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如何高效阅读《聪明的阅读者》一书?

阳志平 开智学堂

作者:阳志平 来源: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近期,我的新书《聪明的阅读者》上市,与读者们有一些交流。将其整理成文,供更多读者参考。

图片

1

今早爱人告诉我,她同学也买了《聪明的阅读者》。

给了一些阅读建议。对那些平时读书较少的读者,可以优先阅读第五章“抽样阅读”与第八章“卡片大法”以及第十一章“通识千书”,会大大降低阅读难度。

一上来读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对阅读量少的同学的确会有压力。所以先从第五章读起,容易找到阅读的乐趣。

如果你平时有较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此条可以忽略。

2

看到有位读者写的:读了《聪明的阅读者》中的“通识千书”,今天正好在整理以前的读书笔记,怒删90%,边删内心边在骂骂咧咧:“我TM以前看了多少垃圾!”。越来越觉得,这世界充斥了大量垃圾和噪音。

读书走弯路不怕,怕的是自己不承认。然后使劲地狡辩。反而走的弯路越来越多。这是需要提醒所有读者的。

我认识不少人,十年后没有什么进步,往往问题都是出在这里:嘴硬,从不承认自己错误,不断陷入恶性循环。

3

为什么读好书如此重要?“通识千书”整理了 1000 本好书。如果你沿着这些好书阅读,会生发出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

有的人可能更感兴趣思想实验类著作,这是哲学家苗子;有的人可能更感兴趣田野调查类著作,这是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苗子。究竟先读思想实验类著作,还是先读田野调查类著作?这是你的自由。

读了某位哲学家、历史学家的著作,是不是又可以找出他更多著作?在每一次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你生发出完全不同于他人的路径。探索到最后,就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你的阅读经历塑造了你,反过来,你的作品又塑造了别人的阅读经历。如此一来,一个人就在精神层面永生了。而在AI新时代,将自己的书稿输入到大模型中,那么可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数字永生。

4

一辈子,我们能够从头到尾,读完的好书,就是 5000 本到 1 万本。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个名额。我的原则是,碰到一本好书,要么不读,要读就一定要读个通透

当你掌握了《聪明的阅读者》中的阅读方法论,你会发现,世间太多图书没必要读。

我们读书,有些是你的知识根基,也就是树根;有的是树叶。每一季,树叶凋谢,树叶盛开。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根基究竟稳固与否?而市面上流行的书,多数是树叶,甚至不少就是飘过的柳絮类的玩意儿。

5

读书是最容易见识世界的多样性的。我喜欢买很多很多很多非常小众的书。可能大家一辈子都想不到,还有人写这样的书。然而,正如我们出发再远,依然要回家一样。

在心智世界中,你的家就是由你精读过、写过笔记的那些好书,一砖一瓦构成的根据地。没有家,一个人最多是不断在路上的旅行博主,而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才会从在路上“飘着”的状态,转为在家里“活着”的状态。

6

读书,思考,创作,有些难题可以正面绕过,迂回解决。不过总是这么绕过去,久而久之,你以为你已经解决了那些难题。最后终究免不了令你吃亏上当。

我的重要作品都有一类正面解决大问题的风格。四大方法、四大分析以及人性系统论无不如此。这类风格,不如那些说漂亮话的著作更讨喜,但它是根基。

某种意义上,读书,思考,创作也有重工业与轻工业之分。轻工业讨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重工业是国之大器,是立身之本。我们可以没有各类小家电与漂亮衣服,但不可一日无米无粮无水无电。

7

很多人读书,从易到难。先读易书,然后以为,就会自然跃迁到下一个阶段:能自然而然地读懂难书。然而我观察了成千上万人,没几个能做到的。往往下次碰到难书,还是放弃。

而我在《聪明的阅读者》一书中提倡的做法,微妙之处是什么呢?一上来读最重要、最正确、最源头的书。读不懂,怎么办?就用容易的书辅助。

请记住,是“真善美”在前,辅助的那些书在后。很多人是反过来了,所谓容易的书在前,而忘记自己读书的目标了——追求“真善美”。

随着你读最重要、最正确、最源头的书多了,你开始发现,你越来越不需要那些容易的书来辅助了。因为,你的段位提高了,你的认知能力增强了,你的知识底蕴大不相同了。

这是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都没搞明白的一个道理:谁是主?谁是辅?

易书、难书从来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究竟学的是真知还是谬论?是良善还是伪善?是大美还是赝品?

8

古人的学问,没那么花哨。我在《聪明的阅读者》一书中总结为:先读目录书,再读基本书,围绕基本书写注疏。注疏就是古人的著书立说。所谓注,对基本书的注释;所谓疏,对注的注。

这类治学路径,看似枯燥无华,实为捷径。很多大儒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一辈子的学问都是围绕经典而生发。最后,自己的注疏就成了经典。

9

古代书香门第治学,家学渊源说的是三个问题:

  1. 读书法: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读书技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2. 目录学:哪些书是基本书,哪些书是目录书,哪些是可以速读的书,哪些是必须精读且写注疏的书。
  3. 根据地:自己这个家族,在哪一类基本书与大问题上,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资料、非凡见解等等。

如此一来,家族后生小辈,沿着前人积累前进,自然速度快很多。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第一本个人专著写阅读的缘故。留给小美妞的小礼物。同样,书籍出版后,我给亲戚们,都赠送了一本。希望唤醒小朋友们热爱阅读的内在动机。

10

《聪明的阅读者》新书发布会的演讲,其实非常重要。可能很多同学还没有意识到我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实际上,我拿《聪明的阅读者》一书中的方法来高效阅读《聪明的阅读者》一书。这是一个元示范

通过这个元示范,未来一切看似有点难度的书,对你来说,这个门槛都不存在了。

而这个元示范,最重要也最难理解的步骤是:结构阅读。这一章是我写得较为精彩大气的一章,探讨人类文明历史上涌现出来的九种主流认知方式。

然而,也是对小白读者最难理解的一章。我读个书,凭什么要去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方法论、格式规约,这些跟我的阅读有个啥关系?

而我在《聪明的阅读者》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解,其实就是一个元示范。让大家意识到,原来,通过认知方式切入与破题,才是能最快读懂、读透一个作者的方式。

在演讲中,我总结出了在书中主要使用的三种认知方式:思想实验、田野调查、文采美感。

那么,我们是不是形成一个新的假设:阳老师是不是格外偏好思想实验、田野调查、文采美感这三种方式?

我们继续沿着阳老师的文集、课程视频、公开文章,继续整理,是不是立即可以总结出:

思想实验:阳老师曾经用过的 100+ 个思想实验。而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什么?答案显然是元反空等等。

田野调查:阳老师调查最多的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智者、传记。这些智者、传记由哪些构成?他又最偏好哪些智者、哪些传记?同样,阳老师在信息分析课上传授的科学计量技术,他是如何用到自己对科学文献的田野调查中的?

文采美感:阳老师的认知写作学原理是如何具体应用到他的书稿中的?哪些是有文采美感的句子?我可以如何模仿这种写法?

如此如此,是不是就彻底通透一个作者了?

当然,我的学问较为庞大与复杂,通透我的难度很大。然而,用上述步骤,通透多数作者,是不是跟玩一样?

11

写作,在认知写作学看来,是一门科学。为什么《聪明的阅读者》信息量巨大,但又好读?

其实里面有无数认知写作学课上讲过的窍门。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作者本身要在第七阶第八阶第九阶工作,而呈现给读者,则假设读者是在二阶三阶。这样读者才会觉得好懂,似乎自己啥都明白了。但一旦深究下去,不断升阶,发现阳老师还有无数知识点等着你。

也就是,作者想到了无数层,而读者深入思考下去,发现自己的问题早被作者解决了。但读者接触的第一界面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二阶三阶左右难度。体现在阅读我这本书上,看似知识点是平铺的,然而深究下去,发现完全不是。

有同学速读了我这本书,以为理解了,结果听了新书发布会,才发现读了个寂寞。

12

《聪明的阅读者》这本书写作时最难的地方是,信息量爆棚,但如何保证可读性。收到一位读者的反馈,放心多了。作出的努力还是能被读者感受到。

读者反馈如下:就我这被短视频侵入 CPU 的脑子,觉得读起来并不难,一种博导给小学生讲题,力求让你真正明白的体贴。

我的图书与文章,即使信息量庞大,但是文字易读也耐读。背后都是我总结的认知写作学那一套。通过降低读者认知负荷,来形成一种简单清晰而又有美感的写作风格。试举一例。

改前:

感谢中信出版社的朱虹、刘淑娟和周家翠,2019 年末,大家在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的咖啡厅定下了选题。时隔不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疫三年,却是静心写作之时。

改后:

感谢中信出版社的朱虹、刘淑娟和周家翠,2019 年末,大家在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的咖啡馆定下了选题。时隔不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疫三年,却是静心写作之时。

咖啡厅与咖啡馆只字之差,读起来感受大不一样。咖啡厅给人一种嘈杂、开放的感觉,与下文“静心写作”一词是不搭的;而咖啡馆给人一种幽静、温暖的感觉,与后文的“静心写作”是一致的。

这类细节,都是我的认知写作学课上讲过的例子。一旦统一呈现给读者的空间方位,那么,读者的认知负荷就大大下降。

13

阅读任意一本值得精读的书,都会涉及不同层次。以阅读《聪明的阅读者》为例,它涉及七个层次:

第一遍——速读。阳老师似乎写了一本不错的书,快速用四个小时读完,哇,这本书我竟然都看得懂。这本书如果我发朋友圈,如何才能用几百字讲明白这本书,吸引更多读者看?

第二遍——与作者对话。如何用阳老师这本书的方法论来读他这本书。阳老师在这本书用到的三大认知方式是什么?思想实验?全书,他总计用了多少个思想实验?田野调查,他调查了哪些智者、哪些学科或领域、哪些图书。文采美感:他写了哪些金句。这些思想实验、田野调查、文采美感,哪些格外重要?

第三遍——理解作者的“对”。阳老师提出的原创模因有哪些。这些模因可以归结为几大类?哪些模因是最重要的,是阳老师在不同课程、不同书籍中反复提到的,比如:元反空;哪些模因是最独特的,是仅仅属于阅读这本书或者这个领域的。

而所有这些模因,在人类文明史上,处在什么位置?哪些非常重要?谁与阳老师在相互竞争?阳老师是如何驳倒对方的?用了什么手法?是通过思想实验,还是通过实验科学还是通过计算模拟驳倒对方?你认为阳老师写得最精彩的章节是什么?与他的认识一致吗?

第四遍——理解作者写这本书真正最“难”的地方。阳老师是如何做到一本信息量如此巨大的书,但是表达流畅,如此好懂的?他在组织全书上有什么独特性?如果你来介绍某个知识点,你会偏差在哪?阳老师在这本书中是如何控制三十万字文字的,从开头到结尾,如何反复相互呼应的?他反复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大幅提高?为什么这件事如此之难?为什么内行对此评价会极高?

第五遍——理解作者的难言之隐。阳老师在这本书中,隐隐约约透露的治学路径是什么?这条治学路径与传统治学路径有什么本质性差别?阳老师在这本书中,受限于某些原因,没法展开说的是哪些章节?这些章节,如果你私下与阳老师吃饭,他大概会如何展开说?

第六遍——理解作者的可能修订。如果阳老师在几年后出第二版,他大概率会增补哪些?会修订哪些小错误?

第七遍——理解作者的矛盾。这是最高层次。阳老师这本书体现了他最关心的哪些阅读领域的矛盾。这些矛盾,他是如何创新处理的?同样,在他自己的阅读实践上,这些矛盾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他是如何解决的?从阅读到治学、到生活,又会面临哪些尖锐矛盾,他是如何创新解决的?为什么他将这本书称之为:阅读领域的创新算法?

14

上述七个层次,反映的是智识不同的层次。仍以阅读《聪明的阅读者》为例,大约是:

了解层次。第一遍——速读。大概 4-12 小时足够,但 4-12 小时之后很快也会忘掉。交付成果:撰写朋友圈一条。

整理层次。第二遍——与作者对话。大概需要 30-100 小时。才能将所有核心问题回答完毕。交付成果:撰写读书卡片 100-300 张。

全局层次。第三遍——理解作者的“对”。建立学术脉络层次。大概需要 100-300 小时。需要读完所有与阳老师在书中相互竞争的观点、学说的相关文献。交付成果:撰写读书卡片 300-1000 张。这一步是最难的。

模仿层次。第四遍——理解作者写这本书真正最“难”的地方。假设自己是作者,自己如何来表达。交付成果:撰写修订笔记 300-1000 张。这一步也是最难的,因为读者很难拿到阳老师的书稿修订记录,只能靠猜。而能拿到书稿修订记录的,往往都是入室弟子。拿不到修订记录,模仿阳老师的行文落笔,也可以出一些文章。这也是历史上很多自学者走过的路线。比如富兰克林等等。

补全层次。第五遍——理解作者的难言之隐。这一步倒没那么难。很容易猜出来。大概需要 100-300 小时。交付成果是:补全的章节。

预测层次。第六遍——理解作者的可能修订。这一步也很难。也是阳老师的入室弟子级别,才能胜任的。大概需要 100-300 小时。交付成果是:修订版。

创新层次。第七遍——理解作者的矛盾。这一步非常非常难。需要完整地理解阳老师的方法论,才能感触深刻。并不会局限在他这一本书中。大概需要 1000-3000 小时。交付成果是:复用阳老师的方法论到另一个领域。

所以,我们往往是在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理解作者,也就是了解、整理层次。

真正能深入到第三层次理解作者的,已经是非常优秀的阅读者。也是我喜欢的那类读者。

15

《聪明的阅读者》一书中探讨的八大读书深层次矛盾。

读书的广与深。既要追求广博,又要追求精深。

读书的快与慢。既要速读,又要细读。

读书的多与少。读得多,但接受的噪音就越多;读得少,可能错失跨界创新良机。

读书的信与思。如果不信作者,那么就无法理解大师的好;而如果完全盲信作者,就永远无法超越大师,不具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读书的知与行。有些著作,需要知引领行;反之,有些著作,需要行在知前,比如编程类著作,不实际动手写几段代码,再好的知也是伪知。

读书的智与情。如何在智慧、理性与情感、灵气之间找到平衡点,让自己的阅读更有深度和灵魂。

读书的中与西。既要放眼世界,又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

读书的述与作。述而不作,四十岁之后才出书,是心气,但长期述而不作,长期不出书,没有作品流传于世,错失创作黄金期,是跟自己过不去。

16

在如今这个社会,写大书的人比较吃亏。因为,写大书特别消耗精力,导致你平时没时间去维系流量增长。甚至是曾经关注过你的读者,也会慢慢取消关注。

当大书上市之后,从定价上来看,区别不大。比如《聪明的阅读者》定价是 79 元,《人生模式》定价是 68 元。但,消耗我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而大书自成体系,一环套一环,《聪明的阅读者》甚至不如《人生模式》容易拆解出片段来转载。

曾经与某位知名出版人聊写书这事,他说,最好的畅销书是作者只写已知的 40%。的确如此。这又是大书的另一个令人头大的地方:作者什么都写透了,那么,读者在这个主题上不会再买他类似的书了。

然而,再吃亏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时间会拨乱反正的。

一位流量明星的烂书,可能短期内抢走读者注意力,但不可能永久抢走读者的注意力。

17

《聪明的阅读者》这本书如果早几年出版,销量可能会好一些。然而这里面微妙的道理是什么?

如果没有强制逼着自己,在应该出书的时候不出书,一直到 40 岁之后才出书,那么我的水准提高不到今天这个高度。假设 2017 年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专著,那么,在 2017 年到 2022 年这 5 年时间,我可能就永久性地错过了人生发展学、人性系统论这种真正名垂青史的大作品了。

名气是个双刃剑。人一旦略有名气,那么杂事必然多。杂事一多,哪有时间搞大作品。甚至可能连《聪明的阅读者》这种水准的作品都搞不出来。

所以,命运这玩意非常神奇。多半天注定。

18

再解释一下为什么非要 40 岁之后才出书。当然,30-40 岁之间,我还是出了无数书,但多半是主编的、翻译的与审校的。以及一本 40 岁生日前夕出版的文集《人生模式》。微妙之处在于:

1)我立志搞的道统、学统、文统,非常注重创新。也就是,你至少要消化完毕前人既有成果。道统的成果,主要是中国古典文化。学统的成果,主要是我的人生发展学涉及的相关学科。文统的成果,主要是历史上伟大的作家诗人。而消化掉这些既有成果,12 年都算快的了。

而在我 30 岁出头的时候,狂妄地以为 12 年都能消化完毕。结果现在才发现,大约是 12 年才能搞定一个知识体系。需要整整 36 年,才能三统齐备。

2)这些学问之间有极强的逻辑性,会相互套娃。因此,在你没有思考清晰之前,宁愿晚一点出版。

以《聪明的阅读者》为例,它实际上是认知写作学的文本示范;又是信息分析的现场教学;还是学习大法的前传;更是未来新道统的开篇。

这些庞大体系之间会相互套娃。宁愿慢一点,想得更明白、更清晰一些。

了解我的同学明白我有多么纠结。人生四论中的第四论,究竟是采用人生发展引论,还是人生意义论,还是人生八态,就思考了整整一周。

而所有这些努力不会白费。当你思考得越清晰,读者阅读起来就越容易。而读者读起来越容易,未来三统就容易真正建设成功。

3)有意识地心性磨练。你迟迟不出书,那么,你的前同事、你的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人抄袭你,这种情况,自然避免不了。最奇葩的抄袭案例就是去年那个了。身为作者,我的权利是将这位奇葩写在书中,让后人一直好奇谁有这么奇葩。

在 30 岁的时候,哪能预计到这些磨练,压根没考虑到别人抄袭你,尤其是你的前同事、学生抄袭你。但那时就知道,你迟迟没有作品上市,必然会遭受非议。

而如何面对非议,如何面对抄袭,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的磨刀石。

4)心理学自身的特殊性。另一个信心是来自我 30 岁出头时对历史上的心理学大师的重要作品统计。多数都是 40 岁之后才诞生的。

真正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心理学著作,其实需要对人性足够深刻的洞察,这个真不是 30 岁时能搞定的。写一部又一部大众科普,对我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19

朋友们收到赠书之后,反馈不一。其实,作为作者,心中都有一个小本本。

那些收到书之后,没有认真读的朋友,只是“敷衍式”的告诉你一声:收到赠书了。下一次,还会送他/她签名书吗?坚决不会的。

那些曾经的友谊,那些曾经的缘分,其实就是这么逐渐淡掉的。而认真读了,并且给了反馈,甚至真的做到“指正”的朋友,这类朋友,别说下一本书,连正在写作中的手稿,也是愿意与对方分享的。

对一个作者的图书最好的夸赞,其实是认真读完,然后写出一篇用心的读书笔记。而好的读书笔记,直接促进作者本人思考。这样才令作者觉得,这本书没白写。很多时候,好的作者更需要好的读者;同样,好的读者成就好的作者

20

说说赠书的趣事。赠书给朋友,我见过最高明的处理方法是@张玉新(善用佳软)老师。

他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1. 你给我快递的赠书,我收。反之,有的朋友说自己在国外,或者不好意思收。其实,这样以后关系就变淡了。人家还以为你怎么他了。
  2. 但是,我依然给你发红包。比如,99 元。这是对作者的尊重。
  3. 如果作者坚持不收红包,那么他就用同等金额,给公益组织线上捐款 99 元。这是扩大作者的善。

这个是我见过的最高明的处理朋友赠书的逻辑。

朋友之间的赠书,显然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希望你帮忙推广书,而是让你见证他的成果。玉新这个处理逻辑,几乎一切目标都实现了。

21

关于《聪明的阅读者》,有几位读者的反馈,较有价值,是真的读出味道了:

  1. 《聪明的阅读者》一书,将传统读书的颗粒度从整本书下降到章节目,以及字词、段落与篇章级别,再将其按照不同文本类型处理,搭配不同抽样方法、主题阅读等阅读策略,从而让阅读变得非常实用。
  2. 《聪明的阅读者》一书,反复在强调对话意识。阅读即对话。文本细读是对话的开始,也是对话的结束;而抽样阅读是提高对话的效率、结构阅读是提高对话的质量,主题阅读是提高对话的多样性与完整性。
  3. 《聪明的阅读者》一书,是一本强调输出为导向的图书,通过写作来带动阅读。这样反而更符合人类大脑工作机制。
  4. 《聪明的阅读者》一书,是一本阅读的百科全书,但可读性强,初步搭建了一个新的阅读学学科框架。

供大家参考。

22

读书,特别像在黑夜中独处

你白昼再爱热闹,但终究深夜要一个人睡觉。阅读也是如此,你社交媒体上再呼朋唤友,但终究要一个人阅读。

你再低估睡眠的意义,觉得熬夜也行,但你会发现,好的睡眠成就一个人,令你更加身体健康。同样,好的阅读成就一个人,令你更加心理健康。而那些类似熬夜的突击式阅读,最终都在透支生命。

你做过许许多多的梦,你读过许许多多的书。美梦来自甜美的记忆,同样,那些关于书的美好回忆也来自愉悦的阅读体验。

期待《聪明的阅读者》能给你带来一些阅读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