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聪明的阅读者》,我的4点新发现
古严 开智学堂
作者:古严 来源:原创
这次参加阅读大法训练营,我感觉自己就像踏上了一列全新的列车,虽然坐车的还是我自己,但一路显得特别新奇,每阅读一个主题章节,就像不断驻留一个似曾相识的城市但却发现了不一样的美,然后继续开始下一站的轮回……
01 为什么没能用好卡片
卡片的整理错觉
过去我对实体卡片的输出与整理上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如何在阅读的时候快速手写卡片、如何快速保存卡片、卡片写完之后如何定期回顾卡片内容,我甚至自己设计了一个“卡片本”,用来张贴自己的卡片,还采纳了艾宾浩斯记忆法表格对自己输出的卡片进行定期的回忆提示。
而在这次阅读课中,通过和猫柳教练的沟通,我发现自己对卡片的理解出现了权重偏差 —— 我不知不觉将思考重心放到了“单张”卡片的输出与整理和回顾上,而不是设法在卡片发挥它价值的维度努力。在卡片的存储与管理上用的心思越多,反而放大了下一步卡片拼接的难度。试想我每一次卡片拼接都要经过如下步骤:
- 翻开卡片本;
- 找到几张贴在卡片本上的卡片;
- 拿出来拼接组合成文;
- 将其分别还原到原来的卡片页面;
- 所以事实是我设想的挺美但真正卡片拼接的行为几乎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境?因为它违背了最省力原则 —— 一旦将某个动作的步骤设置的很复杂,那么在这个方向的行为瘫痪几乎是必然的。
这次阅读让我明白,我真正应该着眼的点其实是如何最大幅度减少自己将卡片拼接成文的动作。事实上,课程中介绍的卡片高手其实已经有了现成可以直接参照的做法,比如纳博科夫的卡片盒:
所以,我只需要买一个能放卡片的盒子就够了!未来卡片的撰写和拼接,我甚至只需要在两个动作之间交互就行:放 - 取 - 放。
卡片命名的短视
5 年前我正式接触卡片大法时,当时课程中有讲电子卡片的命名规则是以卡片撰写日期作为文件名。当我写完一张卡片后,发现软件会自动提取文件名进行保存,我觉得这很方便。
我当时想,在日期前面增加一个卡片标题,未来一看标题就知道这张卡片写的是什么!后来随着自己的卡片写的越来越多,慢慢我发现,为什么我始终对对卡片组合这个操作提不起兴趣了?
直到这次重读第八章,我才发现找到其中的缘由。
虽然卡片是输出的一种类型,但它并不是输出的最终形态,在卡片没有拼接成文之前,它的属性与功能其实是不确定性的 —— 既可以作为 A 属性拼接,也可以作为 C/D/E/F/G 等属性拼接。
就好比玩扑克,在确定玩什么规则的扑克之前,对一张张单独扑克牌的内涵进行限定纯属多余。而我在输出卡片的时候,就试图通过“命名”进行当场的属性判定,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卡片拼接的基本原则,同时也给大脑创造了一个错觉:我已经对这张卡片完成了定性,后面就不用再花时间去修改完善了。
而这又进一步违反了卡片记忆的“必要难度”原理 —— 作为输出的基本单元,卡片在创作之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再次操作,以帮助大脑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而我在输出的第一步就强行封装,这意味着我试图在第一次输出卡片的时候就尝试搞定并且不再理它。
回顾我书写卡片的过程正好凸显了这一认知:在卡片输出之后,我较少对它们进行标签添加、回顾、也较少对其进行拼接、组合。因为我在第一次输出卡片的时候,我操作卡片的错误行为一次又一次给到大脑一个错误的暗示 —— 我已经完成了类似文章级别的输出:有日期、有标题、有内容。
一次输出,一步到位,这种错误使得我长期驻留在一个非常基础的卡片阶段而没有更多的进阶。在卡片输出层级,我在原则偏离的前提下又进一步导致了执行细节的偏离,这是一个长达四年的失误。通过这次卡片章节的重读,我终于及时修正了这个问题。
02 文本细读重现发现旧文的美
本来《围城》这本书过往读了很多很多遍,这次正好随着文本细读的方式细品,又发现一些全新的东西,比如有这样一段:
八圈打毕,方鸿渐赢了近三百块钱。同局的三位,张太太、“有例为证”和“海军大将”一个子儿不付,一字不提,都站起来准备吃饭。
这句话中,作者提到了两个人,但并不是直接用他们的名字代替,而是用另外一种幽默形式来替换他们的名字,如果直接跳读到这句话,会发现有点不对,往前看会发现作者已经交代了这两个人的身份背景:
跟着两个客人来了,都是张先生的结义弟兄。一个叫陈士屏,是欧美烟草公司的高等职员,大家唤他Z.B.,仿佛德文里“有例为证”的缩写。一个叫丁讷生,外国名字倒不是诗人Tennyson而是海军大将Nelson,也在什么英国轮船公司做事。
这段话指向了这两个人代替名字的源头,也同时凸显了作者知识的渊博:
第一,作者精通德文,我通过 ChatGPT 查证了一下,果真”有例为证”的简写是「Z.B.」;
第二是作者独特的文化品味,诗人 Tennyson 我这也是第一次知晓(虽然我过去读了很多遍但对这个名字都是自动忽视……)搜索发现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的诗人,进一步搜索还发现了他的一本诗集……
其次 Nelson 这个人名我也是第一次知晓(虽然我过去读了很多遍但对这个名字也都是自动忽视……)搜索发现这个人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之一。在 2002 年英国 BBC 的“100位最伟大的英国人”节目中,纳尔逊被选为有史以来第九位最伟大的英国人,顺便也搜索到了他的一本自传。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有点泛雪球抽样的味道吗?本来是从明喻的角度出发寻找典型示例,结果搜索到其他的宝藏,这叫意料之外的收获。
不仅如此,我还发现,儿子现在正在学习看图说话的作文,经常会有「小红」、「小明」、「小黄」、「小刚」连续好多人在图片中出现,按照默认作文形式,就会出现多个「小X」的情形,这种写法明显重复而且乏味,那么这时完全可以模仿钱钟书的写法,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进行代称化。比如这周儿子的作文我就直接改成了这样:
我这才注意到一个身上挂着个人铭牌的工作人员在前台维护秩序,这位叔叔叫什么“意吉” ,看起来就像是英文“举个例子” (E.g.)的缩写。终于轮到我扫码了,“举个例子” 指了指旁边的告示牌……
我相信这种形式的模仿,会让我,也让儿子的文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再比如这一段:
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这三个连续的冲突描述实在太妙了!
- 冲突1:汤与冰淇淋的温度冲突
- 冲突2:鱼与肉的新鲜度冲突
- 冲突3:醋与面包牛奶红酒的味觉冲突
不仅如此,钱钟书还采用了一个「包裹式」的创新写法来强化情境冲突:
( 汤 + 冰淇淋 的温度冲突) + (鱼 & 肉的新鲜感冲突)+ (醋、面包、牛油、红酒的味觉冲突)
简单三句话,就把方鸿渐与鲍小姐当时在一起的心理状态描述地淋漓尽致,而且给到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们知道,美感型文本在卡片阅读中体现为新词卡与金句卡,而金句卡撰写的重要模块是模仿,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采用钱钟书创造的类似句式,进行改写,比如我模仿这样:
上来的牛奶是咸的,甜甜圈倒是酸得让人眯眼;饼干硬得像木炭,都快烘成了石头;芝士片就像刚捞出的海带,浑身沾满了水粒。除咖啡以外,面包、三明治、蛋挞,无一不苦。
当我在改写这段话时,我突然意识到那句话: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而这,要感谢这次卡片大法训练营重新启动了我对美感型文本的享受之旅。
03 如何更好地记住抽样阅读的关键知识
在这次抽样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关键点是要弄懂八种抽样方法。在具体分析中,我发现配额抽样阅读与分层抽样阅读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 他们都需要对书本内容进行分层,也需要对分层之后的章群进行抽样。
那么它们的区别在何处?经过对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方法的深入了解,我发现用一句简单的话可以总结:配额抽样是分层抽样的非概率版。这里的“非概率”正好贴合了配额抽样的属性。
更进一步,非概率抽样一共有四类(便利抽样、专家抽样、配额抽样与雪球抽样),那么,配额抽样的“配额”方式有哪些呢?
我发现,这个“配额方法论”正好涵盖了另外三种非概率抽样:在对书本内容进行分层后,配额大小可以通过便利抽样来确认,也可以通过专家抽样来确认,亦可通过雪球抽样的方法来确认。
这就是说,基于个人主观判断为主的配额抽样具有非概率抽样的完整特征。那么这时候,我在记忆非概率抽样的时候,可以把原书中“配额抽样”的顺序调整到雪球抽样的后面。
当我回顾什么是配额抽样的时候,我就顺便把所有非概率抽样的阅读方法进行了回顾,这样我就轻松记住了四种非概率抽样的模式,如果能轻易记住,也就促进了阅读过程中的抽样内隐的可能性。
更进一步,理解图示形式能够大幅度降低抽样知识的难度时,尝试用两张图示卡就能更加清晰的将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阅读的方法进行区分:
这样记住它们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04 从图形到图形之外
在阅读第六章《结构阅读》时,我尝试找到符号思考的「变形」,无意间发现一本日本人写的《图形思考》,书中提到七种基本图形:
如果过往阅读这本书,我可能会对上述部分图形采取拿来就用的态度,但这次我在检验这几种图形的时候,发现作者对这七类图形的定位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图形的命名指向分析可以发现,这本书作者对这几种图形的命名存在指向重叠、模糊不清的问题 —— 一会儿是外部,一会儿又是内部,一会儿又是内部与外部的混合……作为读者如果不加思考就盲目采纳,可能也会陷入使用的困境。
而我为什么能有这种新的观察视角?这要回归去年阳老师在「高手的习惯」分享中提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存在的种种问题带给我的震撼,那时候我一边听一边感叹,为什么阳老师能如此一针见血又高屋建瓴地对一本畅销多年的书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这是一种怎样的视角?我如何习得这样的视角?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这次通过结构阅读,我发现这个问题慢慢变得清晰了起来 —— 理解作者背后的思考方式。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本书,阳老师不仅可以对其进行静距离剖析,也能做到远距离的审视。
而结构阅读,正是阳老师这种远近距离游刃有余的有效练习,从前面的图形一书案例,我发现我慢慢从过去的摘录吸纳转向了对文本背后作者思考方式的认知,帮助自己对一本书建立远距离审视的合理视角,来观察写作这本书的作者所采纳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而这,其实正好是结构阅读需要训练的重心,这种微妙的变化需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实践进行巩固直至内隐。
05 小结
行走的旅程,思绪如溪流缓缓
点滴记忆,如落叶纷飞
终于拼成一幅画
在落下休止符的这一刻
我发现了喜悦
从消费者到创作者
这是崭新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