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关于睡眠的畅销书,我发现一些错漏之处

李仁冲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关于睡眠的一些知识,比如蓝光危害、睡眠类型,你是否听说过,是否深信不疑?但是,这些知识是否正确呢?开智课程教练仁冲,读了《睡眠革命》这本书,发现一些我们以为的睡眠「常识」,其实并不准确,如果你根据这些错误的知识去调整自己的睡眠,自然不会得到好的睡眠。来看他的分析~

作者:李仁冲 来源:公众号「万能的冲叔」 图源:Unsplash

作者放弃成为一名职业高尔夫球员,选择了家具行业。可能是他在曼彻斯特中心城区的睡眠产品零售工作,让他成为了一位运动睡眠教练,服务过曼联、曼城俱乐部和英格兰足球队,以及英国自行车队。

作者会写作这本书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他跑到书店看了一圈,睡眠主题的书籍寥寥无几,总是被扔在灰尘密布的阴暗角落。这些书,或者是关于睡眠科学的学术著作,或者是关于梦境和解梦。都是老一套!时代变了。在睡眠这个话题,他认为人们需要一些新东西。

作为睡眠研究领域「科班出身」的作者,结合自己作为运动睡眠教练的经验,他提出了 R90睡眠修复方案。或许是方法论的提出,以及书籍的出版,让他有机会担任英国睡眠协会会长,一个针对消费者的教育组织。

因为作者可能更多是从自己睡眠教练的实践经验出发,所以会容易抓错一些关键变量。

如果你已经买了这本书,关于这篇书评,你是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图片

01 一些错漏之处

我帮你扔了一个硬币,决策了一下……还是先谈谈,一些疏漏错误的部分吧。

所谓蓝光危害?

蓝光,很多人闻之色变。怕蓝光伤害眼睛,怕蓝光影响睡眠。我也曾经很疑惑……结果,为了让我正在写的《健康××》,地基能更牢固一些,我查了大量的文献。结论就是,蓝光没那么伤害眼睛,蓝光也未必会影响你的睡眠。

真正在夜间抑制褪黑素分泌的,其实关键在于夜间的人造光亮度。至于夜间的灯光颜色,是蓝光、红光、黄光、白光、激光,又或者是暧昧的粉色,都没有关系。关键是,明亮的灯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蓝色的互补色是红色,过滤了蓝色就会发黄。所以 f.lux 这类所谓过滤屏幕蓝光的软件,或者是手机上的夜晚护眼模式,切换过去,就变成了一个黄色的世界。

但是,手机或电脑屏幕用于呈现信息。当你过滤了辨识度更高的蓝光,你的屏幕就会发黄偏暗,文字的对比度和辨识度就会下降。此时,很多人为了看清东西,就会将屏幕调得亮一点……所以,你又成功用更亮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记住,千万别用黄光护眼模式。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将 VI 调成暗黑模式。

到了晚上,你可以将你的手机和电脑屏幕,包括 App、浏览器的背景,切换到暗色调的 VI 界面。当你将环境灯光调暗了之后,在不影响文字辨识度的同时,暗黑模式也降低电子屏幕的光亮度。此时,你看屏幕的时候,光线柔和舒适,眼睛也不容易疲劳。

所谓睡眠类型?

作者认为,不同的人,天生会有不同的作息习惯。会分为猫头鹰型(夜猫子)、云雀型(早鸟)和中间型。所以他在做睡眠教练咨询的时候,先会试着确认一下,客户是什么类型的睡眠特点。

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例证。在一场拖到深夜的世界杯足球半决赛,经历了加时赛,难分胜负。终于到了点球决战,教练对第 5 位球员的选择出现了犹豫。

A 球员日常早起,努力拼搏,完美的职业选手,只是经历了加时赛之后,似乎有点疲劳了。B 球员自由散漫,早上训练会经常迟到、梦游,但今天晚上似乎状态还不错。一番艰难地抉择后,他选择了更稳妥守纪的 A 球员。一脚踢飞!落败。

其实这样的例子证明不了什么。

因为足球运动员的比赛时间是在下午和晚上。早早起床的选手,晚上踢球到深夜的时候,必然处于身体疲劳的状态。反而,足球运动员都应该养成晚上 24:00 睡觉,早上八九点起床的习惯。因为每天的高强度运动带来的肌体损伤,也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修复。而较晚的起床时间,也可以确保他们在晚上比赛的时候,处于一个更好的身体和精力状态。

反而是脑力工作者,就应该早起。利用早上无干扰的时间块,摆脱夜间即时通信社交的高峰期、脑力的低谷期,实现更高效的创作产出。

实际上在睡眠的昼夜节律理论中,任何类型的作息习惯,都可以通过调整光线刺激视网膜的时间,来刻意调整。

图片

完美的侧卧?

理论上,人在床上的睡眠姿势可以分为四种,仰卧、俯卧和左右侧卧。作者唯一推荐的是侧卧,采用胎儿的姿势,躺向相对不太重要的身体一侧。他对重要的判断标准,是左利手还是右利手。侧卧到使用较少的手那一侧。

不建议俯卧,很正常。俯卧会容易导致鼻孔被遮住,造成呼吸困难的危险。仰卧,则会容易打鼾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但实际上,我的研究发现,仰卧会打鼾的根源在于枕头用错了。这一点在我要写的睡眠书籍中会详述。

问题在于,实验研究的时候确实都会通过仰卧、侧卧等方式研究人体不同睡姿的压力和脊柱形态。但每个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受压一侧的肌体出现疼痛之前,通常是 20 多分钟,就会翻身,换一侧来睡觉了。一整个晚上,你差不多会翻身 16~20 次左右。

作为一个右撇子,即便你确实在睡觉的时候是左侧卧的。你睡觉过程中会睡成啥样?你醒过来时候是哪个姿势?一切都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是一个未知数。

90 分钟睡眠法?

在睡眠科学领域,「90 分钟睡眠周期」这个说法,在以讹传讹之下,已经变得普及。但事实上,每个人的睡眠周期都完全不一样,甚至一个人每天的睡眠周期也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来自日间活动状态的差异,或者是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长的改变,又或者仅仅是睡眠环境的些微变化。

你无法确保你能够在睡了 90 分钟后,被唤醒时刚好就完成了一个睡眠周期,恰好从浅度睡眠中被唤醒。可能你遵照作者的建议,设定了一个 90 分钟的闹钟,准时把你叫醒。

但你可能连续熬夜,非常疲倦。刚好又在这一次,遇到了一个 120 分钟的睡眠周期?你可能就是在深度睡眠状态,或者是做梦时被唤醒的。还没睡醒,身体就处于疲劳的状态。所以,作者也给你打了预防针:

90 分钟的睡眠周期有一个潜在的缺陷:睡眠惰性有可能会紧随其后而来。睡眠惰性表现为精神恍惚、走路摇摆不稳。

这……其实就是因为他在一个睡眠周期的深度睡眠被唤醒时,肌肉处于深度睡眠修复的瘫痪状态时的正常现象。你,本不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上把你唤醒。

睡眠惰性,完全可以被避免。作者盲目坚持「90 分钟睡眠周期」,用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违背睡眠科学的实际,带来苦果。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在 70~120 分钟左右。从清醒期转到 N1 入睡期,约 30 分钟后体温下降,然后渐渐沉入 N2、N3 的深睡状态,肌体瘫痪,深度修复。随后转入 REM 快速眼动期的梦境状态,情绪记忆得到修复。重新回到 N3 深度睡眠,再回到 N1 浅睡眠,渐渐苏醒。

R90 睡眠法,将 90 分钟设定为一个睡眠单元,似乎更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方便计算睡了多少个单元,便于加总统计。当然,英国人 12 个作为一打,还有英磅、英寸、英尺、英亩等等非公制的计量单位,弄出一个 90 分钟的计量单元,似乎也是他们思维模式的正常举措。

普及 10 进制公制单位的国人,可能并不一定习惯英国人的这种计量思维方式吧。

图片

02 寝具

「06 改造你的床铺──寝具套装」是本书作者方法论中比较出彩的部分。

作者结合自己曾经售卖睡眠产品的实际经验,告诉你购买床垫的坑。比如,床垫是一个耗材,差不多可以用 10 年左右,就会因为塌陷、脏污等原因,需要更换。所以,你不需要买一个天价床垫,用一辈子。

其次,作者留意到不同身高体型的人,对于床垫的睡眠和支撑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可能得益于他为足球运动员服务的经验。

在《运动基因:非凡竞技能力背后的科学》一书,你可以了解到: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逐渐会让一些特殊体型的人脱颖而出,更适合于参与一些特定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运动员,除了身高越来越高之外,臂展超过身高的人更容易成为 NBA 运动员。足球运动员的体型通常也会更高大,肩部和腿部的肌肉更强壮。对比与他们同卧一张床的另一半,显然对床垫的支撑性需求会天壤之别。

这就提醒你在选床垫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实际体验。你睡在床垫上的时候,要看床垫是否能够正确凹陷,吻合你的体形。保持脊柱自然平直的同时,将接触面的压力降到最低。

然后,为了让异地比赛的运动员能够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他的后勤团队都会为运动员带上便携的床垫寝具。

作者还提醒你,要多准备几套床单枕套。最好天天洗晒更换。将更换床单,作为每天晚上睡前仪式的一部分。

在寝具上,虽然写得可能略微细碎,但因为作者经验丰富,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建议重点参考。

图片

03 睡眠教练

最有启发的是什么?原来睡眠教练可以是一种职业。

就像你在瑜伽普拉提健身游泳的时候,都可以找一位专业的教练来指导,提升效率,避免受伤。科学睡眠,同样可以有一位私教,给你指导。

普通人对睡眠充满着错误的「常识」,坚持着一些错误的方法,将睡眠变得一言难尽。一些人无法解决熬夜的问题,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改变疗法对熬夜的整治更有效一点。另一些人是起床困难户,尤其是在冬季。多数人,可能真的不了解睡眠。

在运营了一个「早起早睡」的社群之后,我发现,确实很多人需要一个睡眠教练。

有的时候,光读一本书,还不足够。比如这本《睡眠革命》,作为一本睡眠科普的书,还算合格。其中确实已经包括了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昼夜节律,睡眠周期,睡眠环境等。这本书能让你理解睡眠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比较偏常识的睡眠知识。

但你依然比较难以通过这本书,去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这部分,也是这本书中所缺失的部分。

如果你有解决睡眠问题的诉求,希望利用睡眠行为改变,让自己改头换面。你的睡眠教练需为你能提供什么支持?大概会是:

  1. 用睡眠质量量表,评估你的睡眠状态。
  2. 初次访谈,了解你一周的生活作息情况,诊断睡眠困扰所在。
  3. 查访你的睡眠环境,评估并改造卧室、卫生间等房间的灯光,重新设计你的睡眠仪式和睡眠行为动线。
  4. 解决干扰睡眠的「社会钟与生物钟冲突」问题。
  5. 为你定制设计合理的睡眠行为目标,以及解决睡眠问题之后的短中长期 OKR 人生资本目标。
  6. 一个有着早起氛围的社群,能够获取专业靠谱有效的睡眠知识分享。
  7. 数据量化评估,在一个季度周期内进行3次追踪回访,助推养成优良的睡眠习惯。

很多朋友感慨,当他能够早起,能够把睡眠问题解决之后,感觉人生中一多半的困扰就自动消失了。

帮助更多人能够睡个好觉,是一个值得推进的事情。

04 小结

重写这本书的书评,是因为时隔半年之后,我已经刷新了睡眠前沿理论认识,也取得了一些睡眠行为改变的实践经验。

在这间隔的八个月中,我差不多读了有 300 多篇睡眠科学相关的前沿文献,也实践了一个早起早睡的社群,让一些夜猫子变成了早起者。期间也完成了《健康××》一书的草稿,睡眠篇章是其中的重头戏之一。

再重读此书,也就多了一些是非对错的判断。不妨就写下来,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