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阅读好习惯,重要在四点
古严 开智学堂
作者:古严 来源:公众号「古严」
如何养成阅读习惯?这个问题不简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 23.13 分钟,而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 105.23 分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是人们都痛恨阅读吗?明显不是。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不尽人意的阅读现状?我尝试借助 ChatGPT 来帮我整理成年人在阅读中所遭遇的难题,前后一共输出了 80 多项:不知道读什么书、很难读懂一本书、读完之后记不住、读完之后用不上……
虽然这些问题从单个视角来来看得重视,但如何对这些难题进行归类、简化,以便能够被大脑快速识别和运用成了一道难题,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维度对这么多难题进行划分。
直到最近阅读阳志平老师《聪明的阅读者》一书,我突然发现,从这本围绕「何为读」、「如何读」和「读什么」三大问题的科学阅读方法论中,已经找到了最简洁的理解通道:
- 人类大脑是如何将文字吸收理解并转换为行动的?
- 在这整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阅读难坚持?
- 这些问题与障碍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如果理解了这三个核心问题,阅读习惯的养成障碍就能巧妙破解。
这就涉及到书中提及的三个基本概念 —— 阅读者、文本、情境。
01 阅读者
假设你现在是一个 5 岁孩子的父母,你希望让他养成看书的习惯,请问你首先要重视什么?答案就是不断提升孩子大脑对阅读信息的感知。
1. 有没有主动让眼睛更频繁吸收阅读信息?
让孩子的眼睛更频繁的看到与阅读相关的信息源 —— 把你能想到的所有与书正相关的人、事、物都让孩子看到。
一个人未能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原因,在于他的视觉范围内缺少持续鲜活的阅读信息 —— 生活情境中看不到多少正在阅读的人与物,自然无法有效对大脑形成阅读刺激。
也许有人说,那买很多书回来不就创建了更多视觉信息吗?其实,比买书更重要的是自己有多少次看到自己身边人正处于阅读的状态。人书结合的鲜活信息一旦被孩子的眼睛反复捕捉,就能大大激活他肢体动作的模仿。
与之相反,如果小朋友总是看到父母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那么阅读习惯从基础通道上就产生了偏差。如果一个成年人身边没有多少读书的朋友,他阅读的习惯也很难建立。
2. 有没有主动让耳朵更频繁吸收阅读信息?
除了视觉信息对大脑产生影响之外,引入阅读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也相当关键。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不断模仿书中角色的对话、用各类人称讲述书中故事、用朗读品味书中金词金句、用对话将各类主题进行探讨与分享。这些方式都是放大声音对大脑的刺激的好方法。
一个可以参考的建议就是组建家庭或者社群共读会、比如家庭成员达成一个每周定时阅读的共识,在阅读时段大家坐在一起共读、对阅读内容相互分享交流,这种方式能有效为彼此大脑输入阅读的音频信息,强化阅读习性的建构。
3. 有没有主动让肢体更频繁接触实体书本?
除了增强视觉和听觉外,重视肢体对书本的触碰频率也是阅读习惯建构的秘密武器。
我们可以有意识观察自己的生活动线,有哪些是自己经常停留的生活空间?在这些空间里可以布置更多唾手可得的阅读书本 —— 工作台、床头、桌面、休闲区甚至卫生间等等,放置更多读物,当你发现哪哪都放着书的时候,就能更频繁触发「翻书」这个阅读基本动作。
如果你真的想阅读一本书,那么最好买两本甚至更多,或将书拆解分离后放在经常活动的区域。在电子书大行其道的年代,提高去图书馆、书店的频次,使得肢体对书本有更高频具身触碰的机会,也是提升阅读习性的好方法。
所以,阅读的第一步是不断让身体的眼睛、耳朵、四肢看到、听到、触摸到书本,一旦生理器官对阅读的信息有了高频的接收,阅读习惯养成就建构了扎实的基础。
02 情境
懂得主动为自己提供更多与阅读相关的视觉、听觉、触觉信息,就相当于为自己建构了一套稳定的阅读情境,这个情境又能反向触发自己产生更多的阅读行为。
什么是情境?它是人在阅读时所依附的时间、空间、人际、情绪和任务以及大脑通过阅读所感知到的心理境界。
人们常常认为,阅读不就是人与书本产生关联关系吗?只要我们认真去读书,不就能达到相应的阅读效果吗?其实不然。手术室等候区和图书馆两种阅读情境,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效果。
一本书之所以能被有效阅读,是因为嫁接了人际、时间、空间、情绪、任务这五个要素,脱离具体情境的阅读行为最终会变成三分钟热度。
1. 如何从人际角度为自己强化阅读情境?
可能很多人觉得,若想要养成阅读习惯,就要给自己设定详尽的阅读目标与周密的阅读计划,如果目标失败,那就是执行力的问题。真的这样吗?
比目标计划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纳入了多少正在阅读的人、交流了多少阅读相关的话题、做了多少与阅读相关的事。
这方面,美国博学家、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可谓典范。为了提高自己长期阅读的习惯,富兰克林组织了一个相互分享的社团,取名「讲读社」。他们定期开会,分享阅读书籍并讨论阅读话题,这种人际情境的建构,极大促进了富兰克林的阅读历程。
无独有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有类似做法,当时他与四位成员约定每周三在自己的会客厅会面沟通交流,然后由另一位成员斯特凯尔每周撰写讨论会报告并发表在当地的日报上。
两位伟人在阅读方面的实践启发我们,阅读不一定是苦哈哈地孤独死啃。可以借鉴牛人思路,搭建平台定期进行线上与线下的阅读分享。一旦为自己建构了积极的阅读人脉网络,群体的影响力会刺激自己不断为阅读加码,降低通过自律达成阅读目标的失败可能。
2. 如何从时间与空间角度为自己强化阅读情境?
常常有人说自己之所以未能形成阅读习惯是因为当下境况不合适,因为我很忙、因为我正被一个问题困住、因为我没有适合阅读的场所,所以我要等待,等我什么时候有空了再好好读、等我某某问题解决了再好好读、等我有了某某条件后再好好读……可事实真相往往相反,这些预设的理想情境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真正的阅读节奏,往往起始于并不完美的时空情境,它不因工作生活场景而变,不因节假日而变,不因人生境遇而变。
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启超面对国家内忧外患,专门为自己的书斋命名「饮冰室」 — 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梁启超将时代与个人结合,创造激励自己阅读的情境,成为他持续输出作品的重要支撑。
在各类 APP 竞相抢占大脑注意力的时代,可以模仿伟人思路,独辟蹊径为自己创建一个「独立+稳定+持续」的阅读情境。
从空间上看,它是你根据自身情形选择的空间,比如书房、卧室一角、办公空间等等任何一个能让自己真正静下来的阅读场所。
从时间上看,长则数小时,短则数分钟,起步阶段时长无所谓,但一定要保持长期稳定(数年如一日)。
还可以为自己的阅读空间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以此反映自身的个性与品味,关联自我志向与喜好。在这个唯我的时空里,稳定情绪得以维持,外界干扰得以排除,持续心流得以产生,阅读习性得以建构。
3. 如何从任务角度为自己创造阅读情境?
很多人都希望养成阅读的习惯,他们是认真的,也是努力的。但客观现实往往不尽人意 —— 阅读行为可能过了几天、几周、几月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阅读目标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真正有效助力于我们养成习惯的,不是那些我要读完某某书的目标,而是我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可。
如果你希望自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那么你的目标不是设定「我今天读多长时间」之类的目标,而是把自己定位为「我就是一个读书人」。
如果你希望自己养成锻炼的好习惯,那么你的目标不是设定「我今天做几个俯卧撑」之类的目标,而是把自己定位为「我就是一个运动员」。
如果你希望自己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那么你的目标不是设定「我今天几点前到公司」之类的目标,而是把自己定位为「我就是一个守时者」。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设定的习惯不能持久的重要原因 —— 因为只是设定了一些看似合理正确的「小目标」,但它只是一层改变的外皮,所以围绕那些「皮」的努力,最终治标不治本。
所有关于阅读习惯的设定,都应该回归到自我身份的定位 —— 你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换句话说,我们为自己设定了怎样的任务层级?小任务比如刷牙洗脸、穿衣吃饭、购物逛街;大任务比如管理项目、输出作品、人生进阶。
如果长时间留念于新潮跟风、人际内耗、休闲娱乐,最终会为活出一套稳定但低价的小事人生。小事的特点无穷无尽,长此以往,一条无形锁链慢慢形成,束缚自我发展。
如何通过关联大任务来促进自身的阅读?
可以按阳老师的建议,将阅读主题与自我人生发展的周期关联。比如思考未来 5-10 年可能遇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探索该问题所从属的领域有哪些,进一步明晰领域所从属的学科。
这样逐层进阶,参考系统选书法,分别列入对应书目,通过 12 年 - 3 年 - 18 个月 - 3 个月 - 1 个月 - 1 周的时间周期进行阅读任务的区分,从而找到不同领域与学科的核心高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道法术式。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我们一方面能站在人生发展的全局角度看待阅读,提高人生顺境走向的可能,另一方面,一旦主题阅读被制定出来,只需将重点锁定在每 7 天的阅读进展即可,大大降低了大脑面对长时间周期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强化了短周期行动效率,减少行为瘫痪。
执行层面可以将阳老师的主题阅读建议制作成表格,细化自己的主题阅读进程:
短周期行为策略可以参考如下问题制作成手册定期复盘:
- 我现在的状况如何?
- 我过去 90 天内取得了哪些成就?
- 我未来 3 年想发展到什么程度?
- 我未来 6-18 个月想发展到什么程度?
- 我未来 90 天想取得哪些成就?
- 我当下的行动是什么?
需要留意的是,对未来自我的探寻之路往往需要从模糊到清晰地逐步推进。对动物的观察就能发现目标达成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 —— 鹰击长空,捕获飞速躲避的兔子。
显然,鹰没有也不可能事先计算好自己和目标的逃跑轨迹,然后再根据确认的路线飞行。而是当鹰发现兔子后,马上预估它和兔子的大致距离与相对位置,然后迅速启动翅膀选择一个大致方向朝兔子飞去。不论过程中兔子怎么跑、朝哪个方向跑,鹰的决定就是不断缩小自己与兔子之间的距离,直到差值为零。
老鹰事先启动翅膀起飞而不是完美计算自己捕获兔子的成功率再行动的模式提醒我们,面向未来的身份定位,不需要拿到完全清晰的结论后再开始,未来的我,是现在的我用一票一票的行动投出来的,我们需要先行动,后计划,干了再说。
03 文本
一旦开始了阅读进程,是否就能顺利达成阅读目标呢?其实不然。有些朋友一看书就犯困,从拿起书到犯困之间,大脑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试以一段文字举例:
我们已将类型二加工分成了两类:反省心智和算法心智。如果再加上类型一加工的别名「自主心智」,就构成了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三重加工模型。三重加工模型与双重加工模型有所不同,双重加工模型不重视个体差异,因此会错过类型二加工过程中的关键个体差别。
这段文字中的每个字我们都认识,但依然很难读懂:
- 类型二是什么意思?
- 类型一是什么意思?
- 反省心智是什么意思?
- 算法心智是什么意思?
- 自主心智是什么意思?
- 三重加工模型是什么意思?
- 双重加工模型是什么意思?
- 个体差异是什么意思?
百来字段落一共出现七个概念。如果我们对这些概念有清晰的理解,那么就能快速理解作者的用意;相反,如果我们的大脑对这些概念缺少对应认知,那么即便将这段文字读过多遍,也依然无法明白作者究竟想对我们说什么。
所以,阅读期间的「犯困」,很大可能性源于大脑缺少与阅读内容必要的「先行」知识,或者大脑的先行知识与阅读内容的匹配不当导致了理解偏差。
而要理解这些概念,就需要大脑投入更多能量消耗。试想,如果我们在高强工作一整天后躺在沙发上,拿起这本《超越智商》试图看懂这段文字,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解决阅读时先行知识缺失或偏差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使用文本细读与卡片输出的阅读策略来巧妙化解。
1. 什么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就是它的字面含义,文本是形式,细读是方法。阳老师将文本分成信息、叙事和美感三类。信息类文本注重内容交互与逻辑判断,叙事类文本注重故事情节的序列与结构,美感型文本注重创意审美的形式与风格。
由此可见,不同的文本有着不一样的阅读特征。前段时间与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自己出差时准备了四五本书,但直至返程也未能翻开,一方面觉得工作压力稍大,另一方面又恨自己为什么没能找出一点点时间阅读。
朋友这种经历我深有感触,带了书却没有读的不甘心,真的要全部归因到外部压力吗?并不是。因为大脑阅读三种不同文本时的侧重点与脑力消耗量并不相同:
信息类文本要求我们在更稳定情绪和更安静时空下进行,因为它需要大脑投入更高血流量来思考书中的逻辑与规则;叙事类文本聚焦情节故事来推动大脑的注意力所以对大脑能量的消耗程度稍弱;美感类文本侧重对大脑对文字本身的感知,强调更多感官认知,对大脑能量的消耗最低。
所以,如果我们在高强工作后继续选择高难度的信息类文本阅读,就相当于忽略了大脑对阅读不同文本的脑负荷差异,自然引发书本的理解障碍,最后可能产生「我本来就不是一个读书人」的认知误判。
明白这一点后,就能根据对未来所处情境的预判,灵活匹配不同难读的文本。比如繁忙公务期间,由于大脑长期高能消耗,尽量准备叙事或美感类文本的阅读;而在安静与情绪稳定的场景,优先选择阅读信息类文本,这样就能更加灵活应对多样化情境,强化知识的吸收效率,保证阅读行为的持续。
选择差异化的文本匹配之后,我们还可以根据三类文本匹配不同的阅读策略。根据阳老师在书中的叙述,我整理为一张阅读指南,提升阅读效率:
如何提升文本细读的质量?你需要使用「输出>输入」理念,不只是去不停的「看」书,而是要用输出强化大脑对知识的理解。而输出太多(比如读完之后马上写一篇千字文章),大脑会觉得压力陡增马上陷入行为瘫痪,但如果输出一张百字以内的卡片,难度大幅度降低。
2. 什么是卡片阅读?
卡片阅读就是将阅读时遇到的关键知识,以分类卡片的最小方式输出。
- 撰写书中出现的术语卡,了解最基本的概念,探寻知识出现的源头;
- 撰写人名卡,通过人名探索知识脉络的承载与延续,帮助自己简化海量信息的记忆;
- 撰写反常识卡,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撰写图示卡,将知识以图示方式进行关联与简化;
- 撰写行动卡,将权重知识通过行为动作嫁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境中;
- 撰写金词金句卡,捕捉那些触达自己心灵的美词美句;
- 撰写事件卡,从巧妙故事情节中提取和模仿情节发展的变化线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卡片虽小但依然有独立完整的知识承载。仅仅需要数百来字、仅仅通过数十分钟就能输出的卡片,大大降低了阅读输出的难度。
什么是聪明的阅读者?在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上远超同龄人的人。成为聪明的阅读者的第一步,就是从「数量大于质量」的卡片输出开始,不断进阶,实现知识网络宽度与知识理解深度的双丰收。
卡片输出之后,还可以参考梅棹忠夫的卡片拼接方法,像玩扑克牌一样对卡片进行随意拼接,不仅增加更多知识灵感,更能能帮助大脑建构知识网络的连接:
- 放卡:将写完的卡片分别放在一个比较大的空桌面上。
- 洗卡:打散这些卡片的放置顺序,保证这些卡片在桌面上的位置是完全随机。
- 拼卡:用脑补功能对随机排列的卡片关联思考,对卡片进行组合与拼接。
04 必要难度
是否将卡片大法运用到阅读中,就能完美解决阅读困难的问题呢?还不够。
因为大脑对知识的内化过程有着很多的反常识,如果我们在学习时不注意学习方法,很可能事倍功半。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人读书时会习惯用笔在书上大片划线或标记。翻翻你过去已经读过的书,你会发现有很多已经完全忘记当初划标记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记不住自己当初读书时认为重要的划线内容?让我们看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和遗忘实验室主任、心理学教授罗伯特 · 比约克(Robert A. Bjork)的研究结论。
比约克教授对大脑的记忆研究表明,相对比顺畅的学习过程,主动让学习过程更加困难,能帮助大脑形成更强的记忆。
回想我们过去阅读时的动作:
- 第一步:看到觉得很重要的内容。
- 第二步:马上用笔划上线或者作各种颜色的标注或标记。
- 第三步:继续往后看。
- 第四步:重复步骤 1&2。
明明我阅读时划线是认为这个地方很重要啊!明明我划线就是证明我在用心筛选啊!明明我标记是在帮助我后面更好的记忆啊!但是为什么过了几天却几乎全部忘记掉?
问题出在哪儿呢?在第二步。
标记与划线的流畅动作会对大脑形成知识正在被学习的错觉,像我们在认真阅读 —— 通过标记重点来体现自己正在积极阅读,但实际上它只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 —— 通过动动手替代了深入思考。
与之同时,对内容进行标记的动作会让大脑觉得内容已经被大脑记忆或者即便记不住也没关系,因为未来可以直接看划线内容!这样就进一步放松了大脑对阅读内容进行增细加工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在对已经标记的阅读材料进行复习时,可能进一步引发复读行为,而照着标记重看一遍内容对大脑的记忆效果极其有限。
但这里需要强调,阅读的划线与标记策略并非完全错误,如果想要对阅读内容在大脑中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就必须对阅读行为进行改进。
几个可以参考的策略是:
- 将整段划线精简为关键词划线;
- 限定每页/节/章划线关键词的数量;
- 关键词划线后改成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些方法也许各位都采用过,不过更反常识的是这一条:
- 每次阅读章节完毕之后再进行上述 123 的操作!
这样才是从形式与时间上进同步满足「必要难度理论」的操作方式。减少划线比重促进了大脑对阅读内容的深层加工,通读完章节之后再进行标记或划线可以视为学习在时间层面的异步。
目前在认知科学界与间隔学习同样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有交错学习、测试学习、生成学习、迁移练习等。
不难发现,这些被反复证明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质上遵循对阅读内容的深层加工而非浅层理解、持续保持必要难度升级而非稳定不变的平行难度、对学习过程进行主动监控和调试而非由他人主导与操纵。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学习方法主动运用到阅读过程中,就能大大强化知识在大脑中的印刻深度,促进知识从记得住到用得上,而一旦用得上,又会结合前述五大情境要素转换为大脑的长久情境记忆。
05 小结
如何养成阅读习惯?我们需要增加对阅读的生理感知、创建更多样化的阅读情境、强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对阅读信息的习得。
阅读者、情境、文本三者结合,助力我们成为一个聪明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