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好设计,如何深入人心?

00 开智学堂

作者:00 来源:公众号「设计极客 00」

00 的第一本个人专著《深入人心——数字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上市了!

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主题是讲数字产品设计的,但其实更重要的关键字是:人心。这是一本用心理学原理解读数字产品设计方法论的书。数字产品如何改变了生活?它们是怎样变得如此深入人心?想设计有用、好用的数字产品,需要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是本书想探讨的问题。

01 好产品,坏产品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我们是数字产品的使用者。人选择了工具,工具也塑造了人。我们在数字产品中消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也正在将许多生活体验“外包”给它们。

在面对海量产品时,我们要如何挑选,应该如何使用?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感受?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我们也是数字世界的设计者、建设者,一个产品设计的更新迭代,可能会影响成千上万用户。

在确定某个产品功能的方案时,你清楚背后的依据吗?这些依据是否足够可靠?这些改动对不同人群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能设计更好的产品,让我们身处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能过上一种更丰富而从容不迫的生活呢?

阳志平老师在人性系统论中,很强调“情境”的作用。电子设备和数字产品已经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情境”。

每一次我打开手机查看屏幕使用时间,都会被自己花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所震惊。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家里的卧室总是不能让我睡个好觉——可能是窗帘遮光效果不好,天一亮我就醒了,那我一定会想办法改善睡眠环境,比如换一个密不透光的窗帘。

但是我们每天在手机上花那么多时间,却好像不怎么在意这些 App 怎样影响了我们,每天刷过的这些文字、图片、视频、广告怎样影响了我们。

希望这本书能够提醒大家,在这个永远在线的互联网时代,其实我们可以去选择对用户友好的应用,甚至创造更好的产品和设计,来净化和升华我们所处的数字情境。

02 破解数字产品设计的钥匙

我如何思考和组织这本书?

不变的是什么?

世界变化太快了,新技术变化更快。有意思的是,技术和工具越是强大,反而越是映照出我们对人的理解很匮乏。

比如最近半年的生 成式 AI 浪潮,抛给我们很多问题:为什么模型达到一定规模会涌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力?机器的推理能力是怎么来的?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智能?创造力是人的特权吗?……

我们很难从一直变化的表象中获得深入的洞察。所以,我认为应该更多地思考“不变”的东西,也就是向那些在变化中始终“不变”的部分发问:人如何感觉、思考、行动?人到底需要什么?

图片

无论是为满足哪一种需求而设计,都要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人的身 上,认真地思考和理解用户/客户/买家/玩家/学员/消费者们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受到哪些动机和需求的驱使,有怎样的想法和预期,会如何反应、选择、行动,又会产生哪些情绪和感受,期待什么样的体验和服务。这个过程,是用技术来服务人的开端。

我相信,无论技术如何演变,都会围绕 “人”来展开。设计好的产品,离不开对人的观察和理解。在瞬息万变中洞察共性,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数字产品设计中真正不变的,就是:

理解人,构建人和系统的关系。

什么是好设计?

评价一个设计好不好,其实比我们想象要难得多。

比如说,同一个 App 界面,有的用户很喜欢,另一些人用着觉得很挫败,一些界面的细节被设计师同行交口称赞,但是被工程师吐槽。

比如说,有一款制作精良的游戏,能让玩家不停地熬夜闯关和氪金,这个是不是好设计?还比如,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无数便利,但是也在时刻不停地收集个人隐私信息,我刚跟朋友在对话框中说天气热,打开一个 App 就给我推荐空调,这是不是好设计?

评价一个设计好不好,真的是一件没有成本但疑点重重的事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设计的好坏,并不由设计者决定,也无法交给机器来评判,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的真实体验。这指向了问题的根源:如何理解人?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不再受限于现有的直觉式反应和词汇,什么高大上,什么丑搓 low,而是掌握更多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和理论去深入分析数字产品。

数字产品设计要处理人与产品的关系。数字产品并不是一个有形的、不变的物品,承载它的硬件可能形态万千。它可能有人机交互的界面,例如屏幕、鼠标键盘、游戏控制器,也可能没有界面,例如智能音箱。

它们都是有着复杂的规则、数据交换和处理过程的「系统」,可以响应输入并提供可理解的输出。

图片

人与数字产品的关系,首先发生在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层面,这正是心理学包括认知科学的研究重点。

而心理学与计算机等学科交汇之处,又产生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因学(human factors)等领域,它们致力于研究人如何与机器、复杂系统互动。设计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让机器更懂人。

秘密钥匙

解锁好设计的其中一把秘密钥匙,我认为是从各学科研究成果中,去学习、发现、增进对人的理解,然后促进人与复杂系统的对话。心理学自然是一个理想的切入点,它研究人类内在心理过程和外在行为。

本书会聚焦于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产品设计与心理学相关的部分。更具体地说,本书主要参考和梳理以下研究领域在数字产品中的应用。

图片

在书里,我想和你一起探索如何从模型中学习,也就是从学者们关于人的研究中,汲取数字产品设计所需要的养分,甚至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理论框架,来提升我们对人这个复杂对象(或群体)的理解,从而做出更好的设计。

三重心智

认知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提出了三重心智模型,将人类的认知能力分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

自主心智主要受进化影响,只要触发性刺激出现,认知过程就会快速而自主地发生,例如,识别人脸和演奏乐器等内隐学习过程。

算法心智指对事物做出思考与判断的认知加工,速度较慢、大脑运算的负荷高,包括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等。

反省心智主要关注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关的信念,是监控、调节自主心智/算法心智的机制,以产生最优的行动,比如从错误中学习。

图片

有趣的是,认知心理学家诺曼曾经提出,产品设计应该解决三个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处理过程,也就是情感化设计中著名的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和反思层次。

第一个层次主要涉及使用者接收信息并做出反应的过程,以视觉感知和认知加工处理为主,是视觉/UI设计师、文案作者的工作重心。

第二个层次涉及“使用者行为→系统响应→使用者行为”的持续互动过程,一直到阶段性目标达成,这是交互设计师/产品设计师/UX/UI 设计师的工作内容。

第三个层次持续的时间更长,当使用者在不同时间和场景下持续与系统互动,它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长期关系,如何促进关系发展,是决策者、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人员和整个团队都需要考虑的。

本书参考三重心智模型和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将认知和设计的三个层次作为全书的总体框架,对应到互联网公司实际工作中的三设计领域—视觉设计、交互设计和产品运营设计,然后在认知心理学、人因学、工程心 理学、可用性工程、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中寻找对应的理论和研究进展,介绍给大家。

图片

希望能借由这些梳理,搭建起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桥梁,以便大家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线索溯源而上,找到现象背后的原理,获得新的视角和方法来深化理解和优化设计。

03 好设计,从理解三个瓶颈开始

关于设计的最小全局认识是什么?

瓶颈一:视而不见

作为一个每天大量使用手机的用户,我依然经常找不到东西——每次在电商 App 想要复制收货地址,我至少要花上 1 分钟时间,因为来回巡视也看不见入口在哪里。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还是时不时很困惑,某个功能的入口已经很明显了,用户怎么还是看不到呢,难道只能继续加大字号?在书里,还有大量类似的例子。视而不见,是我们做出好设计的第一道关口。

为什么近在眼前,却就是看不到呢?这是由生理限制决定的。

人的视力好比一束激光,细节都在焦点上。在任何时刻,人只能接收、解释一定数量的信息,只要是视觉焦点没有经过或停留的地方,就有可能视而不见。

🎭 反常识

人类的视力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视觉焦点的分辨率,要远远高于焦点以外的区域。

我们以为自己能看清视野里的东西,这只是错觉。大脑非常消耗能量,不可能在大脑中保存整个世界的视觉图像,所以进化选择了更经济实惠的方案:按需所“见”。

我们会只针对当前需要,注意那些可以立即获得有用信息的区域,而不是关注整个环境。这就是选择性注意。每个人都是海量信息的过滤器,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扫视而不是阅读。如无意外,视觉注意会沿着最容易加工处理的结构前进。

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里,信息的丰富意味着其他东西的匮乏: 只要是信息所消耗的东西就会匮乏。信息消耗的东西是显而易见的: 它消耗了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丰富的信息造成注意力贫乏,需要有效地将注意力分配给可能消耗它的过度丰富的信息来源。 ——赫伯特·西蒙

在互联网公司经常有一种说法,我特别反感:用户是小白……这种上帝视角非常傲慢,自以为比用户聪明。如果他们了解认知科学,就知道用户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他们只是不会把足够的注意资源花在理解产品上面。

视觉思维的本质就是一个注意力的分配过程,我们主动选择注意什么、忽略什么。可以说,大部分信息类界面的视觉设计,都是为了构建合理的信息布局和视觉路径。

从这个层面理解,才不会总是纠缠在主观的好看,我们要清楚美观「美」在了哪里,怎么促进了「观」。

最近很热的 Stable diffusion WebUI,实在是对新手非常不友好,不只是好看不好看,重点是不会用。

图片

想要做好信息传递、改善产品的视觉体验,就需要理解视觉加工的原理,让用户真正看到重要的信息。

在这本书里,会介绍很多如何突破视觉认知瓶颈的模型和方法,例如格式塔原理、视觉组块、数字界面的视觉语法等等,对这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阅读。

瓶颈二:工作记忆

如何让人使用计算机更高效地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找出效率瓶颈所在——人类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存储量和保留时长(内存)很有限,会显著影响行为。

工作记忆是指执行推理、理解、学习等复杂任务时的记忆系统。它是一个临时的存储和加工系统,感知、认知、运动处理都跟它有关,让我们在执行复杂任务时能「把事情记在心里」,直到信息派上用场,工作记忆的容量极其有限而且需要消耗注意资源。

打个比方,工作记忆就像意识的「工作台」,我们可以在上面检查、评估、转换和比较不同心理表征。例如,使用工作记忆来完成心算,或者想象如何重新安排待办事项的顺序。而在工作台上处理完的信息,可以整理好再存放到柜子——也就是长时记忆中。

图片

如果说视觉注意像激光一样集中,那么工作记忆就像独木桥一样狭窄而难以通过。

🎭 反直觉

人类感知觉的数据存储量小得惊人。

让我们来看看一组数据:

图片

认知处理器模块主要与工作记忆相关,它的存储量只有 7 个左右的组块,而且保留信息的时间很短,甚至只有几十毫秒。这座「信息独木桥」真是窄得吓人。而人的大部分思维、反应,就产生于这样的硬件条件。

人的认知资源十分有限这个观点,这是数字产品设计师时刻要提醒自己的基本现实。交互界面的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信息处理和记忆能力。

举一个例子,下面是一个摄影类 App 的功能引导。产品和设计师们总是习惯性地提供功能指引,以为这样就能帮助用户快速学会使用。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甚至适得其反。为什么呢?

图片

用工作记忆的原理来思考一下,此时用户面对的是一个不熟悉的界面,需要调动视觉空间模块来识别元素。

但是这个时候,屏幕上增加了好几个箭头+说明区域,一下子增加了负担:用户需要一个一个提示去识别,而且出现了额外的文字,语音回路开始跟视觉模版抢夺注意资源;更困难的是,这里总共有 5 个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功能点,已经超出舒适的记忆组块范围,在短短的 2~3 秒内不可能记住。

所以这种新手引导设计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重新考虑引导时机,并且降低工作记忆的负荷。

在这本书里,会讲解产品设计时应分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认知负荷,也会介绍费茨定律、层次任务分析等模型。对这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阅读。

瓶颈三:认知偏差

在信息、产品和服务过剩的时代,选择往往也过剩。做决定需要消耗认知资源,过多的选择可能会使人疲劳甚至导致决策瘫痪。

从有限选项中做选择已经不容易了,而决策是更加复杂的认知任务,需要充分的信息、充裕的时间、 充足的认知资源。

图片

心理学家认为,认知超载是做出最佳决策的主要障碍——当可以利用的信息超过了认知负荷,加上时间受限,人们通常只寻求足够好的解决方案,而不会去寻找最好的、绝对合适的方案。

用于应付信息超载的策略尽管经常有效,但也会导致错误和非理性。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有限理性,在书中有详细的讲解和案例。

作为产品设计者,我们时常要面临选择:是利用偏差收割,还是帮助用户避免偏差?

图片

这本书会帮助大家理解认知偏差及其对决策的影响,还会介绍改善决策的方法,例如提供认知脚手架、展示更直观的结果评估、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等等。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决策,书里还介绍了行为设计的多种方法和模型,可以促进符合用户利益的行动,大家不要错过。

04 聪明的阅读者如何读《深入人心》

如何最有效地阅读这本书?

推荐大家先认真学习完阳老师的新书《聪明的阅读者》,再来读这本书。一方面可以复习聪明的阅读者中讲解的阅读方法,一方面可以更快、更好地阅读这本书。

下面是三个阅读提示:

抽样阅读。先读哪一部分?

从本书框架中,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与自己工作或者兴趣最相关的章节。视觉设计师先读第二章,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先读第三、第四章,运营先读第五章。

另外,你还可以翻看每一章最后的小结中的结构图,快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模块。我还做了整本书的模型和主要知识点的梳理,并且整理成了全书的知识地图,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形成全局的认识。

图片

结构阅读。如何快速提取书中的知识?

你可以从每一章节的图表、反常识和小贴士入手。全书共有 250+ 张图片、29 个表格、23 处反常识和 47 处设计小贴士。这些都是知识点的提炼和强调,你可以先找到这些路标,再阅读前后相关的文字内容。

图片

主题阅读

这本书写作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阅读和整理文献。在每一个知识点尤其是涉及具体模型和数字时,我都尽可能给出最相关、最权威、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参考文献。

每一章的参考文献都是主题阅读的材料,其中超过 1/3 的是书籍,相比论文和其他资料更加全面系统,很多书籍也能找到中文版本,推荐大家从中挑选主题阅读的初步书单。

05 致谢

三年时光并不短暂,在此需要诚挚地感谢许多人。感谢阳志平老师,如果不是他提出选题并鼓励催促,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踏出第一步。这本书能收录到阳老师创办的开智文库,我倍感荣幸,感谢王薇老师帮助我完成了很多出版流程。

从 2014 年关注“心智工具箱”公众号开始,阳老师就是我在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许多学科的引路人,是我最敬佩的老师。阳老师创办的开智社群里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们是我的智囊团和后援团,给了我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力量。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向睿洋老师和曹颖老师。向老师帮助我确定了选题方向,精当的建议让这本书更上一层楼。曹老师认真细致地反复阅读、校对全书,帮助我打磨了很多细节,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李影老师给我非常多启发和帮助。

感谢阅读书稿后给我详细反馈和建议的同行朋友刘杰、铧仔、陈嘉。特别感谢刘杰,她既是产品经理,又有工程和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在整个修改过程中一直支持和鼓励我。很多章节她都是第一个读者,让我收获了及时的反馈和继续的力量。

感谢薛志荣为这本书写推荐序。志荣出版了三本高质量的专业书籍,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感谢同行师友张佳佳、吴宁、C7210 和 Beforweb 社群的鼎力推荐。

感谢我的家人和挚爱,她们给予我无限的鼓励和理解;感谢关注“设计极客00”公众号的读者,还有书稿策划时加入微信群的朋友,群里的催更和支持让我心存敬畏又倍感温暖;感谢每一位关注这本书写作和出版的朋友;最后,感谢每一位读者,你们的阅读和反馈,能让这本书延续生命力。

处在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展望未来,世界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人性如常且幽微,其中的秘密依然需要不断探寻。让我们一起深入「人心」,观照他人与自己,重新理解和定义人机关系,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