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他经历了什么同一性危机,怎么发展理论?

猫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开智「人性大师阅读课」,选了六位开创了某个重要心理学流派的人性大师,学习他们关于人性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埃里克·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创者,以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而著称。他为什么会创立出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如何影响我们?下文,开智课程教研团队的猫柳,与你聊聊埃里克森的人生故事和他的理论发展。

作者:猫柳 来源:公众号「自由特质协议」 图源:网络

01 从名字说起

埃里克森,全名是爱利克.H.埃里克森( Erik.H.Erikson )。爱利克是名字,但埃里克森却不是他亲生父亲的姓氏,也非他母亲的姓氏,更不是他的继父的姓氏。选择「埃里克森」作为姓氏,有学者认为这是埃里克森身份认同形成的标志。

图片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

埃里克森是一名私生子,他对此十分介怀,这构成了他一生的精神危机。埃里克森的母亲在结婚前就怀有他,并且没有跟他的亲生父亲结婚。母亲后来嫁给了儿科医生霍姆伯格(Theodor Homburger),中间名字的 H,就是继父霍姆伯格(Homburger)的姓氏首字母。

埃里克森曾多年使用他继父的姓氏。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时署名就是爱利克·霍姆伯格,直到 1939 年,成为美国公民后,才把姓氏改为埃里克森。

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大家注意名字中的英文,Erik 与 Erik-son。

有一个说法,埃里克森的孩子因为美国人经常把霍姆伯格(Homburger)跟「汉堡包」的(Hamburger)相混淆。他让儿子做选择,爱利克的孩子提议叫埃里克森。

对于埃里克森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姓氏跟北欧风俗相一致(也以谁谁的儿子作为姓氏)。但这对埃里克森来说,这意味着,他是他自己的父亲,是自己「生」了自己。

我们不妨将这个名字作为隐喻来理解,「爱利克」(Erik)生了「埃里克森」(Erik-son)埃里克森由此找到自我。

02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

所谓同一性危机,就是身份认同危机,这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周期理论的一个重要阶段。

人类大脑有个神奇的地方,它可以整合童年的我、青春期的我和成年的我,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试想,如果你不认同过去的你,抵死拒绝将过去那个烂人称作「我」,你是否会感到身份困惑——那么,「我是谁呢?」

除了时间上的身份延续,随着我们参与人类事务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角色。例如作为女儿的你,作为学生的你,作为员工的你,作为某人闺蜜的你,作为社会普通人的你。一人分饰多角而无精神分裂,这就是同一性的作用。

埃里克森从小受困于自己的私生子身份,一生中有过多次自我认同的危机。

埃里克森第一个同一性危机发生在幼儿期。

埃里克森母亲是丹麦人,但埃里克森却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因为他的亲生父亲在婚礼消失了。为避免私生子的社会耻辱,埃里克森的母亲被家族送往德国分娩。

埃里克森 3 岁时,母亲嫁给了他的儿科医生。这样的家庭情况让埃里克森在不确定姓名和心理同一性的情况下成长。

后来,埃里克森的女儿在回忆录中写道:

他真正的父亲抛弃了他,并且从未想去了解他,这一感觉使父亲吃尽了苦头。他一生都在抑郁中挣扎。被抛弃和被排斥的童年经验使他陷入自我怀疑的困扰之中。他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及对自己的不确定感。他渴望从别人那里不断地获得支持、指导和安慰。(Bloland,2005,pp.52,57)

埃里克森的第二个危机,发生在他刚入学时。埃里克森母亲与继父都是犹太人,但埃里克森本人个头很高,蓝眼睛、金色头发。在学校,他被说成是犹太人,而在犹太礼拜堂,他又被叫作「异教徒」。这让埃里克森备受挣扎。

埃里克森第三个同一性危机发生在他高中毕业。高中毕业时,他时年 18 岁。他的继父希望他成为医生,但有艺术天赋的他,选择辍学,去欧洲游荡,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年后,埃里克森发现自己无法掌握色彩表现的复杂性,这迫使他放弃做一名独立开业的艺术家打算,重新寻找自己的职业身份。

来到成年期,同一性危机仍未放过埃里克森。这危机起因是他的高中学历。只有高中学历的埃里克森,却在哈佛、耶鲁这些知名的大学里任教。

埃里克森前同事回忆,因为缺乏「统一证件」——也就是教授的学历哲学博士学位——使得埃里克森在哈佛做教员的时候总感到忐忑不安(Keniston,1983)。

03 什么是同一性?

埃里克森曾说:「毫无疑问,我最好的朋友坚持认为我需要命名这种危机,并且需要在其他每个人身上都发现它的存在,以使我自己真正地接受它。」——这就是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是生命周期中青春期(25 岁左右)面临的人生任务。

它是「自我」诸多特性中最重要的一个。埃里克森认为,健康自我的最主要功能就是要维持一种同一性。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可能经常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感到不确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甚至对自我感到迷茫,我们会抚心自问:「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的人生有哪些意义」。自我同一性,就像是一种「熟悉自己的感觉」「一种知道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

在《童年与社会》第 240 页,埃里克森下的定义:

在青春期,因为身体的第二次快速发展,以及性器官的成熟,早期获得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受到质疑。成长与发展中的年轻人,面对体内的生理巨变和成人目标,开始关心 (—— 同自我评价相比 —— )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以及如何将早先习得的角色和技能同时代的职业标准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自我将所有身份同性欲的变迁、后天能力以及社会角色所提供的基于整合为一体的经验和积累。

同一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内心状态,意义非常广泛,拆解起来,有四个特性:

1、个体性( individuality ),也就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作为一个独立且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存在的清晰感觉;

2、整体性和统合感( wholeness & synthesis )。一种内心完整、不会四分五裂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潜意识中对自我的整合。健康的自我能够将众多的自我形象整合成一个有意的整体。

3、一致性和连续性(sameness & continuity)。指一种想要追求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的感觉,追求一种人生是延续的、目标是有意义的感觉。你知道过去的你与现在的你的关系,也明白现在的你将造就未来的你。

4、社会共同体( social solidarity )。这是一种内心的理想和价值观与某个群体相一致的感觉,一种受到社会支持支持和肯定的感觉。

同一性的对立面就是同一性混乱,或者叫做同一性危机。弗洛伊德时代的人,很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苦于很多限制阻碍他们达成目标;而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该为什么个人目标而努力。

04 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

除了同一性危机,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独特的生命任务,就如三岁时第一次社交、六岁时去上学、二十一岁进入社会,一生中与人合作竞争、与人超级恋爱,学会孤独与爱,这些事件都是生命任务。

每个阶段生命任务是不同的,也伴随着危机。如何处理危机,会对你下一个阶段有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果积极解决了危机,你像升了级打了怪,点亮了一种优势(strength)。优势带来力量,帮助你应对挑战。

纵观人的一生,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变化,这种演变就是心理社会发展(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它是生理和文化力量的结合。这八个阶段分别是:

1、0~1 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这个阶段大约是出生到一岁之间,要解决的核心危机是基本信任。婴儿期总是最脆弱,它完完全全依赖养育者——往往是母亲。如果母亲能在这时期给孩子留下信任的观念,例如,饿了有食物,哭了有抚摸,害怕了有陪伴,有母亲温暖而敏锐的关注,这将构成儿童身份感的基础。

这种身份感会在日后人生中,与做正确的事、做自己以及「成为他人相信其会成为的人」等的想法结合在一起,生出一种叫做希望(hope)的品质。

接下来每伴随一个危机的解决,人格中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品质,使自我的力量增强。

2、1~3 岁:自主对羞耻和怀疑

一岁之后,孩子爬行、走路,它开始意识到自己对环境有控制力。如果父母有耐心,允许孩子用他的方式,在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中做他力所能及的事,那么孩子就能感受到他是有能力去控制自己和环境。这就是一种自主感。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干涉,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羞耻感,生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自我怀疑。

意志(will)的出现意味着这一阶段顺利度过。

3、3~6岁:主动对内疚

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充满活力的特性,促进新的希望和新的责任的诞生。这是一种主动性。所谓的主动性是在自主基础上多了承担、计划和执行任务的品质。

这一阶段的危险在于:如果目标和实际超过孩子身体和精神的能力,会让孩子产生内疚,从而遏制个体的主动性。决心(purpose)是解决这个阶段危机而获得的力量的名字。

4、6-12岁:勤奋对自卑

六岁了,孩子开始进入学校,接受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他会经历努力来换取成果的时刻,体验着勤奋带来的胜任感。但如果孩子无法在父母或老师帮助下养成勤奋的行为模式,或者在同龄人比较中存在不足感和自卑感,那么他可能会这个世界感到事物,认定自己注定是平庸之辈或者能力不足的人,他的发展将会受阻。

胜任(competence)是这个阶段的优势,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自由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才智和技巧。

5、12~20 岁: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小学毕业,孩子步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危机是同一性问题。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学习,青少年已经掌握了不少适合自己的角色和技能,获得了一定的自我认同。他开始整合自己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形成一个完整且健康的自我同一性。但也有人没有那么幸运,如果青少年生活过于混乱,他可能迷失在「我是谁」的灵魂拷问中。

寻找自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成功地获得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人格就会出现忠诚(fidelity)这种新的品质。

成年期的三个阶段

6、20-25岁:亲密对疏离

小大人阶段来了。人们开始走出慢慢走出自我探索,更加关注社会与外部世界。青少年开始步入社会,拥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开始寻找人生的伴侣。社会角色的需要使他们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这时候同一性也会遭受考验。因为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必须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同一性,从而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

成功渡过这个阶段危机的标志是爱(love)这个品质的诞生。你懂爱吗?

7、25~65 岁:传承对迟滞

这一时期从 25 岁延续到 65 岁,十分漫长的一段时期。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传承对停滞问题。你是关心社会、希望把一个美好的世界留给下一代、抚养后代,还是陷入无所事事、枯燥乏味的生活?后者以自我为中心,优先考虑自我,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只有走出自我,要么在生物上繁衍,要么在文化上传承,才能在不断缩短的生命进程中,通过延续其他生命来渡过这个阶段的危机。如果关心(care)这种品质形成,则说明传承战胜了迟滞。

8、65岁~死亡:整合对绝望

这是生命最后一个周期。我们开始以某种方式关怀人和事物,整合这辈子的成功和失望。如果一个人自我整合胜过绝望,他就具有智慧(wisdow)。这是一种直面生活和死亡的超脱态度。

我们可以用一张总表来一览埃里克森理论的要点。

图片

05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

埃里克森最大的学术成就是提出「同一性」概念,这也是他本人最大的人生困惑。

《童年与社会》是埃里克森第一次尝试将自己的临床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这部作品在 1950 年出版后,就引起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甚至有人将埃里克森称为「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没有一位心理学比埃里克森对其所在的时代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

图片

在当今心理学界,埃里克森被称作为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与弗洛伊德相比,埃里克森的理论进步在哪里呢?

在弗洛伊德看来,性驱力、生物因素以及潜意识很重要。因此,他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体系有如下三点特征:

1)泛性论,认为推动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性驱力,是力比多,是本我的力量; 2)影响人格发展的最大变量是生物性因素,而非文化或社会; 3)潜意识很重要。解决人的精神困境,在于揭示出潜意识。一旦你意识到潜意识,问题自然而然解决。

比如,在 1936 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说:

俗话说:“忠臣不事二主”。但自我的命运更加悲惨:它需要侍奉三位君主,竭尽所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在三者之间维持和谐……这三位君主分别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精神分析引论》(1936)

新精神分析学派却认为,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更重大。他们弱化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性驱力和生物因素,认为「自我」比「本我」更重要。

以埃里克森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赋予了自我新的属性。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起初是为本我服务的,但这以过程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机能。比如,自我的任务是组织一个人的生活,并确保自我能够与其生理和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他的这一观点,强调了自我对健康的成长与适应的影响,强调了自我是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本源。

由于埃里克森强调了自我的自主性,因此他的理论示范了后来被称为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