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交互设计难,难在哪?

00 开智学堂

作者:00 来源:公众号「 心理学与阅读」

01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这些年,有一个问题总在我的心头萦绕:什么是好的设计?

这关乎产品设计者的价值取向、审美品位,在自我训练过程中需要反复回答。大部分产品都看得见甚至摸得着,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评价。

同一个 App 界面,可能有的用户很喜欢,另一些用户感到挫败,而设计同行交口称赞,工程师嗤之以鼻——所以,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设计?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有一款制作精良的游戏,能让人立刻上瘾且欲罢不能,玩家不停地熬夜通关和充值,这个是不是好设计?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无数便利,但是也以提供服务为目的时刻不停地收集个人隐私信息,这是不是好设计?

你大概已经感受到了,评价一个设计好不好,几乎没有成本但疑点重重。我们既可以凭直觉去评价,也可以继续往下延伸:

  • 这个设计的对象是谁?相关的人都考虑在内了吗?这些人可以再分成不同类别吗?
  • 这个设计最初目的是什么?是否达成了?设计者会如何衡量?
  • 这个设计在空间、时间上会影响哪些人?如何影响?影响会如何变化?
  • 不同人会如何评价它,为什么?这些评价会随什么而变化?
  • ……

反思自己的设计,思考何为好设计,是设计师一生的课题。很多设计名家都提出过自己的设计准则,比如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尔·拉姆斯(Dieter Rams)的设计十诫。这些准则来自设计师多年的经验,来自他们深刻的洞察和信仰,经过了现实和时间的双重检验。

不过我们经常会忽略这些准则背后所包含的人性洞察。比如“好的设计是诚实的”,诚实意味着什么?什么感觉是诚实的?如何传递诚实的感觉?……这些洞察隐匿在简练的文字背后,让人难以触及本质。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设计准则,谁的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呢?

一个设计的好坏,并不由设计者决定,也无法交给机器来评判,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的真实体验。这指向了问题的根源:

如何理解人?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去直接经历,感同身受。可是我们无法经历一切,对他人的同理心始终是有限的。

幸运的是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的研究,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文史哲等学科,都以“理解人”为关键课题,产生过大量洞见,等待我们去发掘。

有心的产品设计师可能已经搜索并学习过一些“互联网设计定律”:费茨定律,米勒定律,希克-海曼定律……一开始看到这些名词会让人激动,可是看完文章,更多的疑问会冒出来:

  • 为什么是这几大定律?选取的标准是什么?
  • 这些定律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哪些学者研究过?发表了哪些成果?
  • 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什么?信度和效度如何?同行是否认可?
  • 不同学科是否都有研究和讨论?结论是一致还是相互冲突?
  • 这些定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可以放在同一个知识框架下?
  • 这些定律可以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业界有怎样的实践?
  • ……

其实,知道一些定律只是探索和实践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连接理论和实践,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当遇到现实问题时,知道有哪些探索的方向,可以向哪些学科挖掘更深层、更系统的知识。

02

最近数字人民币开始在各大城市试点,试用过 App 的朋友的反馈都不错。同样是“钱包”,为什么数字人民币、iOS 钱包、云闪付给人的感受和使用体验差别那么大呢?

图片

(不同的数字钱包应用)

数字人民币 App 让人感觉权威、清晰、简便,上手很容易。这背后其实有许多心理学原理可以分析。比如在传递“权威” 感方面,使用合适的视觉元素(纸币底纹、银行 Logo)可以促进自上而下的加工。

三个 App 采用了不同的隐喻,代表它们对用户所处场景和要完成的任务有不同的理解:数字人民币是“卡证”切换的隐喻,方便用户切换和管理不同银行子钱包;iOS 钱包使用“证件/票据夹”隐喻,用户在支付、出行时可以快速出示;云闪付则是“门户卖场”汇集入口的形式,首页并不以操作目标为导向,给用户带来的认知负荷比较高。

刚才出现的一些名词(如自上而下的加工、认知负荷)你可能还不熟悉,《深入人心》后面的章节会有解答。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不再受限于现有的直觉式反应和词汇,掌握更多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和理论去深入分析数字产品。

图片

数字产品设计要处理人与产品的关系。数字产品并不是一个有形的、不变的物品,承载它的硬件可能形态万千,它可能有人机互动的界面,例如屏幕、鼠标键盘、游戏控制器,也可能没有界面,例如智能音箱。它们都是一个个系统,有着复杂的规则、数据交换和处理过程,可以响应输入并提供可理解的输出。

所以,要理解人与数字产品的关系,就需要理解人与机器、人与算法、人与系统、人与关系网络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发生在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层面,这正是心理学等认知科学的研究重点。

而心理学与计算机等学科交汇之处,又产生了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因学(human factors)等领域,它们致力于研究人如何与机器、复杂系统互动。从事这些领域的设计工作的人,一般被称为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

03

我曾经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问题:做交互设计,最难的地方在哪?

本质上讲,交互设计做的是“翻译”的事情,帮助人和系统、机器、产品流畅地对话。人和机器讲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要充当它们之间的翻译,难在哪里?

难就难在:我们既不懂人,也不懂机器。

我们不懂人:人为什么会思考?智能是怎么回事?人如何认知?人的动机、需求、情绪、行为都是如何产生的?人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人怎样接收和理解信息,如何形成观点?不同的情绪如何影响行为?人如何决策?人如何学习?……

我们不懂机器:机器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这么运作?机器根据哪些逻辑工作?机器如何感应环境、如何行动?机器可以有自主意识吗?机器所使用的语言是什么?机器可以如何分层,每一层如何影响互动界面?不同情境下,机器的反应由什么要素和条件驱动?机器的灵活性怎样,有多大的自主性应对人的指令?……

我们既不懂人,也不懂机器。而这恰恰也是设计的价值所在:让机器更懂人。

数字产品设计,以及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等,可以说是设计领域中最年轻的分支,应该从成熟的设计学科例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中汲取经验,但这些年轻的分支也需要处理独特的新课题。

比如,人类居住的经验可以追溯到史前,而大规模使用电子产品的历史却只有几十年,人们如何学习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交互界面?

在方兴未艾的领域做出经典的设计可不容易。而解锁好设计的其中一把秘密钥匙,我认为是从各学科研究成果中,去学习、发现、增进对人的理解,然后促进人与复杂系统的对话。

心理学自然是一个理想的切入点,它研究人类内在心理过程和外在行为。本书会聚焦于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产品设计与心理学相关的部分。更具体地说,本书将主要参考和梳理下表中的研究领域在数字产品中的应用。

图片

这些研究领域涉及面广,有数不清的理论积累和研究成果,我尝试尽绵薄之力,查阅一部分较为经典的文献,并结合相关的设计问题、实际案例介绍给大家。

组织研究和管理学大师马奇曾说过,人类善于通过故事和模型来学习。人们渴望厘清因果关系,并用叙事、模型或者理论阐述出来。但因果关系往往是复杂的,模型建造者力求让诠释既贴近现实又容易理解,而这两个目标本来就相互冲突,因此必须选择是建造复杂模型、犯过度拟合错误,还是建造简单模型、犯过度简化错误。

这本书想和你一起探索如何从模型中学习,也就是从学者们关于人的研究中,汲取数字产品设计所需要的养分——甚至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理论框架,来提升我们对人这个复杂对象(或群体)的理解,从而做出更好的设计。

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你可能不太熟悉学术研究的话语体系、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要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并不容易。但我相信,这是深入“理解人”的重要一步,这个过程甚至能加深我们对自己思维偏误的认识。

从我们开始对现象感到好奇,到提出问题,再到搜寻相关的理论研究,查找一手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前人对此已经有很多思考和实践——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收获的过程。

如果能引发讨论,让大家真正开始关注和思考“人”这一因素,那就更好了。

这的确不容易,但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