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中: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论证分析?
李万中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论证分析吗?又该如何运用呢?开智学堂曾邀请《逻辑学的语言》《逻辑女孩》《思想实验》等书作者李万中举办公开课,为大家讲解论证的概念及其功能,同时,教大家运用「论证格式」工具去识别、分析、评价和回应论证。下文是公开课文字稿,与你分享。
作者:李万中 来源:原创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中的论证分析》,我会给大家带来一个论证格式工具,掌握这个工具之后,你就可以将它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帮助你去识别、分析、评价、回应生活中的种种论证。
接下来分享的内容包含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论证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
- 第二部分:如何运用「论证格式」这一工具来识别、分析、评价和回应论证?
- 第三部分:结合案例来演示如何运用「论证格式」这一工具。
- 第四部分:简短介绍若干学界一流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01 什么是论证?
什么是论证?
下面有李四、刘医生、赵侦探、王五四个人,他们对某一些人说了一番话。
这四段话都包含论证。图中标红的部分就是结论,说话人希望听到这段话的人最终相信红色部分的话。没有标红的部分,是说话人为了让别人相信结论而给出的理由。
所以,什么是论证呢?
在汉语里,作为结果的论证和作为过程的论证都叫做论证;英文里,它区分为 argument 和 argumentation。
Argument 是作为结果的论证,它就是这是一组命题,一系列句子。在这多个句子中,有一个句子发挥结论的作用。其它句子,发挥理由和证据的作用,用来支持结论。
比如李四说的话中,“小明就是偷我钢笔的那个人”就是一个结论,其它的话就是为了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如果李四只说这句话,你可能不相信他。你可能会问李四,你凭什么说小明就是偷你钢笔的人?李四就会说,因为他不敢看我的眼睛,他有作案时间,张三也这么想。
Argumentation 是作为过程的论证。Argumentation 和 Argument 的区分很重要,它是 process(过程)和 product(产品)的区分。
比如说做菜,你最终做出的那盘菜就是一个产品,而你做菜的这个过程,和产品是不一样的。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产品,然后逆推出别人的过程。而对于自己的论证,我们往往会先有过程,后有产品。如果产品不够好,我们还要再优化过程,以呈现更好的产品。
为方便区分,我们把 Argumentation 称作「给出论证」,只将 Argument 称作论证。所以,本文中的论证就是指包含结论和理由的一系列句子、一组命题、一段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的话。可以是说出来的语音,也可以是写下来的文字。
论证的功能是什么?
论证的功能就是让某一个人更相信某一个结论。这个某人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你可以自己对者自己说话,权衡多个选项,从而确定自己应该相信哪个结论。
论证更常见的功能是说服他人。
前面提到的刘医生,他如果仅仅对我说:「你应该去对自己脊椎做一些理疗。」那我就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呢?如果我提出质疑,他就会给出理由。比如对 X 光片的解读,对「手麻」症状的原因的猜想,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建议,等等。
同理,赵侦探如果凭空说,很可能是周某伪造这些证据,那你不一定相信这个结论。如果王五对司机说要在前面路口左拐,司机有可能无条件相信王五。不过,如果王五说的更多,那司机可能更相信王五说的这个结论。
所以,论证的主要功能就是让某人更相信某个结论。它的方法就是,给出一些理由支持这个结论,让某人原先更相信这个结论。更相信不一定是指从完全不相信变成完全相信。
假设,1 是完全相信,0 是完全不相信。更相信是指调高信心的程度,从 0.3 到 0.6,从 0.1 调到 0.2 或是 0.85 调到 0.99 ,这都叫做更相信,不一定非得从 0 到 1。
什么情况下论证无效?
在什么情况下,论证起不到它的功能,无法让某人更相信某个结论?
有没有某种情况,你给出了很多好的理由,好的证据,别人死活就是不相信你想要支持的那个结论?
有没有某种情况,你没有给出理由或证据,或是你给出了非常差的理由或证据,但别人也相信了那个结论?
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多。
比如,人们脑中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很难通过论证来改变。假设我有很强的性别偏见,觉得女性各方面不如男性,或者男性各方面不如女性,那么即便别人给出了很好的论证,支持男女互有优劣,或者大致水平相当,我也不太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再比如,张三说了一番话,虽然并没有给出好的论证,但你立刻就相信他说的话。这可能是因为张三长得很漂亮,很有魅力,或是他有一个权威的头衔,某某领域博士,诺贝尔奖得主等等。
我们可以把信念理解为一个小植物,把你的脑袋理解为培养植物的土壤。有些植物在你的脑袋里面扎根特别深。从小到大,你的爸妈、老师及周围的文化环境,都往你脑袋里面培养这棵植物。如此一来,这颗小植物就很难被改变。
如果你从小到大都接受一种特殊的教育,那你可能会觉得你接受的教育才是教育,别人接受的教育是洗脑。
就像灭霸费尽千辛万苦凑齐一大堆宝石,就只为弹一个手指头。他的人生目睹了各种宇宙战争,想要终结这些宇宙纷争。他坚信,只要他能消灭宇宙中的一半生物,就能实现宇宙和平。
你可能知道,许多生物的繁殖速度是指数级的。你可能会对灭霸说,今天消灭了一半,过一段时间,物种的数量很快就会恢复。
请问,仅仅听了你这番论证,灭霸会改变想法吗?很可能不会。因为他的这个想法根深蒂固。动嘴是没有用的,必须得动手打赢他才行。
有些时候,不给出论证就像是一种特权,很多人就是想要通过不给出论证,来检验自己在别人面前究竟有没有这种特权。
通常,专家就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他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有特权。比如,一个很厉害的化学教授,被台下的本科生挑战了他的说法,那教授可能就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认为「你这个本科还没毕业,还敢挑战我」。
举个更加明显的例子。军队的长官说:「你们一班的人去进攻,二班的人给你们打辅助。」那么一班和二班人听到命令就直接去做了,对不对?因为长官对普通士兵有权威的,有地位的等级差异,有权力差异,他似乎不用给出论证,就能让别人听他的话
但如果是在一个参谋室里,张连长和李连长都是连长,他俩对于军事进攻的策略有意见分歧。这时候不能说他俩谁说话声音大就听谁的,双方就要给出论证,给出各个作战策略的好处、坏处,成本、收益、风险等,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对比一下。此时,不是谁的权力大就听谁的,而是谁的论证好就听谁的。
除了权力和地位之外,像明星代言,押韵广告词,收受贿赂等涉及情感和利益因素的情况,也是没有论证别人就信了。
可以看出,论证失效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不过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罕见。随着大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会盲目地相信权威,不会被不相干的情感因素打动。
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论证是一种求真的方法,而不是打击对手的工具。而求真总是一种能帮助我们做出明智判断和决策的好习惯。
02 论证分析的步骤
论证分析就是四个步骤:识别、分析、评价、回应。
以上四个步骤需要按顺序执行,不能在没有经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时候,就跳跃到第三步或第四步。
第一步是识别,就是判断别人说出的或写出的一段话里,有没有论证。如果有,那你就要分析、评价、回应这些论证;如果没有,那就无所谓对论证的分析和评价了。
第二步是分析,狭义的论证分析就是第二步,广义的论证分析是指这四个步骤。狭义的论证分析就是把别人说出的那段不严谨的话,以更严谨、更清晰、更简洁的形式,改写出来。换言之,就是对论证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三步是评价,即判断那个论证好不好,或者有多好?
第四步是回应,就是在你做出评价之后,决定自己要做些什么。假定你判断某盘菜非常好,你是否要表扬一下厨师?是否要继续让厨师给你做更多的菜?如果你判断某盘菜不好,你是不是要厨师换道菜?或者让厨师把这道菜重新加工一下?
在执行以上四个步骤时,最大的误区就是遗漏步骤。许多人在没识别的时候就开始分析,结果分析半天之后发现,这根本就不是论证。很多人也是在没有分析之前就去评价,结果评价的论证根本不是别人给出的论证,而是自己臆想中的别人给出的论证。
论证的识别
识别一个论证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靠指示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论证时中时常会说「因为」、「根据」、「由于」、「理由是」这样的词,因为 A 所以 B,根据 A、B、C 可以得出 D,等等。
依靠指示词并不是一种特别靠谱的方法。因为很多时候,人家没有说这些指示词,也能表达论证。或者说了这些指示词,但依然没有表达论证。
第二个方法更靠谱,我把它简称为「揣摩圣意」。
论证的作用是什么?论证是让某人更相信某个结论。那么你就要想,说出那段话或者写出那段话的人,他是否打算让你更相信某一个结论?这个结论通常是不确定的,至少是有点争议的,这样他才会想让你相信。
假设我说,「开智的朋友们,我叫李万中。」这是一个论证吗?不是。因为我并没有让你相信一个有争议的、带有不确定性的结论。「我叫李万中」这句话,没有任何争议,这不是论证。
换个说法:「开智的小伙伴们,我叫李万中,我戴着眼镜,所以我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此时,你可能会发现,我希望你相信「我是一个聪明人」这个有争议的结论。而我给出的理由仅仅是我的名字和我戴眼镜。你需要去思考,是不是叫李万中的人就是很聪明的人?或者戴眼镜的人是不是就是聪明人?
举个例子,以下的几句话是不是论证?
其实都不是论证。
「罗素是英国的哲学家」只是说话人给出的一段描述,并没有给出一些理由和证据,试图让你相信这个结论。因为当事人觉得这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不需要去说服你相信。
「草莓太好吃了!」也不是论证,它只是发出一个感叹。长城好难爬!这朵花真香!这些都不是论证,只是说话人表述自己的情感。
疑问句更难发挥论证的功能。疑问句不是让你相信一个结论,而只是希望你回答一个问题。
「如果张三是律师,那么张三有律师资格证。」这句话也不是论证,它是个条件句,它可以变成论证。「如果张三是律师,那么张三就拥有律师资格证。张三的确是律师,所以张三有律师资格证。」这三句话加在一起就是一个论证,单独一句话并不是。
「因为大气中的微粒使得波长的蓝光散射开来,所以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这句话最具迷惑性,许多人认为它是论证,但它实际不是。它是在解释为什么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这并不是一个任何有争议的结论。
你早就相信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我没有跟你讲这句话之前,任何人都相信这个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我讲述这段话,只是跟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
同理,我也可以给你解释,为什么一根筷子斜插进这个水杯里,看起来筷子折断了。光从空气到水中的时候,经过不同密度的介质,发生了折射,所以看起来筷子折断了。
我说出这番话不是为了说服你相信某个现象真的发生了。你早就相信了,我只是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的原理。所以这也不是论证,而只是解释。这是很容易混淆的一点。
以上案例就都是论证,为什么?标红的句子就是一个结论,它是带有争议性的。
他们希望听到他们话的人,相信一个不确定的结论。并且,他给出了一些理由让你相信这个结论。这就是为什么四个人说的话,都是论证。
总结一下,论证的识别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靠指示词,另一种是揣摩圣意。
要想揣摩圣意,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当别人说了一番话,或者写了一段话,你不确定对方是不是想要论证些什么,你就可以假定,如果是你自己说出或者写出那段话,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相信一个有一丁点不确定性的结论,那么这就在做论证。哪怕很差的论证也是论证。但如果你没有这个目的,那你可能只是在描述、感叹、解释、说明一些情况,而不是给出论证。
论证的分析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好的工具:论证格式。
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几何题目:
以下是一个解题思路:
但光有这个解题思路还不够。考试的时候,你把这段话写在试卷上,老师会给你打高分吗?老师会给你一点点辛苦分,根本就不会给你全部分数。
考试的时候需要怎么写呢?
正式的答题书写,如下图:
以上是正式的答案及思考过程。
论证分析,本质是什么?就是把口头表述的随意论证,变成一个很严谨的有格式的答案。
所以,论证分析过程是这样:把别人说出那段话,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把它转成文字,再把用口头语言表达的那段话,变成一个更严谨的,可以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像这个几何证明一样的答案,这就是论证分析。
论证分析更像是翻译,你不要去想你认不认可那个人说的话,不要想我认不认可刘医生、李四、赵侦探他们说的话,只要想你的分析是不是符合他的原意就可以了。不要去评价,不要去管原话或原文对不对。
来看王五这个例子。王五对开车的司机说,「师傅,你听我的,不要按导航走。我在这里住了好多年了,你就在前面路口左拐,马上就到了」。
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结论就是「你就在前面路口左拐」。这是前面几何题目的解题思路,接下来把它变成一个很严谨的格式。
如下,有 12345 序号,有括号,括号里面的话标明前面的话是怎么来的。
这就是一个很严谨的格式,这就完成论证分析了。
论证格式比普通的日常语言多出什么?
论证格式多出了序号,它每个地方都有 12345,每个序号和命题单独占用一行,格式很清晰。你如果把它密密麻麻堆在一起,就看不清楚不同理由之间的区别,以及理由和结论的区别。序号最大的那个命题就是结论。
每句话后面还有个括号。在括号中,你要补充两类信息:命题来源和命题类型。事实类、价值类、政策类就是命题的类型。
命题来源就是,它是假定的还是推出的,它要么是假定的,要么推出的,不可能有第三种可能性。
有些朋友会说,有些前提不是假定的,它就是为真的。比如我跟你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所以,一加一加一等于三。这个时候你会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这两个前提不是假定的,这就是客观事实。
不是的。在这个地方,它就是假定的,你根据皮亚诺公理推理出这些结论,你假定了皮亚诺公理,你假定数论是这个样子。所以,在论证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客观为真的东西。永远只有假定的和推出的这两种来源。
命题来源有两种,假定的和推出的。命题类型常见的有三种,有时候还会有四种,语义类。
在运用论证格式分析论证时,最关键的是隐含理由。隐含理由时给出论证的人想说但又没有说出来的理由。他可能想节约时间,可能默认你已经知道了,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导致他没有说出这些理由。
做论证分析,一定要把隐含理由补充完整,这是最关键的。
论证的评价
评价论证主要有两大标准,一个是最常用的 ARS 标准,另一个是我们这里用的 AV 标准。
AV 标准是什么?
A(acceptable)指的是这个前提都可以接受。就算没有百分之百的证据让你相信这些前提,你也觉得暂时不用怀疑,可以接受。
V 指如果前提都是可以接受的,那么结论就是可以接受的。
这就是 AV 标准。
任何一个论证,如果满足了AV 标准,就是一个好的论证;如果不满足这个标准,就不是一个好的论证。
ARS 标准是什么?
A 是不变的,V 拆散成 R和S,R指前提和结论是相干的,S 指前提能够充分地支持结论。
论证格式,更适用于 AV 标准,为什么?
因为在进行论证分析的时候,V 标准已经被强行满足了。在分析论证时,你已经给它补充了足够多的好的隐含理由,使得他说出来的理由,加上你补充的隐含理由,这两组都可以接受之后,那么结论就可以接受。
接下来评价的时候,就不需要在乎 V ,只管 A 就可以。只要他说出来的理由,以及你补充隐含理由,都可以接受,那么论证就算是好的论证。否则就不够好。
不同类型的命题,可以接受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事实类的命题,要通过实证研究去调查、收集证据,看能不能接受;价值类的命题,实际研究还不够,还要协商谈判,你和别人的价值观是不是一样的;政策的命题就更复杂,它是说,你给出了一个行动方案来达到某个目标。这得要求你给出的这个行动方案是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才行,这个方案还要比另外一个方案更好。就是说,A 方案要比 B 方案或者别的方案更好。
简单总结一下论证的评价。
第一步,确保论证分析是真的已经完成了,已经真的把隐含前提、理由补充清楚了。
第二步,考虑前提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接受,那么结论可以接受;如果不可接受,那么结论就不可以接受。
简单来说就是,满足 AV 标准的,就是好的论证,不满足 AV 标准的,就是不够好的论证。
论证的回应
最后一步是回应。
回应这一步有个误区,把论证和论争弄混淆。就是说,如果你这个论证不够好,我就要打击你、揭穿你、攻击你的这个论证。
这时候要看情况,如果你们俩确实是敌对关系,这么做也无所谓。但一般情况下,你和朋友、同事、室友、家人、亲人进行论证的时候,你们并不需要吵一架。
所以,如果论证不够好的话,就要提出修改建议,把它变得足够好。或者,你不用提出来,人家好面子,你公然提出来,他不接受,那么你就私下里给他改得足够好。如果你实在没办法改好,那可能是因为这个论证的确还不够好,我们无法接受其结论。
当然,「不接受」不代表「接受不」。「不相信」不同于「相信不」。「不相信」只是我悬置判断,暂时不做出判断,这不意味着,我要相信这个判断是不对的。
比如,张三给出一个论证,说:上帝说了不许抽烟,因此不许抽烟。我认为这是一个差的论证,因为我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上帝。
请问,这个论证很差,那我是否就要不接受这个结论?是的,我不接受这个论证,但我要不要接受这个结论的否定?难道我应该因为这个论证很差,所以就要去抽烟?
别人给出一个差的论证,不代表你要相信那个结论的否定,你只是说你不相信这个结论为真,不代表你相信那个结论为假。
如果是足够好的论证。那还要想一想,有没有另外一个也很好的论证,它支持这个结论的否定?
比如,我说:我这台笔记本电脑好差,我要换一台新的。然后张三说,你要买 A 款笔记本电脑,他给出了一个好的论证。我觉得这个论证很好,那我是否就该买 A 款笔记本电脑呢?
不一定。说不定李四会给出另外一个更好的论证。他说,你不应该买 A 款笔记本电脑,你要买 B 款。
论证也是这样,不能说有一个非常好的论证,你就要相信它,还要想有没有另外一个更好的论证,它不支持这个结论,或者支持一个不同的结论。
03 综合案例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有趣的案例。
在日常生活,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父母要安排你去做一件你不太想做的事,他/她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比如我妈就曾经说:「我是你妈,所以你要听我的。」
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我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
现在用今天学到论证格式来分析这个论证:「我是你妈,所以你要听我的。」
这个论证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没说完,「你要听我的」,具体是要我做什么?「你要听我的,不要谈恋爱」;「你要听我的,去这个大学读书,选这个专业」;「你要听我的,去那个公司上班」;「你要听我的,赶紧分手,或者赶紧跟这个人结婚」,等等。
这短短两句话是否包含论证?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识别论证,一种是靠指示词,一种是靠揣摩圣意。
这句话里面有「所以」,有点像论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揣摩圣意,你妈是否有打算让你去接受一个有争议的结论,比如说「我是你妈,所以你要听我的,把这副草药喝了」。
我们通过指示词和揣摩圣意两种方法,识别出这句话里面的确包含一个论证,就是「我是你妈,所以你要听我的」。
接下来要进行论证分析:我妈的这个论证究竟是什么,它的结构是什么?如果要把我妈的话写到试卷上,应该怎么写?这时候就很多种可能性,至少有三种分析结果。
第一种是:
第二种是:
还有第三种,类似谈判:
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是涉及我俩谁的想法更重要,这个叫价值上的权衡。
第二种是诉诸专家、诉诸权威。常见的例子有「没有人比我更懂我更懂 X,我说的话就属于 X,所以你要听我的」。听说这是「懂王」很常用的论证。
第三种类似于谈判。我跟你谈判:「你不这么做的话,我就会那么做。你不希望我那么做,所以你就应该这么做。」
我们分析出了三种论证,但不能现在就评价。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分析结果,我们还需要通过沟通,找出我妈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进行分析。
我可以问我妈:「老妈,你说的话,它有三种不同的意思,你想表达的是哪一种?」我妈可能说,她想说的是第一种,还可能说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组合,或者三种都不是,而是另一种。
论证分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人际互动,要沟通,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分析完。你补充的隐藏理由,很可能不是别人想表达的。假设我妈说的是第一种,那我就去评价第一种分析是不是好的。
首先对于命题 1,我并不怀疑我是我妈确实是我妈,这个我接受。
第二个问题,「一个人的父母的需求比子女的需求更重要」,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价值观?我是否希望我的子女,也把我的需求看得比他们自己的需求更重要?还是每个人的需求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重要?还是说子女的需求其实比父母更重要?这就要分析,要协商了。
第三个问题,如果我听了我妈的话,我真的就满足了我妈的需求吗?我妈有没有可能言不由衷,词不达意,没有表达出她最核心的需求?
第四个问题,如果我听我妈的话,有没有可能对别人带来什么坏处或好处?
因为命题 5 是个政策类的问题,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论证的评价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你接受了命题 1、2、3、4,那么你也许就会接受命题 5,如果你不接受命题 1、2、3、4 当中至少一个,那么你可能就不接受这个论证的结果。
比如,作为论证的回应,我接下来可能会对我妈说,“妈,我不认为父母的需求比子女的需求更重要,我认为需求要看合理不合理,如果你的需求合理的话,就可以满足,不合理就不满足。所以,接下来就要看我俩的需求谁更合理一点”。
这就是一个综合的,包含了论证分析各个步骤的案例。
我们再简短地回顾一下。
论证是一个理由和结论的组合,论证的功能是,让人们更相信某个结论。
处理论证有四个步骤:识别、分析、评价、回应。
四个步骤当中,分析是最难的。大家可能觉得评价很难,其实分析更难。分析就像翻译一样,需要你理解别人的话背后的意思。
大家常说「理解万岁」,为什么?因为理解特别难,你很难理解别人想说却没有表达出来的那个意思,因为他可能自己都词不达意,尤其是你和别人没有共同的生活背景的时候。
我和大家都说汉语,也许我说的话大家都能理解,但有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误解的情况。
评价也是比较难的,因为你难以判断那个前提是否可以接受。有些时候,论证的是个专业领域,比如说医学,如果没有医学知识,你就难以判断某一个跟医学有关的事实类命题或者政策类命题是否可以接受。
比如,治疗一期肺癌的最佳手段是某些手段,请问,你能够判断这个政策性命题是可以接受的吗?一般情况下,你没有医学知识是判断不了的。
回应也难,因为有些时候情绪上来了,很难冷静地对论证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回应。比如我妈可能对我一顿臭骂:「少啰嗦,你小子想造反了是不是?」尤其是有地位差距的时候,更是如此。
识别是比较简单的,你「揣摩圣意」就可以了。小孩子或者初学者会有点难,但一般情况下,识别是比较简单的。
04 前沿进展
论证研究前沿进展
首先,论证研究是跨学科领域的。因为论证(argument 和 argumentation)是一个很普遍的人类现象。
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很多学科都在研究 argument 和argumentation。他们研究什么?
研究 argument 和 argumentation 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 argument 和 argumentation?什么不是 argument 和 argumentation?它的结构是什么?它有哪些不同的种类?
论证的功能,前面说是让人们更相信某一个结论,但其实在不同情况下还有不同的细分功能。
比如说,我做出一个决策,通过论证,我更相信这个决策是正确的,这就是论证的决策性功能;论证还有说服性的功能,还有探究性功能,通过论证,我们一起探究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当然也有吵架功能,有语言攻击功能。
人们也研究论证的起源,为什么人类会有 argument?猴子、黑猩猩、鹦鹉会不会有 argument,不同地区的人,他们怎么进行 argument?argument 是不是一种适应器?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诞生的?
人们还研究论证的演变,500 年前的人怎么argument?1 万年前的人怎么argument?20 万年前的人怎么 argument……
通过一系列研究,我们就可能给出论证的模型。前面介绍的论证格式就是一个模型,一个帮助你分析、评价、建构论证的模型。
以上这些就是论证研究中可能涉及的课题。
再大家推荐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里面的三个很好的词条:
- Critical Thinking: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critical-thinking/ (批判性思维)
- Informal Logic: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logic-informal (非形式逻辑)
- Argument and Argumentation: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argument (论证与论辩)
为什么要推荐这三个词条?因为每个词条下面都给出了非常全、非常多的参考文献。这三个词条就相当于三幅地图,你可以按图索骥。这三个词条能帮助你在论证研究领域纵览全局,我强烈推荐你把这三个词条都掌握到脑中。
重要研究成果
我只是随意列举一些很实用的研究成果,并不系统。其中的每一个研究成果,都值得细说,只是这里没有时间了。
标准格式,最早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公理化方法,就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学的公理化方法。
前面介绍的论证格式,由命题 1、2、3、4 推出命题 5。这个方法非常严格,前面的命题 1、2、3、4,每个都要有来源。它们要么是公理,要么是定理,就像数理逻辑中的形式证明一样。
图尔敏模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有六个要素。在国外的很多写作课(composition)中,教授会教学生应用图尔敏模型,来写出好的论证,或者评价别人写的文章好不好。
道格拉斯·沃尔顿是论证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有很多原创性研究。其中很关键的一项研究是不同的对话类型。刚开始,道格拉斯·沃尔顿只提出了六种,后来其他人补充到了七种,分别是说服、探究、发现(或「探索」)、获取情报、决策、争吵、谈判。
不同的对话类型中会有不同的举证责任的设置。举证责任就像一个游戏,下棋也是一种游戏,你走一步,我走一步,不能不走,也不能走两步。
举证责任类似于,我说一番话,履行了举证责任,接下来就轮到你来履行责任。谁没有尽到责任,谁就相当于输了。另一方就是赢家,赢家的论证的结论会被采纳。
论证型式(argumentation scheme)也很关键,前面案例中,诉诸权威的那个很长的论证,关于我妈是 X 领域的权威,就是一种论证型式。
沃尔顿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的几十种论证型式。他研究的思路跟人格心理学中大五人格测试的研究思路是一模一样的。
大五人格是从大量的语词当中挑选出描述人类人格的词,道格拉斯·沃尔顿是从一些杂志当中,挑选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那些 argument,然后把它们归纳总结成几十种论证型式。
他认为这些论证型式,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某些情况下是无效的。当论证型式能够成功地回答那些 critical question 的时候,就是有效的;如果它不能回答,就是无效的。
我们平常说的谬误,例如:诉诸权威、不当类比、以偏概全,攻击稻草人,严格来说都不是谬误,只是一种没有回答好批判性问题的论证型式。当它们回答好批判性问题之后,就不再是谬误了,这跟谬误研究的扩展非常相关。
ARS 标准是一种谬误研究的取向。它把谬误分为三大类。一个好的论证,需要满足这三个标准,一个不好的论证,必然是不满足这三个标准中的某一个。这样对谬误做一个类型学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识别谬误。
错误理论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研究,它属于认知科学方面的研究,比如感知觉的、记忆的、信息提取的、推理的、语言生成的、社会心理学等等各方面的,人类在推理和论证的过程中,有可能犯哪些系统性的错误。
现在相对比较统一的一个框架是《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提到的系统一、系统二(或者叫过程一、过程二),用这个框架来分析错误可能会好一点。两个过程,一个是自动化过程,一个是受控过程。很多情境下之所以会出错误,是因为自动化过程给出的结论,并不适用于当时所处的问题场景。
新修辞学也非常关键,它是西方、欧洲古典教育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成分。新修辞学有待复兴。就像我们中国人学大学语文一样,国外大学的大学生也要学英语的作文,而新修辞学能帮助我们写好作文。
在比较好的大学,老师会传授你一些修辞学的方式,有很多是从西塞罗那个时期积累到现在的好东西,其中一个非常好的就是拉波波特规则。丹尼尔·丹尼特的《直觉泵》一书,就有一小篇讲拉波波特规则。
理性的论辩起源假说,人类为什么会有理智?人类为什么会有智力?比如马基雅维利智力假说,或者理性起源的论辩假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理性之谜》的中译本,就是介绍人类为什么会有 argument 和 argumentation,它们的起源是什么。
应用认识论,是研究人类是怎么认识世界的。应用认识论就是把认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像数学和应用数学一样。我看好的应用认识论主要是根据贝叶斯认识论和演化认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指导普通人怎么认识世界,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把先验概率调整成后验概率。
还有一个文化演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选择性社会学习问题。
举个例子,李万中、张万中、刘万中等人,都在研究论证这个领域。他们在同一时间开设了关于这个主题的公开课,且没有录播回放功能。你时间有限,只能听一个人的。你选择听谁的,不听谁的?这就是选择性社会学习问题。我选择学习,选择模仿谁?我要依据什么样的策略,来判断哪些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而哪些人则是不值得学习的反面教材?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