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父母对孩子的发展并不重要?《教养的迷思》真正的启发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如果你看过《教养的迷思》,也许会知道甚至认同「父母对孩子的发展并不重要」这个观点。但是,这个观点真的正确吗?是否有瑕疵?下文,阳志平老师从学术角度挖掘其来龙去脉,看业界学者如何就此展开激烈的辩论与反驳,并发现《教养的迷思》真正给人启发之处。
作者:阳志平 来源: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01
如今的中国父母,育儿焦虑无处不在。这种育儿焦虑,外加商家合谋,形成越来越盛行的鸡娃现象。
难道其他国家没有鸡娃现象?当然有。2011 年,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华裔妈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引起了轰动。
无论中美,在这些家长的头脑中,有一个默认的假设:爸爸妈妈越努力,就越容易影响孩子,促进孩子人格发展。
这个假设在儿童发展科学领域,自从诞生以来,成了不证自明的共识:父母的育儿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发展。
其中,集大成者莫过于「依恋」理论。该理论认为,爸爸妈妈与孩子在婴儿期的互动模式,塑造了孩子的安全感,甚至影响孩子长大成人的婚恋等等。身为一名妈妈,在孩子早期,你需要做到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由「依恋」理论衍生的「原生家庭」一词,更是将很多成年人发展不好的原因,让上一辈来背锅。
然而,在一位老奶奶看来,这些统统都是扯淡。
02
1960 年,这位老奶奶还是少女,正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这一年,她 22 岁。
不幸的是,因为博士论文的「原创性和独立性」达不到哈佛大学的要求,被勒令退学,只拿到一个象征性的硕士学位。
肄业后,因为身体不好,少女一直在家休养身体。一直到了 1981 年,人到 43 岁,她才找到一份安定下来,可以谋生的工作:编写儿童发展科学教材。
从 43 岁到 54 岁,她与 Robert Liebert 合作,编写了两本儿童心理学教材。第一本名为《儿童》(The Child,1984);第二本名为《婴儿和儿童》(Infant and Child,1992)。
其间,少女与哈佛大学研究生期间的同学 Charles S. Harris 结婚生女。与众不同的是,一个是在 28 岁时亲生的女儿,名叫诺米(Nomi);一个是在 32 岁时收养的女儿,名叫伊莱恩(Elaine)。
对两个女儿的养育,她采取的养育方式一样。但她发现,两个女儿的性格截然不同。亲生的诺米从小乖巧,收养的伊莱恩叛逆。两人对学习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诺米是学校模范生;伊莱恩高中辍学。
无论诺米还是伊莱恩,共享了同样的家庭环境:家里到处都是书籍和杂志,唱片机播放着古典音乐,爸爸妈妈很喜欢与她们讲笑话,两人上的学校也一模一样。为什么在同样的家庭,同样的养育方式,然而,两个女儿的性格却差异如此之大?
显然,遗传是一个重要原因,两人基因差异较大,导致了最终两个女儿的人格发展的差异。
这一点没有争议。它也成了行为遗传学家告诉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共识。比如,行为遗传学家统计了人格的遗传率。
什么是遗传率?它是一个指标,用来衡量某一性状受到遗传基因影响的程度。遗传率的取值范围在 0.00 ~ 1.00 之间,比如,身高的遗传率是 0.9。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身高基本由基因决定。
人格的遗传率大约在 40%-50% 。那么,是谁影响了两个女儿的人格发展基因之外的部分,也就是非遗传因素?
传统儿童发展科学家会将非遗传因素归于: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然而,1995 年,她 57 岁时,在专业期刊《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孩子的环境在哪里?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在这篇论文开头,她写道: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如果说孩子的人格发展,不是来自父母的影响,那么是来自谁的影响?
答案是:孩子的同辈群体。
也就是孩子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在学校认识的同学们;在社会上认识的朋友们。
03
这篇论文发表后,引发了轰动。1997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乔治·米勒奖」。这个奖项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的名字命名。乔治·米勒最著名的研究莫过于:7 加减 2。正是这个研究,第一次探讨了人类认知的局限,人类短时记忆,记忆的组块仅限于 5 到 9 个。
富有黑色幽默的是,37 年前,给当时这位在哈佛大学就读的少女退学信,签名的正是乔治·米勒。
知名认知科学家史蒂文·平克( Steven Pinker),读到了这篇论文,大为赞赏。他给作者写的第一封邮件中,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写一本书呢?」
这本书就是《教养的迷思》。自从 1999 年出版后,与论文一样,引发了轰动。
这位作者,正是朱迪思·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
站在哈里斯这一边的有认知科学家平克、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罗伯特·萨波尔斯基( Robert Sapolsky )等等。
很少为他人写推荐序的平克,给这本书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序,不乏溢美之词:
首批阅读这本令人兴奋的书,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学家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最高点。人们很少能读到一本像这样充满学术性、创新性、有洞察力、清晰、诙谐的书。但是不要被所有的乐趣误导了,《教养的迷思》是一部严肃的、具有原创性的科学著作。我预测该书将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一向喜欢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更吸引大众眼球的《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像闻到血腥的鲨鱼,极力鼓吹这本书,在《纽约客》专栏文章中写道:「家长去哪了?」。
恰逢 1998 年,当时的美国中产家庭爸妈们,像今天的中国父母一样,疲于奔命,在育儿焦虑中挣扎。此时此刻,蔡美儿的虎妈理论,正在成型。两个女儿,一个六岁,已经苦练钢琴三年;一个三岁,因为乱弹钢琴,被扔到寒冬的户外。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本书告诉你:鸡娃没什么用,因为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很小?孩子的同辈群体影响更大。虽然你有意无意地将括号中的(人格)省略掉了,你认为作者就是在说:父母对孩子的一切影响都很小。
你会不会惊喜若狂?连夜下单,将这本书买来拜读。
何况,还有那么多公知在为这本书背书,身为一名中产,你常常拜读的《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些杂志上的专栏作家,都在吹捧这本书?
还有平克这么知名的科学家在背书,将其称之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你是不是会无脑相信作者的观点?立即下单?
04
哈里斯在论文与图书中究竟说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呢?
先看论文。在《孩子的环境在哪里?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这篇论文中,她分析了过往儿童发展科学领域的错误假设,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并提出一种新的儿童发展理论: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什么是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先普及一个儿童发展科学的基础知识。
人生四季,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发展科学将人的生命周期看成一条生命曲线。这条人生曲线始终有两种力量博弈。
第一种力量是「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就是你将自己区分于他人,成为自己。第二种力量是「社会化发展」(Social development),指你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与世界相处。
儿童发展科学,普遍认为,孩子的人格发展与社会化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然而,孩子是在哪习得社会化过程的?
哈里斯与传统儿童发展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她认为,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
也就是说,孩子不是在家习得社会化,而是在同辈群体那里习得社会化。父母除了贡献基因,影响了孩子的遗传因素部分,剩下孩子的非遗传因素部分,必然是与父母努力无关的,只与孩子所处同辈群体环境相关。
哈里斯强调,同卵双胞胎无论是一起长大还是分开长大,性格都大同小异。即使父母的教养方式一样,收养的兄弟姐妹在性格上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性格大不相同。
十年后,在 2009 年出版的《教养的迷思》第二版附录中,哈里斯将自己的观点总结为三个基本命题。
命题 1
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相像有两个原因: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因为同属于一种文化或子文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爸妈都认为,孩子会模仿自己的行为。在哈里斯看来,只不过因为爸妈与孩子基因相似,同时,属于同一种类似的文化。比如,都是美国清教徒文化,或中国士大夫文化。
命题 2
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
简单来说,孩子的人格发展,并不是与社会化独立的,而是深深依赖社会化过程,并且哈里斯坚定不移地认为,爸妈没什么用。孩子的人格发展,更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命题 3
与类化有关。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认为行为方式,以及与行为方式相关联的情感,会从一个社会情境迁移到下一个社会情境中。根据命题 3,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一个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基因的作用。
你的基因与你如影随形,但是你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时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当你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有用的。孩子不会被迫将以前习得的行为吃力地带到新的情境中,他们完全有能力根据目前的环境习得新的行为。
这是什么意思呢?作者认为,孩子的行为模式,会受到环境很大的影响。家长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当然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但仅仅局限在家中而已。
当孩子到了学校或其他环境,她/他,完全有能力习得一套与当前环境更匹配的行为。平克在《教养的迷思》推荐序中补充了一个语言学领域的类似例子:儿童习得的是同辈的而不是他们父母的语言和口音。
05
从平克 1999 年写下推荐序的那一天,如今已经是 2021 年了。
我们不但没看到心理学转折点来临,心理学依然在吵吵闹闹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前行;而且哈里斯的理论,时隔二十多年后,在儿童发展科学界,影响越来越小。
我在今天,顺手查了一下哈里斯 1995 年那篇论文的引用情况,如今总计 1584 次引用。但再看看具体引用的类型。作为论文背景引用的总计 731 篇;作为论文方法引用的 29 篇;作为结果引用的总计 60 篇。
显然,你的质疑很重要。我们在写论文综述时,不得不引用你,但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你无关。
其中,最相关的三篇高被引论文几乎都集中在 2000 年,也就是《教养的迷思》出版引发争议之际。近十年最相关的前五篇论文,哈里斯的论文与图书更多是作为背景音出现。
对媒体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哈佛大学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被勒令退学的女生,多年后,却意外逆袭成功。还有平克用个人信用背书:「我们即将迎来心理学的转折点」。
身为爸妈,你即将抛弃过时的育儿理论,从此远离育儿焦虑——反正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除了贡献基因之外,没什么用,索性佛系育儿好了。
用阴谋论的观点来看,你可以看到,学术界是如何打压一位有才华的女生。但多年后,意外得到贵人赏识,复仇成功。——事实上,在哈里斯的图书中,不乏类似腔调。
真正的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06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哈里斯的图书上市时,更多是非儿童发展专业人士,比如认知科学家、生物学家、教育学家与公知们在吹捧,并没有一个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支持她。
在书中,哈里斯如此夸张地形容儿童发展科学界对她的攻击:儿童心理学家们排着队来反驳她。
学术的逻辑与传播的逻辑并不一致。学术界冷落哈里斯的理论,不是因为不够重视她,如果不重视,那么就不会有 1584 篇论文提及她了,更不是因为哈里斯动了儿童发展科学家的饭碗。
不过是哈里斯的理论有重大瑕疵,过于极端了而已。
哈佛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也是《人性火花》作者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学术成果斐然,被公认为儿童发展科学界的伟大先驱。凯根出生于 1929 年,年长哈里斯九岁。他对哈里斯的批评是最系统的。
两人在美国知名网络杂志 Slate 上交手多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网上找到当年的这些对话痕迹。
人年龄大了,包容心会强很多。但当 60 岁的哈里斯与 69 岁的凯根,发现两人都在鸡同鸭讲,进行了一个月的网络辩论,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我相信老爷爷老奶奶的火气都会越来越大。
抛开两人的气话、一些人身攻击,多年后来回顾这次辩论,胜方属于凯根。
为什么?在我看来,凯根抓住了几个哈里斯的推论的重要逻辑漏洞。
逻辑漏洞一
哈里斯忽视了与自己的论证前提不一致的数据。每一年,各大儿童发展科学期刊上,都在发表成千上万的,讨论父母的教养方式如何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论文。
逻辑漏洞二
哈里斯认为,同龄人在塑造孩子重要的人格特质(例如,内向、善于交际、冲动、尽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凯根指出,「我知道没有任何研究表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同龄人会影响着装要求、音乐品味和方言,但不会影响主要的个性特征。正如我在早期的回复中指出的那样,在孩子 6 或 7 岁之前,同龄人不会行使权力。」
逻辑漏洞三
哈里斯认为,儿童处理和储存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无意识的。
但凯根指出,哈里斯在书中引用的这方面研究没有一个是测量这些无意识结构的。也就是造成一个悖论:孩子的同辈群体会不知不觉在无意识中塑造孩子的人格,那么凭什么父母不会无意识中塑造孩子的人格?而哈里斯引用的研究,几乎无一例是讨论父母对孩子的无意识影响的。
逻辑漏洞四
哈里斯很多东西说得太极端。没有注意到,人格发展与社会化发展有各自的规律。甚至,哈里斯出现了一个重大推论错误:一个亚文化,比如同一个街区的孩子,往往性格相似。
凯根抓住这一点,说道:「据我所知,没有任何研究表明,生活在同一社区的儿童在感知、记忆和语言能力或性格特征方面基本相似。」
凯根对哈里斯的论文、图书的结论相对温和:「忽略了一些与本书结论不一致的重要事实。」
很多研究都表明,未成年犯罪、恋爱风格及攻击等方面都受到共享家庭环境的影响。
2009 年亚历山德拉·伯特(Burt)发表的一篇元分析报告,系统总结了 490 例双胞胎研究,发现,共享家庭环境,也就是父母提供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期到青少年期之间的很多种精神健康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行为障碍、反叛、焦虑和抑郁等等,唯一例外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 。它似乎更多受到基因的影响,而非共享家庭环境。
其他心理学家对哈里斯的批评是一点都不客气。心理学家大卫·范德(David Funder)说道:
引发争论、促进思考的科学假设和不负责任的夸大,它们之间的界线微妙模糊。一些行为遗传学家恰好踩在这条线上发表热烈的言论,认为共享家庭环境对人格的发展只有很小的影响或者根本没有影响。朱迪恩·哈里斯则越过这条线,声称父母根本无足轻重。然而,绝大多数科学证据表明父母很重要。
天普大学的心理学家弗兰克·法利(Frank Farley)说:「她全错了!」。儿童心理学家韦德·霍恩(Wade Horn)说:「这本书不仅愚蠢,而且危险。」
他担心的是,如果父母被告知孩子们对他们在引导、示范和教导方面的努力免疫,他们为什么要费心去尝试呢?
在管理咨询、软件工程领域,有一篇著名的「没有银弹」的论文。这是 IBM 大型机之父佛瑞德·布鲁克斯(Frederick P. Brooks, Jr.)发表的一篇关于软件工程的经典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他指出,由于软件的复杂性本质,使得真正的银弹并不存在;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或方法可使软件工程的生产力在十年内提高十倍。
开发一个软件,没有银弹,没有真正的捷径存在。你怎么能奢望,难度好比徒手从零写一套操作系统的育儿,能有银弹呢?
07
哈里斯的论文与图书就像一条鲶鱼,刺激了儿童发展科学界的思想。因此,导致了众多引用。那么,哈里斯与《教养的迷思》真正给家长带来的启发是什么?
请跟着我换一个角度来理解。
先学习一个新的心理学知识:社会认同论。它是由欧洲社会心理学奠基者泰费尔提出的学说。
什么是社会认同论?雨后,当你仰望彩虹,你会看到一条七彩带,不同颜色相对独立。但真实情况却是,不同波长的光是连续分布的。人们的认知器官,自动地将这个连续的波谱划分为七个不同颜色范畴。
这个范畴化的基本机制是人类进化而来,也是适应繁杂社会的一种本能。它使得人类能够简化复杂的世界。
如何简化世界呢?一方面,在同一范畴(颜色)内,模糊范畴刺激(光的刺激)相互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在不同范畴(颜色)内放大某些光谱的区别。这被泰费尔称之为范畴化机制的增强效应。
在此时此刻,泰费尔似乎还是一个普通的学者。然后,接下去,从物理刺激到社会刺激;物理范畴到社会范畴的跳跃,见证了一位天才的诞生。
泰费尔沿着各项学术传统出发,将社会看作是不同的社会范畴的集合,人们主要是从自己所归属的社会范畴获得认同。因为自我认同与在不同的社会范畴中的存在,我们才发育出独特的自己。
我们不仅仅会范畴化光,同样会范畴化各种物体,更会范畴化别人。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范畴化自己。泰费尔及其弟子,将人类范畴他人的过程,称之为「社会认同论」;将人类范畴自己的过程,称之为「自我归类论」。
在以上种种范畴化过程中,这种增强效应是如何起作用的?比如,在宁愿损害他群利益的前提下,为什么人类总会采取一种「我群中心主义」的策略行事呢?
天才的泰费尔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最简群体范式」的实验研究范式,积半个世纪之力,最终将人类社会行为相关的多项社会科学难题统统通杀。
什么叫做「最简群体范式」?以前研究社会偏见的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社会偏见来自种族、民族、国家、地域、性别等等。泰费尔则反其道行之,采取极简的最小分组,比如只分为 A 组与 B 组。所以称之为 Minimail-Group paradigm。
最简群体范式,最令人绝望的发现是,给人随便用硬币分组,只要你意识到你在某个组内,你就会按照 A 组、B 组的归类,表现出该组的行为模式。也就是,人类会在一个组内,尽量认同该组,然后扩大 A 组与 B 组的差异。
是的,你压根无需用中国人、西方人;也无需用好孩子、坏孩子来对人群分类,泰费尔只是随机地扔扔硬币,将人们随意分成 A 组、 B 组。然后人们就开始模糊组内差异,扩大组间差异。
——所有支持某某的人都是好人,所有反对某某的人都是坏人。因为我在这一组。
绝望不绝望?失望不失望?人类就是存在这么根深蒂固的「我群中心主义」。幸运的是,认知科学家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样提供了优雅解法,下文再聊。
08
既然人类从进化而来的分组效应这么强烈,那么,怎么可能不会影响到教养呢?
这才是平克力赞这本书的根源,以及作者的真正创意所在。但是,因为作者学术训练有缺陷,不知道用社会认同论去解释,反而使用了发展心理学常用术语:同辈群体,去解释,以致引起发展心理学家众怒,普遍否认她的理论。
简而言之,换个角度理解《教养的迷思》,是这个逻辑:
(1)人类会先天地对任何范畴进行归类,这是适应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2)人类在这个归类过程中,会模糊同一群以内的差异,放大不同群之间的差异。
(3)这个归类过程,不仅仅是视觉,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自我、社会。归类存在两个机制。一个是对自我的归类,一个是对群体的归类,即自我认同论与社会认同论。
(4)对应到发展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将这个归类分成两个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个性化是培养、保留自己与其他人的差异;社会化则是在同一群内模糊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5)人类的这个归类机制,远远强过一些其他机制。因为它是数万年大脑演化的结果。
(6)父母的教养之所以无效,是因为人类的这种归类机制过于强大。只要孩子在未来,习得任何一个新的归类,如果父母的教养与孩子新习得的归类冲突,那么就会导致父母的教养失效。
打个通俗的比方,你将孩子培养了社会认同,划分到 A 组:好孩子组,在这个组的孩子,我们都应该热爱学习;而孩子的同辈群体,更多将自己划分在 B 组:坏学生组,在这个组的孩子,我们追求酷,不学习的才是好孩子。
(7)因此,更好地理解哈里斯的贡献,是不再使用发展心理学的同辈群体的术语,而是换用:女孩、某某附小的女孩、热爱某某的孩子,这样的具体归类体系。
(8)作者第二版修订的时候,其实已经朦朦胧胧意识到这个解释角度了,但是因为她不懂社会认同论,因此还是在跟发展心理学家较劲。
人类的这个归类机制非常有趣。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养的迷思》作者哈里斯提到了一个被批评者忽略的重心是:父母的自我归类、社会认同,与孩子的自我归类、社会认同,会存在竞争关系。
命运与时代将父母扔进硬币的 A 组;孩子扔进 B 组。两个组会自然竞争,而父母将其称之为代沟;孩子却觉得委屈,我选择我自己的命运,与你何关?
这一点是被指责她的人所普遍忽视的。在我的著作《人生模式》中,我写道:
人类教育体制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解放家长时间,使多数家长不受孩子拖累,白天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捕猎、繁殖、战争、交易,乃至科研、艺术等各项社会活动,避免年青一代与年老一代争夺同样的时间与同样的地盘;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创造一种社会比较氛围,提供丰富的社会刺激与多变的环境,使那些聪明的基因能够继续保留,并变得更聪明,从而推动人类整体的继续进化。
教育体系其实扮演了两代人的战争的缓冲区,避免父母与孩子冲突太直接、太明显、太激烈。
09
一旦理解了孩子的自我归类与社会认同机制,此时,对我们育儿,有什么启发呢?
这里的育儿难点在于:一方面,家长要小心,并且高度警惕孩子习得的归类体系,这个杀伤力太大了。比如,爱抽烟、打架的小伙伴会带坏一个原本不爱抽烟、打架的小伙伴。
另一方面,家长又不得不将孩子扔进一些群体,给她标签与认同,难上加难的是,我们还希望孩子在群体中保持个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别说小孩了,大人都做不到,在群体中保持个性。所以,哈里斯坚定不移地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没什么用。
因为人类这个自我归类机制实在过于强大,它几乎不可抵御。父母在教育孩子身上,付出的努力跟这种先天地从视觉开始的归类机制,不是一个演化量级。
然而,哈里斯忽视了,其实我们是有办法的。这就是我的育儿方案。
我的方案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孩子意识到,她可以加入很多个群体,保持跟很多群体的联系,但又不属于单一群体。
具体来说,这个育儿方案包括三个关键。
第一,从小培养孩子对群体归类、自我归类的敏感性
让她意识到,哦,原来我不知不觉,将自己置入到「女孩」、「某某附小女孩」这个归类中了。同时,尽量让孩子在很多类别中穿越,因为她参与的群体多了,那么,她会不由自主去提高识别群体归类、比较群体归类的能力。
第二,从小培养孩子多个身份认同
人性过于复杂,千万不要让孩子形成单一身份认同。单一身份认同,比如,我是个「聪明人」,这样的坏处,心理学理论批评很多了,我不再重复。
但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的是,有时候,你不知不觉,在培养孩子的单一身份,因为此时,你已经形成一套强势的关于世界的逻辑。比如,你是学霸与科学家,你会不知不觉,将这套逻辑加在孩子身上。
典型语句如,哎呀,又发了一篇论文,我真高兴啊;又拿了个大基金,孩子,跟我一块去度假吧。这样的模式,会导致不少学霸与科学家的孩子,注意力完全被抓住,认为,人生就是一种「学霸与科学家」的模式。
她会非常逃避。
单一身份的弊端是,她在这个领域习得的压力,完全无法纾解。像一堵墙一样,又被这堵墙弹回来。跟父母说,父母理解不了;跟老师说,老师理解不了。那孩子该怎么办?只好自残自杀——青春期的自残自杀现象的一个根源。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人生的多样化。培养她对几个身份的认同,并且容忍某个身份的不完美。
这样,在「学霸女儿」这个身份上获得的压力,可以通过「班上最搞笑的女生」以及「社区热心公益的女生」这两个不同身份上缓解掉。
第三,从小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偏好
这么多群体,会塑造孩子的多个身份认同。那么,究竟引导孩子偏好什么样的身份认同呢?
你可以将其划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两个尺度。
有些身份认同,比如「某某附小的女孩」明显属于「外在动机」,那么,家长要尽量避免让孩子认同这样的标签与身份,而是让孩子意识到这样的身份认同的不足之处。
什么样的身份认同属于「内在动机」呢?举个例子,「有趣的女孩」。心明眼亮,仍温柔对待世事。什么都明白,但是仍给人留余地,不刻薄对待别人。
这样的身份认同,就属于「内在动机」。
引导孩子的身份认同时,需要格外注意:孩子是主体。说个案例。普通爸爸妈妈,要是孩子考高分了,赶紧奖励孩子。其实大人可以反过来让女儿奖励爸爸妈妈,请爸爸妈妈外出吃饭等等。
前者是依然将孩子看作大人的附属品,你考得好,我应该肯定你,所以我来奖励你。后者将孩子看作独立个体,你考得好,爸妈都为你高兴,你来跟爸妈分享你的高兴。这个关系的反转,多数家长都不太注意。
同样,我们引导孩子的身份认同,应该润物细无声,通过居家环境的调整、非言语行为等来引导孩子。不要强加你自己的观念给孩子。
拿「有趣的女孩」这个身份认同举例。你不要告诉孩子:你未来一定要做个「有趣的女孩」。历史上有趣女孩数量数不可胜数,你悄悄地给她一大堆书,讲很多故事,这些书与故事都是与「有趣的女孩」有关。
猛地有一天,她自己找到了,告诉你,爸爸,我喜欢谁谁谁,我要成为她这样的人,做个有趣的女孩。
一旦她形成偏内在动机的身份认同,那么,未来对其他不良身份,抵御会很好。为什么阅读氛围好的家庭,即使经济收入低,对孩子未来帮助也很大?就是因为,孩子能借助图书,自发找到那些内在动机倾向的身份认同。
这是孩子自己找到的,不是利用金钱名声等外在奖励找到的,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非常关键。
小结
2018 年 12 月 29 日,朱迪斯·哈里斯去世,享年 80 岁。她的好友认知科学家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在推特上悼念道「悲痛地获悉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挚友,才华横溢、机智幽默的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去世。」
虽然,哈里斯的理论并没有如平克预期一样,改写心理学。然而,她提醒在育儿中重视基因与同辈群体,今天来看,依然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养育环境不仅仅发生在家庭,更会发生在无数个亚文化同辈群体之中。如果从小注意,培养孩子对群体归类、自我归类的敏感性;尽量让孩子形成多个身份认同;倾向那些内在动机的身份认同,那么孩子会更容易善用群体的积极影响,抵御不良影响。
2021 年 5 月 10 日,伟大的儿童发展先驱,与朱迪斯·哈里斯辩论的杰罗姆·凯根也离世,享年 92 岁。凯根曾被列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百位心理学家,排名高达第二。
正是因为儿童发展科学界有了凯根这样的实验主义者,也有了哈里斯这样的思想者,才推动了儿童发展研究领域,快速发展,名师大家层出不穷。
谨以此文,纪念这些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孩子与养育的智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