叙事同一性,为我们提供了统一感和目的感,这是幸福与成就的基础。人生叙事一致性不足,就会陷入内耗和无力。
一个青年时而因为想要钱而工作,片面追求收入高的职业,时而又想追求自己所谓的真正的兴趣爱好,反复横跳收获寥寥,这就是人生叙事一致性不足导致的统一感缺乏,内耗和无力自然而然。
过去现在未来,家庭工作学习,兴奋平淡失落,或许看起来不同的经历,只要找到一致的人生叙事,少了内耗多了坚定。
但是,并不是一致的人生叙事就对人生有利。一个女孩因为家庭重男轻女,认为过去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因为婚恋遇人不淑,认为自己现在不是一个好妻子;甚至,开始想自己未来不会是一个好妈妈。她的人生叙事一致性很高,“认为自己不是一位好女性”的人生叙事却引领着她的人生走向悲惨结局。
所以,好的人生叙事不仅追求一致性来构建统一感,更要追求意义感。
我们作为自己人生作者需要创作一个有意义人生叙事,让我们作为自己人生的读者喜悦感动,让我们作为自己人生的评论者自豪喝彩,这是我们面对终将消散的生命的特有倾向。
因为人生不仅仅是一团聚集而又必然消散的能量,也不是社会规范中被设定的机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积极主动的个体,我们通过人生叙事找到这个世界我来过的意义。
好的人生叙事,构建统一感,让人生更少迷茫和无力;创造意义感,让人生拥有来过的意义。这就是人生叙事的力量。
03
人生叙事的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意义不同。
按照莱文森(Daniel Levinson)的成人发展阶段理论,二十几岁的时候大部分人主要任务是“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开始在工作、家庭、社会发挥成年人的作用,在这个阶段过往的人生叙事开始影响自己的抉择和判断,也在收集反馈於素材,大多数人的人生叙事往往还比较表象和分散。
而 28 岁到 33 岁这个被莱文森称为“三十岁过渡期”的阶段,人生叙事会进行一次改写,从上一个阶段各种想法中,选出最优先的目标,伴随内心冲突被放大,这个阶段人生叙事往往会进行重大的改写,比如一直在追求事业的男女开始考虑家庭,或者在关系中倾注心血的青年开始思考个人的独特价值。
而在三十多岁的人们通常面临一系列任务,取得满意的职业成就、适应更多的公民责任、形成自己的娱乐活动、提高下一代成员的发展并开始适应照顾年迈父母,带着期盼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尝试将人生叙事转变为现实人生。
各个阶段均有人生叙事本身的特点,对于 24 岁到 36 岁左右的青年,应该如何发挥人生叙事的力量?
到了青年阶段,人生叙事积累足够的素材,阅读人生叙事是第一步。人生叙事纷繁复杂,据统计男女平均一天说话均在 16000 单词左右,一个月就是一本五十万单词的厚书,而且人生叙事不完全是讲述的故事(told story),更在于经历的故事(lived story),包括观察、感受、思考和行动。
如果一个人故事事无巨细的记录将是信息的海洋,那么阅读人生叙事的重点在哪里?
这需要回到人生叙事的目的在于是构建同一性,所以阅读人生叙事的重点是从过去的人生经历中,找到“我从哪来”的关键情节,来理清自我同一性的脉络。厘清“我从哪来”并不能完全回答“我是谁”,理解内心冲突就是理解人生叙事的关键。
内心冲突屡见不鲜毕竟圆满是人不能到达的彼岸。为什么理解冲突就能理解我是谁?
冲突的背后有我们的渴望,这是我们人生叙事的方向,但是冲突同样标识了阻碍,否则渴望已变成现实不再是渴望,就像没有被阻碍的呼吸不会被觉察;对应的,冲突标识了阻碍,同时蕴涵渴望,否则我们会习以为常,被重力拴在地上我们不会觉得是束缚。
这就是冲突的魅力,是未满足的渴望,是未接纳的阻碍,接下走向决定了人生的精彩。内心冲突让我们的叙事滞塞,时间流淌我们却困在重复情节中。理解人生叙事,需要发现内心冲突,就找到了渴望与阻碍,就抓住了自己人生叙事的提纲挈领的关键。
当我们理解了冲突,会让我们会心一笑,看见因果减少混乱,本身就是力量。但是人生向前,我们要创造人生叙事更大的精彩,我们要找到改写人生叙事的方向,创造不一样的故事。
04
寻找改写方向并不容易,我们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按照理想模板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完全忽略自己的独特性。另一个误区是把自己视为待解决的问题,完全抹杀自己的能动性。
改写方向,藏在独一无二又积极主动的主角的经历中,没有任何一个故事会推翻主角从新来过。但是,在压力、挫折和内心矛盾中,人生叙事的改写方向被尘封忘记。改写人生叙事,要在内心冲突背后,找到由内而外的积极情绪的例外。
了解同一性脉络、理解内心冲突、找到改写方向都是在心念世界的改变,但人生更在现实世界发生,所以我们需要实践人生叙事追求扭转现实的力量。
从人生叙事到现实人生的桥梁在于行动,行动的从哪开始,如何开始,过程怎样,实践人生叙事是相遇期待的可能人生的关键。
人人都是自己人生叙事的作者,人生叙事对我们的统一感和意义感至关重要。特别是 24 岁到 36 岁的青年,人生叙事的逐步丰富有处于人生阶段的早期,充满可能,更能发挥人生叙事的力量。
阅读人生叙事、理解人生叙事、改写人生叙事、实践人生叙事,从内心冲突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