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到行,隔着什么样的距离?
永远好奇的王博士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单单知道一些正确的金句,是没有什么用的。为什么?知与行之间存在遥远的距离。那么,应该如何破局呢?下文,分子生物学博士王峰,与你聊聊他的感想~
作者:王峰 来源:公众号「王3峰」 图源:Unsplash
按照自己的能力圈来做事,避免用自己不擅长的点去拼。这和流行的那句「赚不到认识范围之外的钱」是差不多的意思。
这句话是否是知识付费为了制造焦虑收割利润的发明的已经不可考,但因为这句话的影响,确实一堆人热衷到处找干货,潜心研究什么如何提升认知。
这些提升认知的学习,通常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剩下一地鸡毛,好像各种努力学习都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接近于零。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多了都是泪。这些经历,慢慢让我知道了,从知到行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
根据我对周围很多案例的观察,「赚不到认识范围之外的钱」应该是没有错的。但是「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单单知道一些正确的金句,是没有什么用的。
为什么这样,以及如何破局呢?
说点自己最近的感想,不一定对,大家随便听听,也欢迎反馈。
01 真实
接受模因这个概念之后,我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其实就是不同来源的概念的再加工和再组合。
所以对自己诚实很重要,是能正确找到各种底层原理的前提。但是对诚实这一点,是非常难做到的。
首先是归因错误。
不管一个认知是来源于别人还是来源于自己,这个认知都是从做事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种总结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归因的错误。
就拿家长的各种育儿经验来说,有很多家长,孩子培养的很好,上了北清复交哈佛剑桥这样的名校。
他肯定在育儿方面做对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有另一个家长严格的按照这些来做,孩子不一定培养的结果好。
这就是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成功家长的某个育儿行为和育儿的好结果直接是否有那么强的关系,这个不好说的。
其次,你听来的认知,不一定是真的认知。
就算对方不是有意的欺骗,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认知,可能是是一种表演和伪装。
这种表演和伪装,甚至当事人自己也没有察觉,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性表达方式。
这种容易产生一些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听着挺过瘾,其实没法用。
还有,就是自己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
特别是一些特别精简的提炼,他可能隐含了很多适用的条件和场景。这些条件和场景并没有在传递的过程中被显式的声明。
但是大脑的工作模式,如果你不有意识的去深究,大脑默认就以为自己全盘都懂了。
要时刻绷着保持真实的这根筋,多问为什么,一点一点的扩张自己的能力圈,正确的知,是正确的行的前提。
02 工具和练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祖宗很早之前就指出了全局视角和细节操作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认知就是全局视角,而实操,就是更关注与细节上的实现。从认知到实操之间,还有一个空白点,就是一个工具,或者说一套操作系统。
对于学习,可能是一种记笔记方法;对于管理,可能是一组绩效考核表格;对于健康管理,可能是一整套食谱和运动建议。
工具的作用,让我们就算不太了解背后的原理,可以先着手干起来。只要跟着 SOP 一步一步来,就能做到及格线以上。这个按照 SOP 来操作的过程,就是练习。
练习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通过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反馈来迭代做事的方式,甚至进一步提升对这项任务的认知。
我最近需要打斗地主。因为之前不怎么玩,所以上手就老是输。于是我就在网上找了些攻略来看,怎么记牌,怎么出牌之类的小技巧都有人总结过。
先把口诀记了不少,然后从心里过了几遍,基本上也都记住了。结果一上场就抓瞎了,真实的牌桌上,出牌速度快,口诀和记牌速度根本就跟不上。
两圈牌出完,脑袋基本就宕机了,也根本记不清出过些什么牌,也不知道如何应用口诀了,只好凭着有限的经验中练出来的直觉来打。结果还是输多赢少。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手机上下载一个斗地主游戏,一手一手的慢慢打。每一局打完,都回过头来复盘,看看哪些地方出错了,原因是什么。慢慢熟练起来之后,胜率才逐步能提上点来。
一个简单的斗地主,都需要经历一个借助前人总结的口诀,自己多练习,根据时间经验自己总结套路的过程。
很多关于管理之类的决策,比斗地主要复杂的多,所以要求的练习和复盘也会更多。利用工具来练习就是从知到行的第一步,没有工具其实效率就低,没有练习,就不能提高。
03 成长与成就
这种一点点练习和提高的过程,也蕴含在中国文明的精神内核中。
中国文明的灵魂是士大夫精神。士大夫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就是一个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如何自我超越的过程。
《大学》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套价值体系在儒家各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阐述,是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所在。
科举制度是士大夫精神的载体。儒家的追随者通过研习儒学经典,进行自我修炼。不仅从塑造了自身的人格,而且可以凭借科举进入官僚体系,乃至成为社会的上层,学以致用,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一个闭环,所以才会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
近代以来的社会结构剧变,使这个自洽闭环的体系被打破。中国的精英也经历了很多的探索和迷茫。
高考恢复的早期,作为士大夫精神载体的考试体系曾短暂复兴,因为那个时候北清复交可以说是直通官僚体系。
但是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的定位的改变,这一载体又很快不在了。大学生成了批量生产的,大学教育也起不到上升通道的作用。
而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更多的也倾向于名和利上的积累这种成就评价,大学生光环散去,读书无用论甚至广为流传。
自我修炼的成长系统和名利积累的成就系统之间的闭环的打破,也是知与行之间遥远距离的一个原因。
因为无法通过自身认知的修炼来直接到达所成就上的追求,就会认为自己修炼的不够,投入更多的资源到成长系统。但是如果没有结果,投入的越多,就会越迷茫和怀疑。
另一方面,踩中了时代大势取得成就的人,进一步认为成长和认知没有用,自己的成功都是因为自己敢打敢拼。
结果就是前些年靠运气赚到的钱,这几年靠本事都亏进去了。
我因为求学时间比较久,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第一种,就是那种知道很多大道理,却没啥现实成就的。
后来虽然机缘巧合通过房产赚了些钱,但是那种担忧和不自信一直也如影随形。直到接触了陈虎平老师提出的成长和成就双系统理论,我的这一个心里的卡点才突破。
陈老师是哲学博士,思辨功力深厚。他提倡成就成长双系统,一方面,在工作中,在行动中,追求成就。但另一方面,不用成就来定义自己,而是始终将成就看作是成长的道具,成长过程才是重要的。
人生是可以重组的,只要我们拥有哪怕一点要素,就能进行重新组合。我们取得更多成就的一大部分目的,就是要获取更多的要素,组件,模块,这样再组合的行动余地就更大。
有了这个目标,就不会叶公好龙,以收集各种高级模型和高级认知为乐。
能真正关注到每天的任务,去一点点的积累进一步成长的要素,从而跨越知与行之间遥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