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快或慢?与你分享三点心得

夏子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书读多了,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偏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帮助自己快速找到想读的好书,同时提高阅读效率。你的阅读偏好是什么?又是用什么方法阅读的?下文,夏子就与你分享她的三点读书心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来看~

作者:夏子 来源:公众号「今朝风日」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图片

▲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为美国第一个市立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2019 年 10 月摄于波士顿。

有个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都会写下或长或短的读书笔记,也因此读过的书都有迹可循。到了年底,翻翻笔记,大抵知道自己这一年读了多少本书。

前些年,每年完整读过的纸质书在五六十本,但看到牛人每年能读两三百本书,不免有点焦虑,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家里这千余本书籍,全部「宠幸」一遍,要到何年何月?

世间确实存在许多读书的法门,有人还专门出了书,我手头就有一本《快速阅读》,教我们不要逐字阅读,不要默念,要学会一目十行,甚至还教我们要科学饮食,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然而,魔力并没有降临。

检视一下自己之前的读书习惯,虽然不至于逐字逐句,但也是亦步亦趋,恨不得记住书中的每一句话。

甚至还有一个执念,读书非得从头读到尾,才算读完一本书。时间久了,成了强迫症,这本书哪怕再没兴趣,也要硬着头皮把它读完。

那读书效果可想而知,不是根本没读进去,就是读完马上就与它们「相忘于江湖」,只好每每用「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之类的鸡汤聊以自慰。

这些年读的书多了,慢慢也有了些心得。

图片

▲ 美国国会图书馆, 为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图书馆,也是美国国家图书馆。2018 年 8 月摄于华盛顿。

01 你读一本书的时候,其实在读好多本书

撇开那些速读技巧,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速度其实是取决于对书本内容的熟悉程度,或者说,取决于我们的阅读量。

因为读书从来都不是孤立地读一本新书,而是与自己既有的知识框架建立有机关联的过程,是将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认知体系融合的过程,是依赖过去的认知版图,逐渐扩展认知疆域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在读好多本书。

当我们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但却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时,往往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

知识都是相通的。遇到阅读瓶颈时,与其死磕到底,不如多涉猎一些阅读门类,掌握基础知识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图片

▲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古登堡圣经,西方第一本以活字印刷术生产出来的印刷品。2018 年 8 月摄于华盛顿。

比如,读美国开国元勋传记《汉密尔顿》之前,我先恶补了美国建国史,于是阅读这部大厚书时就没了畏难情绪,很多时代背景就可以快速浏览,甚至整段跳过,只需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顺流而下,阅读速度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再比如,读了《超越智商》《思考,快与慢》《心流》《情绪》,对这些年比较热门的认知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底层逻辑略知一二了,那么,这个领域的新书,如果不是石破天惊的创新,大概率不会跳出上面这几本书搭建的知识框架,读起来自然轻快许多。

就像你现在回去翻中学课本一样,当时要学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内容,你现在可能几个小时就懂了。

记得有次看到女儿读书时翻书页的频率很快,忍不住问道:「你每一页都读懂了吗?」女儿白了我一眼:「当然了!」显然很不满意我对她的质疑。她说:「我现在都不太敢买纸质书了,因为我看得太快,要是买书的话,家里放不下」。她读得快,跟她从小喜欢读书、阅读量大、阅读面广是分不开的。

对于那些确实晦涩难懂的书我们还可以先去豆瓣看看评论,对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有个明确的预判,也就相当于即时帮你积累了必要的知识,那么这本书就不再是全然陌生的了,在阅读中更容易锁定自己的注意力,读起来也会流畅许多。

或许你会说,这不是剧透了吗?而我想说的是,和剧透相比,还是先读懂比较重要吧?

图片

▲ 纽约公共图书馆,为美国最大的市立公共图书馆。2018 年 8 月摄于纽约。

02 读书的目的不是「把书看完」,而是认知升级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你不再关心你一年中读了多少本书?这个觉悟是在自己写公众号后发生的。

话说那年看了日本浮世绘特展,日本江户时代的快意人生,让我很想写点什么,无奈对浮世绘这种绘画艺术知之甚少,笔头干涩。

当时刚好在北京出差,于是跑了一些书店,像万圣书园、单向空间、Pageone、钟书阁、三联韬奋书店、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等,去找跟浮世绘相关的书看。

看到了后来,说出来的话也都有点「内味儿」了,以至于帮我找书的店员还以为我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

有效的阅读是有目的地去阅读,市面上有关浮世绘的书并不算很多,大概 20 多种,找到书后,并不急于直接进入内容,也不会从头读到尾,而是通过看目录,看序言,看后记,把握整体脉络,找到目前最关心问题所对应的章节。

比如我对「浮世绘三杰」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生平和作品有兴趣,我就只看这些章节,而其他如浮世绘的制作工艺,直接跳过。

这种聚焦主题、单点突破的主题阅读法,让我对浮世绘的代表人物有了一个最小全局认识,写的时候笔头自然润泽了不少。浮世之光:人生得意须尽欢(戳蓝字复习)

图片

▲ 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2019 年 10 月摄于波士顿。

量化读书目标固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目标管理手段,也有助于激励我们提高阅读量,但也容易出现为了量化而量化的副作用。

自己读书时,有时候也会进入一种「赶进度」的状态,总是往后看看还剩多少页,还需要多久才能读完?有些书,目前还不能读懂,却强行画句号,似乎读完了,就完成任务了。

读书的目的不是「把书看完」,而是认知升级。与其关注每年读多少本书,倒不如从问题出发寻找合适的书目,快速阅读后提炼核心思想,摄取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并及时输出分享,形成一个读书闭环。

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读书,实际上是在用书,「以写带读」,输出倒逼输入,学以致用,读书质量、读书效率和读书价值都得到大大提升。

此时的读书数量已经无从统计,也不必统计,因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图片

▲ 耶鲁大学贝尼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外墙用半透明的大理石板搭建,没有窗户,里面的古籍既不会受阳光直射,也不会漆黑一团。2018 年 8 月摄于纽黑文。

03 慢慢读,享受阅读本身的乐趣

有些书注定是要慢慢享受的。目的性强的快阅读非常有效率,但谁说随性的慢阅读不是一种积累呢?

阅读进去的每个字都会被吸收,像脂肪一样会变成能量。只是你无法知道它怎样影响了你,改变了你,并使你在某一天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读小说作品。对于《莫斯科绅士》这种有生动故事情节的虚构作品来说,从头到尾细细品读还是必要的,不然故事线就断了。

长长的一段时间浸润在故事里,每天看上一点,每天都有期待,浮想联翩、发人深省、扼腕长叹、欣喜若狂……这是阅读中最迷人的部分,让你不舍得读完,不想从故事中回到现实,读完后也会怅然若失好几天。

重读经典作品。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视角的转换而改变),我们也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的这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

初中时看《红楼梦》,只懂得宝钗黛的爱情,现在重读完全是换了人间,看到了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图片

▲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美国第六大的学术图书馆。2018 年 8 月摄于纽约。

读社科著作。像《自私的基因》这类书在你的观念体系中制造了大地震,当你最终合上它、站起身时,窗外的世界已经是另一个了。

有些书虽然没有那么震撼,只是引发了一些遐思,或帮助你把以往的种种念头串了起来,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你时时停顿下来细细思量,重新建构或修补你的认知体系。

一本书是快读还是慢读,哪些部分精读、略读或不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我们自己安排的,而是被安排的。

在某一天,我们会遇到一种书,一页纸耗你两个星期,让你和那一字一句耳鬓厮磨。而在另一天,我们会遇到另一种书,几个小时就翻了十几本,让你体味那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

无论怎样,读下去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