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昱鲲:为什么无法做出决定?因为缺少情感
赵昱鲲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千百年来,许多学者一致认为,人的最佳决策都是来自「高级推理」,要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就必须将情绪排除在外,依靠理性来分析。但现在的研究表明,这个千百年来认定的结论,其实是错的。我们的决策是理智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来看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的解说~
作者:赵昱鲲 来源:《无行动,不幸福》 图源:Unsplash
当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意义和兴趣的时候,他的内在自我就是融洽的,他所有的心理资源都在往同一个方向使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主。
而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主要取决于你自主感的需求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一旦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会出现两种倾向,那就是无主和他主。
比如,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无主倾向的人一般会想:怎么办呢?大城市和小县城,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好像对我来说没什么差别,我也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个。 而他主倾向的人就会想:我更喜欢大城市,可爸妈就我一个孩子,他们特别希望我回老家,我不回去的话他们就会伤心,别人会说我不孝,我也觉得对不起他们。
所以,无主,就是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主,就是我在追求他人想要的东西。
虽然无主和他主都是自主感缺失的表现,但症状不同,背后的成因也不一样。
01 决策需要理智与情感协作完成
想要讨论清楚这一点,我们不妨先往极端的情况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人会完全无法做出决策?
美国脑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Damasio)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案例,他有一个病人做过脑部手术,负责情绪部分的脑区受到了损伤,以至于他再也不能有效地产生情绪。
如果你给他看一些场面比较极端的照片,他会说:「嗯,我记得我以前看这种照片的时候会有强烈的情绪,但是我现在什么感受都没有。」当他给达马西奥讲自己生活有多艰难的时候,达马西奥都听得眼泪汪汪的,可他自己却没有任何反应。
虽然这个病人感受不到情绪,但他的智力还是正常的,从数学运算到公司业务到人际交往,他还是对其中的规则了如指掌。很多人都以为,既然他理智还在,那么在不受情绪干扰的情况之下,他一定能取得更多的人生成就。
然而现实恰恰相反,本来他是大家公认的模范员工,现在他却失业了。因为他感受不到情绪之后,也做不了任何决定。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他虽然知道所有可能的选项,但他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比如,为了给文档归类,他就能想一个下午,还是不知道这些文件到底是应该按日期分类,还是按大小分类。再比如,用什么颜色的笔、在哪里停车、穿什么衣服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最简单的决定,在他那里却成了不可逾越的难关。
为什么会这样呢?既然他受损伤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智,他难道不是应该能够更好地推理和分析,更好地决策吗?
不光我们觉得意外,就连柏拉图、笛卡儿、康德这些伟大的哲学家也认为,人的最佳决策都是来自「高级推理」,要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就必须将情绪排除在外,依靠理性来分析。
决策是理性分析的结果,这是千百年来我们大家认定的结论。但是达马西奥的研究恰恰表明,这个我们千百年来认定的结论,其实是错的。
我们的决策是理智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自主地进行决策,就是因为理智和情感没能很好地协作。这位病人之所以无法做出决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他缺乏情绪。我们都知道,理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运算、分析和评估以后,在很多选项中选出最好的一个。
按理说,如果能像人工智能一样单纯地做运算,只要推理分析就能得出结论,反倒容易一些。可现实情况是,当一个人通过理性做决策的时候,面对海量的信息,又要推理分析又要权衡比较,压力非常大。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潜意识里的情绪告诉你如何趋利避害,我们很可能就迷失在复杂的推理过程中,花再长的时间也做不了决定。
也就是说,那位病人的问题并不是在于没有理性思维,而在于没有感性来帮他做决定。所以,那些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决策,到他那里,却会变成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
因为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不只是依靠理智来分析,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情感来感受。当你对着衣柜决定自己要穿什么的时候,你的潜意识正在飞速想象你穿着这件衣服的样子、别人的反应,以及你自己的感受。是这些感受和理智一起最终推动了你做出选择。
我想你已经意识到,我们的决策是理智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自主地进行决策,就是因为理智和情感没能很好地协作。
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写过一本书叫作《象与骑象人》,也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我和乔纳森·海特曾经一起讨论过中美文化心理的比较,其中就涉及了自主这个话题。我们俩都认为,一个人自主的丧失,能不能做出独立自主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情感是否出现了问题。
乔纳森用大象和骑象人来形容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大象代表着情感,骑象人代表着理智。我们的理智就像手里握着缰绳的骑象人,但并不是说只要动动缰绳,我们就可以指挥情感的大象转弯、停止或者往前走了。
因为大象的力量比骑象人大得多。当一个人感性的欲望很强烈的时候,理智又怎么可能完全控制了它呢?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保持饮食健康,但又有多少人真的能靠理性的意志来拒绝美食的诱惑?所以,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骑象人根本斗不过它。
在绝大多数时候,骑象人只能选择跟大象合作,他们才有可能往更好的方向前进。也只有当情感的大象愿意相信理智的骑象人,信任他的指挥时,我们才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决策。
也就是说,真正能够让我们往前走的,是我们的情感,仅仅靠理智是无法实现的。理智没有了情感,就像你的内心空有骑象人,但是上面没有了大象,你当然哪里都去不了。
02 无主的人为什么做不好决策
大多数人形成无主的倾向,是理智和情感无法好好合作的结果。但是,这样的问题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来说,无主的形成有两种方式。第一,是一个人的大象不被允许存在,也就是情感被否认;第二,是他的大象不信任骑象人,也就是情感抗拒理智的判断。
我有一个学生小冰,她就是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父母从小对她管得很严,但孩子总有自己的意志,当小冰听从内心大象的召唤,不听父母的话的时候,她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否认情感
首先,在小冰的记忆里面,父母常常否认她的情感表达。7 岁生日的时候,小冰的阿姨送了她一条裙子,大家都夸好看,小冰开心极了,结果回家后却被妈妈数落了一顿:「一条裙子就让你开心成这样?小小年纪就爱慕虚荣!」
还有一次,妈妈让她给大家跳个舞,结果她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妈妈不来安慰她,却说:「快起来,摔一跤就哭,丢不丢人啊!」
可是,被夸了高兴,摔痛了想哭,这些都是自然的情感啊。是孩子内心的大象感到了强烈的冲动,想要表达出来。但是妈妈的数落、批评,让小冰开始评判自己:「原来我开心是错的,原来难过是不被允许的。我不应该有这些情绪感受。」
这个过程,就像骑象人强行勒住大象,不允许它自然地奔跑,大象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也就是说,小冰大脑中的情感系统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阻碍孩子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就是在不断否认、打压他情感的大象,大象不会变得更懂事,只会变得更虚弱。最终孩子就会错失情感功能发展的机会,影响他将来做决定的能力。
影响情感对理智的判断
除了打压情感大象的存在,很多父母还会想办法,让孩子内心的大象失去对骑象人的信任,让孩子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的理智是不靠谱的。
小冰的妈妈从小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还不是为你好?你听我的就行了。」而她爸爸的口头禅则是:「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将来你谢我都还来不及呢。」
你看,在小冰生活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声音:你不需要做任何决定,我们替你做决定。不管你再怎么想,都没有我们深谋远虑。
可是一个人如果从小就不能做决定,那他长大以后也就很难自我决定。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它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叫作用进废退,也就是越用越发达,不用就退化。
就好像如果孩子小时候就经常运动,那么他主管运动的脑区和神经回路就会越来越强,相反,如果他从小缺乏运动,那么这方面的脑区和神经回路就会越来越弱,他长大之后的运动能力也就会比较差。
同样地,大脑中负责理性决策的部位叫作前额叶,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经常能够自己做决定,那么前额叶就经常需要和情感系统对话,它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越来越强,但如果从小孩子就没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情绪整合理性去做决定,那么理智和情感之间的连接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这就好像骑象人和大象之间互相磨合,如果骑象人想指挥大象去一个地方,那必须和大象协商、磨合,最终说服大象一起上路。
可小冰父母的这种压制,意味着直接告诉她:你的骑象人是靠不住的,别用它了。小冰刚开始可能还会挣扎几下,可挣扎之后发现也没有用,内心就会开始自暴自弃,最后她就从情感上放弃了对自己理性判断的信任。
当一个人从情感层面都已经不再接纳自己理性思考的意义和结论的时候,他做任何事情都会觉得「就那样吧」「无所谓了」「怎么样都行」。即使有一天,你好像摆脱了别人的控制,骑象人又回到大象的背上,好像各就各位了,但是缺乏指挥经验的骑象人,就算有想法也使不上劲。
这就是为什么,小冰早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做决定的自由,可当她面对选择的时候,依然还是手足无措。
03 如何摆脱无主,做到自主决定
所以,如果想要从无主的状态中走出来,你还是得回到情感上。是丰富而流畅的情感,让一个人知道自己讨厌什么、害怕什么、喜欢什么、渴望什么,然后才能做决定。
你不用立刻强求自己迈入充满意义的自主境界。你要做的是,把心里的那头大象重新养育健壮,感受它带来的各种最深层的情绪。
比如,你可以回顾一下,你什么时候会被激发出开心喜悦的感受?什么时候产生过真切的感动?又在什么时候毫无保留地表达过愤怒?你可以把相应的经历和感受联系起来。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做一些事情,去喂养你内心的那头大象。比如,你发现去博物馆看一件文物,能够激发你对历史和文明的敬畏;看一部电影或者小说,能够引起你内心中莫名的感动;或者跟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聊天,让你感到温暖等,这些都可以。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人经常容易被表面的痛苦所迷惑,比如,无主的人总觉得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没有意义,就会想着直接去寻求意义,可到头来又会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一下子体验到别人常说的那种意义感,于是对自我的存在价值就感到更深的怀疑。
这是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只会走得更艰难。你不能刚走几步路,就指望大象能飞奔。请你给大象多点时间,多点耐心,让它有机会慢慢长大。■
文章摘自:赵昱鲲《无行动,不幸福》,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