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低谷,我重新检阅自己这两种人生模式

阿贝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自己无法掌控的事件,总有茫然无措的时刻,这时应该怎么办?不妨停下来,冷静思索。比如,像本文作者阿贝一样,重新检阅自己的核心认知,检阅自己的人际模式、动机模式,帮助自己找到前行方向。

作者:阿贝 来源:公众号「自在未来」 图源:Unsplash

在公司从事十年经营工作,因为外因突然被叫停。

不做经营工作以后,我的世界突然变得安静下来。没有看不完的邮件、没有应酬不完的饭局、没有开发不完的业务、没有统计不完的数据、没有领导整天盯在屁股后面……仿佛激烈战役中的枪声炮火,突然停熄,让人不习惯的安静。

一时无措,重新翻读阳志平老师的《人生模式》,重新检阅自己的核心认知,以求定力。

图片

01 检阅人际模式

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处的位置。

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处的位置,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平衡关系。

第一种平衡:平衡动机与特质

最新人格测量模型中,人格模式是按特质与动机的象限组合,按特质分,人有内向外向之别;按动机分,人有高合群取向与低合群取向之分。

一个人的动机与特质吻合,在现实生活中,就会比较和谐,很难产生心理冲突。比如一个低合群、外向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又不依赖它,适合从事销售行业。

我的性格属于显性外向隐性内向型特质,看起来外向,实质更倾向享受内心世界的宁静。按社会认知取向(动机),我属于低合群取向,喜静不喜闹。我的人格模式,适合从事销售、讲师、律师等职业。

这些是与人打交道多、又需要安静思考的工作。我的职业生涯已有 27 年,从文职到管理,从管理到经营,一路走过来,从事时间最长的是经营,也是最喜欢的工作。虽然从事经营,管理多于业务,但仍然很喜欢,因为经营凭业绩、凭数据说话。

当你致力经营成效时,所有人都是可用之才。当致力管理时,所有人都有毛病可挑。

自我警醒:转到管理岗后,从业务源头,厘清脉落,不挑毛病,只比对业务产出效果。

图片

第二种平衡:平衡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模式,结识师友,扩展人际,从而立足社会自我发展。这是每个人都用的模式。

文化资本模式,制定个人自修计划与接受教育。年轻时我们都会运用文化资本模式,自我成长。但工作后,就很少用到。有多少人会坚持终身学习成长呢,更何况是系统地自成体系式地成长。

我生于 70 年代初,能够跳出农门上大学、有份稳定工作,已属幸运,至于从事何种工作职业,都是随机选择,并非有意自我培养而成。

如今,从社会资本方面,不具备从事适合工作的机会,那就从文化资本中寻找补漏,坚持阅读写作,来弥补缺失。

结合自我人格模式分析,阅读写作,是一种合适的平衡方法。

从此以后,开垦荒芜的自留地。

图片

第三种平衡:平衡有趣与无趣

有趣,最大的特点是真诚,不装。有趣最大的敌人,是紧张。

有趣需要敏感和能力。有敏感无能力的人,会将洞察当能力;有能力无敏感的人,会将人生锁定在「成就」一个维度,以为人生追求就是成就,生命是可以量化的目标,多么无趣啊。

有趣的人,心明眼亮,姿态柔和,生命故事动人,有能力建构属于自己的生命史。当你与亲友相处都很放松时,就容易产生有趣的生命故事。

有趣源自真诚,创意出自轻松。人生万花筒,快乐、成就、意义与传承,都是有趣,都有意义。

在你的世界里,你很放松,很真诚,就已弥足珍贵。

检阅自己,唯愿余生,真诚不装,放松自在。

02 检阅动机模式

人的行为,源于动机。21 世纪动机心理学研究,超越传统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自我决定论」。

人的行为,受到两种力量制约,一种是以名利、奖赏或惩罚为代表的「外在动机」,一种是以兴趣、好奇心为代表的「内在动机」。研究发现,外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降低人的自主性。

人类始终追求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自主感,自发行为,完全出自自己内心的选择;胜任感,人与环境互动时,对于某项行动,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某种水平,胜任于行为;归属感,人与他人的关联,在意别人也希望被别人在意,强调人与他人联系的渴望。

现实生活中,外在动机影响人更多的行为,名利趋动、奖赏激励,都会不由自主地影响选择。时间久了,岁月消磨了内在动机,活到中年以后,人们常常找不到、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正是所谓「中年危机」。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外在动机失去后,内在动机不明确,失了自主感,失了胜任感,失了归属感,失落紧张、迷茫彷徨,不知何往。

人都是因为价值感而存在。有足够的胜任感和归属感,才有自我价值感。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是思考我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用、活着是为了什么,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喜欢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不器」。无论做什么管理,不能执着于「器」,而要上「道」,掌握规律,注重人格修养、心胸气象,提升认知境界,创造价值。但世人只能看到「器」,不能看到「道」。

人生模式,是人生之「道」。君子不器,君子有道,循着君子之道,我们普通凡人也能找到意义。

图片

工作多年,早已习惯组织化的行为方式,企业目标层层分解后,各自为政、各负其职地负责一块领域。从未思考过,这个领域是否属于自主选择、是否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五年前曾经历过一次类似的自我拷问,通过反复折腾,直到遇见开智,大量阅读,写读书笔记,最终确定,文字是自己最后的底线,可安身立命。然因经营工作需要时常应酬,酒精晕乎大脑,读书写作打断搁置。

挣钱的外在动机,胜过兴趣爱好的内在动机。自已视作秘密花园的公众号,荒芜文气、杂思丛生。写作卡片七零八落,日常随笔有头无尾。

胜任感,源于不断学习成长,归属感源于胜任感,一切源于自主感,源于内在动机,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此,让心安静、沉淀,从工作经验中,整理出要点,总结出规律,创新模式,对后续管理提出改进思路和方法,对执行层提供导向,为提高公司整体效益而发挥一点积极作用。

检阅自我动机,身处低谷见南山,内在时钟君不器。

03 小结

检阅人际模式,检阅动机模式,让心安静下来。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安静的人,须用大力气让自己安静下来。

比如晨跑,亲近自然,感受花鸟虫草的变化,是一种安静。但总想借用诗句表达出来,是一种花力气的安静。

比如控制体重,克制美食诱惑,维持身材,是一种自律的安静。但时而破之,刻意为之,非轻松自在,是一种花力气的安静。

比如阅读,总不自觉地阅读虚拟小说,用虚拟忘却现实,是一种不真诚的阅读,需要花心力阅读非虚拟类书,拓展认知,开发心智。

比如写作,喜欢读小说但不擅长写小说,不擅长呈现场景画面感,喜欢用文字梳理思绪和逻辑,检阅自我,需要花心力化作行动,安定心灵。

2022 年走到一半,修改年度关键词,让它如明灯指引。原想改成「安静」,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又似乎欠缺指引力。活得太紧张、太在意,终究无趣。想要有趣,要真诚、要放松、要自在。

如果只在不被辜负时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时去爱,只在学有所用时去学习,那么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特征。

愿往后余生,放松自己,真诚待人,温柔待世。■