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能真正提升生命质量的事,从简化生活开始
朱小叶 开智学堂
作者:朱小叶 来源:公众号「小叶咨询手记」
01
最近因为北京暴雨和一些家务事,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也有更多时间对最近的生活进行回顾和思考。
最强的感受是,感觉自己的心境越来越能够慢下来了,越来越能从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心流体验。——这是一件让自己很欣喜的转变,和我过去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
回顾过去,似乎已经很久了,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列飞速疾驰的列车,想慢也慢不下来。具体表现是,我会把自己的日程表塞的满满的,这还不够,日程表之外,依然还有大量的待办事项在排队。而这些待办事项,很多不是自己制定的,而是来自外界的委托或期待。
而当我有意识地让自己“慢下来”时,我才意识到,其实这背后其实有一个莫名的恐惧在驱使着我,就是我对感觉自己“不够好”的执念。
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面对他人的期待,我往往选择一口答应下来,并且努力达成,以此来证明“我可以”。如果没有从外界得到期待中的认可,我的方式则是让自己表现得更积极一些,想要“硬挤”到一些机会,“硬挤”到一些认可。
所以每当我觉得自己慢了,有一些事情拖了很久还没完成,内心就会有一种恐惧感袭来,觉得我没有价值、没有能力。这种恐惧会驱使着我很快恢复战斗力,重新投身到滚滚洪流之中。这过程中,我很少询问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时候,是拿着鞭子继续鞭策自己,你还可以更快一点。
在我熟悉的家人、朋友眼里,这一切也许早就已经看透,而我却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一个人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时,哪怕再难受,也不会有动力改变,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了。
02
而我的觉察,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也许是从一次和我相似经历的来访者的故事中的顿悟开始。我从来访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让我有机会跳出来,看到了问题所在。
当我带着满满的关怀对来访者说:其实,你已经很优秀了,你不需要为了证明自己再去做什么。我才意识到,我自己也何尝不是如此?
于是,参考给来访者的建议,我也开始尝试对自己进行“松绑”行动。
具体怎么松绑的呢?就是从简化自己的生活开始,从关心未来,到更关注当下的时间分配。
-
已经承诺过的事情,一件一件慢慢完成,做一个闭环,不轻易开启新的任务。
-
按照自己期待的生活节奏,一点点微调期待的细节。生活不再只有工作,还有陪伴,有阅读,有运动,有规律的作息。
调整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一点一滴的小改变开始,逐渐养成习惯,成为一天中的一个个锚点。
-
工作前做计划,更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可用时间,每天可以专注工作的时间大约在3-4小时,而用于沟通协调的时间也不过2-3小时。相比于总是期待每天能做完n件事,更靠谱的是不断思考这有限的时间里做什么事情更有价值?
-
工作期间用番茄工作法,25+5 的工作节奏,到了 25 分钟立刻停下来休息。休息间隙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打盹五分钟,深蹲 40 下,吃点小零食补充精力,听脑波音乐放松……
-
而对我来说,最有挑战的一项,则是筛选任务。面对新的任务,不再一口允诺下来,而是慎重考虑,该拒绝的拒绝,该推迟的推迟。
03
作为高宜人性的自己来说,曾经担心“拒绝”意味着“关系破裂”,而当我尝试带着“被讨厌的勇气”去做出选择时,迎接我的不是担心的疏远,而是一份豁然开朗。
我开始觉察到:我是有选择权,选择我想做什么,成就什么的,而并不是我没有选择,只能被动跟随或“硬挤”。我不需要把自己置身在很被动、很弱小的位置,就像我常常鼓励来访者的那样,我的身上一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和价值。
而我担心的“被疏远”究竟有没有发生呢?尽管孤单的感觉是真实的,但我想尝试让自己相信这份感受也许不是事实。回到理性,我更愿意相信,只有我守护好自己的节奏,才有机会帮到他人;而只要我在持续成长,我就越来越有帮助他人的资本。
这一系列的行动下来,让我开始对多年来形成的固有认知有了松动,我也开始觉察到了此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
我发现,当你想要抓住更多机会来分散风险,你同时也失去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可能。专注聚焦的过程,才是倒逼自己更用心成长的过程。
因为你戒掉了对他人的幻想和期待,戒掉了对更多机会的把握,最后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件事,这会让你别无选择地更用心投入进去,因为投入足够,反而更容易产出成果。——反观世间很多无法成就的事,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你并没有为之投入足够的精力。
我发现,原本自己非常看重的一些事,渐渐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人更应该关注的是小的家庭、大的梦想,而曾经抢占自己注意力的,其实更多是鸡毛蒜皮。人就是把太多的时间放在无穷无尽的鸡毛蒜皮中,才让光阴都变蹉跎了。
生活可以更简单一些,用来做那些真正能够提升生命重量的事:读书、写字、陪伴、提供价值。
每个人从小到大形成的固定模式,成就了自己,也束缚了自己。当过去的模式无法给自己带来新的机遇,反而在不断影响着自己的人生发展时,也许就是勇敢突破桎梏之时。而每一次的突破,也是新的模式建立的时刻,需要微小而持续的行动,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感受更加敏感。
伴随来访者成长,也不断经历自我的蜕变与成长,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咨询师,很有意义的一部分。
当你感觉不够好时,不要用理智说服自己继续负重前行。也许你也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其实是有改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