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请看这本书

Taraaa 开智学堂

作者:Taraaa 来源:公众号「Taraaa」

最近重读《语言学的邀请》,这真是一本被书名耽误的好书。

图片

它和语言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所介绍的,正如作者所说,是“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语言作为交换知识、情感等的工具,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被语言所利用”。台版译名《语言与人生》更贴切些。

第一遍读,我重点关注了批判性思维的技巧。第二遍读,在思维方式、人生上,它都给我很大启发。

启示1:语言不是现实,地图不是地域

生活中,我们经常将语言和现实混淆。

例如,在一个研究中,有一个对玫瑰花粉过敏的病人。一次实验时,研究员突然拿出一束玫瑰花,病人就过敏了起来。但事后发现,那束玫瑰其实是纸花。病人的神经系统自动忽略了花的一些特征,判定它为真花。

同样,我们的语言在创造词汇的时候,也会忽略掉事物的很多特征。

例如说某个人是“女司机”,开地图炮说河南人如何如何,上海人如何如何。却忽略了眼前这个人的很多其他特质。

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着两种世界。一种是“向外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世界,在我们的面前流过的那个世界。我们亲眼看到的早晨的太阳,感受到的风、遇到的人。

这个世界其实很小,你只能感受每天在你周遭发生的事,你感受不到其他城市、地球另一端的风景,也感受不到千百年前的事。

另一个世界是言辞的世界。通过语言文字,从你的亲人朋友那里听到,或你在书上、电视、互联网上所了解到的非直接感受的世界。

言辞世界和向外的世界就像地图和地域的关系。地图在绘制的过程中,省去了很多的细节。

这一条尤为重要,后面很多条都和它息息相关。

启示2:让别人的判断过分影响自己,是自卑感和不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我们对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描述。

“我喜欢宅着”,“我长得漂亮/帅”,“我丑死了”,“我很大方”,“我脾气不好”……这些话语和它们的“地域”(我们自己)比起来,有些是比较确切的地图,有些则相去甚远。

有些人的地图比别人画得好些,我们就说他“很了解自己”。

这些“地图”,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ogers)称作“自我概念”。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也略去了他真正自我中的很大一部分,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认识自己。

我们有时会创造出不真实的自我概念,因为更真实的描述让自己无法接受。而之所以无法接受,是因为它们是别人对我们的判断(亲人朋友或同事,或者我们以为是他们的判断),我们并未仔细审查这些判断。

别人对我们的判断,也不过是“地图”,不是“地域”。让别人的判断(以及我们以为的他们的判断)过分地影响我们,是自卑感和不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假如一个人每月赚 3000,但听信了网上说的,“真正有能力的人就该每月赚 1 万”,那么他就会对自己不满。

要让自己过得好,就要把“地图”和“地域”区分开来,无论地图来自自己还是他人。

启示3:我们所谓的“了解”,即是要使世界给我们的印象能有一种秩序

当我们说一个科学家“了解”某样东西时,也就是说,他已经将其在客观的、描述的、推理性重些的抽象阶层上所观察的结果,整理出一个可应用的系统,归纳出几条有力的原则,使各个抽象阶层相互间都能发生联系。

当我们说一位伟大的宗教领袖或哲学家“理解”人生时,也就是说,他已把他的观察所得整理成一套见解,用非常普通而有力的指示表现了出来。

当我们说一位小说家“了解”人类生活时,也就是说,他已把他在许多不同抽象阶层上观察所得的结果——特殊的、具体的、普通的、普遍的——按次序整理起来了。

启示4:理解知识要警惕:永远离不开高抽象阶层,不能抽象阶梯向下走

下图是一头叫“阿花”的母牛。

“阿花”是不断变动着的,昨天的阿花和今天的阿花,这一秒的阿花和下一秒的阿花,都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把眼前的母牛叫做“阿花”,我们忽略了昨天的阿花和今天的阿花之间的区别。

当我们把“阿花”叫做“母牛”,我们提取了阿花、阿黑、阿白等等母牛之间的共同特征,而忽略了阿花的一些独特的特征。

当我们把“阿花”叫做“家畜”,我们只关注了阿花和鸡、鸭等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个词所透露的关于阿花本牛的特征就更微乎其微了。

这里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抽象化阶梯。

图片

越往上走,词汇越抽象,关于“阿花”的特征就越少,理解也越困难。

一般我们总觉得,只要给一个概念下了定义,我们就能建立起某种程度的理解。然而,用来下定义的词往往会比它们所解释的词意思更为混乱。

例如“篮球”在百度上的解释:

图片

真正要对概念有所理解,最好是抽象阶梯向下走。

我们应该十分注意防范一种现象,即永远离不开高抽象阶层,永远不能指向抽象阶梯下层。因为此时说话人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例如:

  • “你所说的民主是什么意思?”
  • “民主就是维护公民权利。”
  • “权利又是什么意思?”
  • “权利就是老天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特权,也就是人类生来就有的特权。”
  • “就像?”
  • “比如自由。”
  • “自由又是什么意思?”
  • “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
  • “这啥意思?”
  • “我们做事作风民主,就有宗教和政治上的自由。”

启示5:哪些分类法满足社会需要,社会便会把其视为“真理”

什么是真理呢?

当别人企图用“这就是‘真理’”来宣扬他就是对的时,我们不妨多一层思考。

阿司匹林是不是一种药呢?在美国一些州,它被列入“药物”,只能在正规药店购买。假如这些州里,有人觉得不方便,希望可以从商店、餐馆等地都能买到阿司匹林,他们就必须设法把它重新分类,列入“非药物”。

吹口琴的人算不算是音乐家呢?1948 年以前,美国音乐家协会规定:口琴只是一种玩具。因此,职业口琴家往往加入美国杂技艺员公会。

然而到了 1948 年,口琴演奏家日益受欢迎,美国音乐家协会就认定他们也算是音乐家。但杂技艺员公会会长不高兴了,他就立刻和音乐家协会打起了官司。

在所有关乎大众的问题上,即使旷日持久,花费数年才能解决,社会最后总是会得到它想要的分类。当自己想要的结果列入法律法规后,便会有人欢呼:“真理胜利了!”

然而其实,哪些分类法满足社会需要,社会便会把其视为“真理”。

启示6:在没有发明出更有用的分类制度之前,现有的就是“真”的

接上一条,科学也一样,以实用为标准。只是在科学实验中,当事人“所要的结果”限制得比较严些,要可以预测。

分类的方法可以决定我们对事物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采取怎样的行动。

过去人们认为有几种病是“鬼魅附身”,一定得用各种稀奇古怪的咒语来驱邪逐怪,这种种方法并不一定能有成效。可自从把这些病症归入“细菌传染”,就有人想出对付的方法,进而也就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治疗效果。

科学所要的只是能够普遍有用的分类制度,在没有发明出更有用的分类制度之前,我们使用的制度,在现有情形下就是“真”的。

启示7:不说脏话的不一定纯洁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许别人用生理或性的“脏”字,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心里虽然都存有某种情感,私下却感到惭愧,甚至对自己都不愿承认。因此我们才会恼恨那些,会使我们想到那种感情的话和说那种话的人。

启示8:借由象征性体验,增加生命的厚度

我们这一生,只是自己的一生。也可以是很多人的一生。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过完别人的一生。这用术语说叫“象征性体验”。

电影中的英雄和美人拥吻。我们带入主人公,就像是自己在接吻一样。主人公被坏人追赶,我们屏住呼吸,好像自己被追赶一样。从象征性体验的角度来说,你确实是接吻了,也确实被追赶了。

如果一个人只读网文或爽文,痴迷于那少数几个角色(例如霸道总裁、深情款款英俊冷少、不谙世事富家千金),沉浸于很少的几种象征性体验中(通常是爱、爱、爱),那么他对人世的体验不会有什么增长。

反之,当我们广泛地阅读,想象越是扩张,“地图”越是完备。它更能代表在不同情形下、不同时期里人类性格和行为的真“地域”。

埃及的国王、塞外的兵马、云游的僧侣、怅然的诗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有什么忧虑,有什么和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因知识增多、洞察世事,而对不同的人都能产生同理心,增加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