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未来真的会更成功?
又是剩女又是猿 开智学堂
作者:车子 来源:公众号「车子的心智探索」
“延迟满足”这个词,相信你不会陌生。很多鸡汤文章说:要学会延迟满足,这样你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早在 10 年前,就在微博上感慨过:以大多数人延迟满足的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乍一听,这些说法似乎有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
01 棉花糖实验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为了研究意志力在人一生中的作用,他设计了一个名叫“棉花糖”的实验。
米歇尔从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里找了 32 个孩子,他们的年龄在 3-6 岁,平均年龄是 4.3 岁。实验的规则是:给孩子一个托盘,里面有块棉花糖,然后明确告诉孩子,老师要出去一会儿(一般是 15 分钟),留他一个人在屋子里。如果回来的时候,孩子还没有把这块糖吃下去,就会再得到一块糖。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孩子要么就是立刻吃掉糖,一秒钟都不愿意等,要么就是坚持不了 15 分钟,等不到老师回来就吃掉了糖。仅有 30% 的孩子,等到 15 分钟后老师回来,得到第二块糖。
到了这里,实验还不算完。随后每 10 年,实验人员都会跟踪参加实验的孩子在全方面的表现,包括学业成绩、职业发展、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跟踪结果是什么呢?
如果说等待棉花糖也是一种能力的话,那么在青春期阶段,当初那些“特别能等”的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美国高考(SAT)成绩也更好。
依据这种在等待中展现的自我控制能力,米歇尔教授发明了一个词,叫“延迟满足”。
在 25-30 岁阶段,当初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学历、更好的收入、更强的社交能力。在 40 岁以后阶段,他们更少地成为大胖子,吸烟和酗酒的人数也更少。
你瞧,多忍耐 15 分钟,就更可能成为人生赢家!如此简单的实验过程、如此惊人的实验效果,棉花糖实验一经公开,便紧紧抓住了学界和公众的眼球。一个小小的棉花糖,真的能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吗?
02 又是棉花糖实验
2013 年罗切斯特大学的赛莱斯特·基德和她的同事重新做了这个实验。他们把孩子分为 A、B 两组,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用旧的蜡笔画画,但是如果他们愿意等待一会,就可以得到新的蜡笔。
几分钟后 A 组的孩子得到了许诺的新蜡笔,而 B 组的孩子却被告知新的蜡笔没有了。然后这样的事情重演了一次,这一次是许诺贴纸,A 组的孩子得到了贴纸,B 组的孩子又被告知贴纸没有了。
经过了这样的特殊设计,再对这两组孩子进行“棉花糖”实验。实验结果让人震惊,A 组选择等待的孩子要比 B 组多出 4 倍。
这说明什么?说明环境对孩子的自控力有巨大影响。如果孩子处在一个始终信守承诺的环境里,那么他就更愿意等待。
时间来到 2018 年,纽约州立大学的学者泰勒·沃茨和他的合作者发表了他们的实验结果。
米歇尔教授的实验样本只有不到 32 个孩子(因为有 3 个孩子没有理解游戏规则,最后纳入统计的是 29 人)。沃茨团队将样本扩大至 900 个孩子,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种族,家庭环境也各不相同。
新的实验结果明,“能不能等”与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否相关性并不强。实验还表明,孩子能否等待第二块棉花糖更多取决于孩子的家庭情况。
这个是容易理解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天天都能吃上糖,人家就不稀罕棉花糖。而穷孩子,平时很少能吃到糖,同样一块棉花糖对他们的诱惑力就特别大。
另外,对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来说,等待意味着风险,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很有体会。就算父母答应给他们买糖果,可能也会因为经济窘迫而食言。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先吃了再说。
03 延迟满足只是结果
延迟满足是一种能力吗?如果你仔细想想上面的实验,就会发现,延迟满足只是一种结果,或者说是一种选择。
愿意多等 15 分钟,只是孩子的决策系统在某件单一事件上的表现。而这个决策系统是由很多个因素和他之前短暂的人生经历叠加作用后共同塑造的。
决策系统运转后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么把糖吃了,要么等老师回来,要么等了一半然后改决定了,还是把糖吃了吧。不管是哪个选择,都是孩子的主动选择。
这就好比是打工人被工作虐了一天后回到出租屋,是躺在床上打游戏呢,还是打起精神看看和业务有关的书?这里面没有什么延迟满足的能力,只有成年人的自主选择。
对于打游戏的人,不是说他没有那种看书的能力,只是他不愿意牺牲当下的娱乐时间去换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别和我扯那些有的没的,老子先爽了再说。
所以,真相很可能是,父母本身较为优秀、且成长环境良好、得到足够关爱的孩子,他们普遍会有更杰出的成就,同时也会在棉花糖实验中表现更好。
后两者都是前者的结果,它们本身并没有因果关系,只是我们一直误以为它们存在因果关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