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认知,请看这本书
李俊雅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很多人总说要升级认知,那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升级自己的认知?研习认知科学。《认知尺度》这本书的作者们,就分别从时空尺度、思维尺度与人生尺度等不同认知尺度,弹奏四大认知科学主题协奏曲:具身认知、认知学徒、时空认知与社会认知。他们讲了什么?来看俊雅的读书笔记~
作者:李俊雅 来源:公众号「月牙年轮」 图源:Unsplash
尺度,充满美感。可大可小,可伸可缩,可度量实物,可度量思想。
认知尺度,充满魔力。通过度量大脑深处的思维,让我们在不同时空恣意穿梭,延伸或拓展看到的景象,在用整个身体体验生命的历程中,不断构建全新的世界图景。
读《认知尺度》,是一场奇特的旅程。我走走停停,东张西望,有时重历过往,有时穿透未来;有时坐赏宇宙,有时纵观城市;有时和大师对话,有时自顾自言语;有时遇见宝马良驹或可爱麋鹿,有时邂逅另一个自己。
01 在时空恣意穿梭
如果有一台时空穿梭机,可以到达几十年后的所在之地,返回此时此地后,我们一定会改变诸多选择。比如,寻找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搬迁到另一个城市,开始那些从未做过的事……
没有时空穿梭机,人类仍然喜欢想象未来。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好莱坞科幻大片。安替引用《勇敢的心》男主角华莱士的一段关于未来的话,幸福地和自己的女主生活在一起。想象美好的图景,就能获得来自未来的力量。
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想不想看到自己十年后的样子?在新员工的面试中,在和老员工聊天时,我常常这么问。
有人尴尬地说从来没有想过,有人认为能够想象的未来非常无趣。但是,两三岁的孩子会说,我要当糕点师或科学家;那些三四十岁的优秀人士,也会直接表达他们的梦想。
梦想,是一个大问题。而问出大问题,就是安猪找到梦想的一个方法。他的灵感来自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启发,「如果我们以光速和光一起旅行会发生什么?」这些大问题往往是困难甚至是极端的,只有在极端的假设中,才能在更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行动的方案,才能有真正有价值的发现。
我的人生大问题,是关于生命的意义,从十二三岁持续到二十三四岁才第一次有了答案:生命在于体验——那就被动接纳生活的种种赐予。从二十三四岁到三十五六岁,第二个答案跃然脑海:生命在于构建——这开启了主动描绘人生的历程。
悠悠岁月之河流过,我们能否打破造物的安排,留下点什么?
路意说,作为一个创造者,作品是载体,一本书、一个产品、一个理论,都是载体。哪怕只能创造周期较短的作品,也要先开始。安猪也是如此,他用能持续多久来思考,觉得世界开阔了很多。举个小例子,写文章时问问有没有价值,问问三五年后还有没有人阅读。
我感触很深。几年前也曾日更千字,现在这些文字只是个人成长的痕迹,别无它用。正是受到「做一名创造者」和「以作品说话」思想的影响,我渐渐吝啬文字表达,并且开始沉心静气尝试创造作品。
然而,时间总是那么少。不因为足够努力就多获取一小时,也不因为别人百无聊赖就能转借甚至售卖一小时。越是感慨生而有涯,越是希望时间无涯。
你还记得时光穿梭机吗?时间和空间,是思考问题最常用的两个维度,是否能够置换?这是个非常奇妙的事情。
北京是最接近未来的城市。你相信吗?安替借鉴广义相对论「物体质量过大会造成周围的时空弯曲」的思路,分析一个地方资源足够多也可能造成时空弯曲:未来的行业前景很可能靠风投驱动,因而最接近未来的领域是风险投资;全球风投城市排行榜的前四位是硅谷、纽约、波士顿和北京。
除了北京,哪些城市也还不错?陈虎平认为,除了北上深,其次是广州、重庆、天津,再其次是答案是成都、郑州、武汉、苏州、杭州、西安、长沙、合肥等地。
这个结论是用演化思维推导出来的:上千年来人类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农业和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信息与通信、智能技术,这是有时间先后顺序的,但在地理空间上有显著的经济分布,每个阶段都有代表区域,以此对应上海南京路和北京王府井步行街、温州和中山、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深杭、京深杭。
产业驱动城市,是演化;个人成长,也要往新的产业上去发展,这就是未来。
我们对空间维度的思考,不应仅仅停留在选择怎样的城市和区域上面。因为,对于年轻人而言,背包去另一个城市,跳转到另一个行业,都很容易;对于中年人而言,面临较大的成本和风险,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例如,做企业就能深刻感受时空置换。做一个普通的员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时间一次出售;做一个合伙人,一分耕耘十分收获,一份时间出售给多个人。这是时间在空间(规模)上的拓展。
做一个基层人员,完成过去的订单;做一个中层管理者,尽职尽责完成眼下的事情;做一个领导者,永远面向未来寻找机会。这是时间在空间(布局与分工)上的转化。
所以,从时空尺度思考,是更系统的一种方法。当时间能够拉长到十年或百年,当时间必须被压缩到一小时或一秒,我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当你只局限在一个地方,当你能够全球各地行走,当科技和智能把空间拓展到任何地方,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把时间和空间进行置换,我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愿我们能够在时空恣意穿梭。
02 用身体认知世界
人类怎样认识真实客观的世界?
我们孜孜不懈追寻答案,划分出物质和精神,划分出事实和观念,划分出科学和艺术。
然而,郝景芳从宇宙的角度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不断把物理性质归入到人类感觉的过程,她认为我们生活在感官世界之中,意识世界和精神世界是我们建立的宇宙图景,是我们让宇宙显形,我们是宇宙的观赏者。
陈楸帆说,「我们所构建的世界图景绝大多数来自身体,而非单纯的意识本身,是身体塑造了我们的思维,而不是相反。」充满理性的他从事虚拟现实行业,认为虚拟现实之美,美在朦胧,美在交互,美在体验。他说,「体验,而不仅仅是经历,要用你的整个身体去认知整个世界。」
随着年龄和知识增长,我们日益理性,常常高估了意志,忘记了身体存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在现实的世界里虚拟生活。
多年前我曾经分析过川渝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和众多研究人员一样,使用某种理论或逻辑,采集众多统计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假如当时像陈虎平那样突破种种限制,例如教育、媒体和自我,到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去看看,去切身感受产业的转移和城市的独特个性,不至于给某个城市的定位使当地的一位老师人觉得诧异,我个人的收获也不会囿于课题,必然受益终生。
后来我从经验中明白这样的道理:不要设身处地,要身临其境。那时我还不能用科学原理解释这微妙而明确的差异,只能说,前者是通过想象自己处于某种情境来换位思考,后者是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切地体验。
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无需教导就能用身体认知世界;当我们长大后,需要有意识关注才能找到自己的身体。奇妙的是,通过体验身体变化,可以深刻理解心理状态。
一天下午,公司会议进行两小时后我开始胃疼,又坚持两小时后散会,胃就好了。当天休息,恰逢公司开会,预计两小时加上两小时路程再放宽一小时,中午 11:30 出发下午 4:30 到家,正好赶上去学校接孩子。
结果会议大大超时,内容和我关系不大,承诺的接孩子成了空话,各种感觉交织很不舒服。身体的抗议让我意识到内心深处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并非是意志里的观念——无论是否休息都应该出席公司会议。
具身认知无处不在,从个人生活到整个环境。一个容貌清秀、举止优雅的女孩,总比着装邋遢、不拘细节的女孩获得更多资源;一个独特、易于识别和记忆的品牌总比毫无特色、发音拗口的产品更容易深入人心。
李雪淞作为营销专家,告诉我们那些优秀品牌的共同之处是能够占领人们心智中数一数二的位置。当然,最好的一个方法是利用认知规律,比如 OIS 系统除了好用外,那颗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不仅是感官上的刺激,还有来自于文化的印迹;BMW 除了好开外,会让你想起「宝马雕车香满路」,头脑中想象出高贵富裕的画面。
世界的真相,存在于我们观察和感受之中,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改善自己的体验。成年人,如果离开自己身体太久,那就学学孩子,用身体认知世界,会重新认识自我。
03 构建我的世界图景
「2013 年,我又一次遇到了‘四不像’这只神奇的动物。」
在《慢慢地做一只“四不像”》里读到这句话,我笑出了声音,笑着笑着,就笑出了眼泪。有些感受,似曾相识。
从十几岁的时候,我就是个「怪人」,各种做法都「不正常」。文科成绩好,偏偏申请理科生;轻松当高校教师,偏偏要回到企业;职业经理做得还行,偏偏又要创业;创业困难大,还要赏花读书。
当别人甚至是亲朋友好和德高望重的人说「你不对」的时候,我会质疑自己,会追问为什么,而最终的问题指向两个极端命题——往大处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往小处问「我怎样看待自己」?
想象一个夏夜,躺在大漠仰望星空,读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个宇宙非常大、非常大、非常大,有好多、好多、好多星星。我们人本身非常小、非常小、非常小。这么渺小的人居住在这么庞大的宇宙中,有什么意义呢?」
郝景芳用物理学阐述:是我们让宇宙显形,「科学让我们更加直接地看到宇宙呈现出来的样子,艺术让我们去观察并带着感情去表现它。」
稳态或平衡的一生,就像一副静物画;而非稳态的一生,就是在上映生命的电影。前面的两个问题指向同一个答案:生命的意义是构建,是构建自己的世界图景。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问题:怎样构建?
互动。
徐毅菲在研发儿童产品的时候,把互动看得格外重要。「互动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会促使你对所有的东西进行探索。人类在所有的情情一处当中,探索未知,寻找未来。」
作为一个母亲,更能体会到互动引起的连锁反应。对着小婴儿笑,它也就会笑;想让孩子睡觉,就得主动降低互动的节奏和分贝。
互动是多米诺骨牌。你不动,我也不动,一片死寂;一个点动起来,可能就会触发生机。在远古的时候,猴子之间彼此挠痒,并非是为了抓住毛发底下的那只跳蚤。邓巴认为,他们彼此梳理毛发,是增进交往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规模日益扩大的原因之一。
因此,互动能够拓宽我们的世界。
和他人互动,是个技术活。我们说完「你好」,下一句要说什么?是说今天天气挺好,还是说你的假发一点都不酷?
观察舞会上的女孩,有的举止轻佻主动与人搭讪,有的躲在角落被搭讪后几乎是落荒而逃。吴宝沛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认为父亲缺失会加速女孩性成熟,并且预言这类女孩可能会选择早婚早育。
我想,更多时候,说完「你好」我们会说「我来帮你吧。」赵昱鲲总结了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类天性喜欢助人,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是出于亲缘选择、直接互惠和间接互惠这三个原因。
人们会马上提出反面论点——人心不古,助人者天灭之。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假设我们的互动范围是个圆。自己是中心点,交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围成内圈;交往不太密切的朋友围成中圈,认识的其他人围成外圈,点头之交和一面之缘再往外排列。就这样交往越少,越往外扩。
现在把这层层的圆想象成宇宙,陌生人可能就是流星,帮助也不会吸引它,就算被吸引,也很难进入内圈,跟着旋转。
如果你帮助的是熟人呢?那就完全不一样。亲密度增加,彼此帮助带来更好的效果,对整个圈子的带动力度也会加强。这就是邓巴定律的应用,根据重要性和交往频率,从 5 人圈到 15 人圈,到 150 人圈,再到 500 人圈。这也是鸡汤文学中惯常的说法:先带动小的能量圈,再递延到更大的能量圈。
赵昱鲲提出了科学助人的方法:第一,帮助熟人;第二,在未来期望与成本之间衡量的时候,通过个人过往记录判断,允许被人看见或留下姓名;第三,好人要互相抱团。
通过帮助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就逐渐完善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就是,追问生命的意义,探寻我和自己的关系,以及我和他人、乃至人类社会的关系,都是构建。
我生活在自己和周围环境构建的世界图景之中。
04 跟随大师的脚步
对我而言,人生的转折点来得太晚。成为母亲,总觉得变笨了不少,这才开始思考,怎么打破年龄的魔咒,让自己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高效?
我的答案是弄懂并利用大脑的规律。有了这个想法不久,认知科学也就进入了视线。这是完全陌生的领域,要持续学习,才能理解,然后才是应用。
很遗憾,当了二三十年的学生,我却没有掌握多少高效的学习方法;也很幸运,如果不是学习这门学科,我可能到今天也认识不到问题。
《认知尺度》是通俗易懂的认知科普和应用读物,很少使用专业词汇。但在如何有效学习上,介绍了很多理论和方法,包括:
同侪压力,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认知学徒,知识的复利效应,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元认知,大脑爱偷懒、爱新奇、爱模式的特点,格式塔效应,交错式学习,交易式学习,情境学习,记忆存储、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认知卸载,具身认知,「知识负熵」、「认知链」、「思想黑洞」和「时间晶体」,等等。
这些名词对应的解释,书本里面都有,无需赘述。
回忆脑海里的任何故事,几乎所有的高手都有个异乎寻常的老师。看看身边的家长给孩子择校,也希望是名师。我父亲常说:「师傅不高,徒弟弯腰」,他的意思是要找厉害的人做老师。
厉害的人,就是大师。跟随大师的脚步,看他的一言一行,学到的不仅仅是能够表达出来的知识和技能,还有那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藏部分。
我在做大学老师期间,很敬佩院里的书记,他是某 211 大学退休后被返聘的教授。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一个事实:熟读专业领域的经典书籍,开口就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并举出身边的例子;论文在质不在量,每年只发一篇,必须是 A 类或 B 类期刊,二十年都是如此。这位教授的这些做法至今也在影响着我。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必有其独特之处。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到大师跟前磕个头拜师傅。如果愿意在大师身边,从打杂的小事做起,就有可能成为学徒,这大概是一条捷径。
我有个朋友想跟刘润老师学习,但他只是几十万粉丝中的一个。后来老师找人协助整理文字稿,他就主动来做这件事。但写作能力有限,整理完发给我让我帮他看,提出意见反复修改,最后整理好给老师。经过几个月,他果然实现了梦想。
成为学徒只是开始。
安替认为还要学会盲从。所谓批判性思维,是用既有的框架思考新的问题,只有去掉这个框架,才可能建立新的框架。
魏坤琳认为大多数知识不能以语言来表达,知觉的、运动的、以及当时的情境,这些高维数据经过显性表达就会损失信息。黄扬名认为,不要让大脑处于满载状态,卸载一些会更好地运转。
成为学徒会带来更大的潜在收获,那就是身处学界。大师在哪里,跟随大师的你也就在哪里。哪怕刚开始只是看,慢慢的也就能去做了,做着做着就会一点点成熟。
成为学徒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好处,就是时刻能够感受到同辈之间的压力,并且能够被激发出动力来。
大师身边聚集着领域内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和你年龄、学历、经历都差不多,但各个身怀绝技,就会有种「不进步,毋宁死」的感觉,这时就被这股洪流推着往前走。
我喜欢开智。这里的人,一个个都很优秀,一个个也都很努力。你不读书,别人在读书,不停写读书笔记;你不写作,别人在写作,不停有作品出现;你一事无成,别人时时有创意,不停孵化新项目。最关键的一点,这里的「别人」并不是别人,而是同学。差距这么大,那得奋起直追了。
在往后的日子里,愿追随大师的脚步,安静地做个学徒。无视年龄增长,让求知的欲望、对世界的好奇和对智者的钦佩,带我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