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习录》焕发新生:我是如何通过结构阅读法深入其内涵的?

易来 开智学堂

作者:易来 来源:原创

写一篇长文,来展示结构阅读的过程,以及我实际操作阅读《传习录》。

阅读,是不依赖导师、学校、同侪所进行自我修炼的人生旅程;

阅读,是不断发现更大世界的人生旅途;

阅读,是超越自己,见到更大的社会、自然、历史,和宇宙合为一体的人生之旅。——阳志平

0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关于阅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而阅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许就是,在自己独特人生的旅途中,在岁月的日常认知中,通过独特的阅读经历,打造出独特的作品,最终塑造出宇宙独一无二的智慧生命,你自己。而阅读在其间的意义是:让你成为你自己。

而如何成为你自己?那就先成为一个聪明的阅读者吧。

《聪明的阅读者》,行文微言大义,文笔优美,总是牢牢吸引人的目光,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阅读,大快朵颐一般尽情享受。然而,正是由于作者的文笔优美,美得令人忘却“聪明“并非易事,微言大义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不那么容易察觉的宝藏。

初读《聪明的阅读者》,由于文笔的优美和篇章的巧妙安排,我一口气读完,记录了一些反常识的知识,以为理解了聪明的阅读方法。而这本书的易读性也容易让人产生了此类想法,所以任何有过这种想法的人都从侧面证明了这本书的成功,因为这本书让大多数人读完就以为在成为聪明的阅读者的路上了。

特别是在听完阳老师的直播课,阳老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之后,我是更加坚信自己正在走向成为聪明的阅读者的道路。

直到最近参加了《阅读大法训练营》的课程,在听到阳老师讲解结构阅读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为何会如此?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实在太善于表达了,把深奥的信息包装排列得如此简单易懂,使人读的顺畅,逻辑闭环,就误以为已经理解了。

开个小玩笑,在认识到结构阅读的深刻性之后,我才真正发自内心的说,我的认知水平未能达到与作者对话的程度,不这一点确实不太容易让一般人接受。毕竟,所有的文字都是易懂流畅的,读完也都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什么还要说自己没读懂呢?

如果你读完以下对结构阅读的理解,你肯定会感到惊讶,确实,你可能确实没有读懂。

02 聪明的阅读者,聪明是为何意?阅读何须聪明?

聪明的定义,历史已为我们揭晓。两千年前的庄子、一千年前的辛弃疾、五百年前的吴承恩、一百年前的达尔文、八十年前的维特根斯坦、六十年前的根里奇·斯拉维奇·阿奇舒勒等等,这些伟人皆是智者,无庸置疑,他们的思想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培养智慧?智慧并非仅是让聪明的思想在自己的脑海中跑一圈,这并非真正的聪明。真正的聪明是与智者对话,引导我们进行思考,激发我们的思想在作者智慧的引领下自由流动。

因此,聪明的读者是能够与作者对话的读者。一流的作者,需要一流的读者,阅读必须聪明。

那么,如何与智者展开对话?结构性阅读便是一种卓越的方式。

从文本到作者,从传统结构阅读到阳氏结构阅读的转变。

社会平均水平对「结构阅读」的理解,是披着结构的外衣但内核仍以文本结构为重心的阅读方式。

阳老师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结构阅读从关注文本结构转变为对作者认知结构的重视。

而这一变革背后的更深层次转变是:阅读要素的改变。在阅读的系统模型中(阳老师基于前沿科学研究和个人阅读实践,提出了“阅读的系统模型”,将任意一次阅读行为拆解为三个要素:阅读者、文本、情境),从文本层面转变为阅读者的层面,从以文本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之前,以文本为核心,那是拥有无穷尽的可能,词语的创造,宛如生生不息的宇宙。

这种变革最显著的优势之一是解决了传统文本结构阅读的弱点:无穷无尽。以文字为核心,词语的创造,犹如三生万物,生生不息;同时还具有结构的区分度不够,不同的人可能总结出各种各样的结构。

当转变为以阅读者为核心,则更接近聪明阅读者的本质。因为拥有大脑即拥有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一是不同人的认知结构各异,哲学家擅长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而心理学家则更擅长科学实验的认知方式。

二是,对于同一类人的认知结构而言,认知方式的先后顺序各异。比如讲笑话的人和讲故事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认知方式相同,但呈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却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中认知方式的排序不同,正如用进废退,讲笑话者更擅长使用的认知方式是幽默叙事,而讲故事者更喜欢用故事叙事,常用的认知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太常用的认知方式则用于辅助。

阳老师将主流的认知方式总结为 9 类(数字不重要,思想实验才重要),采用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计算:

9 选 4 的组合共有 126 种,不同类型的作家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组合。作家可分为 126 类。9 选 4 的排列共有 3024 种。认知方式排列的方式有 3024 类,作品也可分为 3024 类。

正因为同一位作者的不同作品,排在第一位的认知方式可能各异。同样的作家拥有四个擅长的牌,打出来的顺序也是不同的,每一具体文本中,出牌的次序可能各异。这正是为何会呈现如此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

重点不在于排列组合的形式,而在于这种排列组合已经完全从文本的不可知转变为可知可预测,从而让我们更轻松地与聪明的作者进行对话。

03 用作者的方式与之对话,方能嚼出书中的味道

这种认知方式的变革对我们有何益处?

最大的好处在于:我们终于能够真正与那些聪明的作者对谈,双向沟通交朋友了。

一旦你了解了聪明作者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你就能真切地与他们展开对话,而非仅仅是表面上的迎合或虚有其表的对谈。

以《聪明的阅读者》为例,作者主要采用的认知方式是:思想实验。每一章以一个问题引出自己的思想实验。但如果你以“实验科学”的认知方式阅读这本书,你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本毫无价值的作品,因为全书缺乏你所期望的由自己设计变量、控制实验条件的实验。

因此,你错过了与擅长思想实验的作者进行深入对话的机会,而得到的只是对自己认为所有实验都必须遵循实验科学方式的坚持。这种方式的阅读,久而久之,不是在阅读,而是在隔离;不是在进步,而是在守旧。

阳氏结构阅读,是以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聪明人表达思想的方式。

我们要用相同的语言理解对方,而非用不同的语言划清高低。使用英语阅读英文书的人并不因此比用中文阅读英文翻译书的人更高贵。重要的是,用英语阅读英文书,用文言文阅读古书更贴近作者的认知方式,使得交流更加顺畅和真实。

如果我们抱持着从《引爆点》这种畅销书中去学习网络科学,而从《人类网络》这种大众科普图书中区习得如何把学术概念讲得激动人心,我们会觉得习得《引爆点》的二手信息而非源头知识,但忽略了作者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所擅长的把一个概念变成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的技巧,而会吐槽《人类网络》这本书说这么简单的概念却行文如此的晦涩一般。

以上的行为就像是我们用象棋的规则去下围棋,并且指责下围棋的人不懂“马走日”的批判一样让人觉得突兀。

诚如我们否定一个哲学家的方式,绝非因为他无法劳动,因为这不是他作为哲学家的贡献。他的贡献在于他的思想实验。如果你以思想实验来批判或否定他,这才是真正哲学层面的交流。

正是因为你,掌握了结构阅读,了解了作者的认知方式,使得你我真正与聪明的作者展开了对话,我们才能真正品味出作品中那些微言大义的独特味道。那一刻,我们方才算得上是聪明的阅读者,而非愚昧的批评家。

04 如何实际操作?

在实际的操作中,首先要避免的就是认知固化。

白纸容易作画,而成形的作品却很难重新创作。稍有一些阅读经验的人,往往都已经拥有了某种认知方式,阅读往往追随自己的喜好,用进废退,最终是不断强化了某一种认知方式。比如思想实验,但又由于这样的认知方式并非从擅长一流思想实验的人中习得,又显得不够精进,这就导致了我们读的越多,反而批判的越多。

所以,保持谦逊,承认自己可能经过漫长的成长,仍然只掌握了一两种认知结构,而且这种认知方式可能是并非是最聪明的那一种。

同时结构阅读的难点在于,既要掌握文本结构,又需要理解认知结构。

阳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对于新手来说,你不必关心你分析的是文本结构还是认知结构。

阅读复杂作品,首先要读懂一本,把它的文本结构掌握;你不用担心是文本结构还是认知结构,慢慢积累。一旦你明白了,作者常用的是这样的文本结构,掌握好之后,就有更多证据,慢慢地将文本结构总结为更深层次的认知结构,这是从由具体到抽象,大大降低了难读,减轻了压力。

具体实践

在做文本细读的时候,不仅需要跟作者本人对话,还需要与那些有影响力的读者对话。两个过程:

  • 首先,作者说了什么,对此我的理解是什么?
  • 其次,别人对于“作者说了什么”的理解是什么?

因此,关键操作是:理解作者的关键字词、理解作者的关键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篇章结构(第一过程)、检索他人的说法(第二过程)。

第一步,理解作者的关键字词。

虽然王阳明的文章以苏洵为范,但在博大昌达方面又远超苏洵,文章实乃明朝之首,但他被后世公认最大的成就是:哲学家,思想家,所以我们暂且以信息型图书来看术语和关键概念。

从他的介绍中:他创立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体系,会得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三个关键词。

那么我们就去最能代表王阳明思想的《传习录》中去找到其文本: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先生曰: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这里,“心即理”就是王阳明学说的一个核心命题。

心,王阳明所理解的“心”乃是《孟子·告子上》中的“本心”。

第二步,看关键句子与段落。作者说了什么?

阳明先生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白话翻译就是:心就是天理,世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一句话解释就是:心就是理,是本体。

而这里的所谓的心即理,具体是指什么?

这就指“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或者也可以说“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

在这里,诚实和孝顺的内在信念(诚孝之心)对于诚实和孝顺的原则(诚孝之理)以及实际行为(诚孝之行)具有先导性作用(意味着这个内在信念在诚实和孝顺的原则(诚孝之理)以及实际行为(诚孝之行)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引导和先导的角色。

这个信念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先行的作用,影响和引导了后续的行为和理论的建构)。这个内在信念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念,更是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是这两者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个内在信念对于将信念转化为实际行为和理论原则的过程,被描述为一个展现和实现“心即理”的过程。

简而言之,这段话强调了内在的诚实和孝顺的信念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概念,更是实际行为和理论原则的根基,而且在实践中,这个信念通过一系列过程得以体现和实现,是体现了“心即理”的理念。

第三步,理解作者的篇章结构。

我们从《传习录》的这个对话中看到王阳明论述“心即理”这个理论的时候,其实是用的一个非常小的思想实验来举例说明的,在《传习录》这种对话体中无法找到其篇章层面的结构。

但是,却可以从起学术脉络中入手,比如其他的相关文本或者文献,可以得出“心即理”是一个大理论,而且是启发了日后的致良知的理论发展。

第四步,检索他人的说法。

从文本细读回到结构阅读

在进行完了这段的文本细读之后,我们以这个“心即理”的段落向作者进行结构阅读,显然作者是在做一个思想实验,那么针对“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我们可以问更具体的问题:

  • 作者构造了怎样的思想实验?
  • 这个思想实验是作者第一次发明,还是历史上已有的思想实验发明的?
  • 这个思想实验和你头脑中的常识有什么不同?
  • 给你提供了什么样的反常识?
  • 仿照作者的这个思想实验,你可以用它来批判什么观点?

05 小结

交流,并不平等。聪明的人与聪明的人对话,固执的人与固执的人争执,我们是要对话还是要争执,我们是创造未来还是争执过往,这是你我自己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