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考效率?请看这本书

Taraaa 开智学堂

作者:Taraaa 来源:公众号「Taraaa」

今天介绍的内容来自于《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图片

这本书是认知科学家威廉厄姆 (Daniel T. Willingham)所写,颠覆了关于学习的常识。原本是写给中小学教师的,但对成人自学也有很大的启发。

01 所谓理解,是能在记忆中搜索到

当我们觉得没听懂的时候,其实是因为记忆搜索失败了。

例如,你听一个路人说,现在的房价形势真是不皦不昧啊(当然可能没有人真的会这么说…)。或者听到北方朋友问:“为什么南方的蟑螂会飞?”你都会去记忆里搜索信息。

你会搜索“不皦不昧”的含义,以及南方蟑螂会飞的原因。如果你搜索不到,就会想:我不明白。

除了搜索信息,我们还会搜索关联。例如,假如你的朋友说:“外卖点了一个小时了还不送来。我手机呢?”这两句话之间的关联很明显:你的朋友可能想在手机上确认下外卖的进度。

但如果他说:“外卖点了一个小时了还不送来。南方的蟑螂会飞。”你会在记忆里搜索外卖和蟑螂的关联,搜索失败了,便意识到自己没听懂。

但也有一些时候,你没有完全听懂,却以为自己听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例如书上的例子。假如一位历史老师说:“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都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上映的。这些电影是为了让人们放松心情,忘记烦恼。”学生会觉得自己明白了两个句子的关联,都是讲秀兰·邓波儿的电影嘛。

但如果老师在几天前讲过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他会认为,学生能明白秀兰·邓波儿的电影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在经济困难时期给人们带去了慰藉。

所以,你为两个观点建立了联系,以为自己理解了,但老师希望你建立的是另一种联系。

如果我们能时时关注联系是否正确,就更容易吸收知识。

02 提高思考效率,需降低工作记忆

来试着做一下这道题:

图片

这里有三根棍子。最左边的棍子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圆环。现在需要将三个圆环都移动到最右边的棍子上。但是有两条规则:

  • 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环
  • 较大的圆环不能放在较小的圆环之上

花一点时间你也许就能解答出这个问题,但这道题真正的目的是体会工作记忆被充斥的感觉。

你首先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规则和游戏界面的样子,然后想象移动圆环来达到目的。在工作记忆里你要记很多内容:几个圆环的位置、移动后的位置、哪些移动是符合规则的。

图片

工作记忆一旦被占满,思考就会困难。我自己深有体会。

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书中提到的“目标-冲突-结果”框架(下文详述)很适合干货文写作,适合用来介绍新的概念,就想多多练习。

我想每天都练习一个概念的拆解,把它放在碎片时间来练习。于是,我就在往返公司的公交车上练习。

但是每次练习都很容易走神。这个概念的冲突是什么?想着想着可能就走神了。我想我做的这个练习非常重要,就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再来。

几次之后,我意识到在公交车上无法完成,于是想着那就找一个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再来练习吧。但我内心其实很不愿意,因为不想占用宝贵的整段时间。

这天,当我坐在电脑前,写下第 1 个概念,写下它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冲突是什么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这个事情为什么在公交车上完不成。

新的概念、解决方案、冲突等等,每一个点对我而言都是工作记忆。不写下来,工作记忆就太满了。

这件事给了我两点启示,第一当然是要降低工作记忆的负荷。第二,有的时候你根本意识不到是工作记忆的问题,你会归因于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信念不够强,或者你尝试的降低难度的方法占用了你的优质资源(如大段的时间)。

所以当你觉得有些事情困难,或是思考效率不佳的时候,不妨来看看,是不是工作记忆的负荷太重了。

03 思考取决于四个步骤

上文的 3 个木棍和圆环的问题体现了工作记忆的作用,此外,思考还有长期记忆参与。

试着心算 18×7。相信你的心算过程类似下面这些步骤:

  • 用 8 乘以 7
  • 从长期记忆中获得 8×7=56 这个事实
  • 记住 6 是答案的一部分,将 5 带到十位上
  • 用 7 乘以 1
  • 从长期记忆中获得 7×1=7 这个事实
  • 将 5 和 7 相加
  • 从长期记忆中获得 5+7=12 这个事实
  • 记下 12,后面加上 6
  • 答案是 126

这其中,第 3 步的“记住6”,第 8 步的“记住12”,是在“工作记忆”中的内容。其他步骤或者是从长时记忆中调取“事实性知识”(如257),或者是调取“程序性知识”(如146)。

从这个角度说,思考效率取决于 4 个步骤:

  1. 是否能获取环境中的信息;
  2. 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
  3. 长期记忆中是否有足够的事实及程序性知识;
  4. 是否能够调取长期记忆中的事实及程序性知识。

04 初学者看到表层结构,专家看到深层结构

有一个实验比较了国际象棋高手和初学者。被试者用很短的时间看一盘象棋,之后他们需要把棋面摆出来。

研究人员观察到初学者是根据位置分块的。他们可能从棋盘的一个角落开始摆,先放 4、5 个棋子,回忆一下它们的位置,再放下一批。

专家则不同,他们是根据功能分块的。

也就是说棋子之所以归于同一个区域不是因为它们靠得近,而是因为一个棋子对另一个棋子有威胁,或者一个棋子在支持另一个棋子防守。

图片

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常常停留在表层结构。而一个拥有深层知识的人对学科知道得更多,知识点之间也连接得更加充分。他不仅了解每一个部分,还看得到全景。

他能将知识应用到很多不同的环境中,用不同的方式谈论。他能想象如果某一部分改变,整个系统会如何变化等等。

一个对骑士派诗歌了解透彻的学生可以在其他文学作品,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中发现骑士派理想的影子,即使这两种形式从表面上看大相径庭。

此外,他还可以考虑假设性问题,比如“如果英国当时的政治面貌发生变化,骑士派诗歌会怎样?”

他们的知识点之间像机器的零件一样连接得非常紧密,这样的假设性问题就如同换掉了其中一个部分,拥有深层知识的学生能够想象机器在更换这个零件后是如何工作的。

有的时候,我们掌握了一些知识,会自认为理解了。但实际只停留在表层而不自知。

这段对深层知识的描述还挺有意思的,可以用来自我评估,看看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是深层的。

05 一个人看上去在进行逻辑思考,其实大多数时间是在进行记忆检索

而这通常是很有效的。

在国际象棋比赛中,选手首先对整盘棋迅速做出判断,决定哪一部分是最需要立刻做出反应的,以及自己和对方的弱点等,然后走棋。

这一过程依赖于棋手对相似棋盘布局的记忆,而这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可能就是几秒钟,因为这是个记忆检索过程。

这一步大大地缩小了棋手可能落子的范围。在这之后,棋手才开始相对较慢的思考过程:从几种备选方案中选择。

心理学家估计顶级象棋选手可能在长期记忆中拥有五万局棋局记忆。这是前文所讲到的长期记忆的作用。

思维方式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批判性思维者,其实并不需要去特别训练什么高深的思维方式,而只需要练习一些基础技能,练到可以肌肉记忆为止。像开车时“自动驾驶”一样,只需要记忆接管。

06 你思考什么,就记住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记得更牢?

多花点精力?只要我愿意记,多花精力就能记住了。或者重复?如果一段内容我反复看到,是否更能记住?又或者情感唤起?如果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很痛苦或者特开心,是不是更能记住?这些基本都没什么用。

真相是,你思考什么,就记住什么。

假设你在教室看到一个学生,他站在一个打开的柜子前自言自语。你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但能从语气感觉到他很生气。

有几件事你可以注意:这个学生的声音、长相,或者这件事的意义——他为什么生气,你是不是应该和他谈谈等等。

第二天对于这件事的记忆取决于你注意了哪些方面。如果你注意了学生的声音,第二天你可能记得声音而不是长相;如果你注意了长相,你可能不记得声音而只是长相。

书中还有另一个例子。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教案:带领四年级学生在“地下通道”里做饼干,因为这是当时黑人逃亡奴隶的主要食物。

这位老师请教作者对教案的看法,作者回复说:学生可能花四十秒的时间思考饼干和“地下通道”的关系,花四十分钟称量面粉,搅拌起酥油等。

记忆,就是烟花过后,留下的那些。一层一层,就这样慢慢地覆盖在你的大脑皮质上。

没有努力燃烧过,怎能留下痕迹?同样,记忆也是如此。没有反复提取过、没有刻意练习过,怎能记住?

——阳志平博客

07 “目标-冲突-结果”框架更有利于理解

由于这本书是写给教师的,在回答上一个如何让学生更容易记住的问题上,针对“你思考什么,就记住什么”,作者提到了一个“目标-冲突-结果”的框架。

这个框架对于我的写作来说,启发也是很大的。

我写“干货”类文章,经常需要介绍一些概念或理论,也常常被人吐槽写得太深奥了,看不懂。以前我会花比较多的功夫去找一些更贴近生活的例子,但作者给了我新的思路。

例如书中的一个例子,假如你要教学生 20 世纪初的几种原子模型理论,你怎么介绍?

要按原来,我肯定这么写:一开始就告诉你原子理论模型是什么。但是会去想怎样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怎样去举一些简单的贴近生活的例子。

但是作者指出,你不能直接告诉他“这个理论是什么”。而是要把这个理论当成一种答案。

然后去思考:问题是什么?让学生解答出了问题,他们自然得到了答案。

这个知识点教授的目标是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冲突是什么呢?冲突可以是不同实验结果的互相矛盾。

那么你可以介绍每个新的理论是如何解决之前的问题,又带来了什么新的问题。如此再去引出“答案”。

有一次我们全家看电视,让我对这个结构的效果又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当时我陪爸妈看红色剧《井冈山》,这时我妈有事去了厨房。

电视放了这样一个场景:毛泽东被排挤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陈毅想要请回毛泽东。他在半路上,碰到了朱德。朱德说,你不用去了,我刚刚去过,他不肯来。

陈毅问:为什么不来呢?朱德:毛泽东说只要党内的陈毅主义不打倒,我是不会回去的。陈毅苦笑说:那我就更得去了呀。

这个场景我跟我爸都乐了。我妈听到动静,就兴冲冲地跑出来问:放的什么呀?这时我爸说:啊,就是毛泽东不肯回去。我妈:就这?

我爸直接讲了结果、答案。而电视剧的呈现形式是目标-冲突-结果的故事结构。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

以上是关于思考的七点启示。本书的作者真是太会科普了,行文通俗易懂,非常好读,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