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大师:比起你们的睿智,我更爱你们的「笨拙」

猫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人性大师,是公认的心理学殿堂级人物,他们或者开创了某个重要的学派,或者是某个重要的学派代表人物,大大更新了人类对于人性的认知。你是否好奇,这些人性大师,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下文,开智课程教研团队的猫柳,为你讲述六位人性大师的故事~

作者:猫柳 来源:公众号「自由特质协议」 图源:网络

在行为分析课上,阳老师讲过一个观点:听过一个人的故事,也许会爱上一个人。对于人性大师,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每教研完毕一位人性大师,我对他们的喜爱就多了几分。

01 人性大师

让我先从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说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图片

弗洛伊德是个高神经质动机偏好竞争的人,他动不动就跟朋友决裂。但在生命最后十年,他接连失去爱女和爱孙、一生致力建立的精神分析,在晚年受也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他悲观地提出「人性恶」观点,甚至悲伤地给朋友写信道:「如果有人尝试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他实在病得不轻,因为这两者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但他对逆境的反抗,就像是一位暮年英雄,风骨犹在。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

图片

读埃里克森的作品时,我对他在每一本作品序言中大力感谢妻子这个举动感到奇怪。这在六位大师中十分少见。当时我只隐约觉得埃里克森有些懦弱有些顺从,说不定他的妻子比他还优秀。

后来,通过阳老师的直播课才了解到,原来埃里克森曾出轨,幸得妻子原谅,一起编辑《童年社会》,才有后面的故事。埃里克森一生困守在被亲生父亲遗弃的这件事上,为了寻找同一性而发展出同一性理论。对他,能不爱怜吗?

伯尔赫斯·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

图片

还有斯金纳。读斯金纳的言论,觉得他很无情,「人就是合法行动的复杂系统」。但这位聪明的大师,小时候爱动手做机械,读大学时爱恶作剧,散播谣言说卓别林要来学校演讲,惹得小镇上的人都信了,涌到火车站迎接。当被发现是恶作剧后,斯金纳把他的校长气得不得不警告「若再有下次就不让毕业」。

功成名就后斯金纳也爱恶作剧,他说:「我发现,每当我一提到控制,批评者就会退缩没有话说,所以我会在作品上刻意多写一些控制控制控制的字眼」。这样的顽童,怎让人不爱?

艾尔伯特·班杜拉(1925-2021)

图片

班杜拉是个地地道道的小镇做题家。本科时为了省钱,跟同学住在郊区宿舍,早上拼车上学,晚上还要打工。留学美国爱荷华大学时,也要勤工俭学才能维持生活费。幸好爱荷华大学有钱的教授多,会故意找出一些可笑的理由,让他有理由在他们手中赚取这份生活费。

他毕业后第一年就获得斯坦福大学聘任,但教了一学期就跟系主任说,要去某个种植葡萄的地区学校任教,理由当然没有明说因为那所学校提供的薪酬更高。系主任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将获准三年聘期,并被置于特别留意名单里,以便你又头脑不清醒」。班杜拉自此留在斯坦福大学做教授,岁月静好,安心当一个乐观的学者。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图片

罗杰斯就像一个多愁的少年,内心充满冲突。他既害羞又过度自信,他渴望社交又回避社交,他曾坚信宗教又抛弃宗教,他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又因他提出的人格理论被学院派的同行嘲笑他不是心理学家而感到悲伤。

当他获得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时,他开心极了,觉得自己终于获得同行的认可。他感商高,内心戏丰富,在协调内心想法与外部观念过程中发展出「以人为中心疗法」。

乔治·凯利(George Kelly,1905-1967)

图片

凯利是位孤独的少年。小时候,在一个方圆五百里没有人的农场里长大,陪在他身边只有爷爷和双亲,和奶牛们。逐渐长成,凯利成为了一位考证达人。他的学士学位是物理和数学,硕士学位是社会学,后来又拿了奖学金去英国拿了一个教育学高级专业学位,之后才回到美国拿博士学位。

他曾计划选修社会学和生物统计学课程,因为交不起学费,被校方责令停学。再后来,他又变成了一位捉摸不定的教师。曾有学生评价他:「如果把凯利的面具掀开,我们看到的一定是恶魔(Mephistopheles)。」

当凯利得知自己让学生感到害怕,他给自己写了角色改变的剧本,里面有几条内容:1)辞掉临床心理训练主任的职位;2)换办公室;3)在新办公室准备咖啡炉,有学生来,不论什么原因,都请他们喝咖啡;4)办公室门不关,让学生可以看到他,他也可以看到学生。深藏在这位天才人性里的,是害羞。

02 听过一个人的故事,你会爱上一个人

我曾开玩笑,如果早些接触行为分析课,当年征婚帖就不是要求写读书笔记,而是人生小传。我们都渴求了解一个人,但又对他人冲突矛盾的一面感到疑惑不解,「明明是个好人为什么就是脾气不好呢」。

当代人格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曾经提出一个模型,认为我们了解他人有三个层次:

  • 第一层是「人格特质」;
  • 第二层是「人格动机」;
  • 第三层是「人生叙事」。

当我们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最先知觉的是「人格特质」,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比如他是友好的、强势的、抑郁的等等。你不用了解他,凭观察就能下判断,就像是「陌生人心理学」(psychology of stranger)。

当你与他认识之后,在日积月累接触下,你慢慢对他有了更多了解,这就走入第二层「人格动机」。你会明白他个人关注什么,他人生某一特定时期想要做什么,以及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策略、计划、防御来得到他们想要的,回避他们不想要的。这些行为会因时间、情境或社会角色不同而改变,你开始「逐渐了解某个人」(getting to know someone)。

当你与他成为朋友,他会向你讲述他的故事,昨天的他如何成为今天的他,今天的他想成为怎样的明天的他。这时候,你就走进了第三层「人生叙事」。我们从他人的故事中「获得特定他人的私密性知识」(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other)。

每个人都像一个洋葱。当你走近一个人,一层又一层剥开他的外壳,你才能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我」的内核。每个人都有故事,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不妨去听听他的故事,他的爱恨情仇,他的纠结犹豫,他的恐惧脆弱,说不定你会翻转你对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