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间的宇宙:阅读技法的收束与展开,如何帮助你发现不一样的阅读?

晓畅 开智学堂

作者:晓畅 来源:原创

人人皆知读书好,但是如何把书读好,却是一个问题。

有人读书多却书呆子,有人喜读书却爱烂书,有人想读书却读不进……

即使都是能把书读好的人,可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也可以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何为读?如何读?读什么?——《聪明的阅读者》给出了它的答案,阅读的系统模型、系统阅读法、系统选书法和通识千书。

或许法无定法,但阅读的本质终究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所谓解法,就是出于大脑的认知模式的尊重,达成的阅读世界的收束。

01满足大脑的喜好

做不到一天读一本书,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这不是真正的努力。读书就应该一字一句的慢慢读,不值得慢慢读的书就不值得读。

  • 速读和精读的争论一直存在,到底谁对谁多,还是都不准确?
  • 为什么有了文本细读,还要有抽样阅读?
  • 系统阅读法为什么选择这些技法,彼此又是如何配合?

阅读技法的收束在于回归大脑的认知原理:

为什么我们可以不用读完全集?因为:

  • 大脑爱脑补,“汉字序顺并不影阅响读”;
  • 未完成情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贝叶斯机器人,大脑无时无刻在预测,先验知识会影响你的预测准确率。

为什么同时阅读多本书更有效?因为:

  • 大脑爱模式,喜欢模式识别;
  • 大脑爱不同,喜欢对比学习;
  • 大脑喜欢人,擅长记忆八卦。

为什么思维导图没那么有用,为什么要隔上一段时间写笔记……

高明的阅读者是能完美利用阅读的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学习机制,实现阅读的三重奏的。

法无定法是因为阅读的私人与灵活,但是好的阅读技法是因该是满足大脑的喜好的,于是认知科学实现对阅读技法的收束。阅读者的“聪明”在于理解科学学习。

02智者的认知模式

有人说知识没有爆炸,爆炸的是信息。但对于阅读量大的人,认知模式没有爆炸,爆炸的是文本结构。

以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会遇到一个问题,这个方法读小说有用吗?《聪明的阅读者》给的启发,文本三大类型:信息-叙事-美感型文本,然后所有的阅读技巧再按照文本类型来确定阅读重点,灵活使用。

以前阅读总是会犯一个错误,比如用张爱玲的眼光读《三体》,然后忍不住吐槽大刘文笔,这样就错过了大刘最有价值的内容。

文本背后其实是作者的认识方式,如果只用自己熟悉的认知方式解读一切,就是陷入了世界都是钉子的情况。

有些人批评这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他们说的也没错,但又读错了。读书要尝试把作者的贡献的拿到手,乃至学会所谓的智者的认知方式,才是重要的。

正如耶鲁大学校长萨洛维所说:“无论你要批评谁的观点,你要批评他观点中最棒的那 10%,因为无论是谁,其观点的 90% 都是没有价值的,要批评就批评有价值的那 10%;此外,批评之前,你要把他的观点表达得比他本人更完整周到。”——跟剑客比拳脚,难免胜之不武。真正的高手是用对方最强的招数战胜对方。

有多少本书,就有多少种图书结构,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作者可以给出不同的解法,因为认知方式的不同,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的偏好是不同的。

用有限的认知方式,见识无限的世界,从文本的理解,转化成对人的理解,这是认识模式对阅读对话的收束。阅读者的“聪明”在于看到智者的存在。

03阅读如何元反空

《聪明的阅读者》全书有很多思维工具是从始至终贯彻存在,比如通识千书中,为什么每个大问题都是 1+4 的主题结构,因为 4 是工作记忆的广度。

而《聪明的阅读者》使用最频繁地方思维工具必然是——元反空。

  • 元:高阶操作,作者观点背后的观点是什么、书背后的书是什么;
  • 反:逆向思维,它的反面证据是什么;
  • 空:知识诅咒,跳出系统,其他领域是如何看待的。

作者在每个阅读技法的结尾都使用了元反空来做收束,那么阅读本身的元反空是什么。

阅读的高阶操作是什么?

是元阅读,是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学会写作、学会对话,用阅读学会想学的一切;是智者,是找到作家推崇的作家,是学习作家的认知模式,是此时此刻如果是他,他会怎么做;是模式,是整理挖掘藏在书本文字中的阅读线索,是使用提问模板、卡片模板、评论模板……

阅读的错误操作是什么?

是读坏书,是不加选择,或选错版本,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是读错书,是用一种方式读所有的书,是永远满足于自己的阅读舒适区;是不写笔记,随便读读,水过无痕……

什么时候放下阅读?

是行动,是阅读所得所感的知行合一;是平衡,是阅读与写作的平衡,工作与休闲的平衡,大众与专业的平衡,流行与经典的平衡;是创新,是源于书本,不止于书本……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读书亦无常法。但是好的阅读方法应该是自适应、高效且持续演化的。

《聪明的阅读者》将“阅读学”分为四块:阅读的历史、阅读的科学、阅读的技法、阅读的选择,并在后面三个模块做了收束性的解读。

但总归,阅读是一门手艺,需要不断训练,且每一个人的成长路径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自己去探索。我们需要的是**拿起阅读,走向被书籍塑造进而影响其他人的道路——完成个人阅读世界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